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革命前途: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联合专政,最终过度到社会主义社会。
1992年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
这是一篇关于必修一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 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的思维导图,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收藏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一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基本国情: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形式上独立自主,实际上政治、经济、文化受外国殖主义者控制
半封建:形式上封建统治、自然经济站主导地位,实际上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不断发展
任务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探索结论: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帝国主义绝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
中国的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根本原因: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
新民主主义革命
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
开端
1919年,五四运动
领导力量
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人民有了主心骨
正确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革命过程
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后,在1949夺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性质
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两步走
改变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社会
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新在哪里
领导权: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
革命前途: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联合专政,最终过度到社会主义社会
所属世界革命范畴: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新民主主义与旧民主主义
不同点
领导阶级不同
新
无产阶级
旧
民族资产阶级
指导思想不同
三民主义
革命结果不同
革命胜利,成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有胜利的一面,但最终革命成果被窃取,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共同点
革命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
革命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历史意义: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政治意义: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度创造了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富民强、民族复兴展现了美好的前景和现实道路
世界意义:极大的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功绩
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民族共和国
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第二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最深刻最伟大的变革--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过渡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时间:1949年10月到1956年底(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
总路线和总任务:一化三改
社会主义工业化
发展生产力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改革生产关系,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
历史必然性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的开始了对他们的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
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
国内原因
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国际原因
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标志:1956年,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意义
极大的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
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造性的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历史课题
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党的八大
最重要贡献: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指明了方向
主要矛盾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的矛盾
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的矛盾
成就
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艰辛探索意义
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雄辩的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的成就,为在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主要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过渡时期
主要矛盾: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一化三改、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党的八大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历史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2017年党的十九大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的两次结合
第一次结合: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第二次结合: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