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健康领域
健康领域是2014年公布的物理医学与康复名词。 健康领域有三方面:身心状况,动作发展,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用“健康”观念来解释的生活范围。如从卫生保健系统的目的出发,包括视觉,言语,记忆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健康领域
身心状况
目标一.具有健康的体态
教育建议:1.为幼儿提供营养丰富、健康的饮食。
2.保证幼儿每天睡11~12小时,其中午睡一般应达到2小时左右。
3.注意幼儿的体态,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姿势。
4.每年为幼儿进行健康检查。
目标二.情绪安定愉快
教育建议:1.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
2.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
目标三.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教育建议:1.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提高幼儿适应季节变化的能力
2.经常与幼儿玩拉手转圈、秋千、转椅等游戏活动,让幼儿适应轻微的摆动、颠簸、旋转,促进其平衡机能的发展。
3.锻炼幼儿适应生活环境变化的能力。
动作发展
目标一.具有一定的平很能力,动作协调、灵敏
教育建议:1.利用多种活动发展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
2.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对于拍球、跳绳等技能性活动,不要过于要求数量,更不能机械训练。
4.结合活动内容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目标二.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
教育建议:1.开展丰富多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如走、跑、跳、攀、爬等,鼓励幼儿坚持下来,不怕累。
2.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多走路、少坐车;自己上下楼梯、自己背包。
目标三.手的动作灵活协调
教育建议:1.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
2.引导幼儿注意活动安全。
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目标一.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教育建议:1.让幼儿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如:早睡早起、每天午睡、按时进餐、吃好早餐等。
2.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锻炼的习惯。
目标二.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教育建议:1.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幼儿的尝试与努力给予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
2.指导幼儿学习和掌握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如穿脱衣服和鞋袜、洗手洗脸、擦鼻涕、擦屁股的正确方法。
3.提供有利于幼儿生活自理的条件。
目标三具有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育建议:1.创设安全的生活环境,提供必要的保护措施。
2.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3.教给幼儿简单的自救和求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