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孩子教育学习的格局
这是一篇关于孩子教育学习的格局的思维导图,家有小孩,想要了解孩子教育学习的格局的小伙伴可以收藏起来观看。
编辑于2022-07-26 15:33:49学习的格局
学习维度
学习效率
记忆策略
时间管理
学习策略
提问力
分析力
学习自控力
责任
自律
专注力
批判性思维
阅读力
内驱力
学习障碍
一万小时定律
正确理解和掌握某项学习需要的正确方法和步骤,并按照正确的方向展开训练
防止低水平勤奋(重复)
学习过程中不断突破自我,螺旋式上升
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孩子的兴趣
三区理论
舒适区:针对已掌握的各种技能展开练习,易失去满足感,成就感,趣味感
学习区(高效学习85%规则):练习85%的旧内容,学习15%的新内容
心流:感动学习得心应手,产出一种学得“爽”的自我感受。就像一个从左向右上扬的管道,螺旋上升。
How?
找到具有针对性的学习班,兴趣班。(兴趣,特长,不严重超当前能力水平。)
让孩子感受良好的学习过程。不急于补习,怎样帮助?让孩子过程变得通畅而愉悦。
把学习过程变得像打怪升级一样好玩。
恐慌区:暂时无法学会的知识和技能,超出孩子能力和理解力的内容
易产出挫败感
学习金字塔(知识留存率)
被动学习
听讲5%
阅读10%
视听20%
演示30%
主动学习 (多维,互动的学习+实践)
讨论50%
实践75%
在网上找相关图片,视频,书籍进行主题式延伸学习
去博物馆看一场相关展览,图书馆听一次专题讲座
一起课堂PPT,让孩子把内容演示和讲述给家人听
把督促,盯悄的责备模式改变成参与模式
拓宽孩子学习场景和学习模式
学到新的知识点后,鼓励去生活中寻找与这个新学内容相关联的人、事、物
传授给他人90%
向外输出学习法。把知识经过消化、加工后,再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输出的过程。当小老师,养成把观点和想法说出来的好习惯
文字输出
读后感,阅读笔记。
语言输出
1、从小一起阅读,养成互相讲故事的习惯。
2、家庭轻松谈话氛围,多聊聊天;鼓励给小 伙伴讲题或分享学习心得。
3、鼓励孩子担任课代表小职务,参与课外活 动,社团组织等。
4、参加校外实践活动,小讲解员、小记者等。
让孩子把所学所记的知识点分享出来。
把补习班的时间匀一些出来,建立同学或伙伴学习小组。把焦点从是否在学习转移到是否学得有效上
对错与成败
孩子犯错可能是陷阱,父母不让犯错是更大的陷阱。不犯错可能是失败,而犯错可能是成功。防止踢猫效应(最终的愤怒承受者是最弱小的群体)。
无效成功,对未来没有任何推动意义的所谓成功。
多与孩子分析成功里包含的“无效”性。比如课堂认真,作业良好,但是讨论发言不积极。
有效成功,真正有所收获的成功。
无效失败
推迟一点时间再与孩子讨论,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冷静分析之后,对孩子的错误或失败做出有指导意义的反馈。
有效失败
立即与孩子讨论,让他说出自己做对了什么,明确表示对他这次犯错过程的“有效”部分的认同,把他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多与孩子讨论所犯的错,关键在于亲子沟通技巧,改变看待错误的心态和眼光。和孩子聊一聊怎么看待所犯的错误,一起发现错误中“有效点在哪里”“无效点在哪里”,多分析失败的“有效”性。父母平和而理性看待孩子的错误和失败,不让孩子因为犯错而感到羞愧和恐惧。
“我可以改正”和“我改正不了”思维导图游戏。给予孩子时间和空间,让他自己去思考、分析和改正错误的路径,正视错误,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不怕犯错,就怕不知错、不改错。
容错机制。红笔换绿笔。
1、保持语气平静和情绪稳定,强压怒火会让你面目狰狞。
2、与孩子讨论问题时,不用挖苦等负面语言,因为孩子的恐惧更多来自对大人负面态度的惧怕。想让孩子学会正确地看待错误,就要让他先放下对家长的恐惧,然后他们才会有能力聆听家长的话,去反思自己的错误。
3、只要不是影响孩子人生或损害孩子健康的错误,都应该让孩子试错。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对自己的错误有所担当,而这样的认错过程,恰恰就是在培养孩子对犯错的正向态度和认真负责的好品格。
驱动力之谜
21世纪奖励体系
自主感
可控感
意义感
三步让孩子学习有目标
把学习目标还给孩子,给予学习自主感。
目标是自己的,而不是父母强加给他的,让孩子生发出自己的事自己做主的自主感。
发现“最近发展区”,给予学习可控感。
最近发展区:难度匹配当前孩子的认知水平。“跳一跳够得着”的高度。擅长带动不擅长。
把目标聚焦在孩子兴趣、优点和长处上,多体验完成目标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增强做其他事的掌控感。
提升目标对孩子的良好作用,给予学习意义感。
从一件事中找到自我的意义和价值感。
目标与关键成果法(OKR)
拆分:把大目标拆成小目标和可以实施的简单步骤,做成可视化图表,像游戏通关一样,分步骤实现一个个小目标。
复盘:定期和孩子一起评估每个小目标完成得怎么样,看看大目标是不是过于困难或简单,调整?
总结:目标实现后,和孩子交流心得,坚持下来的原因,送上掌声,利用好成功的动力。
内驱力
哈佛大学“20个快乐学习法则”
学会感恩
明智地选择朋友
培养同情心
不断学习
学会解决问题
做你想做的事
活在当下
要经常笑
学会原谅
经常说谢谢
学会深交
遵守承诺
冥想
关注你在做的事情
要乐观
无条件接受
不要放弃
做最好的自己,然后放手
好好照顾自己
学会给予
三种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
源于兴趣的内驱力
兴趣与能力叠加。从兴趣里培养出能力和专长。把兴趣变成热爱,用能力追逐目标,再把目标升华为长久的使命。
自我提高内驱力
来自外界的正面反馈(别人对自己的赞扬和认可)
来自外界的正面反馈(别人对自己的赞扬和认可)
创造力迷失
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爱因斯坦
一种高级认知能力,稀缺的综合思维能力,最顶层的学习目标。
教育目标分类学
认知领域
知识
理解
应用
分析
评价
创造
情感领域
动作技能领域
创造力4C模型
Mini-C “孤独的创意”,个人突然冒出来的奇怪思绪或点子。
Little-C “日常创意”,解决关于学习、工作或生活方面各种问题的创意。
Pro-C “专家级创意”,围绕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的发明和创新,对社会的进步起到推动作用。
Big-C “大师级创意”,专家、学者或专业人士在自己的领域取得革命化重大创新,日后被证实为改变世界文明史的重大创举。
How?
多跟孩子玩,观察他的兴趣,为他提供发展兴趣的条件。尽早想办法保护孩子的创造力。
1、收集相关资料,彻底阅读和研究,直到完全理解甚至入迷的程度
从小建立阅读习惯。
2、深度思考,根据资料研究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实质,努力把不同想法串联起来,继续思考下去。
多启发孩子用成长型思维来思考问题。
3、跳出问题,跳出正在思考的问题,做点别的有趣的事,最好可以让自己兴奋兴奋和愉悦的事。
4、放松大脑,完全放松下来停止思考后,新的点子可能会意想不到的时候闪现。
给孩子大脑放空的时间。熏陶和锻炼孩子的创意最需要做的,就是为孩子的大脑减压。
5、打磨创意,接受他人评判,做出调整,到实践中验证。
相信孩子,他的潜力比你想象要大的多,不对孩子指手画脚。
创意实现步骤——让孩子拥有综合解决问题的核心竞争力,用创造力高效解决问题。
学习效率
知识链和记忆结(架构和记忆)
知识链——把学习内容组织成环环相扣的知识链条和信息网络。
记忆结——在知识链条和信息网络上打牢一个个属于自己的记忆烙印,帮助快速检索和准确提取知识点。
协助孩子架构与组织所学新内容。
协助孩子架构与组织所学新内容。
协助孩子架构与组织所学新内容。
遗忘曲线
48小时遗忘70%。
学习新内容,2天之内复习——打牢记忆结。
测试效应——每周小测试,找到遗忘,打牢补丁。
刻意学习
记忆
外显记忆——需要花力气刻意去记忆的部分。
情景记忆——记忆发生在特定情景和情节中的内容,专门储存个人经验或对特定事件的记忆。
语义记忆——就像一个个字句,专门存储对事实、概念、名字和一般知识的记忆。
内隐记忆——无意识就自然而然刻进脑子里的部分。
记忆法
记忆法1:体验式学习,结合做和行动来学习。
记忆法2:融合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即用场景化的体验加深对知识和概念的记忆。
How?
协助孩子集中注意力。营造不分心的学习环境:没有电视、音乐或其他干扰因素;沉浸在学习中时,不随便打扰。
鼓励孩子大声地读出来。
让孩子情绪稳定地进入睡眠。
重度拖延症
生物钟效应
从自身的生物钟里以最天然的方式感受时间。
时间清单:时间饼、时间火车——把任务、活动与对应的时间联系起来。
时间长度,沙漏
时间管理,打怪兽一样完成一项项作业或任务,逐步驾驭难易任务和交叉做的思路,考试不慌神,心理抗压能力。
离开恐慌区
把可怕的大任务变成一个个可操作、可完成的小任务。把孩子的关注点从“完成不了”转移到“行动带来改变”上。
小奖励鼓励“习得性勤奋”。
建立时间观念
尽早帮助养成做计划的习惯。多问接下来、下一步我们做什么?
多用有趣的方式谈论时间。观察和描述季节、一天时间的变化,与时间相关的手工游戏。
时间管理训练。时间饼,用“打怪兽”为作业或任务排序。
物品归类整理,每周整理书桌、书架。
视觉听觉等时间提醒工具,教孩子做时间规划。沙漏,时钟。
放手让孩子自己学习如何设定目标及优先顺序。家庭作业、课外活动。
教孩子准确预估自己的时间,并学会制定中长期学习计划。
不仅仅是认时间、认数字,更实质是习惯养成和自我管理意识的建立。“前置式”训练,比如学龄前通过孩子喜欢的游戏或涂鸦。
康奈尔笔记法
上下3:1,左右1:2;右上是记录区,左上是线索区,底部是总结区。
锻炼三个层次的学习能力
记录要点
归纳关键词
总结思路
1、在记录区迅速记下要点。课前预习,用最精炼的语言记录重点内容,善用符号。
2、在线索区归纳出关键词。重读课堂笔记,并归纳关键词写在线索区。48小时内完成,余留记忆快速提炼内容提纲,二次吸收。可采用多种形式辅助记忆,如图表、图形、流程图、关键字。此过程就是在搭建知识和信息构架。
3、在总结区用语言输出思考和疑问。挡住记录区内容,用线索区的关键词回忆课堂讲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来,写出想法、思考和疑问。
How?
年纪较小可鼓励复述课堂要点。
按照笔记,间隔性复习课堂内容。
亲手做笔记,强化手脑连接。
提问力
提问的力量。经常提问的孩子,学习会更专心,对学习更有责任感,学习质量更高。提问是深化学习的重要步骤和工具。
鼓励提各种好奇的问题,保护好奇心。
提倡开放式的家庭谈话环境。
一起读书是最好的提问场景。
不评价孩子的提问,父母多采用三种模式提问,孩子听多了也会跟上。夸奖孩子的高阶提问。
提问的质量。薄问题(低阶问题)——网上一搜就可以找到现成答案的问题。厚问题(高阶问题)——需要琢磨、研究和讨论的问题。
低阶问题——关于什么,4个W
what,什么事
who,谁
when,什么时间
where,什么地点
高阶问题——开放式的。学校怎么能在短短几年把我们培养成“不为自己”的人?
三种提问模式
聚合性思维——为什么?怎么做?
为什么雨、冰、雾都是水?
发散性思维——如果……那么……
为什么雨、冰、雾都是水?
发散性思维——如果……那么……
三种提问模式
K——我知道的
W——我想知道的
L——我学到的
S——要继续研究的
理解力
知识处在最底层,理解处在倒数第二层,理解需要比记忆更高一级的三项能力。
语言转换能力。理解后用自己的话把学来的知识或信息表述出来。
解释和说明能力。对理解的内容进行解释、说明或概述。
推断能力。把新旧知识连接起来的能力。
学习知识的三个理解层次
解码能力。认、读、写一个新字的过程。
对照课堂笔记或作业来找,难住的地方。鼓励把所学的知识讲出来,磕巴的地方。
链接新旧知识的能力。新知识与熟识的物件或现象联系起来。
融合能力。如:用已经学过的加法来理解乘法。KWL图表。
深度认知能力。不局限于一个场景里练习一个单词。
运用能力。聊天和提问方式,帮助展开想象、思考。结合孩子喜欢的图片、短视频,多维度、多感官丰富孩子认知。
How?
培养聆听能力。专注地听、互动地听、理解地听。准确地接收所听到的内容,是理解的前提
拓宽学习场景。闲暇里有真教育。拓展孩子的生活圈、阅读圈、交友圈,丰富见识,深度理解人、事、物
鼓励孩子关注自己的理解过程。一起检索“懂”和“不懂”的地方,慢慢对自己理解过程产生认识,不怕谈论“不懂”的内容和事物,而是一起探究的好机会。
对不理解,多想想如何从工具、方法、体验和实践4个方面帮助孩子“看”到“不理解”发生在哪里,理解问题的线索又藏在哪里。
练习围绕所学内容展开提问。K-W-L提问工具。
多用思维导图,让孩子看见理解的线索。
示范剥洋葱的学习态度。
亲子关系
不泛泛批评或抱怨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