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休克
外科学休克概述:神情淡漠、反应迟钝,甚至可出现意识模糊或昏迷;出冷汗、口唇肢端发绀;脉搏细速、血压进行性下降。严重时,全身皮肤、黏膜明显发绀,四肢厥冷,脉搏摸不清、血压测不出,尿少甚至无尿。收缩压70~90mmHg提示中度休克,<70mmHg提示重度休克。若皮肤、黏膜出现瘀斑或消化道出血,提示病情已发展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阶段。若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脉速、烦躁、发绀,一般吸氧而不能改善呼吸状态,应考虑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参考网课以及课本和老师上课内容总结,包含了眼的组成、眼球、眼的附属器、视路、眼的血管系统、眼的神经系统等内容,适合医学生复习。
外科学 ,颅脑损伤知识点总结,包括头皮损伤,颅骨骨折,脑损伤。颅内血肿,开放型颅脑损伤。帮助小伙伴快速掌握颅脑损伤的知识要点!
内科学贫血概述:消化系统: 消化腺分泌减少甚至腺体萎缩,导致消化功能减低,消化不良,腹胀,纳差;内分泌系统:影响甲状腺、性腺、肾上腺、胰腺的功能,会改变EPO和胃肠激素的分泌。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休克
概念
严重失血失液、感染、创伤,有效循环血量( ECBV )急剧减少,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引起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各重要生命器官的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损伤的性病理过程。
本质:组织细胞氧供不足和需求增加
特征:产生炎症介质
休克的分期
微循环缺血期(休克早期,休克代偿期)
微循环变化特点
血管强烈收缩痉挛,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收缩更明显,毛前阻>毛后阻
真毛细血管网关闭, A-V吻合支开放
灌流量减少,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组织呈缺血缺氧状态
机制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CA大量释放,使小血管收缩,动静脉短路开放
其他缩血管体液因素释放:血管紧张素,血管升压素,血栓素A2、内皮素、白三烯
代偿意义
回心血量增加
心排出量增加
外周阻力升高
有利于心血管血液供应
微循环淤血期(休克进展期/可逆性休克失代偿期)
(1)血流显著减慢,血细胞聚集,血粘度增大,血液“泥化”瘀滞
(2)毛细血管前阻力<毛细血管后阻力;
(3)微循环灌流量特点:灌而少流,灌大于流;
( 4 )组织呈淤血性缺氧状态。
微血管扩张机制
酸中毒使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
缺血缺氧引起扩血管物质↑:组胺↑,腺苷↑, K+↑、缓激肽↑
感染引起内毒素入血( TNF、NO)↑
血液瘀滞机制
白细胞粘附于微静脉
血液浓缩
失代偿及恶性循环的产生
回心血急剧减少:血液淤滞,回心血量↓↓,有效循环血量↓
“自身输液”停止,血浆外渗,血液浓缩,有效循环血量↓
心脑血液灌流量减少
微循环衰竭期(难治期,DIC)
微血管麻痹性扩张,毛细血管大量开放,微血栓形成;血流停止,不灌不流
不能进行物质交换,缺氧缺营养物质;
毛细血管无复流现象:输血补液后灌流无明显改善,血流也能不恢复。
(1)微血管麻痹性扩张:与酸中毒、NO和氧自由基等炎症介质生成↑有关;平滑肌细胞钾离子通道激活,钙离子通道受抑制, k+外流↑,Ca+内流I ,对儿茶酚胺失去反应而扩张,血压进行性下降。
(2)DIC形成:血液流变学的改变:血液高凝状态;凝血系统激活:外源性+内源性凝血系统激活;TXA2-PGI2平衡失调
微循环变化的严重后果
微循环的无复流及微血栓形成,全身器官持续低灌流,内环境紊乱,溶酶体释放及细胞因子、活性氧大量产生,器官和细胞功能受损,严重吸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 MODS )甚至死亡。
临床表现
休克代偿期(休克早期,失血量20% 800ml以下)
精神紧张、兴奋或烦躁不安、皮肤苍白、四肢厥冷、心率加快、收缩压正常或稍微升高。舒张压升高,脉压小、呼吸加快、尿量减少等。此时如处理及时、得当,休克可较快得到纠正。否则,病情继续发展,进人休克失代偿期。
休克失代偿期(休克期)
中度休克 失血量20~40%,800~1600mL;重度休克 失血量>40%,>1600mL
神情淡漠、反应迟钝,甚至可出现意识模糊或昏迷;出冷汗、口唇肢端发绀;脉搏细速、血压进行性下降。严重时,全身皮肤、黏膜明显发绀,四肢厥冷,脉搏摸不清、血压测不出,尿少甚至无尿。收缩压70~90mmHg提示中度休克,<70mmHg提示重度休克。若皮肤、黏膜出现瘀斑或消化道出血,提示病情已发展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阶段。若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脉速、烦躁、发绀,一般吸氧而不能改善呼吸状态,应考虑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诊断
①凡遇到严重损伤、大量出血、重度感染以及过敏病人和有心脏病史者,应想到并发休克的可能。
②临床观察中,对于有出汗、兴奋、心率加快、脉压小或尿少等症状者,应疑有休克。
③若病人出现神志淡漠、反应迟钝、皮肤苍白、呼吸浅快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及,尿少或无尿者,则标志病人已进人休克失代偿期。
休克的检测
一般检测
精神状态
是脑组织血液灌流和全身循环状况的反应,若病人表情淡漠,不安,谵妄或嗜睡,昏迷,反映脑因血液循环不良而发生障碍。
皮肤温度,色泽
是体表灌流的标志,如病人的四肢温暖,皮肤干燥,轻压指甲或口唇时,局部暂时缺血呈苍白状,押送后色泽迅速转为正常,表明末梢循环已恢复。
血压
通常认为收缩压<90mmHg,脉压<20mmHg,是休克存在的表现;血压回升、脉压增大是休克好转的征象。但血压并不是反映休克的唯一指标,还应兼顾其他的参数进行综合检测。
脉率
脉率是休克检测中的又一重要生理指标
①休克早期,脉率的变化多出现在血压变化之前,表现为脉率加快,血压正常。
②休克失代偿期,脉率加快,血压下降。
③休克好转时,脉率往往已恢复,但此时血压可以表现或低于正常。
④应注意的是,在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或者病人伴有心脏基础性疾病的情况下,会影响脉率和血压对休克程度判定的原有临床价值。
尿量
反映肾血流灌注情况:尿量<25ml/h,比重增加着表明仍存在肾血管收缩和供血量不足。稳定维持尿量>30ml/h,说明休克好转。
24h尿量<400ml少尿;<100ml无尿
特殊检测
中心静脉压
正常值:5~10mmHg
CVP<5mmHg,表面血容量不足
cvp>15cmHg,心功能不全,静脉血管床过度收缩,肺循环阻力升高
cvp>20mmHg,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
动脉血气分析
动脉血乳酸含量测定
正常值1~1.5mmoL/L,危重病人有事会达4mmoL/L
DIC的测定
心排血量和心脏指数
休克的治疗
紧急治疗
补充血容量
积极处理原发病
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治疗
治疗DIC改善微循环
皮质醇和其他药物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