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古希腊的教育思想思维导图
这是一个关于古希腊的教育思想思维导图的思维导图,教育活动——学园:西方最早的高等教育机构;希腊的哲学和科学中心
这是一篇关于第五课安史之乱与唐朝盛世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安史之乱。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思维导图,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整理,涵盖所有核心内容,非常方便大家学习。适用于考试复习、预习,提高学习效率。赶紧收藏一起学习吧!
这是一篇关于第三课盛唐气象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文学艺术,开放的社会风气,民族交往与交融,经济的繁荣。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教资:教育目的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古希腊的教育思想
毕达哥拉斯的教育观
灵魂论:主张灵魂不死、灵魂轮回
教育目的:要求为知识而求知识,为人的精神和灵魂的净化接受教育
教育内容:高度重视数学
评价:对灵魂(精神)陶冶的重视与和谐发展的思想,对后来古希腊教育思想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教育目的:培养治国人才
德育论
主要内容
智德统一观
知识即道德
道德可教
德育内容:培养人具有正义、勇敢、节制和智慧四种美德
评价
近代教育性教学原则的雏形
“智德统一”见解,相对贵族阶级道德天赋理论,有明显进步意义
“知识即道德”观念不完善,忽视了道德的其他方面(如情感、行为等)
智育论:治国者必须有广博而实用的知识,第一次将几何、天文、算数列为必学科目
体育论:健康不是天生的,锻炼可以使人身体强壮
“苏格拉底方法”
概念:“问答术”“产婆术”。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学法
讥讽:不断追问,迫使其陷入矛盾,承认自己的无知
助产术: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
归纳:从各种具体事物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
定义: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普遍概念
优点:不将现成结论硬性施予对方,通过探讨和提问,诱导对方得到正确结论
局限
受教育者必须有追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
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积累了一定知识
不能机械地搬用于幼年儿童
柏拉图
《理想国》教育思想
教育目的论
现实目的是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哲学王
终极目的是促使“灵魂转向”
理论基础:“学习即回忆”
教育作用
为理想国的建设而实施教育<教育与政治相稳定>
为塑造完美的人性而实施教育
教育内容:强调男女平等,提出广泛的教育内容(算数、几何、天文、音乐)
教育体制
学前教育:国家控制,儿童公养公育。“寓学习于游戏”最早提倡者
普通教育:以情感为主,重视音乐和体育
高等教育
意志教育阶段(18~20):以军事训练及“四艺”学习为主
发展智慧阶段(20~30):除“四艺”外,重点学习辩证法
继续学习阶段(30~35):继续研究哲学,成为国家重要官吏
哲学王(50左右)
男女平等的教育
教育活动——学园:西方最早的高等教育机构;希腊的哲学和科学中心
亚里士多德
教育思想
灵魂论
构成(组成):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理性的灵魂
区分:理性的部分、非理性的部分
教育理论上的重要意义
人也是动物,人身上也有动物性东西,它们与生俱来
教育要发展人的理性
三个组成部分理论为教育必须包括体育、德育、智育提供了人性论上的依据
教育作用论
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发展人的理性
教育在人的形成中不是万能的
道德教育论
伦理思想是亚里士多德进行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
主张道德的重要性
和谐教育论: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自然教育论:首次提出并论述了教育效法自然的原理
年龄分期论
第一阶段(0~7),家庭教育阶段
第二阶段(7~14),初等教育阶段
第三阶段(14~21),中高等教育阶段
自由教育(博雅教育)
教育活动——吕克昂学园:实践亚里士多德教育观念的主要机构。后与学园等合并为雅典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