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美学原理第八章悲剧与喜剧
这是一个关于美学原理第八章悲剧与喜剧的思维导图,悲剧,一般认为主要表现主人公从事的事业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恶势力的迫害及本身的过错而致失败,甚至个人毁灭,但其精神却在失败和毁灭中获得肯定。
编辑于2022-08-14 01:45:17 广西壮族自治区悲剧与喜剧
关于审美范畴
审美范畴就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产生的某一 类型审美意象的“大风格”的概括和结晶。
西方的“人体美” 哥特式建筑 普希金诗歌
沉郁——儒家文化(杜甫) 飘逸——道家文化(李白) 空灵——禅宗文化(王维)
第一节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
一、对悲剧的解释
悲剧有广义、狭义之分。 我们所讲的悲剧,是作为审美形态的广义的悲剧, 而不是作为戏剧样式的狭义的悲剧。
亚里士多德
悲剧是人的行为造成的
悲剧引起人的怜悯和恐惧而使人得到净化
“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 “不作不死”
亚里士多德《俄狄浦斯王》“杀父娶母”证实这一观点: 悲剧的主角并不是坏人,他之所以陷入了厄运,并不是他做了坏事, 而是他犯了过失,他的行为产生了他意想不到的结果。
黑格尔
悲剧是两种片面的理想的冲突。
“悲剧所表现的正是两种对立的理想或者‘普遍力量’的冲突和调解。”
《安提戈涅》
尼采
悲剧的主角只是生命的狂澜中一点一滴,他牺牲了性命也不过一点一滴 的水归原到无涯的大海。 在个体生命的无常中显出永恒的生命的不朽,这是悲剧的最大的使命, 也就是悲剧使人快意的原因之一。
悲剧概念的三种解释
1.作为戏剧艺术类型的悲剧:与喜剧、正剧相对
2.作为日常话语的悲剧:指不幸或悲惨的事情
3.作为美学范畴与审美形态的悲剧:与 喜剧、优美、崇高 相对
二、悲剧的本质
(一)悲剧范畴的美学界说
悲剧: 悲剧是指具有值得人同情、认同的个体,在 特定必然性的社会冲突中,遭遇不应有 却又 不可避免的不幸,失败甚至死亡结局 的同时, 个性遭到毁灭或自由自觉的人性受到伤害, 并激起审美者悲伤、怜悯与恐惧等复杂审美 情感,乃至发生某种转变的一种审美形态。
作为审美形态的悲剧的生发、展开过程 即悲剧审美, 此过程中获得的美即悲剧美。
悲剧审美四要素
悲剧主角
悲剧事件
悲剧悖论
矛盾冲突
悲剧效果
结局
根据悲剧主角个性特征中的呈现方式, 美学意义上的悲剧可分为
崇高性悲剧
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的福利将火种盗往人间, 因而被宙斯用镣铐钉在高加索山受酷刑折磨的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非崇高性悲剧
悲剧主角的个性是无个性。这些是消磨于极平常的, 或者简直近乎没有事情的悲剧。
《摩登时代》沦为活扳手的工人的机械动作, 就是被特定的现实情境及其力量同化消解。
(二)悲剧的特征
1.悲剧至少有一个值得人同情和认同的个性化人物作为主人公
主角
2.悲剧人物会遭遇到一个结局不幸的灾祸、失败或死亡的悲惨事件, 并常常使个性遭到毁灭或者使自由自觉的人性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
事件、结局
3.悲剧人物所遭遇的痛苦甚至死亡结局及其人性伤害或者丧失, 既是必然而不可避免的,又同时是 不正当的、令人不可接受。
4.悲剧会引发其审美者恐惧、怜悯与悲伤等诸多复杂的情绪反应 与审美感受,甚至发生某种精神提升或转变。
P211
《俄狄浦斯王》包含的意蕴
①俄狄浦斯的遭遇说明命运是不可抗拒的,并有捉弄人的意味
②故事中所有的人都有意识地为避免神谕的实现 而做出相应的选择(行为),然而正是这些选择(行为), 使神谕得到实现。
知道预言是实现预言的前提
③人的“知识”,造成的“错误”
俄狄浦斯回答出了狮身人面兽的谜语,最后导致“杀父娶母”
④俄狄浦斯本意并不是为恶,但是他为避免为恶而付出的选择(行为) 却使结果事与愿违。
结局: ①命运是悲剧的 ②俄狄浦斯具有崇高的品质
⑤故事中显示出主人公“自主”、“自觉”的品质
俄狄浦斯是英雄的人物形象
⑥故事中产生了亚里士多德悲剧的恐惧、怜悯、净化的效果
如《青春之歌》林道静成长为一个革命者
命运是古希腊悲剧的核心。 ▲注:除非作品中明确提到“命运”, 才能使用这个词来概括角色的悲剧。 因为命运的安排是笼统的,需要结合 文学作品分析。
朱光潜
一个民族必须深刻,才能认识人生悲剧性的一面, 又必须坚强,才能忍受。
解读:真正的悲剧(是理智的、理性的) 不会让读者在读完后消沉很久, 它应该是带给读者某种启发,而不是对某种东西 产生恐惧心理。
三、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与崇高的关系
联系
①二者都侧重于展示人物所处的矛盾冲突或对抗状态
②二者都使人在紧张刺激的痛感中体验到一种独特而强烈的审美形态
③二者在有的情况下是统一的,可交叉形成悲壮的审美形态
转化
区别
①悲剧更侧重人物所置身矛盾的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和不可避免的失败, 崇高突出的是人物的斗争精神及其胜利前景
②悲剧侧重表现个体命运,格外强烈地刺激着 个体意识的觉醒, 崇高则突出人类总体背景,它引导个体向人性道德境界升华
人的行为
③较之于崇高,悲剧常常以深邃的哲理内容启人深思
人得到净化
④悲剧的审美对象范围小,只限于人的行为及其事件, 而崇高也可包括自然事物与现象
第二节 作为审美范畴的喜剧
一、作为审美范畴的喜剧的本质
(一)喜剧概念的三种含义
1.作为戏剧艺术类型的悲剧:与悲剧、正剧相对
2.作为日常话语的悲剧:指令人高兴或感到可笑、滑稽的事情
3.作为美学范畴与审美形态的悲剧:与 悲剧、优美、崇高 相对
(二)喜剧范畴的美学界说
喜剧是指具有这样那样的弱点、缺陷甚至虚假丑恶特性的事物, 在特定的矛盾冲突或不和谐情境事件中暴露出自身的不协调与自 相矛盾性,从而令人产生笑等相关情感反应的审美形态。
喜剧审美四要素
喜剧主角
喜剧事件
喜剧矛盾
喜剧效果
喜剧美的分类
肯定性喜剧
正向的、纯粹的。“丑中见美”“以丑衬美”
否定性喜剧
引起反衬、反思, 具有讽刺效果
二、作为审美范畴的喜剧的特征
①喜剧人物的无价值或反价值性: 不管喜剧主角是个体还是群体,也不管其性格是简单还是复杂,正如主角的有价值性 构成了悲剧审美的基础条件一样,主角的无价值性或反价值性则构成了喜剧审美的重要 前提。
亚里士多德
“喜剧是对于比较坏的人的摹仿,然而,‘坏’不是指 一切恶而言,而是指丑而言。其中一种是滑稽。滑稽 的事物是某种错误或丑陋,不致引起痛苦或伤害,现成 的例子如滑稽面具,它又丑又怪,但不使人感到痛苦。”
奥森
喜剧主人公的无价值性: “悲剧赋予价值,喜剧却取消价值; 悲剧显示生命被引向重大的结局,喜剧或者不引向这样的结局, 或者表明这样的结局是未必可能的。如果把后一种动作称之为无价值的, 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喜剧定义为是一种无价值的动作的模仿。”
鲁迅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②喜剧事件的矛盾性与可笑性: 作为喜剧审美对象的喜剧事件,常常在形式上表现出不和谐、不协调的矛盾性及其反常性, 在内容上表现出可笑性的特征。
达到审美的价值意义
表现出对社会的批判
③喜剧矛盾的突发性: 悲剧事件的矛盾冲突具有悖论性,喜剧事件的矛盾冲突具有突发性。 喜剧事件矛盾冲突有突发性,就是有悬念,能扣人心弦,而且急转直下,出人意料之外, 由知觉、想象到理解、情感的运动异常迅速,形成拍案叫绝、惊喜交错 的特色。
电影《小鬼当家》中, “小鬼”即八岁男孩凯文同乘圣诞节 无人之际入室盗窃的两个成年窃贼 之间所发生的一系列匪夷所思的 搞笑情节。
《儒林外史》中严监生死前的一个著名细节就颇能说明 喜剧矛盾的突发性: 严监生伸出两个指尖对着油灯迟迟不闭眼的情形明显造成 了一个悬念,等到妻子终于明白含义挑去油灯里两条灯芯中的 一条后,严监生才死去的结果,则是对上述悬念的解除。 这一个过程所表现的喜剧矛盾发展具有突发性,严监生这 观个爱财如命的守财奴形象,也正是通过这一喜剧性细节而鲜活 起来,并成为一个当之无愧的文学经典。
④喜剧效果的愉悦性: 对喜剧人物虚假性的暴露、嘲弄或批判的同时,对引人发笑的喜剧人物的喜剧心态 亦即优越感的笑的尽情展示,也正构成了喜剧审美的主要内容及其魅力所在。
通过阿Q滑稽可笑的言行、外貌,反衬他的悲剧结局、悲剧命运, 达到批判现实的效果,引起人们深思。
小结: 悲剧和喜剧共同作为审美形态之一,所形成的悲剧美和喜剧美在一定意义上也代表了人类审美情感对应的两级,但悲剧美和喜剧美常会因 审美对象的差异而发生奇妙的转化与融合,以至出现诸多中间形态,如 悲喜剧。
浮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