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李源极简精读法
介绍如何选书,读书,精读。背景理念一-至繁归于至简: 先要理解本质,然后只从本质出发,只做跟本质有关的事情
编辑于2022-07-29 16:03:47这是一篇关于Preparing for a presentation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Rehearsing the presentation,Planning the structure,Knowing more about the presentation。
这是一篇关于Opening a presentation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Introducing the structure,Introducing the objective,Introducing the topic,Introducing the presenter。
这是一篇关于The UK Food Standards Agency (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How else can we reduce the risk?,What should we do?,Is acrylamide dangerous?,Which foods contain acrylamide?,What’s the problem?。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Preparing for a presentation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Rehearsing the presentation,Planning the structure,Knowing more about the presentation。
这是一篇关于Opening a presentation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Introducing the structure,Introducing the objective,Introducing the topic,Introducing the presenter。
这是一篇关于The UK Food Standards Agency (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How else can we reduce the risk?,What should we do?,Is acrylamide dangerous?,Which foods contain acrylamide?,What’s the problem?。
极简精读法
背景理念——至繁归于至简:先要理解本质,然后只从本质出发,只做跟本质有关的事情
理念
1. 消灭冗余,至繁归于至简
真正会读书的人,会精选精读
读书的三重境界
1. 被环境所迫不得不读的书
2.渴求知识,读了大量不知道该如何“应用”的书
3. 读书不求量而是求质
2. 理解本质
要选出最需要的书,就必须理解知识的生产方式
《知识社会史》——知识是一个学术共同体里的很多人一起制造出来的,是一种共识。(范式危机,范式革命者)
知识生产的三大特点
知识大厦不是网状的,而是树状的
凝结在每一个知识点上的信息,并不是知识本身,而是这个知识树上的人
知识点永远都是成群的方式存在的
理解知识点的最佳路径——知识树原理
1. 读书应该以作家,思想家为核心,不能以知识点为核心——想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应该选择创始人的代表作,或下一个集大成者的思想作为入门书
2. 读书必须找到凝结在作家,思想家身上的信息(包括他们的对手,队友,老师和学生)
3.一个作家,思想家一生只有一到三个核心成果,结论,观点,其他的成就基本就是核心成就的延伸和扩展
3. 精华是本质的衍生品
五位一体法
作者的知识树ID部分
作者的师承关系和个人背景——书评,序言,注释,参考文献或个人背景
作者的队友和弟子
作者的对手
作者的知识点的延伸
作者的核心论点
著作之间的逻辑
什么书不读
查不到五位一体信息的书
五位一体信息重复的书
怎样选书
不要选书,要选作者
进入一个领域,只需要读三个人的书(五位一体法)
开创者
可以了解一个领域的思维框架和思考方式
解决某一个方面的问题
不读创始人的书,无法了解其他人为什么要研究那些领域
分歧者
让知识不断创新,带来跨界思考
综合者
将核心论点一网打尽
要找迄今为止还没有被超越和颠覆的人
整理书籍
整理书
1. 建立一个文件夹:过去读过每一本都建立一个文档放进去(只建立读过的书,没读过的不用)
2. 以作者为中心,建立下级文件夹,把所有这些书放在相应作者的文件夹里面
3. 把不止一本书的文件夹和自己很喜欢的书的文件夹挑出来,剩下的文件夹全部放在一个新的文件夹里(工具书,教材单独拿出来)
4. 把已经筛选出来的不止一本书的和自己喜欢的书的文件夹分类(传记,历史等,工具书,教材和画册之类的放在一起)
整理书架
1. 选出每个三年或四年最重要的人的书
2. 以作者为核心,给书用号码牌给他们编号
3. 分配了号码牌的书,按照每个领域留下最重要的三个作者的原则,重新筛选一遍
4. 把图书按照号码牌的顺序,重新摆放会书架
利用好书单和豆列,管理知识存量(五位一体法)
整理书单的意义
列出跟我们精读过的人有关联的
好的书单可以告诉我们一个领域最重要的书
可以帮助我们控制买书的欲望
实操办法——三原则
遵照知识树的逻辑,按照知识排列的顺序排列——从创始人到继承者,再到继承者的继承者(分歧者和综合者应新建书单排列,不要放在一个书单里面)
每份书单的前面几本书都应是我们精读过的作家,思想家的书(五位一体)
书单不要求多,不要把完全不理解的书放在里面,跟五位一体信息关联不上的不要放
不要抄袭别人的书单
五步建立一个玄幻小说豆列
1. 先创建一个豆列《玄幻小说书单》
2. 网上搜玄幻小说开创者,托尔金,他的代表作:《霍比特人》系列和《魔戒》系列
3. 他继承了一些:《绿野仙踪》的作者莱曼·鲍姆,《野蛮人柯南》的作者罗伯特·霍华德,《克鲁苏神话》的作者霍华德·洛夫克拉夫特。这三个人号称「拓荒三杰」(注意书的版本和出版社)
4.队友:C.S.刘易斯,《纳尼亚传奇》系列的作者;《安伯志》的作者泽拉兹尼
5. 继承者:《冰与火之歌》的作者乔治·马丁
真正读懂一本书
提炼核心论点的好处和方法
1. 试着感悟作者的心思
2. 试着理解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开创者解决的是他原来那个领域解决不了的问题
分歧者解决的是分工细碎的之后,无法融合的问题
综合者解决的是如何提出新的说法,汇总起原来的思维框架无法解释的现象
3. 具备精准传述的能力
理清作者著作之间的关联
梳理作者著作的三个方法
查清楚作者的信息
查清楚作者写作的时间脉络
从作者的最后一本书开始读
精读的方法
独木舟精读法
本质——互动(问问题)
三步提问法
1. 读完序章和第一章后,列出5—10个“是什么”
2. 读到全书三分之一的时候,列出5—10个“为什么”(心里没有答案的问题)
3. 在读书的过程中,随时停下来,问一系列“如果。。。会怎样”
核潜艇精读法
从全书的三分之二开始读,一口气读完剩下的三分之一(问问题)
寻找与全书最后三分之一有关的章节(问问题)
积极阅读
三类书籍
实用,技能类
理论类(社科,生物学,经济学等)
人文类(历史,传记,文学)
思维模型——人类思维的底层代码
人类基本思维逻辑——在两组对立的价值观之间做选择
思维模型的作用
用思维模型可以迅速找出作者的关键信息
思维模型涵盖了人文社科90%以上的话题,掌握了基本框架,在读书的时候,理解力提升,效率提高
用思维模型写作,视角更全面,更容易成体系
两个思维模型(别想那只大象)
严父思维——核心是孩子要靠自己奋斗,赚到钱的孩子就该奖励,不应该把钱分给不勤奋的兄弟(强调个人奋斗的力量)
慈母思维——核心是家要和谐,不能让哪个孩子受穷挨饿。赚钱的孩子应该把钱给家里,家里再补贴给没挣到钱的孩子(强调集体的力量)
两个思维模型的矛盾
自由和公平
鼓励个人奋斗和干预富人
小政府和大政府
效率和和谐
如何解决
我们要奔向什么目标
论证人性问题
两个思维模型的底层逻辑
扩展论——人类的知识是积累的,知识是分散在社会每个角落,只有个体可以对自己所处的小范围做出合理而明智的判断,集体是无法掌握分散知识的(强调个人,是严父思维,不相信集体,不相信权威,只相信自己。主张让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建构论——知识是集中在一小部分人身上的,有人可以为所有人做决策(强调集体,是慈母思维。原因把权利交给集体,让集体来决定自己的命运)
思维模型主要是针对观点、理论、核心论点,断章取义地看不行
理解思维模型可以帮助择偶,选专业等
如何阅读非虚构著作
非虚构书的三大类型
论述型——按照知识树的原理创作
案例分析——颠覆性的论据就是阅读的突破口
修补队友的理论,反驳对手的结论,提出新的学说、角度和维度
两步确定对手是什么思维模型
1. 关注他的师承、对手、弟子,或者看他第一章里面提到了谁。
2. 对比他和对手、他和队友的差异,然后分析理解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用最短的时间理解这个证据究竟是怎么让他完成自己逻辑论证的闭环的
概念型——以概念为主导和核心
1. 调查作者背景
2. 寻找作者想表达的核心概念,也就是本质卖点
集合型——由资料文章汇编而成
1. 先查作者。除了查他的师承、出身、对手、队友之外,还要顺带查一下他的成名作
2. 传记(回忆录)、游记和历史书:作者在每段文字里面的评论
知识树笔记
三要素
1. 核心论点
作者写作目的
各个领域之间是互通的,可以利用思维模型来举一反三
开创者和分歧者的写作目的——开辟新的领域,方法和逻辑也是独辟蹊径的
综合者的写作目的——修修补补,完成一个视角的大转换,提出新的解释框架,把不符合开创者的结论,用一个全新的架构体系装进去。
想要解决的问题
全书的“文眼”
2. 关键证据
3. 分论点之间的逻辑
管理知识
价值
方便定向积累素材
方便准确调用
知识库管理的两个理念
现代管理制度的两大类别
集中管理
优势在于效率高,调动效果好,速 度快。劣势在于开放性特别差。
管理法
二进制
核心要素
第一,不能遗漏。
第二,随时取用的时候有清晰的路径可以 找回去,所以就要有编排的逻辑。
第三,编排的层次不怕多,怕的是同类太 多,仍然不好找寻。所以在同一类超过一定 数量的时候,就要安排下一级菜单。
注意事项
第一,一定要以人为中心做文件夹,不要 以书为中心。 第二,每个文件夹里面的书,要放上「五 位一体」表。是检索根据,可以依据它,找 到相关领域的书
按照职能分类
1. 用整理书架的方法,按重要性排列
2. 二进制的管理方法
3. 三本不同职能的书
文件夹的作用
看每个领域数量多少来推断这个领域生长到了多大
你的排列方式,不但反映了你在这个领域投入了多少,还反映了你准备投入多少
分散管理
优势在于开放性好,而且可以自己 不断地生长。但劣势就在于看起来很凌乱。
管理法
让点成为中心,自发的扩散
完成知识的区域整合
地图关联法
从需求出发,倒逼知识体系迭代
遇到的具体问题,才叫需求
需求点的两大来源(相互促进)
现实需求
知识点需求
怎样查找资料
1. 找整合性质的书
很多文学著作的翻译都会写这样全面介绍一个 领域的书,读这样的书对于我们理解一个行业 的全貌,效率会非常高。
魔幻小说的知识地图:屈畅老师写 的《巨龙的颂歌》
2. 找书评(在理论书和纯文学书)
3. 找一些音频和视频作为参考
4. 用英文搜索
没有逻辑,看不懂书怎么 办?(逻辑是一种「输出」,越「输出」才会越有逻 辑)
背几篇有逻辑的文章。不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背,而是不停地复述给别人,或者复述在一张纸上,越复述越有逻辑。这个方法是诺贝尔物理学家奖得主费曼提出的费曼学习法,
学会「三段论」和「驳论」,这是所有 理论书都用的论证方法。
对未来很焦虑应该读什么 书?(贝叶斯定 理)
这个定理主要是面对巨大不确定的时候怎么让 自己增强判断力的。
就是我们随便找书读,读到哪本算哪本,直到找到一本启 发自己的书,再按照「五位一体」的方法顺着读下去。
爱学习的小羊
Hello~亲爱的亿图创作者(^_-) 看到您的的作品很优秀哦,请问有兴趣参与亿图社区达人计划吗?可享受六大权益~点击链接https://www.edrawsoft.cn/activity/talent-recruitment.html,扫码添加社区小管家即可参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