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五十一集:唐代宗教
在唐代,除儒教、佛教、道教获得长足发展,其他外来宗教也在唐朝这个伟大的时代,传入中国,各自找到了播种开花的丰壤沃土。在唐代,从宫廷到乡村,从高高在上的帝王将相,到贫穷卑贱的村舍小民,无不浸染在各种宗教的影响之下。
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古籍馆里藏有古籍善本290余万册,其中最为珍贵的当属这些刻印精美的宋板书,因为传世量稀少,自明清以来,素有一页宋版一两黄金的说法,宋版书多用皮纸和麻纸,文理坚致而有韧性,版式疏朗雅洁,版心下方往往有刻字工人的姓名和每版的字数,字体和用墨都极为讲究,具有鲜明的宋代特征。从这些流传至今的宋版书中,人们不仅可以看到宋代成熟的雕版印刷技术,更加可以通过上面的文字还原出近千年前那个文化繁荣、科技发达的宋朝。
西辽(1124年—1218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在中国新疆和中亚地区建立的政权。突厥语和西方史籍称之为哈剌契丹(Qara -Khitay)或喀喇契丹。历3世3帝2后,享国94年。 其建立者是辽朝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八世孙耶律大石。
保卫家园,忘战必危,忘战必亡。在宋金之间,和与战的悲怆余音之中,历史的教训,不容忘记。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
第五十一集 :唐代宗教
道教
国教
道是本土本乡本生的文化,老子思想。
老子姓李,史学界说李渊为了抬高门第,追认老子是祖先。
道教优先
唐高祖
公元625年,下诏排定三教先后,令老先、次孔、末后释宗。
确定了道教的优先位置,在整个唐朝道教发展中起了极大的政策导向作用。
楼观台
道教圣地,位于西安市周至县终南山北麓,道教创始人老子在此著下《道德经》。
老子传道讲经的地方,素有天下第一福地的美誉。
保存许多珍贵石碑,唐高祖李渊下诏欧阳询撰序并书写的《大唐宗圣观记碑》。
唐太宗
继承其父说法,明确宣称自己是老子李耳的后裔。
公元637年,下达诏书,继续置道于佛之上,进一步巩固了道教作为唐朝国教的位置。
唐高宗
公元666年,在泰山自东汉光武帝之后举行的第一次封禅大典,笼罩道教色彩。
大典之后,命令全国各州各置观、寺各一所,这是历史上道教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有了国家支持的宫观网络。
将老子的故里毫州谷阳县改为真源县,追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创建祠庙。
唐玄宗
公元754年,朝献太清宫,并追尊老子为: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
老子的故里太清宫也受到国家的重视,规模达到鼎盛。
两次亲自注释并立碑,成为太清宫最珍贵的文物。
组织形式的变化
从在家向出家转变。
从各具传统整合成一个有序的体系。
涌现出一大批高道,人才辈出。
代表人物
孙思邈
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千金方》
著有《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是唐代以前医药学成就的系统总结,被誉为我国最早的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
通晓养生术,在食疗、养生、养老、养性方面,具有很大贡献。
擅长阴阳、推步、妙解数术、兼通佛典。
被后人誉为药王,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
叶法善
身居庙堂,经常出现在李唐王朝最高权力者身边。
历时50年,得到皇帝尊崇。
佛道之争
唐朝将道教居首,压制佛教引起佛教徒不满。
唐高宗时期,佛道之争论战道白热化。
公元660-663年,佛道之间均出现激烈争论。
皇权庇护道教,也给佛教给予相当大支持。
佛教
李渊早年即信奉佛法。
李世民
隋末,李世民消灭王世充时,借助少林武僧(少林十三棍僧救唐王)
即位后
因反省战争的残酷,在战场建造寺庙安慰亡灵。
客观上促进了佛教的繁荣与发达。
在唐代是汉传佛教成熟的时期,玄宗时,佛教遍布全国。
玄奘
洛阳偃师人,13岁出家。(玄奘西天取经)
公元629年,赴天竺求法,孤征17年,足迹遍及西域、印度百余国。
公元646年,回到长安,受唐太宗隆重接见,举行欢迎仪式。
从带回来的佛祖舍利150颗,金檀佛像7躯和657部经典,被隆重安置在弘福寺。
公元649年,李治请其任长安皇家大慈恩寺主持,并创立了著名的唯识宗。
翻译了74部1700多卷(佛典的经、律、论三大藏),唐太宗为其作序《大唐三藏圣教序》。
标志着汉传佛教开始有了自己完整的佛经佛典系统
公元664年,圆寂于玉华寺。
武则天
利用佛教经义为其登上皇位进行合法性论证,将佛教置于道教之前。
佛教得到很大发展,开宗立派广泛传播,影响最深远的是南北禅宗的诞生和定型。
少林寺
相传为禅宗一祖菩提达摩修禅练武的地方。首创禅宗。
核心:在生活中修行。禅武合一。
五祖弘忍大师
在五祖寺(湖北黄梅县)弘法道场,当时称东山寺。
公元661年,弘忍大师让众弟子各书一偈,表达自己的佛法悟境,选出自己的法脉传人。
六祖慧能:”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最终将木棉袈裟秘传给他。
六祖慧能
南华禅寺(广东韶山),岭南著名寺院,供奉六祖慧能的真身。
公元667年,在广州法性寺出家,开始弘法之旅
是他昔日弘法三十七年的道场,登坛讲法。
提倡一切行住坐卧动作里也可体会禅的境界,他以传统文化的精髓,结合禅宗教义的秘笈,形成中国佛教禅宗的南宗。
公元712年,圆寂。
神秀
在北方传授渐教,渐教的修行方式注重循序渐进,被称为北宗。
禅宗
禅宗形成南北两宗,南北两宗都自称禅的正宗。
因慧能传得袈裟,徒众又盛,南宗禅学的影响逐渐遍及全国。
宗教融合
开元天宝年间,唐朝社会对宗教的态度和政策又利用转变为促进融合。
公元722年,将御注的《孝经》颁于天下,要求每家藏有,勤加研习,反映了对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的重视,维持社会秩序。
公元735年,御制《道德经注》,并御注了佛教的《金刚经》。
《石台孝经碑》,被誉为碑林第一迎客碑,由唐玄宗亲自作序、注解、书写。
公元735年,朝廷举行三教讲论活动,唐玄宗明确提出”会三归一“的主张。
皇权的态度,不断消弥儒、佛、道三者之间的对立,促成了三教的融洽相处,共同繁荣。
文人士大夫的努力功不可没。唐代诗人普遍怀有宗教倾向:李白崇道、杜甫崇儒、白居易佛道兼修,晚年皈依佛门、王维”诗佛“崇佛。
佛教艺术
唐代佛教绘画盛极一时,以吴道子名声最著。
怀素好草书,”狂僧“之名,与张旭合成”张颠素狂“,懂得佛教才能了解体会唐代书画。
唐代书法和绘画领域是传播佛教艺术的主阵地。
反佛
安史之乱后,唐朝走向衰落,社会矛盾家具,求生存的民众大量涌入佛门。
武宗
公元842年,要求各寺院驱赶没有合法身份的僧人,禁止寺院梯度,没收部分寺院财产。
公元844年,下令禁止长安各寺院供养佛牙,禁止信徒前往五台山、终南山等佛教圣地巡礼。
公元845年,灭佛进入高潮。七月,下令拆毁全国大多数寺庙,僧尼还俗。
历史上三武一宗共四次灭佛活动。
复兴佛法
公元846年,武宗吃丹药中毒去世,宣宗即位,立即宣布复兴佛法
懿宗时期,对佛教崇奉登峰造极。
公元873年,不顾朝臣规劝,迎请佛骨舍利入长安,是唐朝皇帝最后一次迎请佛舍利,也是最隆重一次。
八个月后,舍利被送回法门寺,其子僖[xī]宗将佛指舍利及数千件稀世珍宝一同封入法门寺塔下地宫。
在唐代,各种宗教自由竞争,良性发展,使唐代文化呈现出多元局面,这不仅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呈现出与此前许多不同的特质,也深深影响着中国思想文化后来的发展走向。宗教和谐,是唐代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