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长征
从时间、路线、原因、重大历史事件、胜利原因、胜利意义等多个方面对长征进行了知识梳理,让读者对长征能做到一目了然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本图带你从多个角度了解长征知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长征
时间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起因(背景)
客观原因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进程加快,民族危机深重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蒋介石改变了战略战术
国共双方武器装备悬殊太大
主观原因
军事上
将运动战变为阵地战(单纯防御路线)
领导上
李德、博古等人的专断领导
路线
行程
约二万五千里
(红一方面军)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11省级行政区
红军遭遇的困难
四个方面
敌军的围攻。被围追堵截中。
我党我军内部的错误和矛盾。
征途中恶劣的自然条件。
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情。
重大历史事件
湘江战役(冲破国民党的四道防线)
遵义会议
1935.1
纠正了党内存在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翻雪山过草地
突破腊子口
吴起镇会师 (1935.10 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
会宁会师(1936.10 红军三大主力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胜利原因
坚强的领导核心
坚定的革命信念
顽强的革命意志
正确的革命决策
胜利意义
实现了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转折
为中国革命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
为抗日战争聚集了力量、保留了骨干
为毛泽东思想的确立打下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