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人际关系的奥秘
曾仕强带你认识中国的人情世故,正确认识在中国如何行之有效地建立人际关系!读完它,你就能明白为什么自己在社交中碰壁,掌握正确的社交方法。
编辑于2022-08-12 10:03:51 湖北省人际关系的奥秘 曾仕强
第一章 首先要了解中国人的特性
第一节 言:模棱两可,言不由衷
因为人心难以捉摸,所以说话模棱两可
我们主张“逢人只说三分话”,同时又主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子主题
前者是对交情不深、关系一般的人而言的,后者是对交情深厚、关系密切的人而言的
我们对后者“言无不尽”的时候,也不要忘记“逢人只说三分话”
听话不如“看”话
中国人说话通常有很多意思,听懂表面意思还要听得懂言外之意
有时中国人不说话,只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包含了很多意思
既要用耳朵听他说什么,还要用眼睛看他怎么说的,还得用心想才能领悟对方话里话外的意思
“随便”并不随便
“随便”的字面意思有两种
一是“随意、任意”,一是“不拘束、不认真”
“随便”在日常生活中的三种含义
1.“随便”代表“看看你的诚意”
人家问我要什么,我说“随便”,意思就是说:衡量你自己的能力,看可以提供什么
我说“随便”是不想为难你,如果你真的“随便”,就是轻视我
2.“随便”表示具有“单凭物质不足以表达全部的敬意,必须拿精神来补助”的用意
e.g. 主人即使准备很多佳肴,仍然说“随便吃点”,意思是这些菜虽然很好,但总觉得应该有更好的,才足以表达主人对贵宾的敬意。如果客人认为过于丰盛,就会说“太破费了”;如果客人觉得不过尔尔,既然主人说了“随便吃点”,那客人也不会不满。
3.“随便”暗示“我有我的意见,只是不便说出来”
上司征求下属的意见,下属绝不敢说“随便”,而是请上司做主
“随便”并不是“差不多”,而是以“合理就好”为原则,应该说“随便”的时候,才可以说,不应该说的时候,就不可以说。
不反对并非赞成
在征求中国人意见的时候,中国人基本上说的都是既不赞成也不反对的话,凡事都含含糊糊的
赞成或反对就像下赌注一样,万一押错宝,后果惨重。只要保证他的安全,要中国人表明赞成或反对的立场,其实并不难。
中国人相信,公开表示赞成或反对,事实上都不一定可靠,不如采取观察、试探、测试、迂回打听等方式来加以判断。
看清楚之后,合理地表达反对或赞成的意见;尚未看清之前,千万不要冒冒失失地说出“我赞成”或“我反对”,以免被利用,或被人看不起,令自己骑虎难下。
例如:“我毕业后马上出国留学,你赞成吗?”如果你不赞成,最好回答:“我不赞成你马上出国,但是如果你准备得十分周全,知道自己所要学的是什么,将来学成之后要做什么,我当然不会反对。”
第二节 行:谨慎小心,反求诸己
先弄清对方是谁
中国人认为“有人才有事”,而且“事在人为”,很难“对事不对人”
中国人比较倾向于“差别对待”,以不同的标准来对待不同身份的人
在中国社会,职位低的人是不宜反驳职位高的人的
如果上司冤枉了你,应当用沉默来暗示他有错误,使上司自己察觉,自行校正
如果有人和你职位相当,却指出你的错误,而且到处宣扬,那你就可以积极地找他的过失
如果有人职位比你低,却敢在背后指摘你的过失,你通常可以不用有任何顾虑地去整治他一番
对象不同,你采取的措施也应该不同。先问清楚是谁说的,再做定夺,这就是一种“经”,如何应变,则是个别的“权”。
小心才不会上当
中国人不会要求别人怎样,只会提醒自己“防人之心不可无”;“求人不如求己”,要求别人不要欺骗,远不如自己提高警觉更可靠
“小心不要上当”,并不是“不要相信别人”,而是不给坏人可乘之机
正因为小心,才会时时用心。可以相信的时候,“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不可以相信的时候,“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善变,不可不防”
提防上当,最有效的办法,便是切记不要贪小便宜
凡事都追求合理
把事情做到合理的地步,人们才会接受;多数中国人都能够在僵化的典章制度范围内,权宜应变,以求合理变通
自己合理不合理要通过他人的反应来判断,以及“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例如,先说明自己的目的,再去问对方,以便给对方斟酌的空间,这才算合理的行为
第三节 心:追求圆通,善于自保
圆通而不圆滑
圆通和圆滑 在表面上看都是“推、拖、拉”,一副打太极拳的模样
两者的区别
第一,过程完全相同而结果截然不同。“推、拖、拉”到最后,把问题圆满解决掉,便是圆通;“推、拖、拉”到最后,没有解决问题,或者解决得不够圆满,那当然是圆滑
第二,圆通的人善于利用“推、拖、拉”的短暂时间来充分思考,寻求此时、此地合理的行动方案,以便减少阻力;圆滑的人只想利用“推、拖、拉”把时间拖延过去,以便逃避当前的问题,根本不想解决问题
第三,圆通的人用“推、拖、拉”来降低竞争的压力,使大家觉得经过“推、拖、拉”之后得到的答案,应该可以接受;圆滑的人,则冀望于不经由竞争,便能够获得胜算,或者不愿意应付挑战,悄悄地逃之夭夭
圆通就是“面对现实”,“负起责任”,另外加上“不伤害面子”
圆通的精髓
第一,将心比心是圆通的先决条件
第二,不要完全排斥或放弃“推、拖、拉”,也不能够凡事都“推、拖、拉”,以免一不小心,就变成令人厌恶的圆滑
遇事先求自保
中国人明哲保身的主要表现
深藏不露
中国人深藏不露,静观其变,再衡量情势的变化,以对自己最有利的做法,做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立于不败之地
喜欢保留实力、不强求出头,谦虚会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
深藏不露有三个要点
第一,人怕出名猪怕壮
越有能力,承担的责任越重;能者必须多劳,没有人会感激,而且容易招人嫉妒。因此,不如隐藏实力,凡事量力而为。
第二,不要夜郎自大
中国人对那些自我膨胀、把自己看得很伟大的人,大多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
第三,要知人上有人
以让代争
中国人太喜欢争了,而且一争起来往往不择手段,所以不鼓励竞争,必须要挣的则以让代争
该争的才争,不该争的就舍弃,争到好像没有争一样,才是圆满的做法
知道自己争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争
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不要的又是什么
以让代争便是兼顾“舍”与“争”的权宜措施,站在“不争”的立场来“争”,才不会乱争,才可能争得恰到好处
让则是在冷静思考之后,让最合理的人来做最合理的事
让来让去,觉得自己最合适,这时候就应当仁不让
当仁不让也要以“半推半就”的形式表现出来
秘不外传
预先留一手是一种自保的方法
不可忽略的情况:一种是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另一种是教会徒弟,杀死师父
如果遇到忠良可靠的徒弟,师父自会倾囊相授
第四节 性:爱占便宜,死要面子
就怕吃亏上当
只爱占小便宜
中国人爱占“小”便宜,不贪心,很守本分;中国人不会轻易去占大便宜,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人相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另一方面,中国人讲究无功不受禄
占小便宜只是手段,目的是在试探对方,看对方是不是值得打交道的人;看对方舍不舍得、舍到什么程度,可以判断你在对方心目中是何分量’
因此,想要中国人帮忙,只要施以小恩小惠即可;如果施以“大恩大惠”的话,会让中国人心生警惕
自私又爱面子
面子就是羞耻之心,“面子”是“情”,“脸”则是“理”
爱面子要爱到不丢脸的程度,不丢脸就是合理
爱面子,往好的方面发展,乃是重视荣誉的表现
若往坏的方面发展,则是爱慕虚荣
爱面子的言论,只要无伤大雅,完全可以听之任之;见到有人适当地往自己脸上贴金,你大可一笑置之,不必拆穿他的谎言,为对方保留颜面
说谎话,找借口,有时是为了保留对方的面子,促使其好好表现、反省、改进;有时则是为了保留自己的颜面,促使自己好好检讨,加倍努力,以求表现得更好
和爱面子的人打交道,只要注意不让他丢面子就行了,当然,如果想办法让对方有面子,那就更好了
第二章 建立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一节 正视自己
确定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人
人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忠义之士,为正义而牺牲在所不惜,这种人叫作硬汉
第二种人是顺民,即唯唯诺诺、听话、保平安、少惹事
第三条路,做隐士,即不闻不问免得生气,反正都是别人的事
先看你对我怎么样,再决定我如何对你
领导看得起我,那我就当硬汉;领导看不起我,我就当隐士,反正我讲的领导也不听;领导对我一般,那我就当顺民
每个人要建立自己的价值观,把自己的价值观发散出去造成一种磁场,汇聚志同道合的人,这就是缘分
处理好自己和自己的关系
能接受自己、喜欢自己,就跟自己相处好了
人能自主,一切自己决定,并承担所有的责任:自己认可的,才说得出来;自己认同的,才做得出来
在合理范围内接受自己,不过分爱自己、变成以自己为中心,客观反省自己的优缺点,善于把自己的缺点变成优点
不要太过于在乎别人的批评,听到有人说自己的坏话,要看看说的人是谁,学会看对方的立场、明辨是非
以实实在在为做人的准则
务实的具体表现为,做人重诚信,不伤害其他人,并且以诚恳的态度对待别人
能认识自己的过错,进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务实只是本分,守本分之外,需要进一步持经达变,培养自己的随机应变能力
多看、多听(但要少说),先了解环境,再适应环境,然后再动脑筋改造环境,最后才有能力合理地创造环境
当你看准了、想明白了,再说话,才会言必有中,每一句话都合理,这样比较妥当,也会受欢迎
人际关系是不进则退的,培养自己的应变能力,因时、因地而制宜,才会增进与别人的良好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建立还有赖于长期地培养自己的声望,培养声望不是一朝一夕可达成的,培养自己的沟通力,是比较可行的途径
沟通能力强,就是说话说得让对方听得进去,让对方乐于接受,能够引起对方的共鸣,进而引发共同的行为
第二节 善待他人
待人需要诚心
知己朋友要心意相通、坦诚相待
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了解才能产生信任,知己知彼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但我们要避免把自己裸露于别有用心的人面前,为了自保我们遮遮掩掩,所以“诚恳待人”的原则得“设计”一些小花样、不能直来直往
比如,我们常说,请将不成,何不激将;用恩威并施、刚柔相并的方法达到目的
待人需要友善
抱持善意待人
不仅自己向善,还要导人向善
朋友的美德,应该替他宣扬;朋友有缺点,要帮助他改正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
表达善意要多替他人着想,站在他人的立场
待人需要礼貌
礼貌的作用:一是使大家相处愉快;二是使大家在一起时,秩序井然;三是为表现合乎自己的身份;四是为发挥以让代争的精神
待人需有差别
对待交情不同的人应该采取亲疏有别、差别对待的态度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也要掂量一下自己在别人心里是何分量
要交到知心朋友需要感情的投入
从对方的立场去考虑其想法,以了解其感受、要求和苦恼
这种感情投入是自发的,不计较产出
第三节 三大禁忌
锋芒毕露
例如,到哪里都要变成焦点,别人讲话他要插嘴,对什么事情都有意见
一个有能力就表现出来的人,是没有什么前途的
自负
眼睛长在头顶上,目空一切,没把别人放在眼里
一个人很自负,自认为了不起,那就叫作无法无天
轻率
做什么事情都不经过大脑,自以为很聪明,实际上就是轻举妄动
遇事不要立即反应,在受到刺激时更不能乱说话
中国人遇到事情都先说“我不会”,然后看大家都不会,才说“我来试试看”,结果做得非常好
中国人在没有确保安全的时候,不会轻易出手
有任何风吹草动,先闭上嘴,赶快动脑筋,找到当前的合理点
第三章 十大要领是人际关系的催化剂
十个要领可以归纳成五个方面:人际关系的起点、人际关系的媒介、人际关系的交往、人际关系的技巧、人际关系的修养
第一节 一表人才
一表人才的含义:天生的外表,给人的第一印象
我们都容易基于第一印象,以貌取人
但我们要避免用第一印象来判断人,这太武断了
我们做自己要注意不犯这个错误,但无法禁止别人犯这个错误
不要以貌取人
所谓人不可貌相,一眼看穿别人是不可靠的,但确实有人凭借长相在人际关系中占到了便宜
所谓相由心生,我们也不能忽视别人的长相
看他的眼睛:一个人目露凶光,说明他很凶狠;目光暗淡,说明他没有什么能力;双目无神,说明这个人的运气不好;男人目光闪烁时是他在骗你,而女人盯着你眼睛看的时候是在骗你...
要用心去看破人的伪装;在交往中加强关系,另对方主动拿掉面具
提升第一印象
学识丰富、内心充实、行为端庄,加上仪容整洁,不就是一表人才了吗
第一,要保持身心健康
修炼内心(真心诚意,不胡思乱想)
让自己的鼻梁正、气色好、心情好
第二,提高自身的学识修养
正确认识自己
要接受自己天生的长相,想明白自己这辈子要做什么
每个人给别人的印象
第一种,第一眼看上去会觉得他很了不起,然而越看越觉得他没有什么
第二种,第一眼看上去觉得他很了不起,然后越看越觉得他了不起
第三种,一开始就觉得他不起眼,事后证明他的确很不起眼
第四种,一开始觉得他没什么,越看越觉得他了不起
通常是第四种人将来成就最大,因为他不会引人注目,不会遭受别人的打击
第二节 两套西装
含义:也是指外表,是后天附加的东西,会不会打扮自己
第一,就是“佛要金装,人要衣装”
第二,什么身份穿什么衣服
第三,穿着要合禁忌:例如在中国,喜庆穿红,丧事穿素
人的外表应符合社会文化背景
指外在的行为表现
第三节 三杯酒量
三杯酒量并非只是指喝酒而已,烟、茶等能吃(喝)进自己的肚子里的东西,都属于三杯酒量的范围
爱好并非是坏事
当你要结交一个朋友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打听他到底喜欢什么,投其所好
一个人要懂得布局,也就是说设下圈套,让别人掉进来;不要总去求别人,要做到让别人来求你,这样一来你就掌握了主动权
我从不认为中国人有什么缺点,一个人的缺点就是他的优点,一个人的优点正好是他的缺点。要想建立人际关系,就不要有缺点、优点的观念
凡事要适可而止
彻底了解一个人最好的方法是把他灌醉,看他醉后是什么样子,你就可以判断这个朋友可交不可交;会喝酒的人能让别人醉,而自己保持不醉
人是主宰,烟酒只是工具,你不能让它们反过来控制你
酒桌交际的技巧
做人要坚持原则,但态度要随和,不能以自我为中心
要喝酒就喝,但绝不喝醉;要打麻将就打,但绝不赌博;要钓鱼就钓,但绝不沉迷
作者说自己酒量不好但却从来没醉过
第一,我从来不说“我不会喝酒”,这种话一说出来,就会打草惊蛇,所有的人都想把你灌醉,因为你最容易醉,不灌你灌谁
第二,我不主动去敬酒
第三,任何人敬我,我都毫不推脱,然后很快拿起杯子,猛喝一口,结果一点也没喝进去,我做了一点手脚
第四节 四圈麻将
三杯酒量与四圈麻将都是人际关系的媒介
打球、跳舞等不会吃(喝)进肚子里的东西都属于此范畴
赢到后来总是输
打麻将最主要的目的是促进友谊,先问你自己要输多少,而不是问要赢多少
例如,跟老板下象棋,千万不能连赢他三盘,也不能连输三盘,但即使只赢他一盘,他也会不高兴的,最好的办法是:让他感觉到跟你下象棋很吃力,而到紧要关头他却能赢你,他就会兴致勃勃,每次都会找你;并且你明着强调下棋是不能让的,实际上你不让他才怪
能不赢最好不要赢,这样,你的人际关系才会好
人际关系要经营
人际关系是动态的,不是越来越亲密就是越来越疏远
建议人们要做好几件事情
第一,每年把电话簿更新一次
最好在元旦的时候,一是比较有空,可以把电话簿拿出来,按照上面的号码一个一个地打;二是可以有个借口,说:“我知道你平时很忙,不敢打搅你,现在是元旦假期,问候你一下。”碰到打不通的电话,就赶快把电话号码划掉
第二,要把电话号码按地域分区
你有机会去某地时,可以给当地的各位朋友都打个电话,但不会去拜访对方,因为怕打扰对方了
友要经常联系,但不要互相打搅
第五节 五方交游
“五方”指的是东南西北中,也就是说,你要结交各方面的朋友,将来有困难时,才会有人来帮助你
多个朋友多条路
我一直认为,有人赏识你、提拔你,比你自己努力奋斗更重要
一个人只知自己奋斗,而无人赏识,进步会很慢
切靠自己,总比样样依赖别人要安全、可靠得多;但是,有人相助,要比单打独斗来得轻松愉快,也是不争的事实
有人好办事:上、中、下三层次的人都是贵人
对上,有人提拔,使自己扶摇直上
平行,有人依靠,替自己分忧解劳
对下,有人跑腿,把自己吩咐的事情圆满完成
不要存心做什么事
存心去感动别人,是感动不了任何人的(别有用心)
记住一句话,“有心种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要认识一个人,最好是在他默默无闻的时候接近他;帮助一个人,要在他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赏识一个人,要在他还没有发挥潜力的时候去赏识他
很多事情都要多方面考虑:好心经常做坏事,坏心经常做好事
严于律己获益多
一个人在扩大交友范围时要多请教、少发表意见
一个人际关系良好的人会多关心别人,让别人多说话
很多事情都要推让两三次以后,你才会清楚他是真的还是假的
中国人,第一次请你提意见是客套,不要当真,他说“有意见请说”,其实心里想:“你还要说什么?”
有时候领导会对下属说:“不要客气,我们是一家人,有话请说。”而下属如果真的说了就会对自己不利
你到别人家里去,正赶上他们家在吃晚餐,主人一定招呼你一起用餐,虽然此时你肚子饿得要命,也要说“我刚吃饱”,等到主人第三次邀请,而你看见饭菜很丰盛,就不必客气了
第六节 六出祁山
五方交游与六出祁山讲的是人际关系中的相互交往,一方面要扩大范围,一方面要拓展深度
好不容易交到一个朋友,要深入地去交往,这就是六出祁山的含义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人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必须坚定信心,以愈挫愈勇的精神,排除万难,而且要表现在实际行动上,大家才会相信,拉近彼此的关系
一个人不要过于重视结果,尽人事听天命
朋友之间可以通财
通财只是朋友互动的一种形式,不要只局限于字面意思,朋友之间的各种互助形式都在通财的范围内
未雨绸缪
宁可一辈子不用他们,也不要用的时候找不着人
当你不需要钱的时候,要试着跟你的朋友去借钱,看看能不能借到。一旦真的需要钱的时候,才知道找谁借才不会落空
平常要跟你的朋友多进行互动,你才知道他哪些方面是值得你信赖的,哪些方面是他力所不能及的
任何事情都有好坏两个方面,所以,人无论相信什么,只相信到差不多就可以了
第七节 七术打马
七术打马就是俗话说的拍马屁
在中国,你骗不骗别人无所谓,千万不要骗自己:中国人最讨厌拍马屁的人,但是很喜欢享受“马屁”的味道
没人能靠拍马屁成功的,但重点在于“术”:拍马屁拍到好像没有拍一样,让上司、长辈对你的举动留下深刻而良好的印象,遇到机会就会主动提拔你一下
多说恭维话
喜欢听好听的、而不是真实的话,所以我们讲话首先要让对方听得进去;美国人听话,是听这句话是真是假,中国人听话,是听对方的立场如何
关于认错
中国人嘴上不会认错,心里会认错
通常是职位高的人认错,职位低的人不要认错
假如开检讨会的时候,职位低的人开口就承认自己错了,他就惨了,所有人都会把错误推给他,那他会无缘无故地背很多黑锅
假如是老板承认错误,说:“这件事大家都没有错,是我一个人的错。”那么,所有的干部都会承认是他们做得不好
中国人的耳朵只听悦耳的话:职位低的时候,什么话都要听,不听就会挨骂;职位慢慢高了以后,就只听自己喜欢听的话;到最后,什么话都不听,唯我独尊,变成孤家寡人一个
多说恭维话,少说奉承话
讲出一番有事实根据,能让对方听得进去(美化),而且听起来很受用的恭维话;奉承话则是没有事实依据的、只是形容词堆砌的好话
恭维话和奉承话很不容易区别,例如“下属主动替上司分忧解劳,算不算拍马屁”
如果自己的工作做得乱七八糟,却经常跑到上司面前问“有什么事情要我帮忙的”,当然是拍马屁
如果分内的工作做得很好,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为上司分忧解劳,谁敢说他拍马屁!
嘴巴甜一点,把话说得好听一点(讲的是包装美化后的事实,还是基于事实)
但恭维人家也要适度,你把人家捧得太高,连他自己都不相信
少去讨好人
中国人最不容易讨好,因为我们的警觉性很高,遇到有人讨好,立即提高警觉,怀疑对方是不是别有用心
不以讨好的方式,不抱讨好的态度,却能够得到他人的欢迎,在他人心目中占据牢固的位置,这才是人际关系的精髓所在
第八节 八口吹牛
吹牛主要是吹自己
凡是自己表现得与众不同的地方,就将其放大,这就是吹牛
凡是把自己碰到的倒霉事都推给别人的,也是一种吹牛的方式
一个人要适当地奉承一下别人,适当地吹嘘一下自己,但一定要适可而止,不要吹破了
要自己肯定自己
一个人应该谦虚,却不可以看轻自己
对自己有信心,还要谦虚地不断充实自己,才是真正看得起自己
让别人来赞扬你
有些话,只能说别人而不能说自己。比如,说别人“你是最棒的”,没关系;说“我是最棒的”,那你就完了
例如
如果爸爸对孩子说:“我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孩子听了一般不会感动
而妈妈说的反而有效:“你看我们可以轻松地聊天,而爸爸还在忙,爸爸这么辛苦是为谁啊?为我们。”
第九节 九分努力
九分努力就是不断地精进
努力没有用
努力只是人的本分,努力并不能保证成功,但是,努力还是一个必要的过程,所以我们还是要九分努力
一个人要用心,而不是努力
运气很重要
人生有很多苦恼,不要怕挫折,你要接受它们的磨炼,即好好地运你的气
跟你在一起的人,都能得到一些好处,你就是有德;跟你在一起的人,都会损失一些东西,你就是缺德
第十节 十分忍耐
会忍才能赢
你的基础越好,表现越好,各方面给你的打击就越大,要学会忍耐
欲速则不达
首先方向要对,否则越快越倒霉
急事要缓办,否则就会忙中出错
每一句话多少都有一点道理,但不能强调,一强调就错
例如让学生努力,过于努力会伤害身体;一个人不用功,你要告诉他用功一点;一个人很用功,你要让他放松一下
懂得越多的人越需要忍耐,一个懂得多的人,讲话不会铁口直断,因为凡事充满了变数,随时有改变的可能
第四章 良好沟通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第一节 沟通的作用
要先观察对方的频率,把自己的调得跟他一样,他就很容易跟你沟通
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实际上是人伦关系
善于沟通的人,必定会随时顾及别人的感受,以免无意中破坏了自己的人际关系,造成恶劣的沟通效果
第二节 沟通的现象
中国人讲祸从口出,就算面对面坐在一起,也会拘泥于彼此的身份地位,不敢贸然开口
先说先死
后说的人可以针对先说的人,做一番整理和修补,甚至大挖其漏洞,弄得先说的人好像相当没有学问似的
明白此道理的人,与别人一见面从不说正经话,专说一些没有用的闲话,就怕先开口说正事,露出自己的心意,让对方有机可乘
很多人“有意见也不一定说”,往往鼓励别人先说,然后见机行事
就算随便打一句招呼:“要到哪里去?”得到的多半是“随便走走”之类的回答;只有碰到熟悉的朋友,才会说“我要去……”
不说也死
有话不说也会使你陷入被动的局面
例如,如果你的上司交给你一项很复杂的任务,你完成不了,又一直不敢开口,最后任务完不成,那所有的过错都是你的
例如,你很少说话,别人就很难了解你,不知你整天想什么,所以有晋升的机会也轮不到你,因为你的上司根本不了解你,又怎么敢提升你
凡事在说与不说之间,看情势、论关系、套交情,衡量此时、此地、此事对此人应该说到什么地步才算合理
说到不死
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对合适的人,以合适的方式说出合适的话
第三节 沟通的艺术
使对方听得进去
当对方听不进去的时候,我们宁可暂时不说
从第一句话开始就特别小心,以诚恳的语气来使对方放心
寒暄可以试探对方适宜不适宜沟通
东拉西扯,说一些没有用的寒暄话,目的在于了解对方的情绪状态,并且产生稳定对方情绪的作用。不急着讲,先摸清楚情况再说,乃是上策。
例如跟对方寒暄“你最近气色不错。”对方如果说:“我最近吃不好、睡不好,气色怎么会好?”那你就知道对方心情不佳,不管什么事都需要延后。
不用寒暄就切入正题的条件
其一,双方比较熟识,且要谈的事多半比较重要,前因后果双方也比较清楚,这时可以不用铺垫,直接切入正题
其二,自己有把握吸引对方的注意力,让对方不得不按照自己的思路走
中国人常常以迂回的方式,先让对方表明不会生气,然后说出可能会冒犯对方的话
比如试探地问:“我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弦外之音,往往比说出来的话更重要
要学会察言观色
我们不认真听对方在讲什么,却十分介意对方是怎么讲的
既听他的话,又看他说话的样子,综合判断,才可以决定信或不信
注意每个人的观念不同,多接触,把对方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摸清楚,然后再来评断,才会比较准确
站在对方的立场
设法站在每个人的立场上,让大家都有面子
即使很难照顾到每个人,在沟通的过程中,也尽量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有助于沟通的顺利进行
第四节 沟通的层次
不沟不通
不沟不通,是指人们没有沟通的欲望或沟通的必要,处于不相往来的状态
沟而不通
例如,说的人滔滔不绝,听的人根本没听进去,或者听的很生气、或者表面无所谓但心里恨死说话的人了
不好沟通的原因
面子的问题:话不是说“对”了就能通的,得照顾对方的面子
情绪起伏大:一句话听得不顺,就会越想越多、越想越气
最好是站在对方的立场来沟通,凡事以对方的利益为出发点来讲话
当事情有多种选择时,还可以瞄准对方的需求,模拟出若干可能的方案,再依对方的立场和行事风格,评估、分析、选择其中最合适的
沟而能通
沟通也讲缘分的,投缘的人聊的很好,否则话不投机半句多
只要关系够、交情深,而且场合适宜,即掌握了天时、地利、人和,中国人照样能够有话直说、有话实说,不但彼此畅快,而且效果良好
好能处理好妥当话与真话
有时候,真话(实话)反而是最刺耳的
同样一句话,说得妥当一些,对方比较容易接受
不沟就通
高度的默契便是不沟而通
有时候人们不需要说话,光靠眼神、动作就能传达意思
第五节 沟通的原则
不管是说话还是听话,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既不要以讹传讹,也不要偏听偏信
例如,沟通的时候要求对方
“我告诉你,你不要告诉别人。”
稍为放宽一些:“你如果要告诉别人,就不要说是我说的。”
“如果你告诉别人是我说的,我一定说‘我没说’。”
从听话的人的角度来说,说出是谁说的,以给别人有求证的可能,不但伤了与说话人的和气,也会使自己处于被动的局面。因为说话的人若言之凿凿地否认自己说过这种话,会使别人对听话的人的信用产生怀疑,认为他是在搬弄是非
第六节 沟通的方向
向上沟通
向上沟通是指居下者向居上者陈述实情、表达意见
最好的办法是,表现得不卑不亢
下属应该谨记“上下”观念,不可以下犯上,当然也不必奴颜婢膝
下属应该安守本分,小心自己的言行,让上司感受到尊重;也不能太卑,让上司觉得下属无能
下属不能让上司感到功高震主的威胁,也不能让上司觉得自己无能
有时候,下属与上司意见发生分歧时,下属应该合理地坚持,才能树立信用
即使坚持自己的想法,也要先肯定上司的意见,再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者提出问题,反过来请教上司
也不能过分坚持,否则就成了顶撞,上司以为下属在挑战他的权威,难免会以势压人
意见相同时,要给予热烈的回应
不要说“我也这么想”,上司会以为你是随声附和,最好说:“我想了许久都没有想到,原来这样最好。”
向下沟通
居上者向居下者传达意见、发号施令等
上司要降低自己的姿态,不要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使下属畏惧,产生不愿意沟通的情绪
所谓的“大人不计小人过”,越是位高权重的人,越会表现出平易近人的样子,同下属说话的时候就如同仁慈长者,多数是谆谆教导的口吻
平行沟通
指同阶层人员的横向联系,以促进彼此的了解、加强合作,以免产生隔阂,影响团结;目的是交换意见,以求心意相通
先从自己做起,尊重对方,对方才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
沟通的时候要以真诚的心去交流,增强大家对你的信任感,才能方便沟通
第五章 如何处理内部工作关系
工作团队中的三个层级
老板
老板的个人作风常常影响整个团队的氛围
干部(领导)
干部注重的是制度,主要负责依制度实施具体的管理,而制度针对的是员工,却管不了老板
既要与老板搞好关系,又要与下属搞好关系
员工
员工的作业很单纯,他们注重的是技术,不牵扯太多的东西
只要安守本分、勤劳敬业,一般都会讨上司的喜欢;只要团结友爱、乐于助人,一般都会与同事搞好关系
第一节 老板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老板对自己要严格要求
很多企业里,只有那些没有办法的人才受管理制度的约束;企业制度所制约的对象,要么是老实人,要么是无依无靠的人,要么是没有能力的人
因此不要奢望单纯用法治来管理团队,必须以人为本,结合“人治”
在修养方面以身作则,做到知人善任
做到人尽其责,使下属都能做得很好,不需要自己操心
有清醒的头脑
好心(良心)
如果有一群人,愿意把心交给你,愿意把钱交给你去运用,你就成功了
老板要先施恩,员工才会努力回报
包容
包容他人的长处,才能够发挥他人的潜力
给他合理的职位,提供合理的待遇
修德
中国人的眼睛喜欢往上看,老板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员工的眼睛
做到以德服人,激发他人乐于为团体目标而奋斗
领导的本质,便是带心,即由关心人开始;带心并不是讨好,老板绝对不可以讨好下属
老板对干部要恩威并施
把功劳让给干部
凡是干部能做的工作,老板一律不要做,而是等干部完成任务后,再来表扬、鼓励他们
遇到干部不能做的事情,老板必须挺身而出,拿出主意来,让干部深深觉得自己的老板确实有能力
当企业走上正轨后,老板就要逐渐放手,将权力移交给干部
老板不应该有个人英雄主义,否则只会吃力不讨好
干部慢半拍时,老板就要想办法弄清楚,干部究竟是能力不足,还是心有顾虑
给干部留面子
中国人普遍不喜欢被管,老板一发号施令,干部就会很反感,若强迫干部执行,只会得到阳奉阴违的后果
有时候干部犯点小错误,老板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干部有错,尽量要让他自我检讨,而非替他指出错误
会控制干部
老板也要树立权威,不要让干部觉得老板软弱可欺
控制干部要恩威并施
想让干部心存敬畏,必须要保持一定的神秘性,不要完全透明化
有时候领导跟干部讲话要真真假假,用故弄玄虚的做法,使得干部不清楚你的真正意图,所以他们也不敢欺骗你
要尽量让一部分干部成为自己的“心腹”:老板和干部要在工作中互相了解、彼此沟通,在共识中培养情谊,而且要经得起考验
老板最好别把干部当朋友看待
一旦干部做出违反公司规定的事,就会因友谊而不好开口指责,破坏规矩
老板先树立威严,使大家心目中有老板的存在,再来表现亲和力,做大家(所有人)的朋友
不要鼓励对立
避免对立,要整合派系,以求团结协作
派系:人们往往因相同的志趣、共同的利益而结成各个小团体
在公司中有派系是正常的,老板应该对公司中的派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做到心中有派系,嘴上没派系
确保干部“站在合的立场”来彼此竞争,以“和为贵”的思想来统领下属
老板要有效控制派系,避免两个派系势均力敌,中国比较适合多派系互相牵制
老板对员工要关怀照顾
善待员工
对人才心怀感激,用人所长,对员工严加管教
善用惩罚:应针对屡犯者而非初犯者
员工第一次做错,要和蔼地说明他为什么错了,会产生怎样的后果,该如何补救
员工第二次犯同样的错,就不要轻易放过他,但是也不能太严厉;要告诉他,再一再二不再三,如果有第三次的话,后果自负
只有当员工屡教不改的时候,老板才能效仿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重视基层
基层员工任劳任怨、吃苦耐劳,而且并没有野心
让员工感到老板的重视:适当地恭维一下员工,多听听员工的声音,给他们说话的机会
在工作方面,纾解他们的工作压力,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提高他们的工作地位
在工作中,老板对员工的要求,不能像对干部的要求那么多,只要求员工按照指示去做就好
知人善任
让每个员工做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根据他的能力合理分配工作
三类员工
“等死”的
天天过着“不迟到,不早退”的“九五”生活,等着发工资,等着退休
对待他们,要以“关怀”的方式,采取合理的态度,不轻看他们也别期待他们做出大的改变
“怕死”的
随时保持高度警觉,遇到工作能推即推,因为多做多错;有意见不敢说,有机会不争取;因为老板不信任他们
对待他们,老板要充分信任,并让他们感觉到这种信任
“找死”的
企图心旺盛,行动力十分强;表现在正面上,会提升公司的创造力;表现在负面上,则容易惹起事端,制造冲突
板有责任把他们引导至正途,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缺点,并且设法改善。还要防止他们制造纷乱,或者引起无理的抗争,导致无谓的纠纷与混乱
善用激励
老板应以“有本事就来拿,拿不到只能怪自己,不要怨别人”为激励标准,努力做到公正而不一定公平
激励的原则
第一,只求公正,“不讲公平”
从根本改变公平的观念,人人都有就失去了激励的效果
任何激励措施,不可能不分等级一律给予同样的奖赏
第二,以恰当的方式激励
激励要根据员工的需要,提供不同的途径,才能让员工各取所需
第三,不可采用运动方式
激励应该是一种行动,不适宜形成某种运动,搞得风风火火最后变成一种形式
第四,不可显得偷偷摸摸
暗中的激励,其用意是让大家都知道,只是出于尊重大家,所以才不公开出来
第五,要考虑时间因素
例如,节日奖励优秀员工:这种做法等于在本应人人都喜庆的节日里宣布除了这些优秀员工以外,其他人都不是优秀员工
第二节 干部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不要不三不四
1.出卖老板,讨好下属
干部依法执行,老板好意善后,这才是最佳搭档
老板充当好人,却把难题留给干部,干部不用猜老板的本意究竟如何,只要自己合理应对即可。有困难时,可以向老板报告,共同商量应对措施
干部对老板应该合理顺从,而不是盲目服从或存心叛逆
2.讨好老板,压制下属
处处讨好老板,用牺牲员工的利益来满足老板的需求,同样是不三不四的行为
老板的决策并不正确,干部就应该据理力争,做出合理的坚持,适当地维护员工,重视基层员工的权益
老板有所决定,干部有把握的,立即表示服从;有困难的,口头答应“好,好”,之后赶快把真实的情况再核查一番,尽速向上反映,使老板知难而退,让其自行调整决策,彼此皆大欢喜
3.欺上瞒下,粉饰太平
做到“不越权、不失责”
越权就是“争抢”了老板的最后裁决权;失责是应该做好的事情,竟然没有办妥
建立主伴关系
中国人自古以来,便是“老板有权无责,干部有责无权”;越权可能带来“功高震主”的悲惨结局,失责也可能产生“不堪胜任”的恶劣评价
老板做主,干部陪伴老板
第一,从有形的方面看,老板应该负全责,但从无形的方面追究起来,干部才应该负全责
在实际工作中,是干部帮助老板做决策的,表面上要让老板来做最后的决定。干部应该自动提供正确信息,帮助老板做正确的决策
干部必须以务实的态度,确实了解现场的状况,与有关人员商量,取得他们的谅解与支持,然后获得相当的共识,再带着“腹案”,向老板提建议
第二,老板应该是通才型的,否则他就会带有很强的倾向性,很容易偏激
干部是能兼顾各方面的“专”,干部应该是由各种专家组成的团体
第三,干部要站在“不从”的立场来“从”,不能站在“从”的立场来“从”
不能盲从老板,但“不从”也得适可而止;干部必须自己衡量,对老板的命令应该服从到什么地步。服从不服从的标准,应该以把事情做好为基准,而不是以讨好老板为基础
板所喜欢的听话的干部具有三个条件
第一,有意见私下里与老板协商,不会当众令老板难堪
第二,没有意见也要再仔细想想,怎么才能够做得更好
第三,嘴上说好,心里头却能够提醒自己,要用心做好,把成果做出来,否则就要把困难提出来,再和老板商量
站在不听话的立场来听话,具体的行为表现
第一,仔细聆听老板的指示,边听边思考,最好能够在听话完毕,便马上判断是否合理
第二,如果老板的指示合理,当然要听话,有问题则可以马上提出来
第三,万一老板的指示不合理,当然不要听话。不过,最好不要马上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场提出异议会让老板没有面子,应该表现出一直在思考的样子,不搭腔、保持沉默
要让老板放心
与老板建立共识
要建立共识,就是说干部要和老板统一战线
中国人建立共识要靠第三者,第三者不能是老板也不能是干部,只能是死人
比方说,老板有意见的时候,他会说:“如果胡雪岩(第三者)来处理这件事情,他会这么办。”干部说:“不,不,如果是胡雪岩,他绝不会这样做。”
不忘等级的观念
老板希望干部与员工以他为重
当你的老板叫你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他会关注你有没有在做;如果你打算先将手边的事情做完了再做老板交代的事,那老板肯定不高兴
维护老板的权威
老板要管理整个企业,必须树立自己的权威,能做到不怒自威最好,让下属尊敬自己的同时,还有一点惧怕自己
当老板问你对他的看法时,你最好说些好听的话来应付。即使老板坚持让你实话实说,你也不要上当,不要对老板的缺点直言不讳,否则无异于自掘坟墓
多听少说就是干部基本的保身之道。干部不能放过忠言直谏的机会,但是一定要看准时机,要等老板心情好的时候,否则自身难保
老板的话永远是对的,你反对就是顶撞,盲从就是奴才
凡是老板说的,你就点头,过一段时间再来找老板说:“现在有问题,怎么办?”,让老板自己改变想法
对老板敬而远之
不能与老板投缘,干部就要对老板敬而远之,保持适当的距离
具体
首先,老板的家务事不要介入
其次,尊重老板的喜好;千万不要乱加评价,甚至反驳
干部最好是老板在时很弱,老板不在时很强,这样才能保护自己
了解老板的心理
注意中国人的口是心非,不要太把话当真了
当老板说“没意见”的时候,干部千万别当真,老板的意思是,“我有意见,只不过我尊重你,不方便公开指出,你真的要听,我们可以私底下交流”。
如果不问清老板的意见,出了问题,就会唯你是问;但绝不能逼老板当众说出意见;要明白老板的心意,私下里去征求老板的意见
要了解老板的心理,当要适可而止
例如,当老板问你问题的时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他不懂,想问你到底是怎么回事,但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较低;另一种是他很了解这个问题,只是想炫耀一下自己,结果你把答案都说了,抢了老板的风头
老板也不希望自己的一举一动、心思全部被人知晓
争取自己的地位
干部一定要掌握部分的裁决权,权力是奋斗来的而不是争来的:你抗议老板干预你的工作,就是争权;通过优异的表现,让老板放心,让他自然而然地尊重你,你就可以争取到相应的裁决权
干部凡事都听老板的,只会让老板怀疑你要么虚伪,要么不负责任(或没能力)
适当地表达你的意见,而且适可而止,绝对不超越你的老板
要让员工舒心
干部应该使下属员工成为自己强有力的支持者,做自己的坚实后盾
做善良的坏人
配合老板去当坏人,管理目的达到就好
一般来说,高层干部要“凶”一些,基层干部要“柔”一些、要让员工感觉你们是一条战线的
当员工找理由的时候,老板不要表态,要由干部说:“我们是不听理由的,你不要用理由来烦老板。”然后老板说:“没关系,让他讲。”
提高自己的沟通与协调能力,尊重员工,好好沟通
协调能力是指你要整合你的下属,使大家相处融洽
如果两个人起冲突,最好的办法是,把两个人叫过来,让他们当着你的面争论,但是你不能说话;一直不说话,就会给他们一种无形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之下,他们就会自动地各退一步,最后慢慢找到一条解决之道,皆大欢喜
获得下属支持
一个好的干部,要做到自己在老板面前全力表现,回到部门后,下属全力为你服务
老板给你的压力越大,你就越需要下属的支持,就越需要有一两位得力的助手。对待他们要推心置腹,凡事都和他们商量,让下属感觉到他们和你是平等的,这样他们才会真心对待你
干部的主要任务,在沟通上下之情,而不是转达上下之间的意见;关键,在于讲得让老板和员工都听得进去,并乐于接受
中国的员工都怕老板,对老板客客气气,但是把不满发泄到干部身上
善待基层员工
一般来讲,基层干部应该是全力支持公司政策的人,是基层员工的榜样
通过教育、劝导、说服等途径让员工认识到不足;多用激励、避免责骂;
善于听取员工的意见,鼓励员工多提意见,不能独断专行
先礼后兵、由情到理,对“害群之马”当抓住适当的时机,对其进行严惩,杀一儆百,在员工中树立威信
讲话要很小心,绝对不能说他们没有责任感,没有能力,而是说:“你有很强的责任感,只是你对这部分了解得不够,所以我现在找一个人,把这部分向你解释清楚,这是我们的疏忽,没有照顾好你……”
要让平级安心
中国人平级之间最不好相处,因为谁都不服谁,何况还有利益之争
老板的领导决定了下属之间能否相互合作
老板鼓励竞争,干部之间就会貌合神离,甚至笑里藏刀
老板提倡互助,干部彼此才会不好意思不互相帮忙,因为至少也要做给老板看
干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再协助其他干部,要谦让
跨部门交流原则
第一,不能当着老板的面指出对方的缺点
第二,在提建议时要有诚意(真心实意帮助人家, 为对方着想)
第三,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比如,你可以站在对方的立场,处处替他说话
第三节 员工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成为受欢迎的员工
好员工
积极主动地争取工作,关心企业的发展,常常提出自己的建议,看到不妥当的地方,也会直接说出来
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对每次工作都能够检讨得失、总结经验,并且把宝贵的经验变成具体的建议
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能替上司分忧解劳
乐于与同事分享经验,追求团队成员共同成长
如何做
努力增加归属感
做好自己的本分
遇到事情先衡量一下自己的能力,能做好就当仁不让,做不好就应该及时说出来,大家商量解决,千万不可碍于自己的面子,延误自己的时机
掌握一套方法,工作能有成效
遵守公司的规定
初来乍到不要提意见,等熟悉环境后再提
不管同不同意,都可以适当表达自己的看法
要有感谢的心情
关注正面的东西,学会自我激励、心怀感恩
学会如何应对上司
不盲听盲从上司,事情弄不清楚时先看话是谁说的
合理地听从,正直而关怀自己的上司
对不合理的指令,可以用“不理会、不热心”来回应
凭着对方历来是否真诚待我,来明辨是否可信
要和同事和平相处
多分享
能做的不妨多担待一点,不要过于计较
同事之间要多分享,例如获得奖金时请同仁吃饭
少争斗
同事之间不能钩心斗角,相互设绊脚石
中国人不会公开竞争,因为先争的先死
例如,有同事迟到了,老板刚好问起来:“他刚刚出去一会儿,很快回来,有什么事情要我转告的吗?”
第六章 如何处理外部工作关系
第一节 老板的个人公关
注意自身的形象
第一,不要随便曝光
第二,尽量利用私人书信
第三,利用适当机会发表演说
构建互惠的网络
老板平日应该广结善缘,用心建立关系
建立关系,最要紧的是互惠互利
凡事以义气为重
老板应该建立起不重形式的相互信任,才能在关键时刻得到帮助
第二节 企业的分工合作
合并不如合作
把事情分解给不同的人去做,发挥各自的长处,而非交由一个人负责到底
主攻自己的专长,而不是什么都做,顾此失彼;大家分工合作,整体配合,共担风险
分工为了合作
既分工又合作
对待外部伙伴,既强调“众生平等”,又合理地融入“亲疏有别”
委曲才能求全
各人退让一步,站在对方的立场来思考,达成长久合作的目的
第三节 安顾客为了生存
了解顾客的需要
货真价实
供应不断
态度友善
更新产品
和顾客搞好关系
保持定期的接触:长期的、经常性的联系,例如节假日的问候
尊重客户,把客户变成朋友
买卖不成仁义在
第四节 安社会为了发展
善尽责任带来良好印象
为社会增加就业的机会
在社区营造良好的风气
第七章 家庭关系是终生学习的必修课
第一节 重视家庭
成家是生命意义的传承
中国是人本位,我们祭祀先祖,后人可以蒙荫、先人也可以借后世子孙的功业扬名
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三条路:立功、立言、立德,而最简单的则是生个儿子
中国人认为成功是一家人的荣耀,讲光宗耀祖、衣锦还乡
家人是生活幸福的源泉
重视个人对家庭的责任,尊重家人
有过错时主动检讨,而非父母推卸责任给子女
家人和谐相处,相亲相爱,家长公正不偏
家人之间相互成全、相互照顾
子女是成家立业的动力
去维系良好的亲子关系,经常保持密切的关系,充分了解子女的心灵动态
家人不分男女老幼,都能够同心协力,互相勉励支持
第二节 夫妻和谐
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基础
爱情是没有条件的,但是婚姻一定要有条件(门当户对)
婆媳关系搞不好,其实是儿子的责任,是他没有把人际关系搞好;婆婆教训媳妇的时候,儿子应该站在母亲这边,这样婆婆反而不计较了
夫妻处不好,最倒霉的是他们的子女
夫妻和睦是教养子女的良方
相敬如宾
彼此敬重、相互看得起对方
约束自己,不对别人有诸多要求
意见统一:尤其是在意见不同时,要好好沟通
分工合作
做各自擅长的事情,相互配合
例如,严父慈母
第三节 孝敬长辈
孝是传统美德
对自己的父母有信心,相信父母不可能不爱子女,更不可能害子女
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就算父母不完美,子女也没有权力去批评父母
父母不能强制子女孝顺,而是应该以身作则
不说教评论父母:如果说做父母的应该如此如此,你父母知道后,就会认为你在指责他们的缺失
一家人要真心,彼此要关怀,不要搞形式
顺并不等于孝
传统文化都只提过“孝道”“孝敬”,至于“孝顺”是对传统的曲解
我们一定要孝,不一定要顺,例如父母要子女做违法的事情时,听从才是不孝
顺的时候才是孝,你就要顺;不顺的时候才是孝,你就要不顺
子女没有资格教训父母,但是要帮助父母来了解现实状况
敬是孝的根本
敬爱父母,不对父母怠慢
适时回报父母
主动为父母分忧解劳,使父母衣食无忧,得以安享余年
关注父母的健康,赡养父母
心中牢记父母
不要让父母为了自己而操心
不但要在物质上提供帮助,而且应该在精神上使父母觉得欣慰喜悦
第四节 教养子女
亲子关系其实是教养关系
偏重于朋友关系(西方)
偏重于血缘关系的以前的中国)
认为儿子会替自己养老送终,所以重视儿子;女儿反正要嫁出去,所以不重视女儿
偏重于教养关系
教养子女,让他知道好坏善恶
既不能父母掌控一切、也不能放任什么都按小孩的意思来
儿孙自有儿孙福,你怎么教他,他都不思进取,那是他的事情,你尽心就好
教养子女从改变观念开始
错误观念
第一,把“爱”放在嘴边上
第二,把孩子培养成美国人
第三,把子女培养成最优秀的人
不要拿你的儿女同别人家的比
我们只需要把他培养成一个很独特的人就好
我们可以教育、引导,但子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是他自己决定的
第四,把教育的目标定得很低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
把目标设搞点,但是他做不到,我们也不要勉强
第五,拒绝子女回馈自己
不要推辞子女的孝心
但是不能强求子女奉养自己
爱就是给他相当的限制,帮助他自律
爱就是关怀,就是关心,就是替别人着想,就是会规范自己
父母是亲子关系的主导者
对子女有爱心,也不要求他对父母百依百顺
教育小孩后,给他自主权
父母对子女不能挟恩求报,你不能对子女这样说:“我这么辛苦,你还不好好学,你对得起我吗?”
教育子女要从其立场出发
体罚没有任何意义,我们要让小孩知道他错在哪里,就尽到父母的责任了
作者建议警告小孩五次,你才可以考虑打,打是手段。一个小孩做错事,大人不可以放过他,否则就是没有责任心
养育子女别追求物质奢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