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江西省情
全省共有55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 99%以上;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畲族、苗族、回族、壮族、满族。
编辑于2022-08-12 21:10:26 江西江西省情
全省共有 55 个民族
其中汉族人口占 99%以上
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畲族、苗族、回族、壮族、满族
江西历史沿革
战国时代
江西有艾、番 2 个县邑
秦汉
全国推行郡县制
西汉汉高帝初年(约公元前202 年)时设豫章郡
郡治南昌
贞观元年唐太宗
宗划全国为 10 道监察区
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
省名
元代
实行行省制
设江西等处行中书省(简称江西行省或江西省)
龙兴路(南昌)为核心,统辖大半个江西,兼及广州路等多个路州
明代
改行省为布政使司(习惯仍称省)
并重新划分省域,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区
江西地理概况
位置面积
地处中国东南偏中部长江中下游南岸
吴头楚尾,粤户闽庭
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
省面积 16.69 万平方公里
辖 11 个设区市、100 个县(市、区)
南昌市、景德镇市、萍乡市、九江市、新余市、鹰潭市、赣州市、吉安市、宜春市、抚州市、上饶市。
地形地势
常态地貌类型以山地、丘陵为主
山地占全省面积的 36%
丘陵占 42%
平原占 12%
水域占 10%
主要山脉多分布于省境边陲
东部有武夷山,南部有大庾岭和九连山,西部有罗霄山脉,西北部有幕阜山和九岭山
气候天气
江西位于长江以南,纬度较低,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四季分明且天气复杂多变
江西自然资源
水资源
是长江流域的重要省份之一
较丰富
全省 97.7% 的面积属于长江流域
多年平均降雨量 1638 毫米
人均占有量是全国人均的约 2 倍
全省五大河流
赣江、抚河、信江、修水和饶河
河川径流总量居全国第7
赣北有全国第一大淡水湖泊——鄱阳湖
生物资源
江西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
江西特有树种
宜春市的落叶木莲
是木莲属唯一落叶的植物
东乡县的野生稻为近代水稻始祖
是我国分布最北的野生稻
萍乡市长红檵 [jì] 木母树
树龄 300 多年,为世界仅存的长红檵木母树
江西森林覆盖率63.1% ,活立木蓄积量 4.45 亿立方米,活立竹总株数 19 亿根,均位居全国前列
杉木、马尾松、樟树为本省主要乡土树种
茶、板栗、柑橘为本省主要经济林树种
鄱阳湖长江江豚约450 头,占整个长江江豚种群近一半
矿产资源
江西地下矿藏丰富,是我国矿产资源配套程度较高的省份之一
储量居全国前三位的有
有铜、钨、银、钽、钪、铀、铷、铯、金、伴生硫、滑石、石英粉、硅灰石等
七朵金花
铜、钨、钽、铀、稀土、金、银
世界钨都
稀土王国
中国铜都
有色金属之乡
江西旅游文化资源
旅游资源
红色摇篮、绿色家园
全省现有世界遗产地 5 处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1 处,世界地质公园 3 处,国际重要湿地 1 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5 处。主要旅游景区可概括为“ 3461 ”。
四大名山
庐山、井冈山、三清山、龙虎山
四大摇篮
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
人民军队的摇篮南昌
共和国的摇篮瑞金
工人运动的摇篮安源
四个千年
千年瓷都景德镇、千年名楼滕王阁、千年书院白鹿洞、千年古刹东林寺
六个一
一湖(鄱阳湖)
一村(婺源)
一海(庐山西海)
一峰(龟峰)
一道(小平小道)
一城(共青城)
江西特产
景德镇的瓷器源远流长
的特色闻名中外
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樟树的四特酒
周恩来总理赞誉为“清、香、醇、纯”
遂川狗牯脑茶叶
曾获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
南丰蜜橘
历史上是皇室贡品
庐山云雾茶、中华猕猴桃、赣南脐橙、南安板鸭、泰和乌鸡、江铃汽车、凤
凰相机、金圣卷烟等,列入中国驰名商标的品种有159 件
文化名人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江西人才辈出
徐孺子
(79~168),名稚,字孺子,东汉豫章南昌县(今江西南昌)人。为江西 历史上第一位著名贤士。他一生博学多识,淡泊自守,官府多次征诏,皆不出仕。有“南州高士”之美称。相传豫章太守陈蕃慕其才品而特为其专设一榻,去则悬之。于是便有了王勃《滕王阁序》中“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这典故,并千古流芳。今南昌名胜孺子亭,原是徐孺子垂钓之处,为豫章十景之一。
欧阳修
(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 阳文忠公。庐陵沙溪(今属吉安永丰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苏轼、苏辙及曾巩、王安 石皆出其门下。是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的实践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其一 生著述丰厚,诗、词、文均为一时之冠。有《欧阳文忠公集》等存世,其《集古录跋尾》 是今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
陶渊明
(约 365~427),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 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 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 其诗其文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清高耿介,洒脱恬淡。影响了几代文人的思想和创作。 作品有《饮酒》、《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等
曾巩
(1019~1083),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江西南丰)人。北宋文学家,“唐 宋八大家”之一。以散文著称。师从欧阳修门下,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 主张“文以明道”,把欧阳修的“事信、言文”观点推广到史传文学和碑铭文字上。文 风以“古雅、平正、冲和”见称,自然淳朴,自成一家。曾巩一生著述丰富,有《元丰 类稿》50 卷、《续元丰类稿》40 卷、《外集》10 卷流行于世
王安石
(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文,又称王 文公。临川(现抚州东乡)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也是著名改革家。“唐宋 八大家”之一。其诗文长于说理与修辞,善用典,警辟精绝,风格或遒劲有力,或情韵 深婉。1069 年任参知政事始,推出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和募役法等政治变法对宋初社 会经济具有深刻影响,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有《王临川集》、 《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黄庭坚
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黔安居士等。北宋著名诗人、 词人、书法家。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其诗书画号称“三绝”,与苏轼齐名,世 称“苏黄”。其诗内容丰富,风格奇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脱胎换骨、点铁成 金”。推陈出新,开一代风气,被尊为“江西诗派”之祖。其书兼擅行、草,以侧险取 势,纵横奇崛,自成风格,为宋四家之一。有《山谷集》、《华严疏》、《松风阁诗》 等存世
朱熹
(1130~1200),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字元晦,号晦庵,别号 紫阳等。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为宋代理学集大成者,世尊称“朱子”,从 祀孔庙。朱熹一生致力于儒家经典的注释与阐发,确立了中国古代最庞大、最完整的客 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此外,在经 学、史学、文学、自然科学等有较大成就。著作有《近思录》、《四书章句集注》、《朱 子语类》等。
其他
陆九渊(1139~1192),字子静,号象山先生。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抚州金 溪人。与朱熹齐名,史称“朱陆”。一生致力于授徒讲学,创立学派,是中国主观唯心 主义“心学”的创始人。明代王阳明发展其学说,成为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 对近代中国理学产生深远影响。著有《象山全集》。其言论“人惟患无志,有志无有不 成者”;“自立自重,不可跟人脚迹,学人言语。”;“不可自暴自弃自屈”,至今受 用无穷。 文天祥(1236~1283),南宋后期杰出民族英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庐陵(今江 西吉安)人,原名云孙,字天祥,后改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文山。著作有《文山先 生全集》、《文山乐府》,名篇有《正气歌》、《过零丁洋》等。文天祥以忠烈名传后 世,被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他宁死不屈,从容就义。诗句“人生自古谁无 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千古绝唱。 马端临(约 1254~1323),宋元之际著名的历史学家。字贵与,一字贵舆,号竹 洲。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著有《文献通考》、《大学集注》、《多识录》等。 代表作《文献通考》共 348 卷,分田赋、户口、征榷、选举、职官、乐、兵、弄、学校、 钱币等二十四门。是记叙中国历代典章制度的文化通史。在中国浩渺的史籍中具有重要 地位。其以一人之力,成就如此皇皇巨著,其学问之广,功夫之深,当为世代所敬仰。 汪大渊(约 1310~?),元代著名航海家,我国历史上第一个附舶远航并留下著 作的人。字焕章,江西南昌人。他两下西洋,游踪广远,著述精深,直到清代中叶以前, 都难有人与之匹敌。西方学者称他为“东方的马可·波罗”。代表作《岛夷志略》详细 记载了亚、非、澳各洲 22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疆域、物产、风土、民俗和贸易,是研究 元代海外交通史、中外关系史、西域南海物产志和民俗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况钟(1384—1443),字伯律,号龙冈,又号如愚,明靖安人(今江西靖安县高湖 镇崖口村人)。明代著名清官、诗人。由于况钟出身吏员,深知吏治中的积弊,因此, 任苏州知府期间,惩奸吏、清积案、平冤狱、减重赋。深受百姓爱戴,人称“况青天”, 享誉全国。古代传奇小说中载有不少况钟办案故事。如昆曲《十五贯》,把他刚正廉洁、 孜孜爱民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著有《况太守集》。 魏良辅(1489~1566),字师召,号此斋,晚年号尚泉、上泉,又号玉峰。明代杰 出的戏曲音乐家、戏曲革新家。新建(今属江西南昌)人。其精通音律,嗓音美好,熟 谙当时流行的南北曲多种声腔,长期钻研戏曲艺术。被誉为“国工”、“曲圣”,乃至 昆腔(南曲)“鼻祖”。代表作《曲律》(一名《南词引正》)是一本论述歌唱方法和 唱曲理论著作。作者逐条简要地阐述了昆曲在字、腔、板眼等各方面的练唱技术,南北 曲唱法的区别等。对后世戏曲音乐理论有深远影响。 宋应星(1587~1661),字长庚。奉新北乡(今属江西奉新县宋埠镇)人。明末清 初著名科学家。被称为“中国的狄德罗”。在世界科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宋应星才大 学博,著有《野议》、《谈天》、《论气》、《思怜》等十几种著作。代表作《天工开 物》,被誉为“中国古代科技百科全书”。该书详细记载了十七世纪中国农业、工业和 手工业生产领域中的一百三十多项生产技术和经验,几乎包括了社会全部生产领域。极 具研究价值。 汤显祖(1550~1616),明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茧翁,自署 清远道人。临川人(今江西临川)。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中 国的莎士比亚”。其主要创作成就在戏曲方面,代表作是《牡丹亭》,它和《邯郸记》、 《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他的作品和戏剧活动,均根植于现实生 活的土壤,同时又彰显出高度的浪漫主义精神,影响深远。有《汤显祖集》存世。 八大山人(约 1626~约 1705),即朱耷,有雪个、个山、个山驴、驴屋、人屋、 道朗等别号。明宁献王朱权后裔,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杰出画家、书法家。以大笔水 墨写意画著称。一生从事绘画,结合诗、书、篆刻,尤以花鸟画称美于世。其作品特点: 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笔墨苍劲圆秀,简朴豪放,章法结构高旷纵横,独出新奇,对后 世影响极大。郑板桥、吴昌硕、傅抱石、齐白石、李苦禅、张大千等对其推崇备至。代 表作有:《鱼鸟》、《松下鸣禽图》、《荷花水鸟图》等。 陈寅恪(1890~1969),世界著名的汉学家和国学大师,古典文学研究家、史学家。 清诗人陈三立之子。江西义宁(今江西修水)人。具备十几种语言能力,尤以梵文和巴 利文特精。他能以批判的方法并利用各种文字的史料从事研究,是最有学问、最科学的 历史学家。专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 《柳如是别传》等。1955 年当选为首届中国科学院院士。 詹天佑(1861~1919),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先驱,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字达朝, 号眷诚,广东南海人,原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婺源)。1872 年年仅 12 岁的詹天佑作 为中国第一批官办留洋学生留学美国。1881 年学成回国后修建或主持修建了京奉、京 张、张绥、津浦、川汉、粤汉、汉粤川等铁路。对中国铁路网的规划、勘测、设计、施 工、管理,都有开创性的贡献。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方志敏(1899—1935),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 的农民运动领袖。原名远镇,小名正鹄,学名志敏。江西上饶弋阳县人。参与领导弋横 起义,创建赣东北苏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领导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 10 军。1935 年 被俘。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他正气凛然,坚贞不屈。写下了《清贫》、《可 爱的中国》、《狱中纪实》、《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等文稿。表现了一位共产主义 战士高尚的革命情操和坚定的革命信念。 傅抱石(1904~1965),现代著名国画家、美术史研究和绘画理论家。原名长生、 瑞麟,号抱石斋主人。祖籍江西新余,生于南昌。1933 年留学日本,攻东方美术史学。 著有《中国古代山水画史研究》、《中国山水人物技法》、《中国绘画理论》等。艺术 创作以山水画成就最大。为“新山水画”代表。其崇尚革新,建树良多。以皮纸破笔绘 山水,创独特皴法——抱石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