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诊断学心电图图文思维导图
干货必备,诊断学考研速看!心电图相关内容总结,共有心电图的分析、心率的测定、分析P波(窦性P波)、分析PR间期、分析T波、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分析QRS波等八大板块。面面俱到,知识点详尽充实,快收藏学起来吧!
编辑于2019-12-03 05:54:17心电图
如何分析心电图?
1心率及节律是否规整? 2心律(分析P波) 3分析PR间期 4分析QRS波 5分析ST段 6分析T波 7分析QT间期 8其它:U波等
心率的测定:节律不等
分析P波(窦性P波)
窦性P波的异常 窦性P波频率的异常 窦性P波时间及电压的异常
窦性P波的特点
窦性心律的P波呈钝圆形,在Ⅰ、Ⅱ、avF, V4V6导联应该直立
avR导联倒置
其它导联可以直立、可以倒置、也可双相(一半
直立,一半倒置)
P波应<0.12秒(3格),振幅在肢体导联<0.25毫伏,
在胸导联<0.2毫伏。
细分
过缓
60
过速
100
右房肥大诊断要点
Ⅱ、Ⅲ、aVF导联中P波异常高尖,电压超过0.25 毫伏(肺型P波)
P波时间仍在正常范围内。
左房扩大诊断要点
Ⅰ、Ⅱ、avR、avL导联P波增宽,超过0.12秒(二尖瓣型P波);
P波多呈双峰型,第二峰常较第一峰大,峰间距大于0.04秒;
V1导联中P波电压增高,超过2mm,呈双向波,终末负向部分明 显增宽(>40ms)、加深(>1mm)
非窦性P波的判断
尽管P波在Ⅱ导联直立, avR导联倒置,但与正常窦性P波形 态不同
不呈窦性P波表现:P波在Ⅱ导联倒立,avR导联直立。其产生 原因在于激动从房室结上传,激动心房而产生的P波(逆行P 波)
细分
房性早搏的特点
提前出现的P’波,其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
非窦性P波
P’波后多数继以形态时限正常的QRS波群(正常下传);少数P’波后继以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差异性传导);另有少数P’波后无QRS波群(未下传)
P’-R间期≥0.12秒
代偿间歇多数不完全
交界性早搏诊断要点
提早出现的QRS波群,形态多正常或因室内差异性传导而发生畸形
逆行性P’可能位于QRS波群之前其后(RP’间期<0.20 秒),或埋没于QRS波群之中而不易辨认
逸搏和逸搏心律
低位的起搏点将从正常的频率抑制中释放出来,以其固有的周期发放冲动,若仅发出 1-2个,称为逸搏,若连续发出3个或3个以上,称为逸搏心律。
房室结双径路?
窦性停搏
房扑
各导联P波消失,而代之以F波
F波呈波浪形或锯齿状,形态大小一致,F-F间隔规整
F波的频率一般为250~350次/
F:R比例多为2:1,故心室率一般在140~160次/分
QRS波群时间、形态一般正常,也可呈室内差异性传导, 特别是在房室传导比例为2:1与4:1交替出现时,出现于长 短周期的心搏易呈室内差异性传导。
房颤
各导联P波消失,而代之以f波
f波大小不一,形态不同、间隔不整,f波的频率450~600次/ 分
RR间期不整
心室率一般增快,但通常<160次/分,应用洋地黄之后或慢性 心房纤颤,心室率可变慢
心房纤颤的QRS波群时间、形态一般正常,但因心室周期波 动较大,出现于长短周期的心搏可呈室内差异性传导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持续性窦性心动过缓,在发热、运动之后心率亦无明显增加 ,注射阿托品后心率不能增至90次/分,并伴有窦性停搏及/ 或窦房阻滞等
心房应激性增加,出现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如阵发性房性 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或纤颤等;
上述的心动过缓与心动过速可交替出现
伴有或不伴有交界性逸搏。当房室交界组织同时受累时不会 出现交界性逸搏,称为双结病
什么是交界性逸搏
没看懂
分析PR间期
正常
PR间期是心房开始除极到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
时间:0.12~0.20秒
异常
PR间期的延长(房室传导阻滞)
I度房室传导阻滞(I度AVB)
P-R间期时间超过以下标准:
成人>0.21s
老年>0.22s
儿童>0.18s
II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II度I型AVB)
P-R间期逐渐延长,直到一个P波后出现QRS波的脱漏
P波为规则的窦性P波
QRS波脱漏后再次出现同样的变化
传导比例可以不同
多为功能性或阻滞部位在房室结或希氏束的近端,预后较好
II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II度II型AVB
P波规则地出现,发生周期性的QRS波群脱漏
P-R间期固定
多为器质性或阻滞部位在希氏束的远端或束支,预后较差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高度AVB)
房室传导比例超过3:1以上
常有逸搏发生
III度房室传导阻滞(III度AVB)
P-P及R-R间期都各自维持自身固有的规律性
P波与QRS波群之间无固定关系
P波的频率较QRS波群频率快
可为交界性(40-60bpm)或室性逸搏心律(20-40bpm)
PR间期的缩短(预激综合征)
LGL综合征(Lown-Ganong-Levine syndrome)
存在James束或房室结内异常通道
P-R间期
WPW综合征(Wolff-Parkinson-White syndrome)
P-R间期<0.12s QRS波≥0.12s QRS波的起始部可见delta波 P-J间期正常 继发性ST-T改变
A型:胸导联的delta波及主波均向上左侧旁道
B型:V1,V2的delta波及主波向下,V5,V6向上右侧旁道
Mahaim型预激综合征
分析QRS波
正常QRS波群
代表心室除极
时间:增宽为心室起源异常或室内传导阻滞;过窄要注意排除机器故 障纸速过慢
波形:可简单归纳为主波方向向上还是向下以及Q(q)波的有无
I、II、V4~V6导联主波向上,avR,V1导联主波向下。 V1、V2导联不应有Q(q)波(可呈QS),avR、avL、Ⅲ导联可有Q波或q波,Ⅰ、 Ⅱ、avF、V4~V6导联不应有Q波(可有q波)。 V1至V6,R波逐渐变大,S波逐渐变小,R/S比值由小变大。
电压
至少一个肢体导联QRS波群电压和(绝对值相加)≥0.5mv;
至少一个胸导联QRS波群电压和≥0.8mv; Rv5<2.5mv,RavL<1.2mv,RavF<2.0mv,RI< 1.5mv,Rv5+Sv1<3.5-4.0mv; Rv1<1.0mv,Rv1+Sv5<1.2mv,RavR<0.5mv;
QRS波的异常
QRS波电轴异常
QRS波电压异常
QRS波电压过高
左室肥厚
QRS波群电压的改变 RV5或RV6电压超过2.5毫伏; RV5+SV1综合电压超过4.0毫伏(女性超过3.5毫伏) RⅠ电压超过1.5毫伏; RⅠ+SⅢ综合电压超过2.5毫伏; RaVL电压超过1.2毫伏或RaVF电压超过2.0毫伏
右室肥厚
QRS波群电压的改变 RV1电压超过1.0毫伏; RV1+SV5综合电压超过1.2毫伏; V1 R/S大于1,V5 R/S小于1;
V1呈qR波形;
显著顺钟向转位,V1至V4甚至V6均呈rS波形; RaVR电压超过0.5毫伏; aVR导联R/S大于1;
QRS波电压过低
定义: 没有1个胸导联的QRS波群电压的绝对值≥1mV(10mm) 或者没有1个肢体导联的QRS波群电压的绝对值≥0.5mV(称为“肢体导联 低电压”)
形成原因: 1.心肌自身的原因导致低电压 限制型心肌病(淀粉样变性、肉瘤等) 甲状腺功能减退 2.形成电压的组织(心肌)和心电图导联之间的阻抗增加 脂肪(肥胖) 空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胸) 水(心包腔或胸腔积液、腹水)
QRS波增宽
是心内膜向心外膜整体除极,当整体除极消失,QRS变宽
束支阻滞
–功能性阻滞
–真性阻滞
分支阻滞
–真性阻滞
–功能性阻滞
异位激动点
–早搏
–逸搏
–起搏
–室速
–预激
整体除极存在,当传导速度变慢,QRS变宽
希浦束病变
药物作用
– 抗心律失常药
– 中药
– 抗抑郁药物
电解质等异常
– 高钾
– 酸中毒
QRS增宽常见的类型
心室来源的激动
室性早搏
提早出现的QRS波群呈宽大畸形,成人>0.12秒, 小儿>0.10秒,T波与QRS波群的方向相反;
早搏之前无与其相关的P波;
逆行性P'波可能位于QRS波群之后,RP'>0.20秒;
代偿期呈完全性,也可不完全;
心脏起搏器(心室电极)
束支或分支传导阻滞
左束支传导阻滞
室间隔除极从右向左-I,V5,V6的q波消失 ,除极向量向左后-QRS主波 增宽粗钝
LBBB
QRS波群时限≥0.12s;
V1、V2呈rS形或QS波;
I,aVL,V5,V6的R波增宽,顶峰粗钝或有切迹,电轴左偏;
I,V5,V6的q波消失;
V5,V6的R峰时间>0.06s;
ST-T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左前及左后分支阻滞
右束支传导阻滞
除极于室间隔→左室 →右室,QRS终末部分延长,形态改变
RBBB
QRS波群时限≥0.12s;
V1或V2的QRS波群呈rsR’形或M形;
I,V5,V6的S波增宽有切迹,时限≥0.04s;
aVR呈QR形,R波宽而有切迹;
V1的R峰时间>0.05s;
V1、V2的ST段轻度压低,T波倒置,I,V5,V6的T波直立;
非特异性室内传导阻滞
左前分支阻滞(LAFB)
电轴左偏-30°~ -90°,以≥-45°为较肯定;
II,III,aVF 的QRS波呈rS形,III导联的S波>II导联的S波,aVL
呈qR形,aVL的R波>I导联的R波;
QRS的时限延长但<0.12s
左后分支阻滞(LPFB)
电轴右偏在+90°~ +180°;
I,aVL的QRS波呈rS形,III、aVF呈qR形,q波
III导联的R波>II导联的R波;
QRS
QRS波明显增宽,伴有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传导(包括束支传导阻滞或 其他室内阻滞) 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房扑、房颤或房速)经房室旁道前传或伴 室内差异传导 经房室旁路前传的房室折返心动过速
临床上宽QRS波心动过速以室速为主,占70%-80%
V1到V6导联QRS波整体向下100%
QRS在LBBB图形时大于160ms,RBBB图形时大于140ms
未发作时室性早搏与发作图形一致 100%
LBBB图形合并电轴右偏 100%
确切的房室分离现象100%
aVR的QRS波出现向上的大R波100%
RS间期大于100ms 100%
V1到V6导联没有RS波,接近100%
Ⅱ、Ⅲ、avF导联QRS整体向下接近100%
V1到V6导联QRS波整体向上接近100%
Vi/Vt<1接近100%
电轴极度右偏,接近100%
心室扑动诊断要点
各导联无P波;
QRS-T波群无法分辨,代之以正弦型的大扑动波;
频率200~250次/分;
心室颤动诊断要点
QRS-T波群消失,
代之以快速而不均匀的,波幅大小不一的颤动波,
速率在250~500次/分。
房室旁道
预激综合征(此前已讲述)
室上性激动沿旁路前传(此前已讲述)
没有QRS波
异常Q波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
病理性Q波
Q波形态发生了异常:
除aVR外,正常Q波电压应小于同导联R波电压的1/4,时间应小于 0.04s,否则定义为病理性Q波
不该出现Q波的地方出现的Q波:
V1 ~ V3导联不应有Q(q)波(可呈QS) aVR、aVL、Ⅲ导联可有Q波或q波 Ⅰ、Ⅱ、aVF、V4~V6导联不应有Q波(可有q波)
排除
心肌炎( V1 ~ V3导联出现Q波) 肥厚型心肌病( II、III、aVF, V4~V6导联可出现Q波)
WPW预激综合征( II、III、aVF导联可出现Q波)
左心室肥厚( V1 ~ V3导联出现Q波)
左束支传导阻滞( II、III、aVF, V1~V3导联r波细小或消失)
大面积肺栓塞( V1 ~ V4导联出现Q波)
ST段抬高(ST段抬高型心梗)或压低(非ST段抬高型心梗)
ST段是心室复极的初始阶段,一般位于等电线上,无明显偏移
偏移正常范围
所有导联ST段 下移 不应超过 0 . 05 mv
所有肢导联及V4~V6导联ST抬高不超过0.1mv
V1~V2导联ST段抬高不超过0.3mv
V3导联ST段抬高不超过0.5mv
ST段抬高
急性心肌损伤 早复极 急性心包炎 心室肥厚(此前已讲述) 束支传导阻滞(此前已讲述) 严重低体温
解释
ST段向量是从正常心肌指向损伤心肌,故心外膜下心肌损伤 时(包括透壁性心肌缺血),ST段向量从心内膜指向心外膜,出 现ST段抬高
ST段向量是从正常心肌指向损伤心肌,故心内膜下心肌损伤 时, ST段向量从心外膜指向心内膜,出现ST段压低
压低
心肌缺血 心室肥厚(此前已讲述) 束支传导阻滞(此前已讲述
T波高耸(超急性期)或倒置
心肌梗死定位诊断
下壁:II、III、 avF
前壁:V1、V2、V3、V4、V5、V6
侧壁:V5、V6、I、avL
后壁:V7、V8、V9,V1、V2出现R波、T波增高
右室:V3R、V4R、V5R、V6R
分析T波
T波代表心室的快速复极,即心室恢复期。
正常的T波
方向:
I、II、V4-V6导联T波通常是直立的 III、aVF、aVL、V1-V3导联T波的形态变化较大 而aVR导联的T波总是倒置的
振幅:
除III、avL、avF、V1-V3导联外,其他导联T波振幅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的 1/10;
分析QT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