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一、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文学理论: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传统批评》一书中提出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点,即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四个要素组成的。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其中世界指的是文学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世界、主观世界;作者则是文学创造的主体;作品是沟通作者与读者的桥梁和中介;读者是文学接受的主体,与作者通过作品进行潜在的精神沟通。
文学理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艺术交往论):20世纪西方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理论家哈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一种交往对话,这里以作品为中心构成了作家与作家、作家与彼岸世界、作家与读者、作家与此岸世界的交往关系。这样,文学活动就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所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
中国现代文学30年: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人。语言大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并表现出鲜明的反帝爱国倾向。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英语词性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一、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文学理论的性质
学科归属
是文艺学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的普遍的规律,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但其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之上。
对象任务
文学四要素
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传统批评》一书中提出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点,即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四个要素组成的。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其中世界指的是文学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世界、主观世界;作者则是文学创造的主体;作品是沟通作者与读者的桥梁和中介;读者是文学接受的主体,与作者通过作品进行潜在的精神沟通。
名词解释:文学四要素
文学理论的任务
文学活动发展论
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
文学活动本质论
从总体上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
文学创作论
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
作品构成论
文学作品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其中体裁、题材、形象、语言结构风格等都是作品构成中的重要方面,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就是作品构成论。
文学接受论
作品一定要经过读者的阅读、接受、鉴赏、批评,才能变成有血有肉的活的生命体,而研究读者接受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接受论。
应有品格
实践性
坚持 发展
独特的价值取向
民主的 科学的 现代的
文学理论的形态
形态多样化的依据
文学理论的形态与文学研究的客体即视角密切相关。文学活动作为文学理论的客体是复杂的多层次系统,在意象上可以理解为两个过程:
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过程;
文学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文学消费过程;
文学理论研究虽然只有一个认识客体——文学活动,但由于同一客体可以形成多对象,并运用多视角、多方法加以研究,文学理论就形成了多样化形态。
七种基本形态
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文学心理学: 1.中国古代文论:比兴说、虚静说、神思说、意象说、滋味说、物感说、象外说、妙悟说、童心说、性灵说、神韵说、意境说、出入说; 2.西方文论:亚里士多德——净化说,立普斯——移情说,布洛——心理距离说,克罗齐——直觉说; 移情(名词解释、选择):是由德国的立普斯提出了一种美学观点,认为主体在接触对象时,将自身的情感转移到了对象上,因而使对象看起来有了情感。艺术活动中的情感,其实质是主体情感的折射,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文艺学: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文学理论:以哲学方法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的一门学科。文学理论的任务是: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活动创造论、作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