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沪数学四下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沪数学四下思维导图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第—单元复习与提高、第二单元小数的认识与加减法、第三单元统计、第四单元几何小实践、第五单元整理与提高。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稻草人》读书笔记
《童年》读书笔记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春晓》思维导图
亡羊补牢
一张思维导图帮您读懂唐诗《咏鹅》!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四下数学笔记 思维导图
第一单元 复习与提高
整数的运算性质
减法运算性质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
a-b-c=a-(b+c)
除法运算性质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先把两个除数乘起来,再去除被除数。
a¸b¸c=a¸(b´c)
(b¹0,c¹0)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零除外),它们的商不变。这叫做商不变性质。
a¸b=(a¸c)¸(b¸c)(b¹0,c¹0)
a¸b=(a´c)¸(b´c)(b¹0,c¹0)
第二单元 小数的认识与加减法
小数的意义
¶分数与小数
1/10可以写成0.1,0.1读作零点一。
1/100可以写成0.01,0.01读作零点零一。
1/1000可以写成0.001,0.001读作零点零零一
分母是10,100,1000,¼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0.1,0.01,0.001,¼都是小数的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小数和整数一样,都是²逢十进一”的。
3个1/10是3/10,3个0.1是0.3.
11个0.1就是10个0.1再加上1个0.1,就是1.1。
¶小数的组成
0.23就是23个0.01。
0.23是由2个0.1和3个0.01组成的。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如0.23,0.63等;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叫做带小数,如1.08,61.52,888.888等。
小数部分有几位,就叫几位小数,如0.7是一位小数,1.08是两位小数。
找到了小数点就找到了个位,也就找到了其他数位。
¶测量活动
6分米就是6/10米,5分米就是5/10米。
6/10米还可以写成0.6米。5/10米还可以写成0.5米。这个箱子长0.6米,宽0.5米。
把1m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长1dm,也就是0.1m。
继续把0.1m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长1cm,也就是0.01m。
¶小数的读写
0.132读作零点一三二,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²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
先写整数部分,点上小数点后在写小数部分,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个数字。
¶小数的大小比较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在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¼¼
¶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小数部分的末尾添上²0”或去掉²0”,小数的大小不变。
只有小数部分末尾的²0”才可以去掉。
¶小数点移动
一个小数乘1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一个小数除以10,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当位数不够时,用²0"补足。
一个小数乘10,100,1000,¼,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¼¼;一个小数除以10,100,1000,¼,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¼¼,当位数不够时,就用²0”补足。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是这个小数乘10
不能直接比较,应该化作相同计量单位的数后在比较。
一个小数乘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一个小数除以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小数加减法
用竖式做小数加法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就对齐了。
小数加法
各数的小数点对齐;
按整数加法计算法则计算;
在得数里点小数点;
结果能化简的要化简;
小数减法
按整数减法计算法则计算;
第三单元 统计
折线统计图的认识
在折线统计图中,如果实测的各个数据相差不大,且都远离0刻度,那么为了清晰地看出变化情况,常使用双波浪线省去空白部分。
在折线统计图里,可以通过折线的升降来看变化的情况,折线越陡,变化越大
折线统计图的画法
确定横轴,并标注单位。(等间隔标注)
确定纵轴,并标注单位。(能表示最大、最小值)
画²点”,用线段连接。
写标题
折线统计图的画法
纵轴上最大刻度要大于或等于统计数据的最大值。
纵轴上最小刻度要小于或等于统计数据的最小值。
必要时可以使用省略符号。
第四单元 几何小实践
垂直
垂直与互相垂直
¶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另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垂直可用符号²^”表示。如直线a和直线b互相垂直,记作a^b,读作a垂直于b;或记作b^a,读作b垂直于a。直线a和直线b的交点o就是垂足。
直线a是直线b的垂线;直线b是直线a的垂线;直线a和直线b互相垂直;直线a和直线b互相垂直;记作:a^b,读作:a垂直于b;或记作:b^a,读作:b垂直于a。
画垂线
用三角尺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只能画出一条。
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画出无数条
使用三角尺时,要根据已有的条件灵活调整位置
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只能画出一条。
点到垂线的距离
从直线L外一点P引直线L的垂线,垂足为Q,线段PQ的长度叫做点P到直线L的距离。
平行
画平行线
画直线a
画直线a的垂线(辅助线),标上直角符号;
画辅助线的垂线(直线b),标上直角符号;
得到:a平行于b
注意:辅助线一般用虚线表示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在两条平行线a,b之间,垂直于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CE最短,我们把这条线段的长叫做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现在我们一起来量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我们量出的平行线之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L的两条直线a和b,它们是互相平行的,它们之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它们是不会相交的。
第五单元 整理与提高
小数与近似数
”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对整数和小数都适用。
四舍五入:0-4舍去 5-9进一
四舍五入到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就是要保留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
用²去尾法”求小数的近似数,不管被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字是几,都将尾数全部舍去。
用²进一法”求小数的近似数,不管被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几,都要向前一位进一,然后将尾数全部舍去就行了。
我们以前学过的用²去尾法”和²进一法”求近似数都可以在小数中使用。²保留一位小数”也可以说是²精确到十分位”或者是²精确到0.1"
我们会根据近似数,找原数的范围
表示近似数时,小数部分末尾的²0”不能去掉,因为它们的精确程度不一样。
一个数的近似数精确到的数位越低,得到的近似数与原数的误差越小,也就越精确。
解决问题
增加几倍和增加到几倍
增加2倍®增加到3倍®原数的3倍
增加3倍®增加到4倍®原数的4倍
增加4倍®增加到5倍®原数的5倍
增加几倍®增加到"几+1倍'’®原数的"几+1倍"
用线段图来帮助理解。
“五舍六入”法
尾数小于或等于5的舍去,尾数大于或等于6的就向前一位进1.
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标题
横轴
纵轴
认识
单位
点
数量多少
线
数量变化
上升
大幅上升
缓慢上升
不变
下降
大幅下降
缓慢下降
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