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
如何设计充实且快乐的人生? 这是一本非传统的人生指导书, 不同于那些传统的励志类书籍。 作者通过引入“设计思维”这一概念, 指导你运用设计师的思考方式, 找到自己的生活目标, 重新定义自己, 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大胆尝试,低成本试错, 从而过上幸福的生活。
编辑于2022-08-12 17:51:02 江苏省这张思维导图,是以《福格行为模型》为底层操作系统,打通行为科学三大黄金三角: ❶ 成瘾机制(《上瘾》×《软瘾》):解码习惯养成的双螺旋结构,让「强迫性沉溺」转化为「战略性依赖」 ; ❷ 微观裂变(《微习惯》×《掌控习惯》):建立从原子习惯到复利效应的跃迁通道 ; ❸ 职场显化(《5%职场精英的工作习惯》×《习惯的力量》):将神经科学原理转化为可复制的生产力武器 。
21世纪,医学进入史上上独一无二的慢病时代。 代谢性疾病、癌症、心脏病、神经退行性疾病成了影响人类寿命的四大“杀手”。 面对新的挑战,除了治疗,更要预防! 本书作者、斯坦福大学医学博士彼得·阿提亚为你制定实现百岁人生的长寿战略。 从养老到“享老”,提前了解“对手”,才能百战不殆。
你一定听说过书法家颜真卿,但你不知道的是: 安史之乱中,他提刀为将,率领20万大军硬刚安禄山; 为保家国,颜氏一族30余口被害,他字字血泪,写下媲美《兰亭序》的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75岁高龄,他领命前往敌营,知其不可而为之,慷慨舍身赴死。 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颜真卿告诉你,堂堂君子如何铁骨震世,谋略无双。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张思维导图,是以《福格行为模型》为底层操作系统,打通行为科学三大黄金三角: ❶ 成瘾机制(《上瘾》×《软瘾》):解码习惯养成的双螺旋结构,让「强迫性沉溺」转化为「战略性依赖」 ; ❷ 微观裂变(《微习惯》×《掌控习惯》):建立从原子习惯到复利效应的跃迁通道 ; ❸ 职场显化(《5%职场精英的工作习惯》×《习惯的力量》):将神经科学原理转化为可复制的生产力武器 。
21世纪,医学进入史上上独一无二的慢病时代。 代谢性疾病、癌症、心脏病、神经退行性疾病成了影响人类寿命的四大“杀手”。 面对新的挑战,除了治疗,更要预防! 本书作者、斯坦福大学医学博士彼得·阿提亚为你制定实现百岁人生的长寿战略。 从养老到“享老”,提前了解“对手”,才能百战不殆。
你一定听说过书法家颜真卿,但你不知道的是: 安史之乱中,他提刀为将,率领20万大军硬刚安禄山; 为保家国,颜氏一族30余口被害,他字字血泪,写下媲美《兰亭序》的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75岁高龄,他领命前往敌营,知其不可而为之,慷慨舍身赴死。 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颜真卿告诉你,堂堂君子如何铁骨震世,谋略无双。
《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
作者
[美]比尔·博内特
[美]戴夫·伊万斯宇
简介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用设计思维创造充实快乐的人生
跳出惯性思维,找到新的人生目标
来自斯坦福大学备受欢迎的人生设计课,运用设计思维模式,找到生活目标,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本书适宜人群
1.对自我管理有要求的人
2.对心理学有广泛兴趣的人
3.对职业规划有需求的人
4.对提升幸福力有渴望的人
背景知识
心流
1.它指的是能让人全身心投入的,同样伴有兴奋感,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
2.当你在某项活动中处于心流状态时,你会感到时间好像静止了,你已经完全沉浸其中,而且这项活动的难度刚好与你的技能相匹配,让你既不会感到无聊,也不会因为太难而紧张
3.这个概念,由心理学家米哈里·齐克森米哈赖在1960年代首次提出
参考书:[美]米哈里·齐克森米哈赖 《心流》
原型设计
设计行业用的术语,是指在成品未成形前,先画出框架或草图,这样自己内心的倾向,和别人的反馈就能得到充分的讨论并进行测试
原型设计在识别问题、减少风险、节省成本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本书认为,任何事物其实都可以进行原型设计
人生是工业品还是艺术品?
1.工程问题
目标明确
有最好的解决方案
2.设计问题
没有正确答案
存在各种精彩的答案
3.寻找人生方向的误区
把设计问题误认为工程问题
盲目追求工业品才具备的最合适、最好
4.学习设计师思维
创造而非思考
根据想象行动
人生四步设计法
1.自我评估
并非兴趣评估,激情是结果而非起点
评估当下
1.发现重力问题
接受现实,重新定义问题
2.仪表盘练习
评估健康、工作、娱乐、爱等几个维度
记录美好时光日志
1.发现心流出现的瞬间
2.发现特别消耗能量的任务
思维导图拓展意向人生
三层词兴趣联想法
2.制定奥德赛计划
“奥德赛”计划
荷马史诗“奥德赛”冒险之旅
多重计划增加成功抵达可能
三个版本的人生五年计划
第一个选择:当下正在做的事
第二个选择:若当下剧变,最想做的事
第三个选择:不考虑金钱和形象,最想做的事
“奥德赛计划”要求
6字概括每个计划的核心
针对每个计划提三个问题
通过仪表盘模型评估计划
3.开启“原型设计”
原型设计特点
不依赖数据,可快速反馈
人生的原型设计
提出有难度的问题
创造真实体验
提出假设
快速失败
人生设计采访
找正在过着你意向生活的人聊聊
切忌把采访变成工作面试
原型体验
近距离、短期体验向往的生活
4.实践四个步骤,学会明智选择
收集和创建选项
缩小范围列表
将选项分类合并,找出各类中最优的一个
明智选择
体验最后剩余的5个选项,做出选择
放手向前看
不执着于苦思,勇敢前进
修炼失败免疫法
1.大部分失败都叫试错
人生是个无限循环
正确应对失败的心态,比成功更有意义
2.失败重构练习
记录下失败经历
对失败进行分类
低级错误导致的失败
只能下次注意
自身弱点导致的失败
难克服、尽量避免
蕴含成长机会的失败
鉴别这类失败,从中学习
书籍金句
1.不要“做出决定,坚定推进”,而是“边走边看,低成本试错”
2.设计一种自己热爱的生活,什么时候都不晚
3.你活着,绝不是为了一天把8个小时浪费在你憎恨的工作上,而是还有更有意义的事
4.人生设计犹如一段旅途,不要纠结哪里是最终的目的地,而是专注于过程,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如何克服迷茫
1.发现心流时刻,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2.开启人生设计,打造多种可能性
3.正确认识失败,在困难中看到成长
如何设计充实且快乐的人生? 这是一本非传统的人生指导书, 不同于那些传统的励志类书籍。 作者通过引入“设计思维”这一概念, 指导你运用设计师的思考方式, 找到自己的生活目标, 重新定义自己, 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大胆尝试,低成本试错, 从而过上幸福的生活。
精神熵
每当资讯对意识的目标构成威胁,就会发生内在失序的现象
背景知识
熵,原为热力学名词,用来度量体系混乱程度
熵增原理
就是在孤立系统中,体系与环境没有能量交换,体系总是自发地像混乱度增大的方向变化,使整个系统的熵值增大
而在本书中,米哈里借用“熵”,形容精神的混乱程度,即精神熵
属于你的财富,藏在心流里
《心流》
1.人何时最幸福?
人类不满的根源:内在秩序的缺失
最优体验和心流是幸福的代名词
当你处于最优体验时,你会感到无比欣喜,觉得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动,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不被莫名其妙的力量牵着鼻子走
弗洛伊德“本我”、“超我”、“自我”
2.意识的运作方式
意识
是某些我们能感觉到,而且有能力引导其方向的事件,诸如情绪、感觉、思想、企图
意图
是将意识化资讯为秩序的那股力量
注意力
负责从数以百万计位的资讯中挑出相关的资讯,以及从记忆中抽取相关的参考数据,然后评估时间,采取正确的对策
注意力塑造自我,也被自我塑造
自我
包含了通过意识的一切:记忆、行为、欲望、乐趣、痛苦等
更为重要的是,这个自我代表我们点滴建立起来的目标的先后顺序。比如,银行家的自我可能涵盖在他的投资策略里
静态
精神熵
最优体验(精神负熵)
动态
3.心流的构成要素
具挑战性的活动
知行合一
明确目标与及时反馈
全神贯注
掌控自如
浑然忘我
时间感异常
4.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心流
工作之乐
1.心理体验抽样法:工作心流大于休闲心流
2.如何像玩一样工作?
3.有效使用闲暇时间
人际之乐
1.如何面对孤独决定你的独处质量
2.将家庭生活转化为心流
必须先有存在的目标
必须通过独特化与整合
保持沟通渠道畅通
挑战与技巧平衡的因素
3.胸怀大我
思维之乐
感官之乐
5.自得其乐的性格
家庭对塑造这种性格的影响
把无助的现状转变为心流
1.不自觉的自我肯定
2.注意力集中于外界
3.找寻新出路
如何培养自得其乐的性格
1.确立目标
2.全神贯注
3.避免过于自我
4.从当前体验中寻求乐趣
6.追寻生命的意义
培养方向感
下定决心
重获内心和谐
一贯的人生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