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护理学基础—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5隔离技术
内容:护理学基础中隔离技术的相关内容。 优势:医学硕士原创作品+内容准确简洁+逻辑清晰+重点突出(星号/颜色笔标记)+部分记忆口诀 尤其适用于将要考试的学生党/上班族。大家一起用起来 如有疑问可评论区留言
内科护理学—神经系统—4发作性疾病; 学习备考期间整理总结的学习资料; 重点突出,内容简洁,条理清晰; 在此分享出来,希望能帮到您。 参考资料:人卫内科护理学、习题集和考研大纲等。 关于您的疑问:可在评论区留言,看到必回复。 喜欢的话就点赞支持鼓励一下啦 ♥ 关于您的疑问:可在评论区留言,看到必回复。
学习备考期间整理总结的学习资料; 重点突出,内容简洁,条理清晰; 在此分享出来,希望能帮到您。 参考资料:人卫内科护理学、习题集和考研大纲等。 关于您的疑问:可在评论区留言,看到必回复。 喜欢的话就点赞支持鼓励一下啦 ♥ 关于您的疑问:可在评论区留言,看到必回复。
内科护理学—神经系统—2脑血管疾病; 学习备考期间整理总结的学习资料; 重点突出,内容简洁,条理清晰; 在此分享出来,希望能帮到您。 参考资料:人卫内科护理学、习题集和考研大纲等。 关于您的疑问:可在评论区留言,看到必回复。 喜欢的话就点赞支持鼓励一下啦 ♥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隔离技术
概念
隔离
目的
防止病原体从病人及携带者传给他人,防止病原微生物在病人、工作人员、媒介物中扩散
方法
采取方法技术,切断感染链、将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位置,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
标准预防
基于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非完整皮肤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针对所有病人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区域划分
清洁
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病人不接触)
更衣室、值班室、配膳室、库房
半污染
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病人偶尔接触)
内走廊、化验室、护士站、医护办公室(治疗室)
污染
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病人经常接触)
外走廊、污物间、病室
建筑布局、隔离要求
呼吸道传染病
布局
相对独立区域:三区两通道缓冲间
负压病室
要求
各区界限清楚、标志明显
良好通风设备
同种病人可在一室,病床间距>1.1m
感染性疾病(接触)
相对独立区域
每间病室不超过4人,床间距>1.1m
普通的病区、门诊、急诊
病区
感染性、非感染性分室安置
同种病原体感染可在一室,床间距>0.8
门诊
急诊
观察室床间距>1.2m
隔离原则5
病室:标志明确、设备齐全
标志:门外、床头
设备:更衣换鞋区、隔离衣悬挂架、消毒液
医务人员:严格流程、加强三区管理
清洁区
病人及其接触物品(隔离衣)不得进入
污染区
进入前:穿隔离衣,穿隔离衣只能在污染区活动
离开前:脱隔离衣,消毒双手
环境物品:定期消毒、规范处置
空气物品:每天消毒
病人物品:消毒—处理
送出物品:黄色污物袋+ 明显标记
病人:隔离教育、心理护理
医务人员:掌握解除隔离标准、终末消毒
解除隔离
3 次培养结果阴性/ 已度过隔离期+ 医生医嘱
终末消毒
病人
出院:先消毒再出院
死亡:消毒液棉球填塞孔道
病室
关闭门窗,消毒液熏蒸/ 紫外线照射
物品
打开门窗,消毒液擦拭/ 浸泡
隔离种类、措施
切断传播途径(隔离防护、消毒灭菌)
接触(蓝色)
常见
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埃博拉出血热、皮肤感染
病人隔离
隔离室、限制活动范围、周围物品消毒灭菌
医务人员防护
进入隔离室前
穿隔离衣、戴手套
离开隔离室前
脱隔离衣、脱手套、手消
甲类传染病
穿脱防护服
空气(黄色)
肺结核、水痘
负压隔离室、关闭通向走廊的门窗
限制活动范围、物品空气消毒
防护
合理穿脱防护用品
飞沫(粉色)
百日咳、流感、腮腺炎、非典SARS
同空气
其他隔离
严密隔离
霍乱、鼠疫、非典(SARS )
血液—体液
乙肝、艾滋病、梅毒
肠道隔离
甲肝、戊肝
昆虫
乙脑、疟疾(灭蚊),流行性出血热(灭鼠)
保护易感人群
早产儿,严重烧伤,器官移植,白血病,免疫缺陷
隔离措施总结
病人: 隔离、活动、消毒
医务人员: 防护、消毒
环境物品: 消毒
基本方法
口罩
分类作用
纱布口罩
避免有害粉尘、灰尘、气溶胶、微生物伤害
外科口罩
阻止血液、体液、飞溅物传播
医用防护口罩
预防空气、飞沫传播的感染因子
注意
使用
纱布/外科口罩
一般诊疗活动
手术室工作、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病人
接触空气/飞沫传播的传染病人
更换
潮湿、病人体液污染后
每天更换、清洁消毒
医用外科口罩
一次性使用
三不
不能只用一只手捏鼻尖、不悬挂胸前、污手不摸口罩
洗手
戴口罩前、脱口罩前后
范围
鼻、口、下巴
帽子
进入污染区、洁净环境区、无菌操作戴帽子
大小合适、遮住全部头发
护目镜、防护面罩
作用
防止病人血液、体液等感染性物质溅入眼睛、面部
使用情况
可能发生体液喷溅
接触飞沫传播的传染病人
为呼吸道传染病人气管切开、插管
隔离衣
接触接触传播的传染病人
治疗保护性隔离的患者
可能发生液体喷溅
穿
领扣—袖扣(被污染)—腰带
系腰带
后面交叉、前面打结
脱
解腰带—解袖扣—消手—解领扣—脱衣袖
完全覆盖工作服
每天更换1 次、污染/潮湿、接触不同病种病人
清洁部位
衣领、面部、帽子、清洁面
活动范围
双臂在腰部以上、视线范围内
隔离衣(不得进入清洁区)
挂半污染区:清洁面向外
挂污染区:污染面向外
防护服
接触甲类/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人
接触空气/飞沫传播的传染病人,可能发生体液喷溅
穿下衣、上衣、戴帽、拉链
连体:拉链—脱帽—脱衣
分体:拉链—脱帽—脱上衣—脱下衣
接触同种传染病人时,可连续使用
接触疑似病人时,每次更换
避污纸
防止双手、物品污染,省略消毒程序
操作
从上面抓取、不可掀页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