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七章-第五节-德育原则
这是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七章-第五节-德育原则的思维导图,具体内容包括德育原则的概念、我国中学主要的德育原则。
编辑于2022-08-04 15:51:35 内蒙古自治区本张思维导图讲的是马哲辩证唯物论--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具体内容包括物质范畴及其理论意义、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和时空、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意识与人工智能、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本张思维导图是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第一章辩证唯物论第一节哲学及其基本问题的内容,具体内容有哲学基本问题及不同哲学流派,和马克思在哲学史上的两大历史贡献。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原理导论的知识,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和当代价值等。后面的知识会陆续更新……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本张思维导图讲的是马哲辩证唯物论--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具体内容包括物质范畴及其理论意义、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和时空、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意识与人工智能、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本张思维导图是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第一章辩证唯物论第一节哲学及其基本问题的内容,具体内容有哲学基本问题及不同哲学流派,和马克思在哲学史上的两大历史贡献。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原理导论的知识,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和当代价值等。后面的知识会陆续更新……
第七章-第五节-德育原则
一、德育原则的概念
德育原则是依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而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二、我国中学主要的德育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二)疏导原则 (三)因材施教原则 (四)知行统一性原则 (五)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六)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七)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八)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九)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记忆口诀:两导两因一知行,尊重集体要正面,另外还有一教育】
(一)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在我国,德育工作要把无产阶级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
(二)疏导原则/循循善诱原则 1、基本含义: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2、颜回: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3、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1)讲明道理,疏通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记忆口诀:一疏二导三正面】
(三)因材施教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 1、基本含义: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现状,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 2、孔子: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3、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1)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 (2)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育,防止一般化、成人化、模式化,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3)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四)知行统一原则 1、基本含义:知行统一原则是指教育者在进行德育时,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 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1)加强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2)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活动加深认识,增强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4)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言行一致。
(五)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1、基本含义:集体---个人,马卡连柯指出: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一道去影响这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就是著名的“平行教育原则”。 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1)建立健全的学生集体 (2)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 (3)加强个别教育,并通过个别教育影响机体
(六)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1、基本含义: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2、马卡连柯:“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的尊重一个人” 3、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1)教育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尊重热爱学生的态度 (2)教育者应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 (3)提出适度的要求,并坚定不移地贯彻到底
(七)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1、基本含义: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 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1)坚持正面教育原则 (2)坚持摆事实、讲道理 (3)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公约、守则等
(八)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长善救失原则) 1、基本含义: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 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1)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的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2)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3)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九)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基本含义:教育者应主动协调多方面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前后连贯的教育学生,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 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1)统一学校内部的多种教育力量 (2)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 (3)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衔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