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缠论解析
炒股之缠论。本思维导图将向你介绍缠论的有关知识。涵盖缠论形态学(根本本质是几何学)、缠论动力学(辅助)、缠论其他操作技巧、缠中说禅操作心态、缠论得失分析。教你如何分析使用缠论选股!
编辑于2019-11-25 13:51:30缠论
缠论形态学(根本本质是几何学)
k线系统
通过k线包含出理,找出图中顶底分型,依据顶底分型划分出笔,依据线段确立走势中枢,根据中枢走势结合动力学的背驰和区间套,综合确定买卖点,然后依据买卖点交易。
k线包含
k线的关系
一根k线的高低点完全在另外一个k线的高低点之间(含上下影线)
包含关系的处理原则
为了识别顶底分型
向上下处理
包含关系的两个k线比其前一根非包含关系的k线高点高时,具有包含关系的两个k线向上处理。 包含关系的两根k线合并时,第一根的k线比前一根具有非包含关系的k线高点低时,具有包含关系的两个k线采取向下处理。
向上处理原则
取两根k线最高点为高点,较低点为低点,合并为一根新k线。
向下处理原则
最低点为低点,较高点为高点,合并新k线。
包含关系的处理顺序
按时间顺序处理到不在存在包含关系的k线为止。 目的是识别顶底分型,所以非关键位置可以不处理。
分型
源自混沌理论,美国的比尔威廉姆斯博士。
顶分型
三根经过包含处理的连续k线,若中间那根高点为最高点,这种形态就是顶分型。 没有顶分型就持股,出现顶分型第一次可能是上涨中继,第二次、第三次转折概率加大。
底分型
三根经过连续处理k线,中间那个低点为最低点,那么这种组合叫做底分型。 处理同顶分型反转主要看第二次第三次概率增加。
分型指导意义
第一根是长阳,2、3根是小阴线,意义不大。大多中继形态。 如果2根是长上影线甚至就是长阴线,第三根k线第三根不能以阳线收到2根一半以上,概率就较大。 3根跌破第一根k线的底,而且不能收高到第一根区间一半以上,杀伤力大。 底分型反理解。 分型是为了划分中笔。
笔
定义
相邻顶分型和底分型之间的连线叫做笔。
笔的基本要求
顶分型和底分型之间至少有一根独立k线。
上升笔和下降笔
由低分型至顶分型结束的笔称为上升笔 下降笔反过来。
划分笔的步骤
1确定标准分型,就是顶底分型。 2有两个或者多个同类分型,只保留后边的。 3相邻的顶底链接构成笔。
笔的延伸和结束
1产生新笔后原笔结束,没有新笔就延伸。 2新笔产生后,相反方向产生出新笔,原笔结束
划分笔的意义
阶段高低点 为线段打下基础
笔概念中的当下模式
当下笔的种类
1代表向上的笔 -1代表向下的笔 0代表分型构造成功 1代表原笔延伸或新比诞生
当下模式的演变过程
新笔旧笔之分
新笔1顶分型和底分型经过包括处理后,不允许公用k线。 新笔2顶分型最高k和底分型最低k(不包括这两根),不考虑包含关系,最后有3根k线。 新笔比旧笔要宽松。
线段
线段概要
连续3笔之间若存在重叠部分,起点和终点廉价为线段。 分向上线段和向下线段。
线段延伸与结束
线段产生后,如不向相反的方向产生新的线段,那么这个线段同方向的继续运行就是该线段的延伸
线段产生后,如在相反方向产生新的线段,那么这个线段宣告结束。
线段被破坏的两种情况
线段被笔破坏情况
被破坏笔破坏后的线段一旦由破坏产生笔产生新的线段,那么原线段破坏。 线段必须被线段破坏,单纯的笔不能破坏线段。 用s代表向上的笔,用x代表向下的笔。 把线段的每个元素看成k线,如果k线找分型的方法,也存在包含关系。经过非包含处理的特征序列叫做标准特征序列。 上边这句话的意思我理解是:经过处理到没有包含关系后成为标准特征序列,而并不是非(不)进行包含处理。
向上线段被向下笔破坏
最后一个顶为起点的向下笔跌破前一个顶的水平连线。
向下线段被向上笔破坏
最后一个底为起点的向上笔升破前一个底的水平连线,称为向下线段被向上笔破坏。
线段未被笔破坏情况
这里没展开论述,而是在了解特征序列后才展开
线段划分的两种不同情况
了解特征序列和标准特征序列后就可以对线段严格划分了。
出现被笔破坏情况
向上线段只考虑x元素的标准特征序列(处理没有包含关系的).若出现顶分型,则原线段结束于该顶分型的高点。 向下的线段只考察s元素的标准特征序列,若出现底分型,则原线段结束于该底分型的低点。
线段未被笔破坏情况
向上线段从最高点向下的笔若不触及线段的前一个顶,或者向下线段从最低点向上的笔不触及线段的前一个底,则为线段未出现笔破坏的情况。 这种情况时,特征序列顶分型中,第一元素和2元素存在缺口。如果从该顶分型最高点开始向下一笔开始的x序列特征序列出现底分型,那么该线段在改顶分型的最高处结束,该高点是该线段的终点。 总结就是:向上线段未被笔破坏,出现底分型,则该线段在最高处结束。 向下笔x系列k线如有包含关系则合并处理。 向下线段情况相反,向上笔存在缺口,b点及开始看成k线,只考察向上s组成的k线,若出现顶分型时,原线段b点结束。 向下笔x系列k线如有包含关系则合并处理。
缠论对线段的特殊补充
在线段未被笔破坏的第二种情况下,后特征序列不一定封闭前一特征序列相应缺口,只要有分型就行。 大力度的反向跳空可算一段。 如果幅度小连最后一个上涨笔的低点都没击穿,作为一笔即可。 但这个跳空在上涨线段的最后向下一笔突然向上跳空,也只当一笔出理。
走势中枢
走势中枢的定义及划分
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成为走势中枢。 走势中枢就是是多个次级别走势类型重叠部分。 走势类型就是上涨下跌和盘整。缠论将上涨和下跌两种走势类型称为趋势,不是趋势的成为盘整。 如果不弄清楚何谓趋势,何谓盘整就无法准确找出这些走势类型,从而也就没法确定走势中枢。 缠论中对趋势的定义这样的, 在任何级别任何走势中完成的走势类型至少包括两个以上一次同向的走势,中枢就成为该级别的趋势。 缠论中盘整是这样定义的,在任何级别的走势中完成的走势类型只包括一个走势中枢就成为该级别的盘整 问题来了, 走势中枢是三个走势类型重叠部分构成的。 走势类型中的趋势是俩走势中枢构成的 走势类型中的盘整是一个走势中枢构成的 明白问题了吧,没有走势类型中枢没法定义,没有中枢走势类型没法定义。 所以你的先信这是鸡,然后鸡下的是蛋,生蛋的才是鸡,才通。 你要问啥是鸡,他就说生蛋的,你问啥是蛋他说鸡下的,你要不先信这是鸡,或者那是蛋,你就进行不下了。 所以有严谨逻辑思维的学不会,主观先潜意识定义中枢或者走势先入为主的人感觉自己学会了。当然结论也根据不同的人的先入为主不同而不同了,歧义,千人千缠,画法不同就来了。 级别递归不能消除这问题,只有把最小单位走势类型改为线段就行了。 即: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三个连续次级别线段所重叠部分称为中枢。
盘整
任何级别走势中,某完成走势类型只包括一个走势中枢,就称该级别盘整。
趋势
任何级别走势中,某完成的走势类型至少包括含两个以上依次通向的走势中枢,就成为该级别的趋势。
走势类型与走势中枢的关系
走势终完美
任何级别走势类型终究要完成 也可以随时终结,也可以继续延伸
走势类型的延续
对趋势来说,走势类型的延伸就是同级别的同走向走势中枢产生。
走势中枢的延续
当走势中枢产生之后,若其以一个次级别的线段离开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的线段返还中枢,其过程就是走势中枢的延伸。 等同于盘整,即不能产生出新的同级别走势中枢。一旦盘整结束,走势中枢的延伸同时结束。
走势中枢的新生
一个走势中枢产生后看,以一个次级别的线段离开中枢,跟着的一个次级别的线段若不返还中枢区间,就是走势中枢的新生,其表现为趋势。 走势新生产生了上涨和下跌
走势中枢的扩展
在走势中枢的新生里,同级别的前后两个走势中枢的区间是不能有任何重叠的,这包括任何围绕走势中枢产生的任何瞬间波动之间的重叠。 如三个连续次级别线段的重叠区间虽然不和前面的走势中枢有任何重叠,但围绕该中枢产生的波动触及前面走势中枢延续时的某个瞬间移动区间,,这是就不能认为是中枢的新生,而只是走势中枢的扩展,即产生一个更大级别的走势中枢,形成高级别的走势中枢。
不同情况中枢操作策略
中枢延伸操作策略
就是震荡,下离开中枢就买,上离开中枢就卖
中枢新生的操作策略
新生意味着趋势的延续,向上新生就是持股,向下新生就是持币。
中枢扩展的操作策略
扩展意味着更高级的中枢产生,按盘整对待。
走势类型的连接方法
走势类型的种类
上涨+ 下跌 上涨 + 盘整 盘整+上涨 盘整 + 下跌 下跌+上涨 下跌+ 盘整 下跌 +下跌=上涨 下跌 +下跌=下跌 盘整 +盘整 +盘整=更高级别的中枢 上涨 + 下跌和下跌+上涨=更高级别的盘整
常见三种走势类型的连接方法
a陷阱式 上涨+下的,下跌+上涨 b反转式 上涨+盘整+下跌,下跌+盘整+上涨 c中继式 上涨+盘整+上涨 下跌+盘整+下跌
买卖点
三类买卖点
一类买卖点
某级别下跌趋势中,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下跌破最后一个走势中枢后形成的背驰点。 某级别上涨趋势中,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上涨破最后一个走势中枢后形成的背驰点。 就是下跌上涨转折,最后一跌和最后一涨。 没趋势没背驰,所以第一买卖点都在一个趋势中,趋势要求有两个同向走势中枢,一买点都在2中枢之下,一类卖点在二中枢之上。
二类买卖点
一类买点出现后出现后,随着第一次次级别上涨结束,接着出现的次级别回调,此为二类买点。 卖相反。 第二类买卖点出现在中枢的任何位置。 二类买点由次级图中的第一类买点构成。
三类买卖点
第一类买点出现后,一个次级别的走势向上离开中枢,然后一个次级别的走势回试,其低点不跌回中枢区间,则构成第三类买点。一个次级别的走势向下离开走势中枢,然后以一个走势回抽,其高点不剩余中枢区间,则构成第三类买卖点。 一类二类买点产生后,一个次级别的向上走势离开中枢,然后一个次级别的回试不会到中枢,就构成三类买点。卖反。
注意
一买后,次级别走势向上离开走势中枢,然后次级别走势回试,当回试低点处于中枢区间之内或者之下,就会产生二类买点。 但回试低点处于中枢之上,直接产生三类买点。即为2买3买重合。 卖则反 三买只在中枢上,三买可能和2买重合,3买产生新的中枢。 卖则反
三类买卖点辨析
1买是背驰,三买是中枢破坏,2买次级别走势的1买 1买出现在中枢下,次级别上涨回调后回调低点就是2买。位置在中枢之上中下都行。甚至可以比1买更低。买2和1时间不同不重合,但2买要是在中枢上,可以和3买重合。 12后,次级别走势离开中枢,次级别回试,低点不回到原中枢区间时,就产生第三类买点。3买只能产生在中枢上。12不重合,但2点在中枢上时,28买点会重合。
中枢延伸扩张新生与买卖点的关系
中枢的延伸
中枢延伸产生盘整,可做短差,中枢下买,中枢上卖。盘整背驰
中枢的扩张新生
扩张产生更大的中枢,中枢新生则形成一个新的趋势,这就是第三类买卖点必然的2种情况。 3买是中枢向上扩张或者新生产生的。卖则反
均线系统
均线系统的基本概念
飞吻
短期均线在上,不靠近长期均线
唇吻
短期均线靠近长期均线并接触
湿吻
短期均线升破长期均线并反复缠绕
注意
行情转折由湿吻引起,不湿吻就,上升持有,下降持币
女上位
短期在长期均线之上
男上位
长期均线在短期之上
上涨
高点更高,低点更高
下跌
高点更低,低点更低
盘整
高点更高,低点更低 高点更低,低点更高
均线系统的操作方法
主要是1买和2买
第一类买点
男上位最后一吻 长期均线在上,最后一次短期均线上碰长期均线均线背驰下跌构成,下跌低点构成买一
第二类买点
女上位第一吻后出现下跌构成 短期均线在上,第一次短线下插长线构成下跌,下跌低点构成买2
第一类卖点
女上位最后一吻出现背驰上涨构成 短期均线在上,最后一次下插长线构成1卖
第二类卖点
男上位第一吻后出现上涨构成 长期均线在上,第一次短线碰触长线出现的高点。
均线买卖定律
二类买点由次级别第一买点构成。 所有的买点都是第一买点,由下一级的买点组成
均线操作总结
寻找长期男上位股票,男上位最后一次缠绕是产生的背驰下跌抄底买入。 买入后,走势由男上转为女上,女上第一次缠绕形成低点就是2买 (等短均线上插) 1买可能是,下跌中继判断为趋势转折。 2买可能是,转折判断为上涨中继。 买入后等待1卖,就是女上缠绕的顶背驰,或者2卖,就是女上变为男上的第一个缠绕高点。 (等短期均线下叉) 买点2容易辨别,更安全,卖出选择卖1
缠论动力学(辅助)
趋势背驰
形态背驰
背驰是相邻同向趋势间,后者比前者走势力度减弱造成的。 下跌形成的背驰成为底背驰,对于第一买点。 中枢为中间点,顶背驰就是最后这个中枢向上离开走势比向下走势要弱。 必须是完整段比较,上涨下跌中的段不能比较。
技术指标背驰
abc在一个大的趋势里,a之前已有一个中枢,b是这个大趋势里的另一个中枢,这个中枢已经把macd黄白线拉回o轴附近。c段走势完成时,对应macd柱线面积(向上走势看红红柱,向下看绿柱)比a段面积要小,这就是背驰。 涨类似 ac段对比时不用等c都出来,一般柱子伸长力度变慢时面积乘以2就可以预判了。 黄白线背驰法,在下跌趋势里,对a+中枢b+c的走势情况,c段对比a段创出新低,但macd技术指标的黄白线返还0轴后,不在创出新低,就构成背驰,该点就是背驰点。
均线相交面积背驰
同向趋势中前后一段时间短期均线和长期均线相交形成的面积。若面积变小就说明力度减弱,形成背驰。 当下与前一吻结束时短期均线和长期均线形成的面积乘以时间就是趋势平均力度。 如这次力度比上次弱,就可以判断背驰即将形成。 然后根据短期长期均线的距离进行辅助判断,入主线延伸缩短意味着底部马上形成。 风险比较大。
盘整背驰
背驰发生在趋势里,至少产生在第二个中枢。 盘整背驰发生在盘整中,这是二者的区别。 盘整背驰发生在上涨或者下跌最后一个中枢的盘整背驰很可能构成23类买卖点。 1买卖点多由趋势背驰构成。
背驰力度和级别
一个趋势背驰产生后都必然发生转折。只能保证拉回中枢。 小级别背驰引发大级别转折必要条件是,该级别走势中枢出现第三类买卖点。 背驰有三种情况, 背驰后反弹触及最后一个中枢延伸低点导致该级别趋势扩展, 背驰后反弹触及最后一个中枢区间但不产生第三类买点,比该级别更大的级别调整, 背驰后反弹突入最后一个中枢区间产生第三类买点,该级别以上级别的反趋势。
区间套
大级别的走势转折点可以通过小级别的背驰段逐渐收缩来确定。
缠论其他操作技巧
防狼术
大盘制作零轴以上,然后在看个股也在零轴以上,要不不做。
高效买入法
下跌走势背驰产生第一类买卖点时买入,其后一旦出现盘整走势,马上退出。 从而只参加下跌上涨这种v型走势。 a选择出现下跌+盘整+下跌的情况 b在第二段出现一类买点时介入 c一旦出现盘整,退出 d不出现盘整先持有。他应该回到盘整区间。 从而只选择下跌+盘整+下跌
中阴阶段及操作
一种走势类型后无法确定后边怎么走就是中阴走势。 都是不同级别的盘整,按盘整或者出来观望。
缠中说禅操作心态
十中不适合参加股市交易的人
耳朵控制大脑 风控购物 不受控制,永远认错 祥林嫂 赌徒 股评 入戏太深偏执狂 赵括
缠中说禅谈赌徒心理
赌徒心理的特点
a不懂,不断投入 b预测目标,无视规律本身 c亏钱后想反弹卖出不玩了。 d怕失去机会,每天想怎么办
赌徒心理的表现
a砍了追,追了砍 b不敢操作,机会来了犹豫,起来又后悔,然后又追,然后套牢 c听消息,找捷径。 d赚钱买车买房子。
赌徒心理的纠正
a股市是生活的一部分 b从来不是一次暴富得到利润。 c真正成功都是严格操作下完成的,错过了就下次 d零成本投入,或者长期不用的投入 e不追涨杀跌 跌到买点就卖 涨到卖点就卖
缠中说禅谈买卖
a下跌终形成机会,有买点就买 b上涨总是在情绪交织中进行,抵抗住各种情绪干扰,守住不下车。 c操作失误只是一次跌倒。跌倒就爬起来。 e买错比卖错严重。买错要止损。123都没买就回家别干了。 f只有自己帮自己。不是你的赚股市就是股市赚你 g踏准节奏,逍遥游玩。
缠中说禅谈风险
没有风险就是拥有负成本的股票。 波动就是变成负成本的支持。 技术角度股票无需选择,唯一选择就是波动大的股票。 小资金全仓进出,频繁换股,效率高,依靠缠论战无不胜。没有风险。
缠中说禅谈资金管理
资金必须长期无压力,自己管理,不背水一战,技术分析是为了应对从容,为资金管理服务。 多大资金也是按比例亏。 努力成本变成零,然后等月线大顶。 投资一个股票要仔细研究,基本面技术面都研究然后一次性坚决介入。 买入后不涨除非理由消失要不继续持有。 可以部分资金做短差。 成本要努力变为零,短差外一倍涨大级别卖点需要减仓。 零成本股票越来越多,一直到大级别上涨结束。
缠中说禅谈操作
a结果取决于价格和价值的相对关系。低估多看政策,高估多看调控。 b最终盈利都在个股基本面。 c注意仓位控制,战略持有不要战略买入 d养成良好习惯,零成本才安全 e贪婪恐惧是失败的祸首。保持仓位,足够的资金应对和低成本。 f没有人可以提前跑掉,市场公平性提高了。 g对冲准备 h一旦政策硬调控出台就要出逃。 i只要有利润就出现调控跑掉,没必要提前预测。
缠论得失分析
高等数学表达必要?
笔、线段、中枢、买卖点、背驰无法准确数学表达 背驰更是无法表达
笔定义缺陷
旧笔新笔取舍定义不清楚 缺少空间概念,要有时空概念
线段的作用是什么
线段的作用就是解决中枢和走势的循环定义 线段定义中枢
走势中枢循环定义矛盾
走势中枢是三个走势类型重叠部分构成的。 走势类型中的趋势是俩走势中枢构成的 走势类型中的盘整是一个走势中枢构成的 没有走势类型中枢没法定义,没有中枢走势类型没法定义。 只能在最小级别用线段来定义中枢,然后用这个中枢定义走势。。。。。 要想操作日线级别,就的找出日线走势中枢。 要找日线走势中枢就的找30分钟级别的3个走势类型,走势类型是多个中枢构成的。 这就需要找出30分钟多个中枢。 (任意一个类型需要是盘整就需要找出一个走势中枢,要是上涨下跌就需要找出2以上走势中枢。) 要想确定30分钟图中多个中枢中的一个,就需要到五分钟图中找出3个走势类型,5分钟的走势类型还需要一分钟走势图才能确定。 要确定30分钟图中的3个走势类型,必先找出30分钟图中多个走势中枢, 日线操作需要日线中枢,日中枢需要30分钟走势类型,30分钟走势类型是多个中枢构成,30分钟中的多个中枢需要 5分钟图中的3个走势类型,5分钟图的走势类型需要一分钟图确定。
中枢的意义和价值
中枢对于三类买点判断作用明显,就是次级回调低点不跌入中枢区间,跌入不算。 中枢和二类买点作用有限,因为二类买点可以在中枢上中下。 一类买点必在中枢下,但因为不能断定是最后一个中枢,其实参考意义也不大,只能靠背驰判定。 中枢的作用就是判断背驰时看前后两段力度。 对三类直接参考作用,对一类有间接参考作用,对2类没参考作用。
背驰是否精确
没有完备精确的公式系统,凭验光感觉判断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