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食品营养学
食品营养学知识框架,主要介绍了碳水化合物,脂质,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的知识点。医学
编辑于2022-07-11 21:09:36食品营养学
绪论
营养素分类
宏量营养素: (也称产能营养素) 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21-1)
微量营养素: 矿物质、维生素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平均需要量
蛋白质
氨基酸
氨基酸分类:
必须氨基酸:甲硫氨酸、缬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 “甲携来一本亮色书”(19-9填)(18-12填)
组氨酸:是婴儿的必须氨基酸。(19-26)(18-26) 牛磺酸:可满足婴儿大脑生长发育的要求。(20-16)(14-2) 组氨酸和蛋氨酸也可算成必须氨基酸(14-1)
非必须氨基酸
条件必须氨基酸:谷氨酸和精氨酸;(正常情况下是非必须的,受伤或患病期间为必须氨基酸) (14-1)非必须 半胱氨酸 和 酪氨酸 (可由下面两个转化而来) 蛋氨酸 和 苯丙氨酸
氨基酸模式:蛋白质中各种必须氨基酸的构成比例。(21-2) 蛋白质互补作用:不同食物间相互补充其必须氨基酸不足的作用。 氨基酸评分:又叫蛋白质化学评分,评估蛋白质质量的方法。 经(消化率)修正的氨基酸评分:氨基酸评分乘以食物蛋白质的真消化率。
蛋白质
蛋白质分类:
完全蛋白质
半完全蛋白质:又称限制氨基酸,有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14-2多)
不完全蛋白质
蛋白质的功能
人体组织的构成成分
构成体内各种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调节生理功能
供给能量
肽类的特殊生理功能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
食物蛋白质营养学评价
蛋白质的含量
蛋白质消化率
蛋白质利用率
生物价
蛋白质净利用率
蛋白质功效比值
氨基酸评分
蛋白质营养不良
蛋白质缺乏:消瘦;水肿
蛋白质过剩:尿毒症;骨质疏松症
脂类
概述
包括脂肪、类脂。 脂肪又称甘油三酯;类脂包括磷脂和固醇类。
脂肪及其功能
体内脂肪的生理功能
储存和提供能量
保温及润滑作用
节约蛋白质作用
机体构成成分
脂肪组织内分泌功能
食物中脂肪的作用
增加饱腹感
改善食物的感官形状
提供脂溶性维生素
脂肪酸的分类及功能
脂肪酸的分类
按碳链长度分类
按饱和程度分类
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α-亚麻酸
按空间结构分类
顺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
必须脂肪酸
亚油酸、α-亚麻酸(19-19多)(18-14多)
细胞膜成分
类脂及其功能
磷脂
提供能量
乳化剂作用
改善心血管疾病
改善神经系统功能
固醇类
碳水化合物
分类:
糖
单糖: 葡萄糖、半乳糖、果糖(最甜)
双糖: 蔗糖、乳糖、麦芽糖
蔗糖: 葡萄糖+果糖
乳糖: 葡萄糖+半乳糖
麦芽糖:双葡萄糖
糖醇:山梨醇、甘露糖醇
糖醇代谢不需要胰岛素,常用于糖尿病人膳食。
寡糖(低聚糖)3~9个单糖
多糖
淀粉
分为直链和支链淀粉。 直链遇碘变蓝;支链遇碘变棕。
膳食纤维
功能:
提供能量
构成组织结构及生理活性物质
血糖调节作用
节约蛋白质作用和抗生酮作用
膳食纤维的促进肠道健康功能
矿物质
概述
除了C、H、O、N外,其余元素均为矿物质 (无机盐 \灰分)。
分类:
常量元素
微量元素:钾、钙、钠、镁、氯、硫、磷
钙
人体含量最多的矿物质元素(14-7)
生理功能:(19-18多)
构成骨骼和牙齿的成分
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活动
促进细胞信息传递
血液凝固
调节集体酶的活性
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
钙的缺乏:佝偻病、龋齿、骨质疏松症(19-18多)
钙的过量:肾结石
磷
生理功能:
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
参与能量代谢
构成细胞成分
组成细胞内第二信使
酶的重要成分
调节细胞因子活性
调节酸碱平衡
磷的缺乏:佝偻病样骨骼异常;低磷酸血症
磷的过量:非骨组织的钙化;低血钙症
镁
生理功能:
多种酶的激活剂
对钾、钙离子通道的作用
促进骨骼生长和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影响胃肠道功能
调节激素作用
镁的缺乏:神经肌肉兴奋性亢进;低钾血症、低钙血症;心脑血管疾病
镁的过量:镁中毒
铁
生理功能:
参与体内氧的运送和组织呼吸过程
维持正常的造血功能
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
铁的缺乏:缺铁性贫血
缺铁的三个阶段:
铁减少期
红细胞生成缺铁期
缺铁性贫血期
锌
生理功能:
锌的缺乏:异食癖、侏儒症、性功能减退
锌的过量:锌中毒
硒
生理功能:
硒的缺乏:克山病;大骨节病
硒的过量:硒中毒,头发指甲脱落,皮肤损伤。
碘
参与甲状腺素的合成;促进、调节代谢和生长发育
碘的缺乏:(19-5填)甲状腺肿大;呆小症
碘的过量:高碘性甲状腺肿
维生素
1. 分类:
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
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B、维生素C、 叶酸
2. 维生素A
视黄醇。(14-9) 活性形式: 视黄醇、视黄醛、视黄酸。
生理功能:构成视觉细胞内感光物质的成分。
缺乏:夜盲症。
3. 维生素C
又称抗坏血酸。
缺乏:坏血病。
维生素C主要来源:新鲜蔬菜和水果。
功能:抗氧化;氢化过程底物和酶的辅助因子;改善钙铁叶酸的利用
4. 维生素D
生理功能:
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
缺乏:佝偻病;骨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手足痉挛症
过量:维生素D过多症。
维生素D3:具有激素性质的维生素(20-5填)实质上是一种激素
5. 维生素E
代表物:α-生育酚
生理功能:
抗氧化功能;预防衰老;生殖功能精子形成有关,血小板粘附力聚集作用
缺乏:溶血性贫血。
植物种子中富含维生素E。
6. 维生素B1
又称抗脚气病因子、抗神经炎因子、硫胺素。
生理功能:辅酶功能,即α-酮酸的氧化脱羧反应
缺乏:脚气病
谷类豆类干果类
7. 维生素B2
又称核黄素(14-6)
缺乏:眼口皮肤的炎症反应,“口腔生殖系统综合征”
经一系列转化:黄素单核苷酸FMN,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FAD 维生素B2以FMN和FAD辅酶形式参与许多代谢的氧化还原反应
维生素B1,B2一般不会引起过量中毒 缺乏严重时可造成缺铁性贫血
动植物食品中,动物肝脏等
8. 烟酸
维生素B3,尼克酸、抗癞皮病因子。 烟酸,烟酰胺——总称为维生素PP
缺乏: 癞皮病。 3D症状:皮炎、腹泻、痴呆。
是维生素中最稳定的一种(20-17判)
功能:降低血胆固醇水平;葡萄糖耐糖因子的组成成分
烟酸广泛存在于各种动植物食物中。
9. 泛酸
维生素B5
10. 维生素B6
缺乏:脂溢性皮炎,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
有三种存在形式:吡哆醇,醛,胺,各种形式对光均较敏感。尤其在碱性环境中
参与:一碳单位和同型半胱氨酸代谢。 参与氨基酸代谢,促进烟酸合成
含量最多:白色肉类(鸡鱼肉)
11. 生物素
维生素B7、维生素H、辅酶R
缺乏:皮炎、脱毛发
12. 叶酸
维生素B9、维生素Bc、维生素M。化学名称:蝶酰谷氨酸
酸性下,100℃以上分解; 中性碱性时稳定
缺乏:巨幼红细胞贫血;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孕前补充)(20-10);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降低致癌危险性。
作为一碳单位的载体参与代谢
13. 维生素B12
缺乏:巨幼红细胞贫血;神经系统损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又称钴胺素,唯一含金属元素的维生素。唯一在小肠最下端产生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