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医用有机化学反应总结
医用有机化学反应总结,包括链烃, 环烃,卤代烃,醇,酚,醚,醛,羧酸,羧酸衍生物,胺,杂化环,氨基酸,二糖。主要的反应都在这里啦~
编辑于2022-07-08 08:50:12反应总结
链烃
烷烃
卤代反应(日照,高温,自由基)
氧化反应(燃烧)
裂解反应,△
C链断裂之外,也有脱H2,
烯烃和炔烃
加成反应
加氢气
催化剂
加卤素
加卤化烃
遵循马氏规则,H加在H原子多的C原子上
反马氏规则:在过氧化物存在的条件下,不对称烯烃与HBr反应遵从反马氏规则,而且只有HBr是一个特例,其他氯化物没有类似性质
加水
遵循马氏规则
酸的催化–硫酸和磷酸
炔烃和水加成发生电子重排
乙炔反应完以后生成乙醛
其他炔烃的水合产物是酮
氧化反应
四氧化锇氧化,烯烃被定量氧化为邻二醇
高锰酸钾氧化
稀冷时,邻二醇
热浓时,双键断裂,生成羧酸和酮
臭氧氧化
在惰性溶剂里
双键断裂,成醛或酮
叁键断裂,成羧酸
炔烃的特殊反应
炔中的氢原子被金属离子取代(炔淦反应)
乙炔银,白色
乙炔亚酮,砖红色
共轭二烯烃的特征反应
共轭加成
1,2加成
1,4加成
第尔斯–阿尔德反应
△
共轭二烯烃与烯烃或炔烃的成环反应
环烃
脂环烃(大环似烷,小环似烯)
与氢反应,开环(小环似烯),只适用于3,4,5元环,5+不反应
Ni,△
与卤素反应,3,4,5元环开环,5+发生取代反应
加成CCl4/△,取代hv
与氢卤酸反应,3元环,加成开环,3+不反应
只是小环与烯不同的是,不能像烯一样被常用氧化剂氧化
环烷烃与强氧化剂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环断裂,生成二元酸
△
芳香烃
亲电取代反应(苯的同系物比苯更容易反应)
卤代反应
Fe,△
硝化反应
硫酸,△
在95℃,用发烟硝酸和浓硫酸,硝基苯可以转化为间二硝基苯
磺化反应
浓硫酸,75~80℃
发烟硫酸(SO3,浓H2SO4)
傅-克烷基化反应
AlCl3, 0~25℃
傅-克酰基化反应
AlCl3
氧化反应
只要有α–H,都被氧化为与苯环相连的羧基
加成反应
Ni,180~250℃(△)
侧链的自由基取代
hv或△
α–H比β–H更容易被取代
卤代烃
亲核取代反应
被羟基取代生成醇
△,NaOH/KOH
被烷氧基取代生成醚
威廉森制醚法:醇钠与伯卤代烷;如果是仲卤代烷或者叔卤代烷,则易发生消去反应
被氰基取代生成腈
乙醇,△
只适用于伯卤代烷,仲或叔卤代烃会生成烯烃副产物
被硝酸根取代生成硝酸酯和AgX沉淀
乙醇,△
根据反应速度不同可以用来鉴别不同类型的卤代烃
烯丙型卤代烃(立即反应)
叔卤代烷(震荡)
仲卤代烷(加热)
伯卤代烷(长时间加热)
乙烯型卤代烃(不反应)
苯型卤代物(不反应)
被氨基取代生成胺
反应有副产物(各级取代产物混在一起),在合成上有局限性
β–消除反应
遵循札依采夫规则:氢原子主要从含氢较少的β–碳原子上脱去
强碱,醇作溶剂,加热
与金属反应生成有机金属化合物
生成格式试剂
速率:伯仲叔,碘溴氯(递减);
醇
弱酸性,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氢气,生成醇钠,易水解,无水保存
给电子诱导效应使酸性减弱,醇钠的碱性相反,可以用这个性质检验
酯化反应
C-O键断裂(亲核取代)
与氢卤酸反应(卤代反应)
伯醇是Sn2反应,其他是Sn1,Sn1有重排产物
卢卡斯试剂用于6碳以下的醇的鉴别
叔醇,立即浑浊
仲醇,10分钟后浑浊
伯醇,加热才反应
与卤化磷或氯化亚砜反应
可以避免重排产物生成
脱水反应
分子内脱水(成烯)
反应温度高
重排产物
为了形成共轭产物
更稳定的碳正离子
某些不饱和醇脱水时,首先考虑能否生成含稳定共轭体系的烯烃,此时不遵循扎伊采夫规则
分子间脱水(成醚)
反应温度低
氧化反应
强氧化剂氧化
选择性氧化剂(只氧化醇,不氧化双键)
PCC
沙瑞特
活性MnO2
催化脱氢成醛或酮
邻二醇特征反应(相邻的羟基)
与Cu(OH)2反应显深蓝色
与HIO4反应断键,定量检测
酚
酸性,比碳酸强
吸电子基团,酸性增强
给电子基团,酸性减弱
取代反应
生成酚醚
威廉姆逊醚合成法,碱性溶液中与烃基化试剂反应生成
生成酚酯
酚与羧酸衍生物反应生成酚酯
氧化反应
生成对苯鲲
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卤代反应
极性溶剂(H2O)是多取代产物
非极性溶剂(CS2)是单取代产物
硝化反应
磺化反应
加热 对位
室温 邻位
显色反应(酚羟基和烯醇型化合物的性质)
与FeCl3显色
醚
形成烊盐
浓盐酸,浓硝酸
烊盐遇水分解成原来的醚,实现分离和纯化
醚键断裂
氢卤酸,加热
生成醇和卤代烃
烷基醚的氧化
环氧化合物的开环反应
含活泼氢的试剂,酸性条件
涉及到C正离子,在考虑空间位阻之前,会发生电子重排,得到最稳定的C正离子
碱性条件
也可以开环,这个时候不考虑C正离子,而是优先空间位阻最小
醛
亲核加成反应
与HCN的加成
立体位阻(脂肪族主要影响因素)
电子效应(芳香族主要影响因素)
与NaHSO3的加成,生成α-羟基磺酸钠的白色沉淀
用于鉴别(满足反应条件的化合物与不满足反应条件化合物)
用于提纯某些醛酮
与醇的加成
生成缩醛
酮和乙二醇顺利地生成环状缩酮
可以保护羰基,可以用稀酸水解掉
与水的加成
与胺氨及其衍生物反应
产物易被稀酸水解,保护羰基
与格式试剂反应
生成醇,这也是一个合成醇的好办法
α-H的反应
烯醇化
α-卤代
碱性条件
可能会发生卤仿反应
鉴别结构中有没有甲基酮或与羟基C相连的甲基
合成比甲基酮少一个碳原子的羧醛
羟醛缩合反应
碱性条件
增长碳链
分子内缩合形成环化物
含有α-H的产物加热可以脱水,但如果在苯环和羰基共同作用的话,在常温下就可以脱水
歧化反应(康尼查罗反应)
还原反应
还原为醇
催化氢化(双键也被加成)
金属氢化物还原(双键不被加成)
还原为烃
Zn/Hg,HCl(克莱门森还原法) 对酸稳定
碱性,肼,加热
氧化反应
土伦试剂
斐林试剂
羧酸
酸性
吸电子基团使酸性增强
给电子基团使酸性减弱
羰基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酰卤(与醇羟基的卤代相似)
PCl3
PCl5
SOCl2(副产物是气体,容易去除)
酸酐
P2O5,△
酯
反应速率受位阻影响
酰胺
脱羧反应
α(β)-C上有吸电子基团的羧醛不稳定
乙二酸,丙二酸,脱去一个羧基,保留一个
丁二酸,戊二酸及邻苯二甲酸加热,脱水生成环状酸酐
己二酸,庚二酸受热,既失去水又脱羧生成少一个碳的酮
亨斯狄克反应
脱羧
在AgNO3,KOH和Br2/CCl4两步
柯齐反应
脱羧且生成卤代烃
还原反应
LiAlH4,把酸还原为醇,双键不受影响
α-H的取代
P作为催化剂
羟基酸
酸性
醇酸酸性
羟基吸电子诱导效应(酸性增强)
分子氢键作用(增强)
酚酸酸性
羟基共轭效应(减弱)
分子内氢键作用(增强
氧化反应
土伦试剂,稀硝酸,双氧水
羟基酸的受热反应
α-羟基酸,双分子脱水,形成交酯
β-羟基酸,分子内脱水,生成不饱和酸
γ–,δ–羟基酸,分子内脱水生成环内酯
w–羟基酸,聚酯
酚酸受热脱羧
羰基酸
α–酮酸
Ag(NH3)2+→脱羧
H2SO4,△→脱羧
浓H2SO4,△→脱羰基(CO)
β–酮酸
加热脱羧成酮
互变异构现象~酮式与烯醇式
π–π共轭
通过氢键形成了六元环
羧酸衍生物
p-π共轭程度
酰卤<酸酐<酯<酰胺
p-π共轭使得C+降低
酰基亲核取代反应
电子效应
空间效应
反应活性顺序
酰卤>酸酐>酯>酰胺
水解
醇解
酯交换反应
氨解
在碱性条件下(NaOH,吡啶,三乙胺)
克莱森酯缩合反应
条件是,醇钠
胺
碱性
仲>伯>叔>氨>吡啶>苯胺
吸电子基团碱性降低,给电子基团碱性增强
胺的酰化反应(羧酸衍生物的氨解反应)
叔胺N上无H,不发生酰化反应
酰化反应可以用于保护氨基
胺的烷基化反应
生成多种胺的混合物
胺与亚硝酸反应(鉴别)
伯胺,生成重氮盐,定量放出氢气
芳胺常温下不放N2,需要加热才释放
仲胺,生成黄色油状或者固体
叔胺,没有明显现象
胺的兴斯堡反应(鉴别,分离)「磺酰化反应」
伯胺,白色固体,溶于NaOH
仲胺,白色固体,不溶NaOH
叔胺,不反应
卤代反应
与溴水,2,4,6–三溴苯胺,白色固体
芳胺的傅克反应
伯胺,仲胺要用酰化试剂保护
叔胺可以直接发生傅克反应
氯化重氮苯放氮反应(取代反应)
重氮是发色基团,用于合成色素
应用
在苯环指定位置上引进羟基
苯环上特定位置上的“占位,定位”
水,△→Ph-OH
CuCl,HCl→Ph-Cl
CuCN,KCN→Ph-CN
KI→Ph-I
C2H5OH/H3PO2→Ph-H
杂化环
吡咯,呋喃,噻吩
5元环
亲电取代(α-位)
吡咯弱酸性
吡啶
碱性
亲电取代主要进攻β-位
芥子气S(CH2CH2Cl)2
碱水煮沸,用漂白粉氧化消毒
路易斯气(Cl2AsCH=CHCl)
水解ClCH=CHAs
与碱性物质作用
乙烯,砷酸钠
氧化作用
氨基酸(L型)
两性
形成偶极内盐(溶解度最小)
等电点pI,阴阳离子浓度相等
pH>pI,负电
pH<pI,正电
特点
此时氨基酸水中的溶解度最小
偶极离子浓度最大,正负离子浓度最小
不向两极移动
用途
分离纯化(利用不同的氨基酸等电点的不同)
脱水成肽(脱水缩合)
脱羧反应
Ba(OH)2,△
与亚硝酸反应放出N2(伯胺的性质)
与水合茚三酮显色反应
α-氨基酸与水合茚三酮发生显紫色的反应
脯氨酸和茚三酮的反应产物呈黄色
与2,4-二硝基氟苯的反应(氨基取代氟)
用于多肽或蛋白质结构的测定(二硝基苯法,DNP法)
肽
命名时N端在前,C端在右
结构测定
完全水解法
测定排列顺序
N端
2,4-二硝基氟苯
异硫氰酸酯法(成环)
C端
A.羧肽酶法
B.酰肼法
酶催化使肽键部分水解
糖(D型)
构型
α-招手式,欠稳定
β-投降式,更稳定
碱性异构化作用
酮式和烯醇式的转变
差向异构化
差向异构体(只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构型相反,其他手性碳原子构型同)
成苷作用
名称:配基+糖的残基+糖苷
干燥HCl催化
氧化反应(开链形式进行)
土伦试剂,斐林试剂
溴水氧化(酸性),无异构化
能氧化醛糖,不能氧化酮糖(不能异构化为醛糖)
硝酸氧化
把醛糖氧化为糖二酸
酶氧化
所有单糖都有还原性
成脎反应
单糖与过量苯肼,加热
糖脎,黄色结晶
糖+苯肼→腙→脎
不同糖脎有不同的晶形和熔点,用糖脎鉴别不同的糖
成酯作用
脱水反应(成醚,成双键)
产物与酚类反应产生有色物质,用于糖类鉴定
二糖
蔗糖
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
没有变旋光现象,不能成脎,不能还原土伦试剂和斐林试剂
果糖
水解为两分子葡萄糖
还原性:还原土伦试剂和斐林试剂
可以与苯肼形成麦芽糖脎
变旋光现象
乳糖
水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