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税务师考试 税法一第一章第三节(税收实体法与税收程序法)
税务师考试 税法一第一章第三节,详细的总结了税收实体法,税收程序法。帮助小伙伴快速掌握税收实体法与税收程序法的知识点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CPA战略风险管理、战略实施
substantive procedures
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会计科目
税收实体法与税收程序法
税收实体法
含义
规定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实体权利、义务的法律规范总称,是税法的核心部分
特点
税种与实体法一一对应(一税一法)
税收要素固定性
要素
纳税义务人
含义:纳税义务人简称纳税人,也称“纳税主体”,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法人
自然人
课税对象
含义: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征税的依据.解决对什么征税
重要作用:区别一种税与另一种税的重要标志,其他要素的内容一般都是以课税对象为基础确定的
相关的概念
①计税依据(税基):税法规定的据以计算各种应征税款的依据或标准
课税对象是从质的方面对征税所作的规定, 而计税依据则是从量的方面对征税所作的规定,是课税对象量的表现
②税源:税款的最终来源,税收负担的归宿,其大小表明纳税人负担能力
③税目
含义:税目是课税对象的具体化,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解决课税对象的归类
作用:明确征税范围;解决课税对象的归类(税目税率同步考虑——税目税率表,如:消费税、资源税)
分类
列举税目
如:消费税中“小汽车”
概况税目
如:资源税中“金属矿产”
税率
含义:计算税额的尺度,代表课税的深度,关系着国家的收入多少和纳税人的负担程度。
形式
比例税率
含义:比例税率是指同一征税对象或同一税目,不论数额大小只规定一个比例,都按同一比例征税。税额与课税对象呈正比例关系
①税率不随课税对象数额的变动而变动
②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纳税人相对直接负担越轻
③计算简便
累进税率
含义:累进税率是指同一课税对象,随着数量的增大,征收比例也随之增高的税率,表现为将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等级,不同等级规定不同税率
累进税率的形式和适用范围
超额累进与全额累进的数学关系
①计算方法比较复杂,征税对象数量越大,包括等级越多,计算步骤也越多
②累进幅度比较缓和,税收负担较为合理
③边际税率和平均税率不一致,税收负担透明度较差
定额税率
含义:定额税率又称固定税额,是根据课税对象的计量单位(如数量、重量、面积、体积等),直接规定固定的征税数额
①税率与课税对象的价值量脱离了联系,不受课税对象价值量变化的影响
②适用于对价格稳定、质量等级和品种规格单一的大宗产品征税的税种
③由于产品价格变动的总趋势是上升的,因此,产品的税负就会呈现累退性
其他形式
我国目前的税率
减税、免税
是对某些纳税人或课税对象的鼓励或照顾措施
减税:从应征税款中减征部分税款
免税:免征全部税款
根据《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减税、免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基本形式
税基式减免
①通过直接缩小计税依据的方式实现减 免税
②使用范围最广泛
具体表现
起征点:征税对象达到一定数额开始征税的起点
免征额:在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
项目扣除
跨期结转
税率式减免
特点:通过直接降低税率的方式实行的减税、 免税
重新确定税率
选用其他税率
税额式减免
特点:通过直接减少应纳税额的方式实行的减 免税
全部免征
减半征收
核定减免率
抵免税额
另定减征税额
法定减免:由各税种基本法规定,具有长期的适用性
特定减免:是法定减免的补充,分为无限期和有限期两种,大多为有限期
税收附加与加成
税收附加:也称地方附加,税收附加的计算方法是以正税税款为依据,按规定的附加率计算附加额
税收加成:是根据规定税率计税后,再以应纳税额为依据加征一定成数的税额,一成相当于加征应纳税额的 10%,十成相当于加征应纳税额的 100%
纳税环节
概念:征税对象在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
生产环节(资源税)
流通环节(增值税)
分配环节(所得税)
纳税期限
含义: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缴纳税款的期限
长短的决定因素
税种的性质
应纳税额的大小
三种形式
(1)按期纳税,如增值税
(2)按次纳税,如车辆购置税
(3)按年计征,分期预缴或缴纳,如企业所得税按年计征,分期预缴;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按年计算,分期缴纳
税收程序法
基本内容(主要制度)多选题
表明身份
回避
职能分离
听证
含义:税务机关在做出影响纳税人合法权益的决定之前,向纳税人告知决定理由和听证权利,纳税人随之向税务机关表达意见提供证据以及税务机关听取其意见,采纳其证据的程序所构成的一种制度。
注意:行政机关拟作出下列行政处罚决定,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_ (2022年新增)
(1)较大数额罚款
(2)没收较大数额违法所得、没收较大价值非法财物
(3)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
(4)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
(5)其他较重的行政处罚
(6)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时限制度
简记:回(回避)民(表明身份)只(职能分离)听(听证)诗(时限)
按照纳税环节的多少,可将税收课征制度分为
一次课征制:同一税种在商品流转的全过程中只选择某一环节课征的制度
临时减免:又称为“困难减免”,主要是为了照顾纳税人某些特殊的暂时的困难,具有临时性的特点
多次课征制:指同一税种在商品流转全过程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环节课征的制度
提示:享受起征点和享受免征额的纳税人,享受免征额的税负更低
区别
代扣代缴义务人直接持有纳税人的收入,可从中扣除纳税人的应纳税款
代收代缴义务人不直接持有纳税人的收入,只能在与纳税人的经济往来中收取纳税人的应纳税款并代为缴纳。
概念辨析
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区别
负税人是实际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现实中,纳税人与负税人有时一致(直接税,如所得税),有时不一致(间接税,如增值税)。
纳税人与代扣、代收、代征代缴义务人的区别
代扣代缴义务人
有义务从持有的纳税人收入中扣除其应纳税款并代为缴纳的企业、单位或个人
代收代缴义务人
有义务借助与纳税人的经济交往而向纳税人收取应纳税款并代为缴纳的单位
代征代缴义务人
受税务机关委托而代征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纳税单位
申报税款的单位,是纳税人的有效集合
第三节 税收实体法与税收程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