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A History of Psychology
A History of Psychology 《现代心理学史》现代心理学史(杜·舒尔兹[美国]等着 叶浩生译)(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年12月)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A History of Psychology
《现代心理学史》A History of Modern Psychology,<著>舒尔茨,<译>叶浩生
Background
科学史
人物决定论 personalistic theory
自然决定论 naturalistic theory
测量差异
贝塞尔 Bessel:人差方程式 personal equation
前科学心理学时期
机械论&决定论
笛卡尔 1596-1650
身心问题 mind-boby problem: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是否可以相互分离?
相互区别
相互作用
生理-心理二元论
反射活动理论:无意反射 undulatio reflexa
心理功能的大脑定位
观念说
衍生观念 Derived Ideas:来源外部刺激
固有观念 Innate Ideas:来源内部感官
实证主义
孔德 1798-1857
实证主义 positivism:完全建立在可客观观察的和无可争议的事实上的理论体系
经验主义
经验主义的贡献
强调感觉过程根本作用
把意识经验分析成元素
联想过程把元素综合成复杂的心理经验
关注的焦点在意识过程上
洛克 1632-1704
《人类理解论》
认知功能:心灵获得知识的方式(经验)
对经验分类
感觉:外部环境物理对象的直接输出/简单感官印象
反省:内部心灵的认知输出
对观念分类
简单观念 simple ideas:被动接受
第一性的质 Primary qualities:大小&形状
第二性的质 Secondary qualities:色彩、气味、声响
复杂观念 complex ideas:主动衍生
联想理论Association Theory(联想-学习)
联想主义
贝克莱 1685-1753
《视觉新论》&《人类知识原理》
心灵主义mentalism :知觉是唯一的实在
感觉联想的解释
大卫·休谟 1711-1776
《人性论》
区分心理内容
印象:感觉+知觉
观念:没有刺激下产生的心理经验
联想定律
类似率 resemblance:越类似,越容易联想
接近率 contiguity:越接近,越容易联想
大卫·哈特莱 1705-1757
《论人类及其框架、责任与期待》
解释记忆、推理、情绪、随意和不随意行动等:重复repetition对联想形成是必要条件
神经是固体结构,神经震颤把冲动由身体的一个部分传导到另一个部分
詹姆斯·穆勒 1773-1836
《人类心理现象的分析》
作为机器的心灵:心灵没有创造性功能,因为联想是被动和主动的过程,以某种次序被机械复制
约翰·穆勒 1806-1873
心理化学:复杂观念并不是机械加总,而是有全新的质的出现(创造性综合 creative synthesis)
心灵可以进行科学研究
性格学 ethology
主题
早期生理学
约翰内斯·缪勒 1801-1858
《人类生理学手册》
实验方法
神经特殊能理论:一个特定的神经所受到的刺激作用总会引起一个独特的感觉
大脑功能研究
脑内研究
切除法 extirpation
M.霍尔 1790-1857
不同水平的行为产生于大脑及神经系统不同部位
随意运动-大脑
发射运动-脊髓
不随意运动-肌肉
呼吸运动-延脑
皮埃里·弗洛伦斯 1794-1867
大脑皮层-高级心理过程
中脑某些部位-视觉、听觉反射
小脑-协调
延脑-心跳、呼吸及其他生理功能
临床方法 clinical method:死后切除法
保罗·布罗克 1824-1880
大脑语言中枢:布罗克中枢
电刺激技术 Electrical stimulation
古斯塔夫·弗里奇&爱德华·希齐格
脑外研究
约瑟夫·高尔 1758-1828
大脑白质&灰质;大脑一侧同脊髓神经纤维相连;
颅相学:从头盖骨形状分析人的智慧及情绪特征
神经系统研究
笛卡尔,神经管理论;哈特莱,神经振动理论;
卢吉·加尔伐尼 1737-1798
神经冲动是电性质的
莱蒙·卡加尔 1852-1934
神经冲动在大脑和脊髓中传导的方向
实验心理学(德国)
赫尔姆霍兹1821-1894
《生理光学手册》
神经冲动、视觉与听觉
对神经传导速度进行测量:刺激蛙腿试验
神经冲动传导并不是瞬时性的
扬-赫尔姆霍兹颜色视觉理论
声调知觉、谐音和不和谐音特征及回声等问题探索
厄恩斯特·韦伯 1795-1878
两点阈值 two-point threshold:即在某一点上,被试可以区分出两个独立的刺激源
第一次系统性实验论证阈值概念
最小可觉差 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两个重量间被察觉的最小差异
西奥多·费希纳 1801-1887
实验心理学之父
《心理物理学纲要》
愉快原则
刺激以几何级数增长,感觉以算术级数增长;感觉量依赖于刺激量;
S=KlogR;S-感觉强度;R-刺激强度;
绝对阈值absolute threshold:被试有无感觉的分界线;
差别阈值 differential threshold:能够引起感觉变化的最小刺激变化量;
心理物理学 psychophysics
提起重物实验
视觉明度实验
触觉距离实验
试验方法
均差法/调节法:让被试调节可变刺激,直到感觉与恒定标准刺激相等为止
恒定刺激法:给定两次刺激,让被试比较第二刺激对第一刺激的定性差异
极限法:刺激减少或增加,直到被试能感受到
威廉·冯特 1832-1920
现代心理学之父
《生理心理学原理》(生理的-实验的)、《人类与动物心理学讲义》、《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实验的心理学研究&社会的心理学研究
意识经验的研究:意识的元素、内容和结构的研究打开了理解心理过程的开端
意志主义Voluntarism:将心灵内容组织成高级思维过程的意志力量
间接经验mediate experience &直接经验 imemediate experience
意志经验的基本元素
感觉:客观刺激
感情:主观补充
感情三维说 tridimensional theory of feelings:感情状态可以从强烈愉快到强烈不愉快之间进行确定
最终被淘汰
内省法 introspection:对自己心理状况的考察
弗洛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