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革命道路的艰苦探索、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编辑于2022-08-01 21:16:0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无产阶级
共产党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开端
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开始的
爱国民主主义者、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聘用陈独秀为北大文科学长
《新青年》由陈独秀个人主编刊物改为同人刊物
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基本内容
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盲从
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实行文学革命
基本口号
民主(德)、科学(赛)
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进步性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在社会上掀起了思想解放思潮,为各国思想传入打开了大门,激励着人们去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局限性
理论局限:资产阶级民主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去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实践局限:离开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不可能根本改造由这种社会环境产生的思想、所造成的国民性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新的革命方法:工人、农民、士兵和群众的广泛发动(启示)
率先-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李大钊已经成为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五四运动前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个别人物《法俄革命之比较观》《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五四运动的发生和发展
背景
群众基础: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
思想启蒙:新文化运动掀起思想解放的潮流
外部影响: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直接导火索: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1919年5月爆发的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过程
口号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
还我青岛
转折:6月5号,上海工人罢工,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
主力:先学生,后工人
结果:直接斗争目标的实现
新民主义开端
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发生在十月革命后,发生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干部上的准备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早期马克思队伍
活动
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南陈北李
五四运动的爱国左翼骨干,毛泽东、周恩来等
还有一部分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董必武,林祖涵、吴玉章等
特点
理论学习:重视马对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同第二国际的社会主义划清界限
实践运用: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对比
党小组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在上海成立
早期组织成立以后,主要以下几方面工作
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
在工人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
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
进行有关建党问题的研究和讨论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和伟大意义(背)p220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1年7月23日
地点:上海法租界
纲领:2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
书记:陈独秀
创建的历史特点
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修正主义破产之后
中国工人阶级深受帝国主义者、本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三重压迫,具有坚定地革命性
中国共产党必须要加强自身建设的原因
内因:工人阶级的人数少
外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成立的伟大意义
有了一个先进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自己力量的领导核心
踏上了民族独立、自身解放的光明道路
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征程
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
中共二大
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另一方面,采取群众路线的方法
分清敌友--革命的首要问题
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问题
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无产阶级领导权
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
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1921年,香港海员罢工(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同帝国主义的有组织的较量)
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罢工(掀起了第一个工人运动高潮)
1922年,安源路矿工人罢工(毛泽东、刘少奇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并取得完全胜利的罢工运动)
开滦五矿工人罢工
浙江萧山县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民协会
国共合作的形成与大革命的兴起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形成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中国二大提出了建立民主联合战线;中共三大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孙中山领导
1924年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
把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
新旧三民主义对比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共同纲领
新三民主义的纲领同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政治基础
以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为目标的北伐战争开始
为什么是大革命1925-1927
群众的动员程度更为广泛
斗争的规模更加宏伟
革命的社会内涵更其深刻
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四一二”、”七一五“-失败的标志
失败的原因
客观原因
蒋介石、汪精卫被帝国主义拉到反革命阵营中去
主观原因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放弃了领导权,尤其是武装力量的领导权
不善于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
共产国际做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指导
意义
大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大革命教育和锻炼了各革命阶级,为后来土地革命奠定了群众基础
大革命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政治威望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对革命道路的艰苦探索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928年12月,张学良-东北易帜
国民党政权的性质
政党性质:代表地主阶级,买办阶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袁头子
统治性质:一党专政、军事独裁
结论
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是一个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集团所控制的政党
同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区别
国情不变,任务、对象、性质不变
中国迫切需要一个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
会议上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毛泽东:党“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枪杆子里出政权”
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南昌起义(南昌)-秋收起义(长沙)-广州起义(广州)
都失败了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文章1928-1930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论证了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并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提出了党把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
深入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再夺取全国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
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
《反对本本主义》
阐明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的极端重要性
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补充
古田会议:开辟了思想建党的成功之路
土地革命及其政策
目的 消灭封建地主的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私有,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
井冈山土地法1928(打土豪分田地)
以立法的形式,第一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的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
兴国土地法1929
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阶级路线 依靠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1911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为主席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实行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
农村革命根据地成为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雏形
严重挫折
第一次:“左”倾盲动错误
盲目要求“创造总暴动的局面“
第二次: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
盲目要求举行全国暴动和集中红军力量攻打城市中心
第三次: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
主要错误
在革命性质和统一战线问题上
将反帝反封建与 反资产阶级并列
在革命道路问题上
继续坚持以城市为中心
在土地革命问题上
提出坚决打击富农
在军事斗争问题上
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
在党内斗争和组织问题上
推行宗派主义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方针
原因
内因: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浓厚的“左”倾情绪
外因:共产国际的瞎指挥
最主要原因: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遵义会议)
内容:集中解决了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标注
注意
政治问题:瓦窑堡会议
思想问题:延安整风运动
意义
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在及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它标志着中共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红军长征的胜利
结束
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红二、红四在甘肃静宁、会宁
子主题
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共图谋的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共和红军肩负着民族希望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
长征一结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就开始了
总结历史经验,应对全国性抗日战争
文章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策略,系统解决党的政治路线
《中共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总结土地革命战争中军事问题的大讨论,系统说明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多问题
1937年《矛盾论》《实践论》
揭露了批评党内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错误
论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科学地阐明了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博古:御敌于国门之外
在全国范围内先争取群众后建设政权的理论
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设想
回答了“红旗要打多久“的疑问
浮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