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任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讲述了心理发展及其规律、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普通心理学知觉篇思维导图,梳理了知觉的概述、空间知觉、知觉的特性、知觉的种类、知觉的生理机制、知觉的特性、知觉的信息加工。
这是关于张大钧版本的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心理发展与教育的思维导图。包括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人格发展的含义及影响因素、人格发展与培养、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培养、社会性发展的内涵、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同伴关系。 考研的同学可以看一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逻辑填空
东尼博赞简介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心理学的对象
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人学”,是人类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门学问。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
个体心理现象
认知:人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 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语言等
动机和情绪:行为的调节与控制系统
智力与人格: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性
社会心理现象
个体社会心理:如从众、社会促进等
群体社会心理:如人际关系、凝聚力、群体氛围等
大众社会心理:如时尚、流行、舆论、风俗等
意识现象与无意识现象
意识是一种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能清楚觉知的状态。包括觉醒、注意、应激等不同的水平。
无意识是对自己的心理活动不能清楚觉知,通常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状态。
行为
概念:行为是有机体对所处情境的一种反应系统,它由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
情境:引发人产生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的各种事物称为刺激,情境是围绕人的各种刺激的总和。
刺激可分为: 外部刺激:物理刺激、社会刺激 内部刺激:生理刺激、心理刺激
反应的形式
生理变化
躯体运动
言语活动
心理与行为的关系
心理与行为的区别
心理:是内隐的、主观的精神现象
行为:是外显的、客观的物质现象
心理与行为的联系
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因此心理支配行为。
心理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
心理学的任务
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描述心理与行为表现
解释心理与行为表现的原因
预测行为反应
控制行为反应
研究心理学的意义
理论意义
人类自我认识的需要
对邻近学科发展的帮助
实践意义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客观性原则:采用客观的方法,减少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可重复检验。
伦理性原则:在研究中要遵循科学伦理准则,尊重被试,关爱被试。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描述研究
描述研究是对心理与行为进行详细的描述,以确定某种心理现象在质和量上的特点。
自然观察法:就是在自然情境中对研究对象的行为进行系统的观察记录以了解其心理特点及规律的一种方法。
调查法:通过对样本询问一系列问题来了解总体在行为、思想、态度等方面的特点的方法。包括口头调查(访谈法)、和书面调查(问卷法)
个案研究法:对个体或小群体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的方法。
测量法:运用标准化的量表考察、测定人的心理特征与行为特点以及心理差异的方法。
相关研究
相关研究是探索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互联系的性质与紧密程度的研究。
无论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多强,都不能证明其存在因果关系。
实验研究
在实验者控制的情境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考察此种变量对其它变量产生的影响,从而探索心理活动规律的研究方法。
特点: 1、严格控制条件,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 2、可以确定明确的因果关系。 3、情境的人为性。
心理学的过去与现在
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个体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基础学科。
普通心理学的四个特点
研究对象是人类而不是动物
是成人而非儿童
是常态而非变态、异常的
是普通的、一般的而非特殊的人
心理学的学科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