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现代汉语第四章:语法(重点)
现代汉语之语法重点知识总结,包括语法和语法体系、语法的性质、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词类、短语、句法成分、单句等等。
编辑于2022-08-01 22:01:28语法(重点)
语法概说
语法和语法体系
语法是什么
定义:是语言的组合法则
术语有两个含义
语法规律,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
语法学(知识/理论)即语法学者对客观语法事实的说明,有主观性
语法研究什么
西方传统语法学分类
词法
词的分类
词的构成(构词法)
形态变化(构形法)
句法
研究句中句法结构(短语)
句子的分类
语法体系
两个含义
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系统
语法学说的系统
语法性质
抽象性
稳固性(约定俗成)
民族性
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重点)
语法单位
语素
词
短语
句子
句法成分
主语
被陈述的对象
谓语
陈述主语的(注意:谓语≠动词)
宾语
是动作所支配、所涉及的对象(宾语和动语包含在谓语整体里)
定语
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状语
是谓语(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补语
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词类(上)
划分词类的依据(重点:填/选/判题)
语法功能
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
词与词的组合能力
词类
定义: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划分目的
说明语句的结构规律和各词类的用法
分类依据
词的语法功能
词的形体
词的意义
实词(重点)
名词
名词的意义和种类
含义:表示人、事物或时地的名称
专有名词
普通名词
时间名词
处所名词
方位名词
名词的语法特征
可以充当什么句法成分
主语和宾语
定语(重点)
谓语(重点)
可以和哪类词/成分组合
动词、名词、形容词、数量短语
其他特征
一般不能重叠,单复数同行
时间名词和方位词(重点)
时间名词
作状语—修饰谓词,放在名词和形容词前(除作主语、宾语和定语外)
方位词
方位短语前加介词,组成介词短语:介词+普通名词+方位词
动词
动词的意义和种类
定义: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现等
种类
动作动词
心理动词
存现动词
判断动词
能愿动词(注意)
趋向动词
形式动词(特殊)——做不出具体动作的动词
关系动词
动词的语法特征
可以充当什么句法成分
作谓语和谓语中心语
可以作宾语(注意):我爱跑步
可以和哪类词/成分组合
名词
能受副词“不”修饰
可以后面带“着、了、过”等表动态
可以带补语:吃完
能构成V+V式并带宾语表示提问:看不看书
其他特征
部分动作行为动词可重叠,表示短促动作的动量小、时量短或尝试、轻松
四类特殊动词(重点)
判断动词“是”
后头不能有补语和助词“了、着、过”
没有动词重叠式
三种作用
表示事物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
表示事物的特征、质料、情况
表示事物的存在
动词“是”VS副词“是”(重点)
副词“是”常用在谓语动词和形容词前,表肯定
副词“是”相当于“的确,确实”的意思
动词“是”:语法是很难的
副词“是”:语法是很难
能愿动词/助动词
表可能:能(够)、可能、会、可(以)
表必要:要、应(该)、应当
表意愿:肯、敢、要、愿(意)
作状语(重点)
容易和心理动词混淆
能愿动词作状语:我能学习
心理动词作动语:我爱学习
不能用在名词前面
不能重叠
不能带动词“了、着、过”等
不能带数量补语
部分可受程度副词修饰:很愿意
趋向动词
可以单独作谓语或谓语中心,经常用在别的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趋向,作趋向补语
形式动词
一般只能带动词宾语,不接名词
形容词
形容词的意义和种类
定义:表示形状、性质和状态等
种类
性质形容词
状态形容词
性质形容词VS状态形容词
状态形容词程度更深,更形象
状态形容词不受程度副词修饰
形容词的语法特征
可以充当什么句法成分
作定语
作谓语或谓语中心
作状语
可以和哪类词/成分组合
名词、动词、程度副词
其他特征:部分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表示性状程度加深
区别词
区别词的意义
表示人和事物的属性或区别特性
区别词的语法特征
可以充当什么句法成分
作定语
可以和哪些词/成分组合
名词
区别词VS形容词
区别词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口语:很中式→不规范)
不能前加“不”,否定前加“非”
部分形容词可作谓语、补语,区别词不能
区别词VS名词
区别词不能单独作主语、谓语、宾语,名词不能
数词
数词的意义和种类
定语:表示数目或次序
种类
基数词
表示数目的多少
序数词
表示次序前后
数词的语法特征
通常要和量词组合成数量短语(可作定语、补语、状语),才能作句法成分
量词
量词的意义和种类
定义:表示计量单位
种类
名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计量单位)
专用名量词
个体量词
集体量词
度量衡量词
借用名量词
借自名词
借自动词
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次数和时间
专用名量词
动作数
动作时量
借用名量词
借自名词
借自动词
量词的语法特征
数词和量词组成数量短语,作定语、状语或补语、宾语
量词用在指示代词后,构成指量短语
数词为“一”时,量词有时可单独使用
单音量词大都可以重叠,重叠后表示每一、逐一、多,能单独充当定语、状语、主语、谓语,不能作补语、宾语
特殊量词:时量词
定义:动量词的一种,表示动作延续时间长短:住了三年,去了一天
时量词VS时间名词
时量词前可直接加数词,不能加数量短语:一年
时间名词前能加数量短语:一个上午
副词(重点)
副词的意义和种类
副词限制、修饰动词、形容性动词,表示程度、时间、范围等意义
种类
表程度
表范围
表时间
时间副词VS时间名词
时间名词作主语、谓语,时间副词不行
时间名词可提到句前,时间副词不行
表示处所
表示肯定
表示方式、情态
表示语气
表示关联
副词的语法特征
可充当什么句法成分
作状语
可和哪类词/成分组合
动词和形容词
(重点)部分可和名词、代词:就你最慢,光车就有十辆
(特殊)副词“没/没有”VS 动词“没/没有”
副词“没/没有否定动作或状态的存在,后加动词/形容词
动词“没/没有”否定人或事物,后加名词
代词
代词的意义和种类
定义:起代替和指示作用
分类
代名词
一般代名词
人称代词
疑问代词
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
谁、什么、哪、多少
疑问用法:你是谁?
非疑问用法
任指“所有”:什么都不吃 / 谁都不想吃饭
虚指“某”:好像在哪儿见过他
指示代词
处所代名词
时间代名词
数量代名词
代谓词:怎么、这样、那样
代数词:多少、几
代副词:这么、那么
拟声词:模拟声音的词
叹词:
定义:表示感叹和呼唤、应答的词(一般单独使用,单独成句)
注意:
啊!(叹词)今天真开心啊!(语气词)
词类(下)
虚词
特点
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
不能单独成句
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
不能重叠
介词
定义:依附在实词或短语前共同构成的“介词短语“(主要用于修饰、补充谓词性词语)
分类
表示时间、处所、方向
表示依据、方式、方法、工具、比较
表示原因、目的
表示施事、受事
表示关涉对象
介词短语的语法功能
常做状语:在家写作业
作补语(重点):他出生于90年代
作定语:关于学习的问题
介词VS动词
判断依据:是否有其他的核心动词/谓语
介词大多是由及物动词虚化而来,有的完全虚化,如”从、被、对于、关于“等,但不少介词还处于过渡状态
例子:
他给我买书(介词)
他给我一本书(动词)
连词
定义:起连接作用,连接词、短语、分句和句子
分类
主要连接词、短语:和、跟、同、与、及
连接词语和分句:而且、并且、或者
连接分句:不但、不仅、虽然、但是
连词”和“VS介词”和“
例子
我和你是朋友(连词)——表并列关系
我和你做朋友(介词)
判断标准
连词”和“所连接的两个词是联合(并列)关系,一般互换位置意思不变
介词”和“前可出现状语,连词不行
连词”和“有的可省略,介词”和“不能省略或改用顿号
助词
定义: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动态等语法意义
分类
结构助词:的、地、得、之、者
动态助词:着、了、过
尝试助词:看
时间助词:的、来着
概数助词:来、把、多、左右、上下
比况助词:似的、一样、(一)般
其他助词:所、给、连
结构助词
定义:主要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
的:定语后,常构成定中短语;常构成名词性”的“字短语(我的;大的)
地:状语后,常构成状中短语(飞快地跑)
得:补语前,常构成中补短语(跑得很快)
动态助词
定义:指的是动作或性状在变化过程中得情况,处在哪个阶段
着: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开着灯、等亮着)
了: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性状的实现,即已经成为事实
过: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曾经发生这样的动作或者曾经具有这样的性状(更加强调突出曾经经历的经验)
尝试助词
助词“看”念轻声,用在重叠动词或动词短语后面表示尝试
例:试试看、说说看(表示尝试,而非真的是“看”这个动作
时间助词
的:在动宾短语中间(例:我今天中午吃的饭),表示过去发生的事情
来着:用在句末(例:昨天上午你干什么来着?),一般表示不久前发生过的事情
概数助词
定义:用在数词或量词短语后面表示概数:十来个人,一千斤上下
比况助词
附着在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后面,表示比喻
其他助词
所:
用在及物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短语:所见、所闻
常组成“为......所"格式表被动,:已为实践所证明
给:
紧靠在动词前面,表示被动态,是个口语色彩较浓的助词,有没有都没有影响: 房间我给收拾好了
连:
用在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前面,与
语气词
作用在于表示语气,主要用在句子的末尾
分类
陈述语气:的、了、吧、呢、啊、嘛、呗、罢了......
疑问语气:吗(么)、呢、吧、啊
祈使语气:吧、了、啊
感叹语气词:啊
语气词“的”和“了”
的:表示情况本来如此,强调情况的真实性
结构助词VS语气词(两个判断条件都要满足)
“的”后是能添加相应的名词:我的书
是:助词
否:语气词
去掉“的”意思是否改变
是:助词
否:语气词
了:表示新情况的出现,起成句煞尾的作用
了1:动态助词
了2:语气词
例子:
我复习了(了1)四个月
我复习了(了1)了四个月了(了2)
我复习四个月了(了1+了2)
词类小结
词类的划分
词的兼类(重点)和借用
词的兼类是某个词经常具备两类或几类词的主要语法功能
常用兼类词的种类
兼动、名的:病、建议......
兼名、形的:科学、标准......
兼形、动的:破、忙、热闹、丰富......
兼区别、副的:共同、自动、定期......
兼形、动、名的:麻烦、方便、便宜......
词类的误用
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误用
数量、量词的误用
副词的误用
代词的误用
介词的误用
连词的误用
助词的误用
四、短语
短语及其分类
定义:由语法上能够搭配词组合起来的没有句调的语言单位
词组成短语的语法手段
语序+虚词
短语的结构类型
基本短语
主谓短语
两个陈述成分组成,前者是主语(表示说的是谁),后者是谓语(表示主语怎么样)
动宾短语
由支配、涉及关系,前者支配作用是动语(表动作行为),后者被支配部分是宾语(表示做/是什么)
偏正短语
由修饰关系两部分组成,修饰部分在前(修饰语),被修饰部分在后(中心语)
分类
定中短语
状中短语
中补短语
两个补充关系组成,前者补充部分是中心语(谓词充当),后者补充部分是(谓词充当),起述说作用
联合短语
语法地位平等的几项组成,其间是联合关系,可细分为并列、递进、选择等关系,有时用“和、并、或”等连词表示
其他短语
连谓短语(区分联合短语)
多项谓词性词语连用,之间无语义停顿
兼语短语(重点)
前一动语的宾语兼作后一谓语的主语
同位短语
多由两项组成,前项和后项词语不同,所指是同一事物
同位短语VS联合短语
同位:异名同物;联合:异名异物
同位短语中间不能插入虚词、联合短语可以
同位短语是名词性的,联合短语有名词性和其他词性
方位短语
由方位词直接附着在名词性或谓词性词语后面组成,主要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具有名词性
量词短语
由数词或指示代词加上量词组成
数量短语
数词+量词
指量短语
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加数量词组成
介词短语
由介词附着在名词等词语前面组成
助词短语
“的”字短语
比况短语
“所”字短语
短语的功能类型
作句法成分
成句
短语的功能是凭它相当于哪类词的功能决定的,功能相当于名词的叫名词性短语,功能相当于谓词的叫做谓语性短语
多义短语(歧义)
结构层次不同的短语
结构关系不同的多义短语
语义关系不同的多义短语
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都不同的多义短语
短语分析小结
短语层次的分析
结构上,切分出的配对成分必须有语法单位——词、短语
功能上,切分出的配对成分必须有语法意义,或习惯上能组成搭配
意义上,切分出的配对成分每个都有意义,加起来也有意义,且符合整体的原意
五、句法成分
主语、谓语
主语的构成材料
名词性材料
由名词性词语充当,包括名词、数词、名词性代词和名词性短语,多表示人和事物
例子
衣服很漂亮
三碗就够了
今年夏天特别热
这里轻悄悄的
我和你是朋友
谓词性短语
由谓词性词语充当,包括动词、形容词、谓词性的代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
例子
看看好不好
这样可以吗?
吃饭是一件开心的事
骑自行车上班最快
开心快乐事我最大的心愿
谓语的构成材料
动词性词语
他走了
形容词性词语
他很帅
主谓短语
例子
他头脑冷静(区分:他的头脑冷静)
名词性词语
今天是星期天
数量短语
我五岁
主语和谓语的语义类型
当谓语表示动作时
施事主语:动作的发出者、主动者
受事主语:动作的涉及者、被动者
谓语不表示动作时
中性主语
动语、宾语
动语的构成材料
动词
我看书
动词带补语
我看完书
动词带动态助词
我看了书
宾语的构成材料
名词性宾语
动词(谓词)性宾语
我喜欢吃东西
宾语的语义类型
受事宾语
施事宾语
中性宾语(区分受事宾语)
结构宾语
盖房子
修/拆房子(受事宾语)
处所宾语
时间宾语
工具宾语
方式宾语
原因宾语
目的宾语
类别宾语
存在宾语
其他宾语
定语
定语的构成材料和语义类型
限制性定语(哪一类/种,多少,何时何地)
描写性定语(什么样的)
定语和助词”的“
单音节形容词作定语,通常不加“的”
红花、绿叶
人称代词作定语表示领属者,一般要加
我的书
双音节形容词作定语、通常加“的”
美丽的姑娘
双音节名词作定语,通常加“的”
木头桌子
中心语是国家、集团、机关、亲属的名称可不加“的”
我们国家
动词作定语
不用“的”,直接修饰中心语组成一种名称
烧茄子
必须用“的”
写的字,积累的经验
短语作定语一般要加“的”
高效率的学习
多层短语
表领属关系(谁的)
表时间、处所的词语(什么地方/时候)
量词短语或指示短语(多少)
动词性词语和主谓词语(怎么样)
形容词性短语(什么样的)
表质料、属性或范围的名词、动词(什么)
状语
状语的构成材料、语义类型和位置
构成材料
副词
例:很高兴、不喜欢
时间名词
例:我上午去图书馆
能愿动词
我会游泳、我还能学
形容词
快看、慢慢说
介词短语
用电脑听课
量词短语
一把抓住
语义类型
限制性
描写性
位置
一般在主语后
句首主语(特殊)
状语和助词“地”
单音节副词作状语,一般不加
双音节副词加不加均可
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比较少,不都不加,有少数不能加、有少数必须加(P71)
详情见P71
多层状语(顺序)
表时间的名词
表处所的介词短语
表范围的副词
表情态的形容词
表对象的介词短语
补语
补语的构成材料和语义类型
定义:由谓词性词语充当......(P72)
语义类型
结果补语
情态补语
由动作、性状呈现出的情态
例子:吃得多
中心语和补语中间用“得”,有时用“个”“得个”
笑个不停,摔得个稀巴烂
补语省略情况:无需或无法形容,留给听话人自己体会
把我累得()!
趋向补语
表事物随动作而移动得方向
特殊:起来、下去、上......有时有引申义,仍作趋向补语,但有虚化趋向
数量补语
时地补语(介词短语补语)
可能补语(重要)
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用“得”或“不得”充当,表示有无可能进行
在结果补语或趋向补语和中心语间插进“得/不(轻声),表动作结果、趋向可不可能实现
可能补语VS情态补语
是否可以扩展(+状语)
可以:情态补语
不可以:可能补语
通过否定形式判断
程度补语
极、很、透、慌、坏、多...一些、一点......
补语与宾语的辨认
中心语
定义:是偏正(定中、状中)短语、中补短语的中心成分
定语中心语
通常由名词性短语充当
谓词性短语也可以充当定语中心语
状语中心语
通常由谓词性词语充当
但在名词谓语句里,状语中心语可由名词充当
补语中心语
由谓语词性短语充当
独立语
插入语
称呼语
感叹语
拟声语
句子成分小结(重点)
框架核心分析法+层次分析法
六、单句
定义(P87)
句型
主谓句
动词谓语句
形容词谓语句
名词谓语句
名词性词语一般不做谓语,在四种条件下可当谓语
只能是肯定句,不能是否定句
只能是短句,不能是长句
一般只能是口语句式、不能是书面形式
限于说明时间、天气......等口语短句
非谓语句
动词性非谓语句
动词加语调构成
兼语句
形容词性非谓语句
名词性非谓语句
叹词句
拟声词句
几种常用句式
主谓谓语句
大主语是受事,小主语是施事
大主语是施事,小主语是受事
大主语和小主语有广泛的领属关系
谓语里有复指大主语的复指成分
大主语前暗含介词”对、对于、关于“等
还有用名词的,只是口语成分
”把“字句
意义上多数表示对事物加以处置(重点)
四个特点(重点)
一般不是光杆司令,前后须有其他配对成分
谓语动词及其补语一般要有处置性,对受事有影响——从无到有......
把字短语和动词之前一般不加能愿动词、否定词,这些词只能置于把字前
把的宾语一把说在意念上有定的,已知的人或事物
含有动词的句子不能换成把字句,判断动词”是“、能愿动词、心理动词、存现动词
谓语动词不能接可能补语
”被“字句
定义(P93)
特点(重点)
动词一般有处置性
主语表示的受事必须是有定的
能愿动词和表否定、时间等的副词只能置于被字前
连谓句
定义(P94)
表前后动作或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例子:上街买菜
肯定与否定两方面说明一个动作
站着不动
由动词”来“”去“跟其他动词构成
来上班、游泳去
由动词”给“和其他动词构成
送一本书给我
由动词”有“”没有“跟其他动词构成
有时间来北京
前面动词的受事宾语也是后面动词的受事
你打开电视看看
前一动作表示方式
我开车上班
后一性状表示前一动作的结果
这件事想起来心烦
前后两个动作有因果关系
我看书看累了
兼语句(特殊)
兼语句VS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
停顿处和加状语处不同
第一个动词支配,涉及对象不同
变换式不同
分类
使令式
爱恨式
选定式
”有“字式
双宾句
存现句
变式句
省略句
对话省
因上下文省
倒装句
主谓倒装
定语、状语后置
句子的变换
句类
陈述句
疑问句
是非问
特指问
选择问
正反问
祈使句
感叹句
单句分类小结
七、单句的语病的检查和修改
常见的句法失误
搭配不当
主谓搭配不当
动宾搭配不当
定状补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联合短语中的一部分与配对成分搭配不当
残缺和多余
成分残缺
主语残缺
谓语残缺
宾语残缺
定状补残缺不全
成分多余
主语有多余成分
谓语有多余成分
宾语有多余成分
定语多余
状语多余
补语多余
语序不当
定语、中心语错位
定语、状语错位
状语、补语错位
状语、中心语错位
句中状语错位
多层定语语序错位
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句式杂糅
两种说法混杂
前后牵连
检查语病的方法
朗读法(凭语感)
简缩法(提炼句子核心
类比法
修改语病的原则
分析和修改相结合
修改要符合原意
修改要保持原句的结构
修改不要顾此失彼,出现新问题
小改比大改好
八、复句(不常考)
概说
定义(P128)
复句中分句的关联方法
关联法
意合法
关联词语
连词
副词
助词
复句的意义类型(重点)
联合复句
并列复句
顺承复句
解说复句
选择复句
未定选择
已定选择
递进复句
偏正复句
条件复句
假设复句
因果复句
目的复句
转折复句
多重复句和紧缩句
多重复句
紧缩句
特点
结构关系
表达格式(固定)
与一般复句的转换
复句语病的检查和修改(P143-P146)
九、句群(几乎不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