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古代史时间轴
这是一篇关于中国古代史时间轴的思维导图,中国古代史包括三个阶段:原始社会阶段、奴隶社会阶段和封建社会阶段。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中心主题
三国两晋南北朝
200年
官渡之战
袁绍和曹操
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以少胜多
208年
赤壁之战
曹操和孙刘联军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20年
魏(曹丕,洛阳)
221年
蜀(刘备,成都)
229年
吴(孙权,建业/南京)
266年
西晋(司马炎,洛阳)
280年
西晋统一全国
主题
西晋灭(匈奴)
衰落:八王之乱
317年
东晋(司马睿,建康)
“王与马,共天下”
北方
十六国
前秦
南方
东晋
439年
北魏统一北方
孝文帝改革
平城(山西大同)迁到洛阳;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通汉婚
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隋唐
581年
建立(杨坚,长安)
结束长期分裂,顺应统一趋势
统一:589年
618年
灭亡(隋炀帝)
唐【李渊(唐高祖),长安】
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吸收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广纳贤才(魏征、房玄龄和杜如晦)
开元盛世
唐玄宗李隆基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
755年-763年
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
唐朝由盛转衰
黄巢起义
原因: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连年灾荒
黄巢起义攻入长安,给唐朝以致命的打击
907年
朱温建立后梁——》唐灭
辽宋夏金元时期
960年
北宋建立(陈桥兵变,后周大将赵匡胤、宋太祖,开封、东京)
1127年
金灭北宋——》南宋建立
经济重心南移(南宋完成)(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社会:南方社会相对安定
技术:北人南迁,不仅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而且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自然:南方自然环境优越
政治:南方统治者的重视和支持
各民族政权
北宋 汉族 赵匡胤 东京
辽 契丹 耶律阿保机 上京临潢府
西夏 党项 元昊 兴庆府
金 女真 完颜阿骨打 中都
南宋 汉族 赵构 临安(杭州)
合约
辽宋(北宋)澶渊之盟: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朝给辽岁币
宋夏和议: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宋(南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积极影响: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消极影响:军队战斗力低下;官僚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下;财政支出扩大。
强化中央集权
军事上:赵匡胤首先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他还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中央:用分化事权的方法,削弱相权
地方:为加强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地知州,实行三年一换的制度;并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地方留一部分作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都由中央掌控;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重文轻武
盛唐气象
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曲辕犁(耕地工具)、筒车(灌溉工具);垦田面积扩大;兴修水利工程
手工业:瓷器(邢窑、越窑);陶器(唐三彩)
商业:长安: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国际性的大都会;开元通宝成为全国统一的货币。唐朝丝绸之路非常发达
科举制
隋文帝初步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影响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加强了中央集权
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缓和社会矛盾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加强了君主专制
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宋齐梁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