导图社区 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历史必修一的内容非常的多,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学习历史知识,赶紧试一试
初中生物思维导图合集包含了人教版七年级、八年级全部生物知识点,通过一个思维导图合集可以全部了解初中生物的知识点,无论是预习、复习都能用,轻松考满分!含七年级上册生物(冀教版)知识点
初中历史合集中收录了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全部历史知识点,初中历史学习这一套思维导图就足够了,快来试一试吧
分享三年级下册英语的思维导图,一张思维导图可以轻松帮助你掌握三年级下册英语的各种单词、短语以及句子,轻松搞定三年级英语的预习和复习
分享三年级上册英语的思维导图,一张思维导图可以轻松帮助你掌握三年级上册英语的各种单词、短语以及句子,轻松搞定预习和复习
这是一张九上历史思维导图,九年级上册历史包含古代亚非文明、古代欧洲文明、封建时代的欧洲、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步入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和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全书共七个单元的必考知识点,一张思维导图帮你快速掌握九上历史知识点,预习、复习都能用的初三历史思维导图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政权更迭
三国鼎立
经过
200年,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208年,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形成
220年曹丕建魏;221年刘备建蜀;222年孙权称吴王,国号吴
经济发展
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
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海外贸易
蜀汉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西南地区开发
西晋的兴亡
建立
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定都洛阳
统一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衰落
八王之乱
灭亡
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
东晋的兴亡
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
重要战役
383年,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战胜前秦
420年
南朝的更替
420-589年,中国南方相继出现都城设在建康的宋、齐、梁、陈四个王朝
赤壁之战
背景
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想要进一步统一全国
概况
时间:公元208年
作战双方:曹操与孙刘联军
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
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曹操失败的原因
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
曹操骄傲轻敌
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
官渡之战
东汉末年,北方军阀长期割据混战,社会生产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时间:公元200年
作战双方:袁绍与曹操
结果: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军
影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曹操胜利的原因
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处于有利地位
经济上:实行屯田,恢复农业生产
军事上:正确的战略战术
三国鼎立的形成
局面形成
220年,曹丕称帝,定城洛阳,魏国建立
221年,刘备称帝,定城成都,蜀国建立
222年,孙权称王,定城建业(南京)
评价
形成局部性统一,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为西晋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三国经济的发展状况
魏国: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蜀国: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
吴国:造船业发达,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现在的台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原因
地理因素
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社会环境因素
南方战乱少,社会比较安定
劳动与技术因素
北民南迁带去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与技术
农业发展迅速;手工业快速进步;城市与商业繁荣
南方政权更替
建立者
司马睿
都城
建康(今江苏南京)
建立时间
317年
政权特点
王与马,共天下
政治上依靠王导
军事上依靠王敦
北伐
结果
最终未能收复中原
东晋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
影响
统治局面相对稳定
经济有所发展
南朝的政治(420-589)
王朝
宋、齐、梁、陈
均在建康(南京)
政治
前期(宋):社会安定、国富民强
后期(梁):大规模的叛乱——侯景之乱
江南地区的开发
自然环境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雨量充沛,气候温热,土地肥沃
社会环境
南方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劳动力与技术因素
东汉末年为躲避战乱,西晋后期北方人的南迁,输送大量劳动力同时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主观条件
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
表现
农业
兴修水利,广种水稻,牛耕施肥,推广小麦
手工业
织锦、制瓷、冶铸,造船技术有很大提高
商业
建康(南京)成为大都会
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趋向平衡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淝水之战
形势
南方: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史称“东晋”
北方:氐族人苻坚建立的前秦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
时间:公元383年
作战双方:前秦与东晋
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东晋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前秦苻坚失败的原因
从前秦方面看
苻坚骄傲轻敌
前秦军队内部有民族矛盾,军心不齐,指挥不当,战线过长
从东晋方面看
东晋团结一致,不畏强敌,奋勇抗战,指挥得当
北魏孝文帝改革
4世纪后期,鲜卑族建立
439年统一北方
改革原因
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加强对中原的统治)
改革措施
迁都洛阳(494年)
改说汉语
改穿汉服
改用汉姓
鼓励与汉族联姻
用汉制,学汉礼
改革作用
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时期
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民族交融的表现
经济、习俗方面
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农业技艺,从事农业生产,成为农业居民
汉族人民学习少数民族的畜牧经验,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融入到汉族的生活中
政治制度
北朝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文化方面
西晋时期,内迁各族大多已使用汉语
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
民族心理
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思想感情日益沟通,“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民族交融的特点
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缓和
民族交融的影响
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