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管理知识
公基管理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包括管理概述、行政管理概述、行政组织、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公共危机管理几个方面的内容介绍。
编辑于2022-08-15 22:56:35 黑龙江省管理知识
管理概述
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以人为中心对组织所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期高效的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
主要管理理论及代表人物
古典管理阶段
泰勒及其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之父”
提倡管理要科学化、标准化
《科学管理原理》、《科学管理》
泰勒使管理由经验发展为一门科学
主要内容
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必须为每项工作选择“第一流的工人”,实施标准化管理,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强调雇主与工人合作的“精神革命”,主张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实行职能工长制
法约尔
“一般管理理论”
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
“经营管理之父”
提出了管理的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和 14项管理原则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韦伯
组织理论之父
行政集权制理论
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是所谓官僚制,亦叫“科层制”
人际关系学说
代表人物是梅奥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人的基本需要可以归纳为由低到高的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包括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双因素理论对管理者的启示是要重视员工工作内容方面因素的重要性,特别是要使工作丰富化,多方面满足员工多方面的需求
决策理论学派
赫伯持·西蒙
要点主要有:决策贯彻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决策的标准并非是最优;决策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决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人的经验及智能。决策包括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管理过程学派
经验学派
德鲁克
“现代管理学之父”
德鲁克首次提出“管理学”概念,是现代管理学的奠基人
被西方学界尊为“大师中的大师”
管理职能
计划职能
首要职能,是对未来活动进行的一种预先的谋划
组织职能
为实现组织目标, 对每个组织成员规定在工作中形成的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分工与合作,这是管理的组织职能的两大主题
领导职能
管理者利用组织所赋予的权力去指挥、影响和激励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过程。
控制职能
保证组织各部门各环节能按预定要求运作而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项管理工作活动。
管理中的原理、定律
人本原理
在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发挥被管理者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被管理者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创造性地完成工作任务
牢骚效应
凡是公司中有对工作发牢骚的人,那家公司或老板一定比没有这种人或有这种人而把牢骚埋在肚子里的公司要成功得多
牢骚是改变不合理现状的催化剂
牢骚虽不总是正确的,但认真对待牢骚却总是正确的
权变原理
在不同的情境中,不同的管理行为有不同的效果
彼得原理
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
海恩法则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 29 次轻微事故和 300 起未遂先兆以及 1000 起事故隐患
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
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帕金森定律
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
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机构会不断增多,行政人员会不断膨胀,每个人都很忙,但组织效率越来越低下
墨菲定律
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手表定律
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时却无法确定。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使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破窗理论
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
鳄鱼法则
当你发现自己的交易背离了市场的方向,必须立即止损,不得有任何延误,不得存有任何侥幸
羊群效应
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鸟笼逻辑
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
晕轮效应
对一个人进行评价时,往往会因对他的某一品质特征的强烈、清晰的感知,而掩盖了其他方面的品质
皮格马利翁效应
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
蘑菇效应
蘑菇长在阴暗的角落,得不到阳光,也没有肥料,自生自灭,只有长到足够高的时候才会开始被人关注,此时它自己已经能够接受阳光了
踢猫效应
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的心情,一般会随着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地位高的传向地位低的,由强者传向弱者,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便成了最终的牺牲品
合成谬误
对个体而言是正确的事情,对整体而言未必正确
棘轮效应
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具有不可逆性,易于向上调整但是难于向下调整
行政管理概述
行政管理的涵义
行政管理即公共行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自身内部事务的组织活动
行政管理的五大要素
行政管理的基础是公共行政权力
行政管理主体在我国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的各类行政机构
行政管理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
行政管理的方式是依法行政
行政管理的实质是行政管理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和管理活动
政府职能
1.政治职能:
军事保卫职能。
社会治安职能。
民主政治职能。
国际交往职能。
保外安民
2.经济职能:
计划指导职能。
如:政府工作报告
培育、 完善市场机制职能。
宏观调控职能。
财政、货币
服务职能。
检查监督职能。
3.文化职能:
发展科学技术的职能。
发展教育的职能。
发展文化事业的职能。
发展体育、 卫生的职能。
科教文卫体
4.社会职能:
社会服务。
社会保障。
环境保护。
人口控制。
行政组织
行政组织的含义
从广义上说
行政组织是指为执行一定事务而将从事共同工作的人们通过权责和任务分配结成系统协调的组织机构
从狭义上说
则指为执行国家的政务所结成的有系统的组织机构
行政组织的分类
根据行政管理机构的性质划分
1.首脑机关
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统辖全局的领导机关
2.职能机关
亦称运作机构或实作机构,是隶属于领导机关或行政首长,执掌一定专业行政事务,由本身或督率其所属机构实际实施的机关;
3.辅助机关
亦称办公机关,通常指协助行政首长处理日常事务的综合性办事机关;
4.咨询机关
亦称智囊机关或参谋机关,是一种现代政府的组织形态,通常指汇集专家学者和有实际经验的政府官员的专门为政府出谋划策、提供论证和较佳政策方案的行政机关;
5.派出机关
是一级政府根据政务管理需要,按管辖地区授权委派的代表机关
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
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
按照管理者所处的管理层次区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及基层管理者
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的关系:
管理幅度:又称控制幅度, 是指一名主管人员所能够直接领导、 指挥和监督的下级人员或下级部门的数量及范围。
科学合理的管理幅度没有统一的标准, 而是取决于管理机构的合理程度以及物质设备和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
一个领导管了多少人
管理层次:也称管理层级, 是指组织的纵向等级结构和层级数目。
管理层次是以人类劳动的垂直分工和权力的等级属性为基础的。
领导管的人还管了别人,一路管下去就是管理层次
①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幅度与层次成反比例。加大管理幅度,管理层次就相应减少;相反,缩小管理幅度,则管理层次就相应增多。
因此,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是影响行政机构形态的决定性因素,两者必须兼顾,做到幅度适当、层次少而精。
一个公司20个人,领导管的人越多(管理幅度越大),下面的小领导管的人就越少(管理层次越小),反之亦然
②管理层次和管理效率成反比;
一个领导管一个人,下面小领导也只管一个人,一个管一个(管理层次越多),做个事要传达的层次就越多,领导上午说的晚上管理链末端的人才知道(管理效率越low);一个领导管所有人(管理层次少),领导的安排一传下来所有人都知道了(管理效率高)
③幅度不变,层次和规模成正比; 层次不变,幅度和规模成正比。
画个图就懂了
行政组织的结构:
1.直线制
直线制是一种最早也是最简单的组织形式。它的特点是各级行政单位从上到下实行垂直领导,下属部门只接受一个上级的指令,各级主管负责人对所属单位的一切问题负责。
海外金蝈蝈
海关、外汇管理、金融、国安、国税
2.职能制
职能制是各级行政单位除主管负责人外,还相应地设立一些职能机构。
3.直线-职能制
直线-职能制,是在直线制和职能制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吸取这两种形式的优点而建立起来的。
4.事业部制
事业部制最早是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斯隆于 1924 年提出的,故有 "斯隆模型” 之称,是一种高度集权下的分权管理体制。它适用于规模庞大、品种繁多、技术复杂的大型企业,是国外较大的联合公司所采用的一种组织形式。
5.矩阵制(职能+项目)
在组织结构上,它是把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和按项目划分的小组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矩阵,一名管理人员既同原职能部门保持组织与业务上的联系,又参加项目小组的工作。职能部门是固定的组织,项目小组是临时性组织,完成任务以后就自动解散, 其成员回原部门工作。
6.网络型
网络型组织结构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适应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组织机构。网络型结构是一种很小的中心组织,依靠其他组织以合同为基础进行制造、分销、营销或其他关键业务的经营活动的结构。
行政决策
含义:是各种各样决策中的一种,是指行政领导者在处理政务时,从公共利益和公平与公正原则出发,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作出决定的行政行为。
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行政决策主导着公共行政管理的全过程。
管理就是决策——西蒙
行政决策的规则
全体一致规则;
一票否决
少数决策规则;
首长负责
简单多数规则;
只要数量多不要求过半数
绝对多数规则。
要过半
行政决策的类型
确定型决策(成功与否有数)、 风险型决策(有一定概率)和不确定型决策;
按风险
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考研管理者管理水平高低);
按是否既定程序
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
按人数
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
按手段是否先进
战略决策(客观、长期的)和战术决策(微观、短期的);
按范围
开关决策(1/2)和旋钮决策(1/多)。
按数量
行测决策的过程
1.发现问题、确定目标——起点
2.分析矛盾、拟定方案——基础
3.综合评价、优选方案——关键
4.决策实施、追踪反馈——重要组成部分
行政执行
行政执行的层级
中央级、省级、市级、县级、乡级
一般而言,越是上层,执行越宏观、越综合化;越是下层,执行越微观、越专业化
行政执行的手段
(1)法律手段;(2)行政手段;(3)经济手段
行政执行的阶段
准备阶段
具体实施阶段
关键环节,是行政执行的核心内容
评估阶段
行政沟通
类型
①按沟通渠道划分: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②按沟通的路线划分: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③按信息流向划分:下行沟通、上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④按信息沟通的结构模式划分:单联式、聚联式沟通、互联式沟通
行政监督
含义
各类监督主体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行政行为所实施的监察、督查、督导活动
对行政的监督,而不是行政对“老百姓”的监督,更不是仅指行政监察
行政监督的作用
1.预防作用 2.矫正作用 3.反馈作用
行政监督的类型
依行政监督的主体划分
(1)政党监督,即指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对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
(2)权力机关的监督,即指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
(3)司法机关的监督,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
(4)社会监督,即社会团体、新闻媒介、人民群众对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
(5)行政机关对自身的监督。
依行政监督的性质划分
(1)一般监督
指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上、下级行政隶属关系上产生的一种相互监督的关系和活动。
(2)专门监督
担负专门监督职能的行政机关对监督对象的监督,如各类监察机关、审计机关的监督。
依实施监督的时间划分
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公共危机管理
含义
政府在公共危机事件产生、发展过程中,为减少、消除危机的危害,根据危机管理计划和程序而对危机直接采取的对策及管理活动
公共危机的处理原则
1.时间性原则 2.效率性原则 3.协同性原则 4.科学性原则
我国公共危机的分级
Ⅰ级(特别重大),红色,需要国家、省级、市级、县级共同协调处理;
Ⅱ级(重大),橙色,需要省级、市级、县级共同协调处理;
Ⅲ级(较重),黄色,需要市级、县级共同协调处理;
Ⅳ级(一般),蓝色,只由县级处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