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国有资产管理第三章
国有资产管理,整理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内涵、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准钡则、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内容,欢迎大家学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第二职业规划书
记一篇有颜又有料的笔记-by babe
伯赞学习技巧
第三章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内涵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含义
是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国有资产管理权限,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与体系的一项根本制度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1950-1977)
局限
过高的国有经济比重,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现实
两权不分离,资产国家所有及国家直接经营的模式,弊病日益凸显
国有资产无偿划拨制度,排斥商品经济的发展
特征
1、决策反应链条越长,决策和执行效率越低
2、激励机制的不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的效率趋于低下
3、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没有区分按社会公共品还是私人品的界限,存在政企不分
4、没有分清国有的公共资产和地方拥有的公共资产的界限
5、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不明 ,存在着只讲产值不讲效益的问题
(二)改革开放后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1978-1984年,对国有企业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
改革主要内容
(1)在完成国家计划的前提下,允许企业根据燃料、动力、原料、材料的条件,按照生产建设和市场的需要,制定补充计划
(2)实行企业基金制度和利润留成制度
(3)逐步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
(4)实行固定资产有偿占用制度
(5)鼓励企业发展新产品
(6)企业有权向中央或地方有关部门申请出口自己的产品,并按国家规定取得外汇分成
(7)给企业在劳动用工和干部任免方面一定的自主权
(8)从1981年开始,在工业企业中实行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1985-1987年,增强企业活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1988-1991年,对国有企业实行多种形式的 承包经营责任制
其基本原则: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收多留、欠收自补
1992-2002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国有经 济进行战略性调整,建现代企业制度
党的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2003年组建国资委,建立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国资委的职责和任务:由国务院授权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监管国有资 产,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进一步搞好国有企业
总特征
1、放权(决策选择权.一定的投资权)让利(国企利润),国有资产管理的效率得到提高
2、分权的同时,如何建立良好的监督机制是一对矛盾 如对国有企业的管理,第一步利改税,用利改税实行政企分开,但又试图通过55%的高额企业所得税和企业所得调节税,控制企业所得的利益 在承包制中,一边通过承包放权,另一边通过奖金税等办法,控制企业承包者所得 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直接向部分特大和大型国企派出特派员、财务总监或监事会主席等,强化监督 乱收费体现的也是对国有企业的干预与监督
3、没有明确的公共财政指导思想,没有针对不同类型的国有资产管理的不同特点,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如经营性与非经营性的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绩效考核办法、管理制度、管理机构都应不同.针对非营利性国有资产管理的体制没有明确
4、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不明确 企业国有资产采取市场方法进行评判,净利润、资产负债率等都被列入考核范围 对于非营利性的国有资产,也变相执行着盈利性目标:乱收费、保值增值
5、仍没有将地方性公共资产与国有资产的管理区分.地方公共品的提供,由中央来解决财力问题
6、在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设置上,一方面已经采取不少措施将营利性国有企业的管理机构与有关行业的行政分列,以避免运动员和裁判员角色兼于一身 我国垄断行业真正的分界点,是2001年开始的大规模旨在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垄断行业改革 改革的对象直指电信、电力、铁路和民航四大垄断行业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现状
(一)具体形式的探索
1、建立国有资产的授权经营方式
指对一些经济实力强、技术先进、管理水平高,具有较强市场开拓能力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或具有行业垄断性质的大型企业,经政府授权,由其作为国有产权代表,对下属企业的国有资产进行管理,以形成以产权为纽带的紧密型企业集团,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和国有资产运营效益的资产经营方式。
2、建立地方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统一行使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职能
3、建立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或投资公司,负责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
4、向国有独资或控股企业派出稽查特派员,行使所有者的监督职责
(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国有产权主体或代表"缺位"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2.国有资产监管不力,资产流失现象普遍存在
3.国有资产的合法权益受到侵蚀
4.国有资产战略布局不合理,资产经营效益不高
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准则
一、政企分开
二、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
三、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四、分级所有、分级管理
五、正确处理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企业职工)之间物质权利关系
六、实现资产运营效益最大化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内容
一、中央与地方国有资产管理权限的划分
1.国务院代表国家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及国有控股、国有参股企业,重要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领域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国有参股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由国务院确定、公布。
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级人民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对由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以外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国有参股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
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责
1、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是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负责监督管理企业国有资产的直属特设机构
2、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
3、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主要义务
三、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资产监管的内容
(一)企业负责人管理
(二)企业重大事项管理
(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
(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
(五)法律责任
四、企业组织形式及其国有资产管理职责
(一)企业组织形式
国有独资企业
国有控股企业
国家参股企业
(二)企业组织的国有资产管理职能
1、执行国家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方针、政策、制度、法律和法规,以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
2、拥有"法人财产权",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承担民事法律责任
3、在财务会计管理中,认真做好国有资产的核算工作,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账表相符,向国有资产经营部门及时保送会计资料,保持国有资产物质上的完整性、价值上的足额补偿
4、努力提高国有资产经营效益,及时上缴国有资产收益
5、根据国有资产行政管理部门和资产经营机构的要求,做好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统计·清产核资等各项管理工作
五、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思路
1、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法律法规,依法维护所有者权益和所出资企业各项合法权益
2、完善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研究实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3、继续探索按市场化选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途径和做法,加大企业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力度,建立职业化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人员队伍,吸引优秀人才参加国有企业管理
4、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完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制度
5、积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加快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