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马原
这是一篇关于马原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这是一篇关于《翻译美学》刘宓庆的思维导图,包含翻译的艺术性、翻 译学的美学渊源、翻译的审美客体、 翻译的审美主体、 翻译的语言审美价值论等。
Literary Translation的思维导图,“Translating was essentially an instrument of criticism”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马原
导论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内涵及构成
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来源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和当代价值
鲜明特征
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发展开放性
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论
子主题
唯物辩证法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两大总特征
普遍联系
概念:联系是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
方法论:确立整体性和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永恒发展
运动=变化>发展(运动可前可后,发展必须是前进的)
实质: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旧事物:新事物是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
发展的过程性:①所谓的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 ②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方法论: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三大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
量变质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
五队基本范畴(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原因和结果
必然和偶然
可能和现实
现象和本质
内容和形式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认识论
认识与实践
实践
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
特征: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物质活动 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
基本结构:主体、客体、中介
形式: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
认识
本质
唯心主义先验论
认识的过程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唯物主义反映论
直观反映论
能动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突出特点:1. 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 2.把认识看作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能动的过程
认识的反应特性和创造特性之间不可分割
过程
从实践到认识
感性认识:事物外部形态 | 感觉、知觉、表象 | 直接性和具体性(经验论) 理性认识:事物内部联系 | 概念、判断、推理 | 间接性与抽象性(唯理论)
关系:辩证统一 1.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想认识 2.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实现飞跃的基本条件: 1.勇于实践、深入调查 2.经过理性思考,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
从认识到实践
影响因素
理性因素: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指导、解释、预见认识活动)
非理性因素:主体的情感和意志(激活、驱动和控制)
两大规律
反复性
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过程
人的认识能力有个提高过程
无限性
认识过程永无止境、无限发展:“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无限循环
形式上是循环往复的,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的
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和认识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冒进主义(左):实践超越认识 保守主义(右):实践落后于认识
方法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真理与价值
真理
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绝对性、相对性
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1.相互依存、相互包含;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就是绝对真理 2.真理永远处于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之中 3.二者根源于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矛盾本性,是人的思维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或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矛盾
只看到绝对真理:教条主义 只看到相对真理:诡辩论(怀疑主义)
方法论: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
真理和谬误
相互区别
相互联系
真理与谬误是统一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超出一点个范围,就会相互转化
价值
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意义
特征:主体性、客观性、多维性、社会历史性
价值评价(价值判断)
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对象
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相关
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对客体状况和主体需要的认识
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
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
价值的形成和实现必须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的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勇于创新
从必然走向自由
自由(人的能动性)
必然(事物的客观规律)
认识自然和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历史性的进程
自由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自由是有条件的:认识条件、实践条件
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