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学课程
课程设置与开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与课程理论的内容点梳理。知识点丰富,易于理解,适用于考教资的小伙伴~
编辑于2022-08-09 17:15:55 湖南中学课程
第二节 课程设计与开发
课程设计与课程开发概述
课程设计与课程开发概述
课程设计的概念:以课程观为指导,指定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预设学习活动方式的过程,是对课程目标、教学经验和预设学习活动的具体化过程。
课程开发的概念:分析社会和学习者的需求,确定课程目标……
课程开发的主要模式
目标模式(泰勒)
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核心。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第一,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
第二,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
第三,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第四,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这四个基本问题: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效果,构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
课程目标的三个来源:对学生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的研究、课程专家的建议
过程模式
关注的应该是过程而不是目的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概念:指受教育者在学习完某一课程门类或科目后,在身心各方面能够达到的发展水平。课程目标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
课程目标的取向
普遍性目标:一般表现为对课程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宗旨或教育目的。
行为性目标::显性、明确、具体、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加以陈述的课程目标,指明课程结束后学生身上发生变化
生成性目标:关注的是过程,强调目标的适应性、和生成性。
表现性目标: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的创造性变化,多元性变化,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
课程内容
概念:是课程的核心要素,从人类经验选择,并按照一定的学科逻辑序列和儿童心理发展需求组织编排而成的知识体系和经验体系。它以学科文化知识为核心,主要以间接经验为主,但也可以设计一定的实践——交往活动要求学生获取的直接经验,以及预期的活动方式
构成:间接经验即理论化、系统化的书本知识是课程内容的主要来源;直接经验是指学生为学习书本知识而需要的感性只是是课程内容的补充和完善
课程内容的主要形式
直线式与螺旋式
直线式:依据科学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是直线前进的,前后内容不重复
螺旋式:不同单元、不同阶段或不同课程门类中,课程内容反复出现,逐渐扩大知识面,增加知识的难度、深度,层层递进,即人的认识由易到难、由低到高、螺旋上升。
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纵向组织:学科知识按照逻辑序列,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到繁等顺序编排内容。注重内容的独立体系和知识的深度
横向组织:打破学科知识的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构成想独立的专题。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知识的广度
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逻辑顺序:根据学科本身的体系和知识的内在的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
心里顺序: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组织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
课程计划
含义: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与编排的总体规划,是教育行政部门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地位)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构成要素:学科的设置(课程设置)、学科顺序J(课程开设顺序)课时分配(教学时长)、学年分配和学周安排。其中开设那些学科是课程设置的核心
意义:是编制各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依据
课程标准
含义:在课程理论的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的形式编制的关于(地位)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
要素:前言、课程目录、内容标准、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方案、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等 )、附录(术语解释、案例等)五部分
意义: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教材编写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考试命题的依据,是衡量各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教材
含义: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而成、系统反应学科内容的用书
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按照学科不同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强调内容的基础性和普遍性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教材的编排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同意
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
兼顾同年级各学科个各年级的衔接
教材的意义:
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
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课程实施(计划)
课程实施概念: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他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课程实施的取向
忠实取向 :忠实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
相互适应去向:计划与实践情景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
创生去向:真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目标评价模式
泰勒(课程评价之父)
以目标为中心展开、关注预期目标
目的(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斯克里文
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专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关注非预期目标或实际结果
CIPP
斯塔弗尔比姆
四个步骤: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
第一节 课程与程理论
课程的词源和概念
来源:我国(唐)西方(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概念:广义指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侠义:指学科
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社会 知识(学科) 学生(儿童)
课程理论流派:博比特于1918出版的《课程》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
学科中心课程论(知识中心课程论)
代表人物:斯宾塞、赫尔巴特、布鲁纳
观点:主张内容以学科为中心
代表理论:要素主义课程论、永恒主义课程论
活动中心课程论(儿童中心课程论、经验课程论)
代表人物:杜威及其学生克伯屈
主要观点: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
社会中心课程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代表人物:美国布拉梅尔德
主要观点:学生应尽可能多地参与到社会中去,课程要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
课程的类型
(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根据课程内容国有的属性划分)
学科课程(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以文化知识为基础,不同的知识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指示的逻辑体系,将选出来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传递和发展积累起来的知识文化遗产)
特点:1、强调知识 2、以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为核心编排 3、重视学科的知识理论
活动课程: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
特点:1、从儿童的需要、兴趣和个性出发 2、以儿童的心理发展顺序为中心编制课程 3、主张儿童在活动中探索,常识错误,学到方法。
(二)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划分)
分科课程:单学科组织形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逻辑体系的完整性。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地文化知识
综合课程:一种多学科的课程组织形式,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性。主导价值在于整体性发展,形成全面把握和解决问题的视野与方法
(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根据对学生学习要求的划分)
必修课程:是国家、地方、学校规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为了保证学生的基础学习而开发的。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
选修课程: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允许个人选择的课程,为适应学生个性差异而开发的课程,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学生和培养个性
(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根据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划分)
国家课程:由国家……体现了国家对中小学的共同要求。具有统一性和强制性。主导价值在于通过……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确保公民的共同基本素养
地方课程: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注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而开发的。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需要
校本课程: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主导价值在于展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五)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根据课程的呈现方式或影响学生的方式)
显性课程:直接明显。计划性是显性课程的主要特征,区分标志。
隐性课程:间接、内隐,有意或无意传递给学生非公开的教育经验
表现形式:观念性 物质性 制度性 心理性
第三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改革概述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2001年,第八次改革)
理论基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
核心:”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
基础较改革的具体目标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改变过分甄别与选拔功能,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实行三级管理制度(国家地方和学校)
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状况
理念的改革
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观: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课程改革的建设者与开发者、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在教学行为上: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帮助和引导学生,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并能够与其他教育者开展良好的合作
课程结构的改革
对课程结构的规定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结合的课程
高中以分科为主
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作作为必修课
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课程结构的基本特征: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综合实践活动: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信息技术教育
研究性学习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劳动与技术教育
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课程评价的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中学课程
第二节 课程设计与开发
课程设计与课程开发概述
课程设计与课程开发概述
课程设计的概念:以课程观为指导,指定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预设学习活动方式的过程,是对课程目标、教学经验和预设学习活动的具体化过程。
课程开发的概念:分析社会和学习者的需求,确定课程目标……
课程开发的主要模式
目标模式(泰勒)
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核心。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第一,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
第二,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
第三,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第四,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这四个基本问题: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效果,构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
课程目标的三个来源:对学生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的研究、课程专家的建议
过程模式
关注的应该是过程而不是目的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概念:指受教育者在学习完某一课程门类或科目后,在身心各方面能够达到的发展水平。课程目标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
课程目标的取向
普遍性目标:一般表现为对课程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宗旨或教育目的。
行为性目标::显性、明确、具体、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加以陈述的课程目标,指明课程结束后学生身上发生变化
生成性目标:关注的是过程,强调目标的适应性、和生成性。
表现性目标: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的创造性变化,多元性变化,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
课程内容
概念:是课程的核心要素,从人类经验选择,并按照一定的学科逻辑序列和儿童心理发展需求组织编排而成的知识体系和经验体系。它以学科文化知识为核心,主要以间接经验为主,但也可以设计一定的实践——交往活动要求学生获取的直接经验,以及预期的活动方式
构成:间接经验即理论化、系统化的书本知识是课程内容的主要来源;直接经验是指学生为学习书本知识而需要的感性只是是课程内容的补充和完善
课程内容的主要形式
直线式与螺旋式
直线式:依据科学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是直线前进的,前后内容不重复
螺旋式:不同单元、不同阶段或不同课程门类中,课程内容反复出现,逐渐扩大知识面,增加知识的难度、深度,层层递进,即人的认识由易到难、由低到高、螺旋上升。
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纵向组织:学科知识按照逻辑序列,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到繁等顺序编排内容。注重内容的独立体系和知识的深度
横向组织:打破学科知识的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构成想独立的专题。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知识的广度
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逻辑顺序:根据学科本身的体系和知识的内在的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
心里顺序: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组织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
课程计划
含义: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与编排的总体规划,是教育行政部门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地位)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构成要素:学科的设置(课程设置)、学科顺序J(课程开设顺序)课时分配(教学时长)、学年分配和学周安排。其中开设那些学科是课程设置的核心
意义:是编制各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依据
课程标准
含义:在课程理论的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的形式编制的关于(地位)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
要素:前言、课程目录、内容标准、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方案、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等 )、附录(术语解释、案例等)五部分
意义: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教材编写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考试命题的依据,是衡量各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教材
含义: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而成、系统反应学科内容的用书
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按照学科不同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强调内容的基础性和普遍性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教材的编排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同意
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
兼顾同年级各学科个各年级的衔接
教材的意义:
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
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课程实施(计划)
课程实施概念: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他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课程实施的取向
忠实取向 :忠实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
相互适应去向:计划与实践情景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
创生去向:真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目标评价模式
泰勒(课程评价之父)
以目标为中心展开、关注预期目标
目的(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斯克里文
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专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关注非预期目标或实际结果
CIPP
斯塔弗尔比姆
四个步骤: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
第一节 课程与程理论
课程的词源和概念
来源:我国(唐)西方(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概念:广义指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侠义:指学科
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社会 知识(学科) 学生(儿童)
课程理论流派:博比特于1918出版的《课程》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
学科中心课程论(知识中心课程论)
代表人物:斯宾塞、赫尔巴特、布鲁纳
观点:主张内容以学科为中心
代表理论:要素主义课程论、永恒主义课程论
活动中心课程论(儿童中心课程论、经验课程论)
代表人物:杜威及其学生克伯屈
主要观点: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
社会中心课程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代表人物:美国布拉梅尔德
主要观点:学生应尽可能多地参与到社会中去,课程要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
课程的类型
(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根据课程内容国有的属性划分)
学科课程(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以文化知识为基础,不同的知识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指示的逻辑体系,将选出来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传递和发展积累起来的知识文化遗产)
特点:1、强调知识 2、以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为核心编排 3、重视学科的知识理论
活动课程: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
特点:1、从儿童的需要、兴趣和个性出发 2、以儿童的心理发展顺序为中心编制课程 3、主张儿童在活动中探索,常识错误,学到方法。
(二)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划分)
分科课程:单学科组织形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逻辑体系的完整性。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地文化知识
综合课程:一种多学科的课程组织形式,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性。主导价值在于整体性发展,形成全面把握和解决问题的视野与方法
(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根据对学生学习要求的划分)
必修课程:是国家、地方、学校规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为了保证学生的基础学习而开发的。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
选修课程: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允许个人选择的课程,为适应学生个性差异而开发的课程,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学生和培养个性
(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根据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划分)
国家课程:由国家……体现了国家对中小学的共同要求。具有统一性和强制性。主导价值在于通过……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确保公民的共同基本素养
地方课程: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注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而开发的。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需要
校本课程: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主导价值在于展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五)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根据课程的呈现方式或影响学生的方式)
显性课程:直接明显。计划性是显性课程的主要特征,区分标志。
隐性课程:间接、内隐,有意或无意传递给学生非公开的教育经验
表现形式:观念性 物质性 制度性 心理性
第三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改革概述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2001年,第八次改革)
理论基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
核心:”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
基础较改革的具体目标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改变过分甄别与选拔功能,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实行三级管理制度(国家地方和学校)
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状况
理念的改革
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观: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课程改革的建设者与开发者、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在教学行为上: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帮助和引导学生,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并能够与其他教育者开展良好的合作
课程结构的改革
对课程结构的规定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结合的课程
高中以分科为主
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作作为必修课
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课程结构的基本特征: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综合实践活动: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信息技术教育
研究性学习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劳动与技术教育
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课程评价的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