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三章 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这是一篇关于第三章 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的思维导图,包括: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及其一般功能、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
编辑于2022-07-16 16:01:58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及其一般功能
神经元
1.N神经系统通常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前者是指位于颅腔内的脑和位于脊柱椎管内的脊髓,后者则是联络于中枢神经与各器官之间的神经。
2.神经元:神经细胞又称之为神经元。
传入神经元(或感觉神经元)
传出神经元(或运动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或联络神经元)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1完整性
2绝缘性
3双向性
4相对不疲劳性
神经胶质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中
星形胶质细胞
少突胶质细,
小胶质细胞
周围神经系统中
形成髓鞘的施万细胞
神经节内的卫星细胞
作用
星形胶质细胞:1支持作用2引导迁移作用3营养作用4隔离作用
少突胶质细胞和施万细胞:在中枢和外周形成神经纤维髓鞘,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和绝缘作用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吞噬细胞,可与单核细胞(来自血液)共同清除变性的神经组织碎片。
卫星细胞:为神经元提供营养及形态支持,调节神经元外部的化学环境。
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
突触传递
10.神经传导:在神经细胞任何一个部位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均可传播到真给包,使细胞未兴奋部位依次经历一次膜电位的倒转,
局部电流方式传导(无髓鞘纤维)
跳跃式传导(有髓鞘纤维)
突触
化学性突触:信息传递媒介物是神经递质的突触
电突触:信息传递媒介为局部电流的突触
反射活动的基本规律
14.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单线式联系:一个突触前神经元仅与一个突触后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
辐散式联系:一个神经元可通过其轴突末梢与多个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
聚合式联系:一个神经元接受来自许多神经元的轴突末梢而建立突触联系。
缩量式联系:辐散式联系和聚合式联系同时存在。
环式联系:
15.中枢兴奋在化学性突触传递的特征
① 单向传播
② 中枢延搁
③ 兴奋的总和
④ 兴奋节律的改变
⑤ 后发放
⑥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
16.N突触后抑制: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是突触后神经元产生IPSP而引起的抑制,称为突触后抑制。
17.N突触前抑制:在突触前膜产生的抑制称为突触前抑制。
18.N突触后易化:由于突触后膜的去极化,而使膜电位靠近阈电位水平,这一现象称为突触后易化。
19.N突触前易化:由于突触前轴突末梢的动作电位时程延长,使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增多,最终使突触后膜神经元的EPSP增大,即产生突触前易化。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感觉概述
20.N感受器:在人和动物的体表或组织内部存在着一些专门为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刺激而形成的结构装置,均称为感受器。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1)适宜刺激:一种感受器通常只对某种特定形式的能量变化最敏感,这种形式的刺激就称为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2)换能作用:各种感受器都能把作用于它们的各种形式的刺激能量转换为传人神经的动作电位,这种能量转换称为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3)编码功能;感受器在把外界刺激转换为神经动作电位时,不仅发生了能量的转换,而且把刺激所包含的环境变化的信息也转移到了动作电位的序独之中,起到了信息的转移作用,这就是感受器的编码功能。
(4)适应现象:当某一恒定强度的刺激持续作用于一个感受器时,感觉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的频率会途渐降低、这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现象
躯体和内脏的感觉功能
21.N本体感受器:位于肌肉、肌腱和关节等处的肌梭、腱器官和关节感受器称为本体感受器。
肌梭:位于肌肉深部,由梭内肌、神经末梢、梭囊和微小血管构成。感知骨骼肌长度、运动方向、运动速度和速度变化率的一种本体感受器。
腱器官:感知骨骼肌张力变化的一种本体感受器。
23.体表感觉代表区的投射规律
躯干四肢部分的感觉为交叉性投射
投射区域的大小与感觉分辨精细程度有关,分辨愈精细的部位,代表区愈大
投射区域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总体安排是倒置的。
眼的视觉功能
24.N近视:由于眼球前后经过长或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过强,远处物体发出的光线被聚集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模糊的图像,称为近视。
N远视:由于眼球前后经过短或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过弱,远处物体发出的光线被聚集在视网膜的后方,形成模糊的图像,称为近视。
25.N视杆细胞:又称晚光觉或暗视觉系统,对光的敏感度高,感受弱光刺激,无色觉,分辨能力差。
N视锥细胞:又称昼光觉或明视觉系统,对光的敏感度低,可分辨颜色,分辨能力强。
耳的听觉功能
26.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的耳蜗组成。人耳最敏感的声波频率在1000-3000HZ
内耳的平衡觉功能
27.N前庭器官是由内耳的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组成,是人体对自然姿势、运动状态以及头部在空间的位置感知的感受器,在保持身体的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28.当人体前庭感受器收到过度刺激时,反射性的引起骨骼肌紧张性的改变,眼震颤以及自主功能反应,这些改变统称为前庭反应。过度刺激前庭感受器而引起机体各种前庭反应的程度,称为前庭功能稳定性。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
运动传出的“最后公路”
29J依据运动时主观意识参与的程度
N反射性运动:是指不受主观意识控制、运动形式固定、反应快捷的运动。
N形式化运动:是指主观意识只控制运动的起始与终止,而运动期间可自动完成,此类运动型式固定,具有节律性和连续性。
N意向性运动:是指运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运动全过程均受主观意识支配,运动形式较为复杂,一般通过后天的学习而获得,随者实验积累的经验,运动技巧日渐完善。
30.位于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元称之为到达肌肉的最后公路。
中枢对姿势的调节
32.N牵张反射:在脊髓完整的情况下,一块骨骼肌如受到外力牵拉使其伸长时,能放射性地引起受牵扯的同一肌肉收缩,这种反射活动称为牵张反射。分为动态牵张反射和静态牵张反射。维持站立姿势。
33.N屈肌发射:脊椎动物在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受刺激的一侧肢体关节的屈肌快速收缩而伸肌迟缓,肢体屈曲,称为屈肌反射。具有保护意义。若加大刺激强度,则可在同侧肢体屈曲的基础上出现侧肢体伸展,这一反射称为对侧伸肌反射。
34.N状态反射:头部空间位置的改变以及头部与躯干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将放射性地引起躯干和四肢肌肉紧张性的改变,这种反射称为状态反射。
迷路紧张反射:指将头部位置发生改变时,内耳迷路耳石器官的传入冲动对躯体伸肌紧张性的调节反射。
颈紧张反射:指颈部扭曲时,颈椎关节韧带和颈部肌肉受到刺激后,对四肢肌肉紧张性的调节反射。
35.N翻正反射:当人和动物处于不正常体位时,通过一系列协调运动将体位恢复常态的反射活动称为翻正反射。
中枢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36.大脑皮质运动区主要包括运动皮质、运动前区、辅助运动区和后顶叶皮质等。
37.主要运动区(运动皮质、运动前区)的功能特征
① 对躯体运动调节为交叉性支配
② 具有精细的功能定位
③ 运动区定位从上到下的安排是倒置的。
38.由皮质发出,经内囊,脑干下行,到达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传导束,称为皮质脊髓束,其功能是控制躯干和四肢肌肉。
由皮质发出,经内囊到达脑干内给脑区运动神经元的传导束,称为皮质脑干束。其功能时控制脑干运动神经元的活动。
小脑的运动调节功能
N前庭小脑:前庭小脑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躯体和平衡眼球运动。
N脊髓小脑:脊髓小脑的功能是调节正在进行过程中的运动,协助大脑皮质对随意运动进行适时的控制。
N皮质小脑:皮质小脑的主要功能是参与随意运动的设计和程序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