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无机化学氮族元素
无机化学氮族元素知识点总结,氮的氧化物,氮的含氧化合物,磷的氧化物,含氧磷,单质磷,帮助小伙伴快速掌握无机化学氮元素的内容点知识!
编辑于2022-07-21 11:56:50氮族元素
氮N
N2 除形成σ键外,易形成p-pΠ键sp3,sp2,sp杂化成键,最多只能形成4个共价键,N-N三键有两个键能较大的Π键,N2的稳定性说明:N的成键能力强,化学活泼性高,制冷剂
N的氢化物
NH3 加和性(孤电子对)还原性 取代反应
铵盐 易溶性,水解性,不稳定性(易分解)热分解实质:质子转移
挥发性性非氧化性酸铵盐 NH4CI→NH3+HCI
非发挥性非氧化性铵盐 (NH4)2SO4→NH3+H2SO4
非发挥性氧化性铵盐 NH4NO2→N2+2H2O
N2H4 火箭推进剂(放热多,产物为小分子气体,有利于形成高压喷射,常温下液态,有利于携带,弱碱,对容器腐蚀小)在酸中强氧化剂弱还原剂,在碱中强还原剂弱氧化剂
NH2OH 羟胺和肼是常见的还原剂,其氧化产物(N2,H2O)可以离开反应体系,不会给反应溶液带进杂质。在酸中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在碱中弱还原剂弱氧化剂
氧化反应速率慢,均只作还原剂使用
叠氮酸 HN3
结构:与H相连的N以sp2杂化,中间的N以sp杂化
性质:无色刺激性液体,弱酸性,氧化还原性,不稳定性(受撞击会爆炸),在水中发生歧化反应而分解
制备:NaNH2+N2O=NaN3+H2O NaN3+H2SO4=HN3+NaHSO4
叠氮化合物 不稳定,易分解
氮的含氧化合物
NO
结构:以sp杂化轨道成键,一个σ键,一个Π键,一个3电子Π键
性质
还原性,易被O2氧化成NO2 与Cl2,Br2反应 2NO+CI2=2NOCl
低温易聚合为N2O2/与NO2形成N2O3
作为配体 [Fe(CN)5NO]2-与S2-显紫红色,鉴定S2-离子
NO2
结构:V形,sp2等性杂化,Π34/sp2不等性杂化Π33 有一个单电子容易和另一个NO2配合
性质
聚合、分解 2NO2=N2O4 NO+NO2=N2O3
热分解 2NO2=2NO+O2
与水/碱反应——歧化反应 2NO2+H2O=HNO3+HNO2
NO2的氧化性比HNO3的氧化性强,常温时NO2+H2S=NO+S+H2O,加热情况下,能与MnO,C,P等单质和有机物蒸汽混合形成爆炸物
HNO2及其盐
HNO2是一种弱酸,不稳定,有强氧化性,酸中是较强的氧化剂,碱中是中强还原剂,NO2-可以作为配体
制备:NO2+NO+H2O=2HNO2(冷冻) NaNO2+H2SO4=HNO2+NaHSO4
盐
制备 Pb(粉末)+KNO3=PbO+KNO2
溶解性(除AgNO2外)毒性 配位性K3[Co(NO2)6]黄色沉淀 热稳定性 氧化还原性:2NO2-+2I-+4H+=2NO+I2+2H2O(碘量法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 2MnO4-+5NO2-+6H+=2Mn2++5NO3-+3H2O(鉴别MNO2和MNO3)
HNO3及其盐
sp2杂化,无色液体,与水任意比例溶
制备:4NH3+5O2=4NO+6H2O NaNO3+H2SO4=NaHSO4+HNO3
性质
不稳定性:浓溶液受热/光照分解,溶液变黄 4HNO3=4NO2+O2+2H2O
强酸性:与碱、酸性氧化物、碳酸盐反应生成盐
强氧化性
与非金属反应,一般生成含氧酸 S+6HNO3=H2SO4+6NO2+2H2O
与电位序接近氢或氢后面的金属元素(铅、铜、银)生成金属盐和氮的氧化性
与强还原剂(Mg、Zn)生成低价N的化合物 4Zn+10HNO3=NH4NO3+4Zn(NO3)2+3H2O
少数偏酸性(锡,铁)/非金属与浓溶液作用生成金属氧化物的水溶液和氮氧化物 3Sn+4HNO3+H2O=3SnO2.H2O+4NO
Fe、Al、铬在冷硝酸中钝化
硝化反应
王水=1体积浓度的HNO3+3体积浓度的HCl水溶液(可以溶解不溶于浓HNO3的贵金属)
盐
氧化性
热稳定性
ⅠA和ⅡA金属盐分解成亚硝酸和O2 2NaNO3=2NaNO2+O2
电位序在Mg和Cu之间的金属(锂铍)分解成金属氧化物和NO2和O2
电位序在铜以后的金属盐分解成金属和NO2和O2
正离子如有还原性,分解中正离子被氧化
含有结晶水的硝酸盐
磷P
单质磷 以单键结合所形成的多原子分子 10中同素易形体(红磷、白磷、黑磷) 活泼性:白磷>红磷>黑磷
PH3和NH3比较 还原性:PH3>NH3(P的半径大电负性小)配位能力:PH3>NH3(P的3d空轨道可以形成反馈键,加强了中心原子与PH3的作用)
PCl3与PCl5 结构:PCl3三角锥,PCl5三角双锥固体中含有[PCl4]+和[PCl6]- 离子 [PCl4]+:sp3杂化、四面体 [PCl6]-:sp3d2杂化、八面体 PCl3:加和性(电子对给予体)、水解性 PCl5:水解性、
磷的氧化物
P4O6 白色吸湿性蜡状固体,有很强的毒性,可溶于苯、CO2、氯仿等非极性溶剂 是亚磷酸的酸酐
P4O10 白色雪状固体,易升华 ,吸湿性强,常用作气体干燥剂
含氧酸
正磷酸H3PO4 单元PO4四面体,强碱性、有很强的配位能力、非氧化非挥发性的三元中强酸 特征:脱水后形,成焦磷酸、偏磷酸,高温下,是金属还原
焦磷酸H4P2O7,三磷酸H5P5O10,偏磷酸(HPO3)n
亚磷酸H3PO3 二元中强酸,强还原性
次磷酸H3PO2 一元中强酸强还原性
砷(As)、锑(Sb)、铋(Bi)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氮N,磷P,砷As,锑Sb,铋Bi 第ⅤA族 ns2np3半充满, 难以失去e-, 共价化合物为主要特征
共价化合物为主要特征,除N,P与活泼金属可形成少数含N3-,P3-的离子化合物, Mg3N2,常见氧化态:+3,+5。HNO2氧化性,NO2-还原性,H3PO3还原性,As2O3,As2O5,硫化物,Bi5+有极强的氧化性
从上到下,低价趋于稳定,高价显现出极强的氧化性
惰性电子对效应:因为四、五、六周期p区元素,由于3d10 4f14 d填充,有效核电荷增加,核对核外电子吸引力增加,外层电子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PbO2,Ti3+,Hg)
碱性:NH3>N2H4>NH2OH
硝酸的还原产物受硝酸的浓度、金属的活泼性、温度以及反应动力学等因素影响 硝酸受NO2的催化作用而加速
鉴定正磷酸、偏磷酸、焦磷酸:加入硝酸银后正磷酸产生黄色沉淀,焦磷酸、偏磷酸产生白色沉淀,在向产生白色沉淀的溶液里加入蛋白质,偏磷酸能使蛋白质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