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员工招聘与配置
此篇导图与员工招聘与配置有关,其内容分为三个方面概述,分别为: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招聘活动的实施以及招聘活动的评估
编辑于2022-08-17 13:45:39 江苏省第二章 员工招聘与配置
第一节 招聘活动的实施
人员招聘方式的选择
内部招聘
内部晋升、工作调换、工作轮换、人员重聘
优势—— 准确性高、适应性较快、激励性强、费用较低 缺点—— 因处理不公、方法不当或员工个人原因,可能会在组织中造成矛盾产生不利影响 容易造成“近亲繁殖” 有可能产生裙带关系的不良现象 采用招募的方法,在培训上有时并不经济 照顾性提拔(不胜任力)
外部招聘
优势—— 带来新思想、新方法 有利于招聘一流人才 树立形象的作用 缺点—— 筛选难度大、进入角色慢、招募成本大、决策风险大、影响内部员工积极性
二者原则—— 高级管理人才选拔应遵循内部优先原则 外部环境剧烈变化时,组织必须采取内外结合的人才选拔方法 处于成长期的组织,应当广开外部招聘渠道
招聘渠道的主要步骤—— 分析单位招聘要求—招聘人员特点—确定合适招聘来源——选择适合的招聘方法 参加招聘会的程序—— 准备展位——准备资料和设备——招聘人员的准备——与协作方的沟通联系——招聘会的宣传工作——招聘会后工作 内部招募的方法—— 推荐法——布告法——档案法 外部招募的方法—— 发布广告——借助中介(人才交流中心、招聘洽谈会、猎头公司)——校园招聘(招聘张贴、招聘讲座~)——网络招聘——熟人推荐
注意—— 校园招聘方式应关注的问题: 注意了解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一些政策和规定 一部分大学生在就业中有脚踏两只船或几只船的现象 学生对走上社会的工作有不切实际的估计、对自己的能力也缺乏准确评价 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做好准备 招聘洽谈会应关注的问题: 收集信息、了解招聘会的档次 了解招聘会面对的对象 注意招聘会的组织者 注意招聘会的宣传、
对应聘者的初选
笔试(最古老、最基础)
一般知识与能力、专业知识与能力、人格
优点:成绩评定较为客观,易于保存笔试试卷;压力小,易于发挥正常水平~ 缺点:无法全面考察应聘者的工作态度、品德修养~
注意—— 命题是否恰当、确定评阅计分规则、阅卷及成绩复核
简历(筛选方法)
分析简历结构
审查简历的客观内容
判断是否符合岗位技术和经验要求
审查简历的逻辑性
对简历的整体印象
申请表
判断应聘者的态度、关注与职业相关的问题、注明可疑之处
面试的组织与实施(精心设计、特定场景、由表及里)
目标
面试官
营造一种融洽的会谈气氛,使应聘者能够正常发挥自己的实际水平
让应聘者能够清楚地了解应聘单位的发展状况、应聘岗位~
了解应聘者的专业知识、岗位技能和非智力素质
决定应聘者是否通过本次面试
应聘者
营造一种融洽的会谈气氛,尽量展现自己的实际水平
有充分时间面向面试考试官说明自己具备的条件
希望被理解、被尊重,并得到公平对待
充分了解自己关心的问题
决定是否愿意来该单位工作等
基本程序
准备阶段、开始阶段、正式面试阶段、结束面试阶段、面试评价阶段
方法
初步面试和诊断面试(实际能力和潜力的测试)
结构面试和非结构式面试
提问技巧
开放式提问、封闭式提问、清单式提问、假设式提问、重复式提问、确认式提问、举例式提问
注意—— 面试提问应注意的问题:尽量避免提出引导性的问题;有意提问一些相互矛盾的问题;所提问题要直截了当,语言简练;面试汇总,除了要倾听应聘者回答的问题,还要观察其非语言行为
人员选拔
心理测试
人格测试
兴趣测试
能力测试
普通能力倾向测试
特殊职业能力测试
心理运动机能测试
情景模拟测试(高层管理人员)
语言表达能力测试、组织能力测试、事务处理能力测试
优点—— 多角度全面观察、分析、判断、评价应聘者~ 这种测试选拔出来的人往往可以直接上岗~
测试方法
公文处理——公文筐测试
无领导小组讨论法——4~6人
角色扮演
注意—— 基本要求:要注意对应聘者的隐私加以保护;要有严格的程序;心理测试结果不能作为唯一的评定依据
人员录用
决策模式
多重淘汰式——优中选优;补偿式——不同测试的成绩可以互为补充;结合式
注意—— 尽量使用全面衡量的方法;减少作出录用决策的人员;不能求全责备
第二节 招聘活动的评估
招聘评估指标的统计分析
招聘成本
招募成本、选拔成本、录用成本、安置成本、离职成本、重置成本
招聘成本效益评估(评估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
人员招聘数量与质量评估
成本效益评估
成本效益评估—— 总成本效益=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 招募成本效益=应聘人数/招聘期间的费用 选拔成本效益=被选中人数/选拔期间的费用 录用成本效益=正式录用人数/录用期间的费用
招聘收益成本比—— =所有新员工为组织创造的总价值/招聘总成本
人员录用数量评估
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
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招聘过程的评估
信度(测试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
稳定系数——同一测试方法对一组应聘者在2个不同时间进行测试的结果的一致性
等值系数——同一应聘者使用2种对等、内容相当的测试其结果间的一致性
内在一致性系数——同一组测试者应聘进行的同一测试分为若干部分加以考察,各部分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效度(有效性或精确性)
预测效度
内容效度
同测效度
公平程度
注意—— 招募环节的评估:渠道吸引力、有效性评估 甄选环节的评估: 面试方法的评估——提问有效性 面试考官做到有意识地避免各种心理偏差的出现 面试考官在面试过程中对技巧使用情况的评价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评估——讨论题目的有效性 对考官表现的综合评价
录用环节的评估—— 录用员工质量(业绩、出勤率等) 职位填补的及时性 用人单位或部门对招聘工作的满意度 新员工对所在岗位的满意度(调查——招聘工作的有效性、选拔程序的合理性)
第三节 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人力资源的空间配置
基本概念
原理
要素有用
能位对应
互补增值
动态适应
弹性冗余
企业劳动分工
一般分工——按社会生产的大类分工
特殊分工——一般分工的再分解
个别分工——企业范围内的分工
具体表现:一般表现为工作简化和专门化 能不断地改革劳动工具,是劳动工具专门化 有利于配备员工,发挥每个劳动者专长 大大扩展了劳动空间,使生产过程中有更多的劳动者参与,加快生产进度 可以防止劳动者经常转换工作岗位而造成的工时浪费 分工形式:职能分工、专业(工种)分工、技术分工 分工原则:直接生产工作和管理工作、服务工作分开 把不同工艺阶段和工种分开 把准备性工作和执行性工作分开 把基本工作和辅助性工作分开 把技术高低不同的工作分开 防止劳动分工过细带来的消极影响
企业劳动协作
形式
简单分工——以简单分工为基础。劳动者无详细分工,只是一起协力完成一项工作
复杂协作——以细致分工为基础。
内部协作基本要求
尽可能固定各种协作关系~
实行经济合同制
全面加强计划、财务、劳动人事等各项管理~
作业组
生产作业需要员工共同完成 看管大型复杂的机器设备 员工的工作彼此密切相关 为了便于管理和相互交流 为了加强工作联系 在员工没有固定的工作地,或者没有固定工作任务情况下便于调动和分配他们的工作
工作地组织
合理装备和布置工作地 保持工作地的正常秩序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正确组织工作地的供应和服务工作
注意—— 改进过细劳动分工的方法:扩大业务法、充实业务法、工作连贯法、轮换工作法、小组工作法、安排生产员工负担力所能及的维修工作、个人包干负责
企业员工配置的基本方法
以人为标准
以岗位为标准
以双向选择为标准
员工任务的指派法(匈牙利法)
员工数目与人物数目相等
求解的最小化问题
管理活动
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
劳动环境优化内容
照明、色彩;噪声;温度和湿度;绿化
人力资源的时间配置
分类
标准工时工作制
综合工时工作制
不定时工作制
轮班制度(分类)
两班制——每日分早、中凉拌组织生产,员工不上夜班
三班制——每天早、中、夜组织生产。 根据公休是否进行生产,可分——间断性三班制和连续性三班制(必须组织好员工的倒班~)
多班制——每天组织4个或4个以上工作班轮番进行生产的轮班制度 四八交叉——一昼夜24小时内组织4个班生产,每天工作8小时,前两班的工作时间相互交叉。交叉时间一般为24小时 四六工作制——每一个工作日由原来组织三班生产,改为四班生产,每班由8小时工作制改为6小时工作制 五班轮休制——五班四运转,指员工每工作10天轮休2天
注意—— 轮班应注意的:工作轮班的组织应根据生产的具体情况出发,以便充分利用工时和节约人力 要平衡各个轮班人员的配备 建立健全交接班制度 适当组织各班员工交叉上班 工作轮班制对人的心理、生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夜班对人的工作影响最大——缓解措施:适当增加夜班前后的休息时间;缩短上夜班的次数(四班三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