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数学新课程标准
此篇导图不仅呈现了2022年数学新课程标准的五大变化,而且阐述了数学课程的变化趋势是: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以及综合与实践
这是一篇关于生物产业地域性课程资源在小学科学教育中主导的作用的思维导图,包含增强教育内容的实用性、 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资:教育目的
儿童文学的编创
学前课程
教育综合:认知发展教育中的感觉和知觉
儿童发展心理学思维导图
遵循教育规律下的教育创新
教育与教育学思维导图
新课标修订的五大变化
一、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
党的教育方针具体细化为学科核心素养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设计课程内容,优化内容组织形式,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
三、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
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考试评价提供依据。
四、增强了指导性
针对“内容要求”提出了“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增加教学、评价案例,明确“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
五、加强了学段的衔接
具有一致性和发展性,各学段各领域的掌握情况不同; 低年级学段数学核心素养表现更加具体,更侧重意识; 高年级学段更倾向于一般,更侧重能力。
新课标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以关注概念+性质的理解:直观+规则的感悟
教师在帮助学生明确了基本事实后,可以通过教学设计让学生去感悟,避免死记硬背的教学观念。
二、尝试让学生自己得到结论
满意原则和加分原则,让未知转化为已知
三、尝试让学生提出有意义的问题
创设合适的情境,设计高水平的问题
数学课程的变化趋势
数与代数
强调整体性和一致性
针对数与代数,确定包含数与运算和数量关系两个主题
将负数、方程、反比例移到初中
不单纯介绍概念
新概念的引入要设计概念的性质或者比较,负数移到初中,因为过去小学只介绍负数,没有比较和计算。
不单纯介绍方法
新方法的引入要让学生感悟到必要性,不是为了教而教
数与运算中让学生体悟从感性具体到感性一般的过程
例如:讲解自然数时,由两匹马、两粒米抽象到两个小方块,再抽象到数字2。 这个抽象的过程称为从感性具体到感性一般。
涉及到的抽象概念需舍弃一切物理背景,留下数与性
简约阶段——符号阶段——形式上去掉数量名词,使数具有一般性
建立数感和符号意识
建议讲自然数时,先讲1-9,再讲0和10,认识数位后同样的数位才能比大小进行运算,具有整体性。
在数量关系中,重视数到字母的思维过程。
字母能够表达很多现象和一般规律,让孩子明白性质、关系、规律分别用字母如何表示
表达性质:2n表示偶数
表达关系:小明爸爸比小明大25岁,如果a表示小明的年龄,b表示爸爸的年龄,则得到:b=a+25
表达规律:s=60t表示路程等于速度乘时间
加强对计数单位的理解与掌握,包括比大小、运算
图形与几何
强调几何直观,增加尺规作图内容。 增加动手环节,增强对数学的感觉。
例如:1.三四年级“拆盒子”,把立方体拆开,拆开以后,观察平铺的纸盒上 呈现的折横是怎样的。2.进阶:用一张白纸,画出某立体图形的平面图,根据 折线进行折叠,在这样的过程中培养想象力。
尺规作图的两个要求:
要求1:给定一条线段,做等长线段。理解几何概念(类似数字)。给定一条线段,做等边三角形,感悟两条直线交于一点;给定两条线段判断,做等腰三角形;给定三条线段做三角形,感悟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要求2:把三角形的三条边依次落在一条直线上,感悟周长。会画圆和圆弧,感悟圆的周长与半径。如果孩子在三四年级能够感悟到这一点,那么到五六年级时对于圆的理解则更加深入。
统计与概率
适应大数据时代,强调统计量,把百分数作为统计量,现实生活中很多数据的呈现用的是百分数的形式。
与传统百分数表达的区别
传统的大多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表达
例如果汁的含量、利润、利息、折扣
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是相对随机的表达
例如罚篮命中率、下雨概率、经济增长率等
学习百分数时可以将其用于预测与判断事件,用于决策。
学科融合学习
体育课统计跳绳多少个才能达标的问题研究,根据数据分析制定跳绳标准。
语文课可以围绕这个课题进行记叙文的写作
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更好体会数学学习的意义
数据分类
从以往的事物分类更强调数据分类,培养数据意识
数据的表达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平均数
百分数
综合与实践
强调与其他学科融合学习,与生活和传统文化的联系。
要求除长度以外,其他人为规定的量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放在“综合与实践”中
第一学段主题活动
1.购物活动:认识圆角分
2.时间在哪里:认识时、分、秒
3.我的教室: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相对位置,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4.身体上的尺子:用身体上的“长度”为单位进行测量
5.数学连环画: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记录自己一天的经历,或者说一个含有数学知识的小故事。
第二学段主题活动
1.年月日的秘密:知道24小时,年月日,四季
2.曹冲称象的故事:认识克、千克、吨等量的等量相等
3.寻找宝藏:进一步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
4.度量衡的故事:感悟人为规定的量,如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度长度单位“尺”:一尺约23.1厘米。按十进丈、引。
第三学段主题活动
校园平面图:用比例尺绘制校园平面图,标明重要场所
体育中的数学:搜集素材,体育赛事、比赛的规则、运动员的表现等
营养午餐:调查营养的需求,分析学校或家庭食谱构成,提出建议:
水是生命之源:了解水情况,中国水资源与人均水资源,制定节水方案
变化解读
1.新增核心素养
2.小学初中部分课程内容有所调整
3.评价建议中新增学业水平考试的相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