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物理选修三
分享物理选择性必修三思维导图的整理,想要考高分,就来试试思维导图的学习方法吧,更加快速更加有效,考高分小意思!
编辑于2022-08-04 11:29:28 江苏省物理选择性必修三
分子动理论
油膜实验
思路
粗略测量油酸分子的直径
d=V/S
注意事项
痱子粉不要太多
水盘水平放置,水盘应与水面距离较小
待油膜稳定后才开始计数
计算是注意单位统一
误差分析
油酸中含有大量的酒精
不影响结果
因为酒精很快会挥发掉
多或少计了滴数
结果偏大或偏小
体积T变化
取或舍去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
结果偏小或偏大
面积S变化
分子热运动和分子力
扩散现象
实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影响因素:物态,温度和浓度差
注意:扩散会停止而分子的热运动不会停止
分子热运动
布朗运动
概念: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固体颗粒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
影响因素
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
注意:布朗运动是肉眼看不到的;而机械运动则可以看到,如"尘埃”的运动
分子力
r=ro
分子力为零,分子势能最小(不为0)
r<ro
分子力为斥力,
r>ro
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实质是一种电磁力
斥力和引力
分子间存在空隙
r<ro时,r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
r>ro时,r增大,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
气体分子运动的统计规律(正态分布曲线)
规律”中间多,两头少“
注意:也有少量气体分子不遵循此规律,这是对大量气体而言
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动能)增大
气体,液体和固体
气体实验(I)
玻意尔定律
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气体压强P与气体体积V呈反比
C=PV
V=LS
C只与气体的温度,种类和状态有关
适用条件
温度和质量不变
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大
气体实验(II)
查理定律
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气体压强P随温度T的升高而增大
P-T图像
特点:斜率越大,体积小;
盖-吕萨克定律
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气体体积V随温度T的升高而增大
V-T图像
特点:斜率越大,压强越小
注意:适用在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大(气体会液化)
都与热力学温度T成正比,与摄氏温度t呈线性关系
气体实验定律的微观解释
气体内部的压强处处相等(由温度和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摩尔数)决定)
气体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
玻意尔定律的解释:在分子平均动能不变下,体积变小,分子的密集程度增大,气体压强增大
查理定律的解释:体积不变时,即分子的密集程度不变,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气体的压强增大
盖-吕萨克定律的解释: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只有气体的体积同时增大,才能使分子的密集程度减小,才能保持压强不变
ρ=m/V
理想气体
概念:在任何温度,任何压强下都遵循气体实验定律的气体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T=C(常量)
与分子势无关,只与分子的动能有关,即和温度有关
都是在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和温度不太低,压强并不太大的条件下
液体表面的张力
晶体
多晶体
特征:各向同性,无规则外形,有确定的熔点
单晶体
特征:各向异性,有规则外形,有确定的熔点
非晶体
特征:各向同性,无规则外形,无确定的熔点
液晶
具有流动性,介于液态和固态的一种中间态
重点
同一种物质微粒可能形成不同的晶体结构
如:金刚石和石墨
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如:天然水晶熔化后在凝固成石英玻璃
新材料
半导体材料,纳米材料,超材料
热力学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
物体的内能
概念: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决定因素:温度T,物质的量n,体积V共同决定
改变内能的方式
做功
实质:能量的转化
热传递
实质:能量的转移
两者等效但不相同
注意
内能永远不为零
看清“绝热”,“体积不变”等字眼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表达式:ΔU=Q+W
能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能量守恒定律
内容
第一类永动机失败
原理:不需要任何动力或燃料,却能不断地对外做功的机器
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
内容
克劳修斯的表述: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或者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开尔文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两种表述等价性
实质
揭示大量分子参与宏观过程的方向性
微观解释: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
热平衡
第二类永动机
虽然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但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机械能与内能转化的方向性
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但内能却无法全部用来做功转化为机械能,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因此热机的效率总是低于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其他描述
一切宏观自然过程的进行都具有方向性
气体向真空的自由膨胀是不可逆的
气体不做功,内能不变,温度不变
波粒二象性
光电效应及其意义
概念
某金属在光的照射下发射电子的现象
新名词
光电子
光电流
光电流达到饱和的状态,称为“饱和光电流”
遏制电压
在反向的电压下,光电流减小为零时的电压
逸出功
W=hVo
光电效应方程
hV=Ek+W
I=nhV
能量子的假说
普朗克的黑体研究
提出能量是不连续的
爱因斯坦的光子假说
ε=hV
注意
遏制电压只与入射光频率有关
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不成正比关系
在入射光频率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电流也越强
逸出功为常数,由金属的性质决定
波粒二象性
粒子性
光电效应
康普嘞效应
实验现象
在研究石墨对X射线的散射时,发现一部分散射出来的X射线波长变长
波动性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光的单缝衍射实验
频率高,波长短,粒子性特征明显,反之
德布罗意波
假说
实物粒子和光一样具有波粒二象性
公式:P=h/λ
电子衍射
证明实物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
物质波
不确定性关系
微观粒子的位置与动量不可同时被确定下来
ΔxΔp≥h/4π
因此不能用“轨迹”来描述粒子的运动,只能用概率波做统计性的描述
原子与原子核
原子的结构
组成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核外电子
汤姆孙发现电子,敲开原子世界的大门
卢瑟福α散射实验
氢原子光谱
原子的能级结构
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轨道半径是分立的
这些分立的能量值被称为原子的”能级“
hV=Em-En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分类
天然放射性元素和人工放射性元素
常见的射线
α射线
带电粒子流(正电),电离能力强,穿透能力弱
β射线
高速电子流(接近光速),电离能力较弱,穿透能力较强
γ射线
属于电磁波(不带电)电离能力弱,穿透本领强
衰变类型
α衰变
β衰变
γ衰变
遵循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
发生α衰变,或β衰变时,都伴随着γ辐射
半衰期是一个具有统计意义的物理量
核力与核反应方程
核力
强相互作用力
弱相互作用力是引起β衰变的原因
短程力
核力具有饱和性
核子只对相邻的少数核子产生较强的引力,而不是所有核子都发生作用
结合能
核子结合成原子时发出一定的能量
比结合能
结合能与核子数的比
质能方程
E=mc²
放射性同位素
分类
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物理性质有明显差异
应用
工业
农业
γ射线的贯穿本领和生物作用
医疗上
示踪原子
多数用β射线
裂变和聚变
核裂变
实质
重核分裂成两个或多个中等质量的原子核
条件
发生链式反应
条件
铀块的体积或质量大于临界体积或质量
有慢中子轰击
核电站
核心设施
反应堆
燃料
铀棒
慢化剂
石墨或重水或普通水
控制棒
镉棒
控制反应速度
减速剂
提高中子的利用率
应用
原子弹
核力发电
核聚变
实质
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原子核
条件
超级高温
特点
不可控
一旦发生就不需要外界给它能量,靠自身产生的热就可以使反应进行下去
优点
产能效率高
聚变燃料的储能丰富
安全,清洁,废物少,易处理
应用
氢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