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七章思维1
信念偏见效应:推理的内容符合人们的信念,人们就倾向于判断其结论时正确的,而忽视推理本身的逻辑性。
编辑于2022-08-04 17:02:47 广东第七章 思维1
思维的概述
思维的含义: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思维与感觉、知觉的区别:从反映内容看,感知觉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整体属性、表面现象及外部联系;思维反映客观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与特征及内在联系。从反映形式看,感知觉是感性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外部特征的直接反映;思维是理性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必然联系的间接反映。
思维的特征:概括性(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总结概括)、间接性(借助一定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建构的过程
思维的种类
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
经验思维与理论思维
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
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思维过程:人们在头脑中运营存储的长时记忆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思维的基本过程)、比较与归类、抽象与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等认知操作过程
概念
概念的含义: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认识,是具有共同属性的一类事物的总称,是思维的最基本形式。每概念都由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内涵是质,即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外延是量(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是概念的范围;内涵增加,外延则减少。
概念的种类
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
合取概念(且,同时拥有不可或缺)、析取概念(或)、关系概念(反义)
自然概念与人工概念(实验条件下产生)
前科学(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
概念的形成
概念形成的含义:指个体以直接经验为基础,从许多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中独立发现和获得客观事物的共同特征的过程
概念形成的理论
假设检验说:布鲁纳 概念形成过程是不断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过程
内隐学习说:里伯 刺激结构高度复杂时,采用被动的、无意识的学习方式更有效
样例学习说:茹什Rosch 原型模型、对样例进行学习,再与原型匹配,进而形成概念
社会实践说:奥苏伯尔 社会实践活动时概念形成的条件和基础,是推动概念发展的动力
共同要素说:赫尔 将一类概念的共同特征抽取出来,并对它们做出反应的过程,其很好解释了人工概念的结果,但较难说明自然概念
概念形成的策略(布鲁纳发现)
保守性聚焦:把第一个肯定实例包含的全部属性都看作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而建立假设,每次只改变其中一个属性来对假设进行检验。它给记忆带来的负担最小,因此是一种更有效的概念形成策略
冒险性聚焦:同时改变其中几个属性来检验假设。有时很快发现概念,但失败的可能也很大
同时性扫描:根据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部分属性形成多个部分假设,然后对多个部分假设进行检验。给工作记忆和记忆的信息加工带来很大负担
继时性扫描:指在已形成的部分假设的基础上,每次只检验一种假设,若该假设被证明正确,就保留;否则,就采用另一假设
概念形成的阶段:抽象化、类化(归类)、辨别
人工概念形成的实验研究
赫尔首次用汉字的偏旁部首作概念,用无意义音节给它们命名。
布鲁纳通过81张图片选取探讨了概念形成的过程(图片属性有四类:图形、图数、颜色、边线数量),结果发现被试形成概念的过程是假设检验的过程。
概念的掌握
概念掌握的含义:个体掌握同类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特性或属性及其内在联系的过程
概念掌握的学习模式
类属学习(下位学习):指个体把新概念纳入自己认知结构的相关部分,使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并建立联系的过程
派生类属学习:原有概念是上位概念,新学概念是这个上位概念的一个特征或一个例证,如笔到圆珠笔的学习
相关类属概念:原有概念是上位概念,新学概念是这个上位概念的深化、扩充、修饰或限定
总括学习(上位学习):指在若干已有从属概念的基础上再学习一个上位概念,如已学苹果、西瓜、香蕉,在学水果
并列结合学习(组合学习):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概括层次相同,通过并列或联合而产生的学习,如先学质量与能量,再学遗传和变异
概念掌握的影响因素:学习材料、学习者自身因素、下定义、科学概念的理解
概念结构的理论
层次网络模型:柯林斯 在每一层概念的结点上,只存储该概念的独有特征,而同层各概念共有的特征,存储再上一层的概念结点上
特征表理论:波纳 概念的语义特征可分为定义性特征(本质)和特异性特征(非本质)
原型模型:茹什 概念是由原型假设与原型相似性的成员组成的,很好的解释了自然概念的组成因素,但只适用部分概念
激活扩散原型:柯林斯 再概念网络中,连线的长短表示概念联系的紧密程度,解释了语义启动效应(以概念之间的语义联系强度或语义相似性为基础将概念组成一个网络)
推理
推理的含义:从具体事物或现象中归纳出一般规律,为归纳推理(由特殊到普遍),本质上是概念的形成;根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的思维活动,演绎推理,本质上属于问题解决的范畴
推理的种类
演绎推理
三段论推理:由两个假设真实的前提和一个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这两个前提的结论组成。错误时有以下解释:
气氛效应:武德沃斯 逻辑量词产生了一种“气氛”,促使人们易接受包含同一逻辑量词的结论
换位理论:查普曼 错误地解释了前提
心理模型理论:约翰逊—莱尔德 对前提的信息加工不充分,或者说受工作记忆容量的限制,只根据前提创建一个心里模型
信念偏见效应:推理的内容符合人们的信念,人们就倾向于判断其结论时正确的,而忽视推理本身的逻辑性
条件推理:利用条件进行推断并得出新结论的过程。个体倾向于“证实”而不是“证伪”
线条推理(关系推理):所给予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关系
归纳推理:是人认知发展和智力水平的重要指标,有完全归纳推理(在前提中将该类事件的全部对象加以考察)和不完全归纳推理
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的含义:由一定情境引起的,按照一定目标,运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思维操作(关键和核心部分)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其具有目标指向性、操作系列性、操作认知性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问题的种类
界定清晰和界定含糊的问题
清晰指初始、目标状态以及由初始到目标状态的一系列过程都很清楚的问题
含糊指问题的初始或目标状态没有清楚地说明
对抗性和非对抗性问题
对抗不仅要考虑自己的解题活动,还会受对手解题活动的影响的问题
非对抗没有对手参与的问题
语义丰富和语义贫乏的问题
丰富解决者对索要解决的问题具有很多相关的知识
贫乏解决者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没有相关经验
问题解决的策略
算式法: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逐个尝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方法解决问题。能保证问题的解决
启发法: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不能保证问题解决成功
手段—目的分析:将需要达到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如河内塔(汉诺塔)问题的解决
爬山法:逐步降低初始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只向前不后退
逆向搜索(反推法):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方法,即假设结论正确
选择性搜索:根据已知信息和某些有关规则,选择问题解决的突破口,从突破口获得更多信息,以便进一步搜索,直到解决问题
类比选择策略:把先前解决问题的经验应用到解决新问题上的策略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知识经验(知识的数量、组织方式)、无关信息、知识(问题)的表征方式(九点连线问题是其经典研究证据)、思维定势(陆钦斯量水实验、哈罗的恒河猴实验)、功能固着(邓克尔(杜克)盒子问题、功能变通与其相反)、动机、情绪、人际关系、原型启发、个性特征、问题解决的策略、酝酿效应
决策
决策的含义:在几种备选的方案中进行选择的过程,根据是否在确当的条件下进行选择,分为确定性决策和风险决策
决策的理性观
古典决策理论:其建立在“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决策者具有完全的理性能力,且总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没考虑人的认知等因素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
行为决策理论
西蒙认为,决策是对行动目标与手段的探索、判断、评价,直至最后选择的过程
决策者的理性是有限的,决策的标准是满意性原则
决策受时间、精力等其他资源有限性的影响
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是靠以往的经验,采用启发法
决策过程的研究
期望效用理论:采用严格的数学方法来说明决策者对效用的偏好问题,且假设决策者追求效应的最大化。冯·诺依曼和摩根斯EU=ΣPi*U(Xi),U(Xi)指结果i的效应,Pi指事件Xi发生的客观概率
前景理论(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卡尼曼提出)
面临获得时“风险规避”,面临损失时“风险偏好”,该理论提出了损失厌恶的概念,即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损冒险
卡尼曼继承了西蒙的启发式策略研究结果,认为有三种策略:
代表性启发法:人们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时,受它与其所属总体的基本提醒相似程度的影响。
易得性启发法:根据事件或现象在记忆中是否容易提取来判断和决策
锚定和调整启发法:根据给定的信息做出最初的估计(锚定)后,以后根据当前的问题对最初的估计做出调整,但调整幅度不大
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含义:指人们运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首创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认知活动过程。创造性的心理成分包括想象、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远距离联想能力,以及与创造性相关的非智力因素(人的坚持性、自信心、意志力、责任成分)。吉尔福特把思维分为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主要成分。他设计了发散生成测验,用发散思维的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来衡量创造性。远距离联想能力是在彼此相距很远的概念间看出其关系的能力,梅德尼克等人采用远距离联想测验来测量创造性。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新颖性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有机结合,发思具有变通性(发散项目的范围和维度)、流畅性(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多少)、独特性(对问题超乎寻常、独特新颖的见解)
创造想象的积极参与
灵感状态
创造思维的基本过程(应该华莱士 4阶段)
准备阶段 明确创造目的和要为解决的问题做准备
酝酿阶段(孕育期)在脑中运用知识和经验对问题进行探索,有潜意识的参与(max特)
豁朗阶段(明朗期、灵感期)受到启发,产生灵感,问题得到解决
验证阶段 补充、完善和修正
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①迁移、原型启发、定势、表征、酝酿
②非智力因素,远距离联想能力,以及人的坚韧性、自信心、意志力、责任感
③环境,包括他人在场、他人评价、竞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