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蒙台梭利家庭方案0-3岁》尹亚楠 吴永和
这是一篇关于《蒙台梭利家庭方案0-3岁》尹亚楠 吴永和的思维导图,《蒙台梭利家庭方案》2018年9月由湛庐文化策划出版,作者尹亚楠、吴永和。是一本拿来即用的蒙氏教育方案,手把手教你把蒙氏教育带回家。
编辑于2022-08-19 13:20:44 陕西这是一篇关于《蒙台梭利家庭方案0-3岁》尹亚楠 吴永和的思维导图,《蒙台梭利家庭方案》2018年9月由湛庐文化策划出版,作者尹亚楠、吴永和。是一本拿来即用的蒙氏教育方案,手把手教你把蒙氏教育带回家。
关于《比青春期更关键》芭芭拉·纳特森-霍洛维茨 凯瑟琳·鲍尔斯的思维导图。这个思维导图。包括序言 什么是野蛮生长期、生存能力、社交能力、孕育后代的能力、谋生能力、结语这些方面的介绍。
教你如何进行情绪管理:1.情绪如何影响身体健康、2.传统文化如何理解情绪,3.怎样才能让自己更淡定:焦虑情绪管理,4.为什么你会感到羞耻……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蒙台梭利家庭方案0-3岁》尹亚楠 吴永和的思维导图,《蒙台梭利家庭方案》2018年9月由湛庐文化策划出版,作者尹亚楠、吴永和。是一本拿来即用的蒙氏教育方案,手把手教你把蒙氏教育带回家。
关于《比青春期更关键》芭芭拉·纳特森-霍洛维茨 凯瑟琳·鲍尔斯的思维导图。这个思维导图。包括序言 什么是野蛮生长期、生存能力、社交能力、孕育后代的能力、谋生能力、结语这些方面的介绍。
教你如何进行情绪管理:1.情绪如何影响身体健康、2.传统文化如何理解情绪,3.怎样才能让自己更淡定:焦虑情绪管理,4.为什么你会感到羞耻……
《蒙台梭利家庭方案0-3岁》尹亚楠 吴永和
前言 育儿道理很多,难在如何去做
我们不是为今天的世界培养儿童。等他们长大的时候,这个世界就变了。我们不知道未来的世界如何,那么就教他们学会适应吧。
如果仅强调形式、浮于表面地实践蒙氏教育,而没有领会蒙氏教育的精髓,没有深入地进行家庭观察并精心设计家庭环境,就算不得真正的蒙氏教育。
育儿最难的地方就在于真正去做,哪怕你只知道一点点,马上行动,经过自己的观察、验证再行改进,就会见效。育儿就在于当下,孩子的变化就在朝夕之间。
Part 1 理念篇 带你修炼成孩子的育儿专家
第1章 蒙氏妈妈:适应未来的个性化家庭教育
每个孩子都有独一无二的发展节奏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展密码,随着月龄的增加,差异性会越来越大。
我们要做的是通过科学观察,加之环境辅助,帮助孩子跟随自己的节奏去发展。
每个孩子都有独一无二的个性气质
发现大约2/3的孩子可以归为三类之中:难养型、易养型和慢热型。
难养型宝宝
如果你家孩子在很多维度上的表现都接近于第一种的话,那他很有可能属于难养型宝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需求宝宝。
很多高需求宝宝的父母在最关键的养育黄金期被他们的高需求折腾得没有耐心、备受挫折、疲惫不堪,也就不可能有精力为他们提供丰富的互动刺激了。这样的亲子关系和教养方式如果持续下去,孩子很容易在未来出现行为适应上的问题。
我们要通过日复一日的长期观察,深入了解宝宝的个性,仅仅是意识到自己的孩子是天生的高需求宝宝,也能大大减少父母的焦虑、内疚和失控感。同时我们还要积极调整方向,摸索与孩子的个性相匹配的教养方式。高需求宝宝不仅需要父母给他最大程度的接纳和包容,还需要父母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养能力,为高需求宝宝提供科学丰富的教养环境,满足他们对爱和新鲜体验的极高需求。
可以这样做
1.多带孩子去户外,让他们多参与消耗体力的活动,帮助他们消耗旺盛的精力。
2.利用孩子短暂的安静时光,引导他们专注于做一件他们感兴趣的安静活动,让他们慢慢体会专注的美好。
3.让孩子的日常生活尽量规律、稳定,不要有太大的环境和人事变化。
4.任何行动前都要提前告知孩子,减轻孩子激烈的对抗反应。
慢热型宝宝
介于难养型和易养型之间的慢热型宝宝。
慢热型宝宝就是我们常说的害羞宝宝或者内向宝宝。这类孩子可能特别容易受到惊吓,在集体环境中会感到焦虑不安,进入新环境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放得开,等等。
内向并不是缺点,我们不要因为孩子有类似的表现而困惑、焦虑,甚至排斥或者强迫自己的孩子。如果总想改变孩子,试图把他塑造成你期待的样子,那他在未来很容易会出现性格偏差,比如极其内向、害羞、不合群,或出现严重的社交障碍等,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担忧的。
内向的孩子拥有很多难得的优点,比如他们特别能坐得住、学习很专注、有创造力、细心谨慎、比较不会做错事。如果将内向特质的优势发挥出来,那他们往往能成长为优秀的科学家、律师、艺术家、教育家等。
遗传因素对这类个性的形成有一定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更是会决定孩子的个性气质是否将持续甚至加强。因此,我们要为内向的孩子提供与其相匹配的家庭教养环境,多鼓励、引导他们勇敢地探索、发现,多给他们提供正面积极的社交经验,避免让他们在未来出现可能的适应困难。
可以这样做
1.给予孩子适量的新鲜刺激,帮助他们逐渐克服恐惧,掌握有效的社交技能。如果一味地保护下去,或是刺激过多,都会引起孩子在未来出现社交恐惧。
2.每到一个陌生环境,都要给孩子足够的适应时间,等他们放松下来,逐步地引导他们参与,等他们沉浸其中后,再逐渐退出,但是不要走远,停留在近旁,让他们在回头的时候能看到你。
子主题
家庭观察帮助我们独立自信地了解孩子
“你觉得为什么呢?你觉得怎么办好呢?”随着观察和思考的积累,我发现很多父母总能自己找到解决方法。这两句反问推动父母开始主动探索育儿之路,推动父母自己去观察、分析和改进,效果要比所谓的“专家建议”好得多。
“在家实践蒙氏教育的父母并不需要深入钻研太多知识,最核心的是坚持不懈地去观察自己的孩子,将那些已知的、看似简单的理念应用于当下,你必然会成为孩子最权威的育儿专家,拥有绝对的育儿自信。”
如何观察?
可以这样做
1.观察之时,当然要放下手机、关掉电视,暂时忘却自己满脑子的杂念和烦恼,专注于眼前,从全新的角度去认识眼前这个孩子。
2.家庭观察的核心不是记录,而是全身心陪伴。家庭观察并不如大家想象的那样,像专业人士一样拿着纸、笔在一旁纹丝不动地看和记。家庭观察的自由度很大。如果孩子要和你一起玩儿,那就全身心和他互动,这也是观察的一种方法。当孩子感受到了你全身心的陪伴,你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时间旁观。如果发现特别需要记录的地方,也只需简单写下关键词,过后再完善、补充。
“父母要时刻谨记,每个孩子都有独一无二的成长秘密,尊重孩子的发展节奏,比别的孩子慢了不要焦虑,快了也无须给孩子太多的赞扬。”
设计一个对孩子友好的个性化蒙氏家庭环境
“在家实践蒙氏教育的一大秘诀就是观察孩子、排除阻碍孩子发展的障碍、引导孩子进入新环境,再观察、再排除、再引导,循环往复。”
这个秘诀是蒙台梭利教育专业教师的工作要领,而它也能够帮助父母深刻意识到周围环境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并逐渐明白应该何时介入、何时退出,帮助父母不再自以为是地打断孩子的自发探索,不再主观臆断孩子的需求和想法,不再以爱的名义阻碍孩子独立发展的道路,帮助父母给予孩子更专业、更高质量的陪伴。
孩子在不受大人的介入干扰,自己完成一件事以后的那种骄傲、高兴的表情,就是在向我们宣告他自我挖掘丰富内在潜能的需要。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创造机会让孩子发展潜能,而不应阻碍他的活动。
婴幼儿的房间,我们要分成4大区域:睡眠区、喂养区或进餐区、护理区以及活动区。
孩子天生喜欢秩序感,4大区域的设置满足了孩子对秩序感的强烈需求。这一切也有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可以这样做
1.最理想的情况是在生产之前,就预估到孩子未来三年的成长需求,将房间的基本架构设计好,这样就省去了频繁装修和购置新家具的麻烦。
2.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房间设计要尽量保持整体的稳定不变,尤其是睡眠区,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要做相应的渐进式微调。每次改变最好和孩子一起行动,且每次只改变一点。
3.我们要考虑到怎样保证孩子的安全,同时鼓励孩子自由和独立。
4.不能光想着孩子的需求,父母的需求也同样重要。
5.要节约,考虑到很多物品可以重复利用的情况,比如用于喂养的哺乳沙发在孩子断奶后可变成亲子阅读的沙发,活动区的镜子可改作更衣镜,沙发脚凳可同时用于辅助站立和添加辅食时妈妈的座椅,换洗台可改作衣柜,等等。
第2章 蒙氏妈妈在法国
法式育儿奇迹
尊重孩子的发展节奏
观察的智慧
平衡自由与界限
独立自信的身教
平衡母亲和妻子的角色
法国妈妈们在夫妻生活中会收起身为妈妈的优越感,为自己能永久保持女性魅力而付出更多的努力。
要尽量让他们做擅长的工作,而这个工作的重要部分就是疼爱妻子。
法国有句名言:虽然40周让你蜕变成母亲,但是这不应该成为剥夺你做女人的权利的理由。
颠覆还是传承
所有好的育儿理念最终都会殊途同归。批判哪种教育法有什么缺点那是教育家的事,父母只需“择其善者而从之”。
具有中国特色的蒙氏妈妈
第3章 蒙氏爸爸:科学塑造婴幼儿神奇大脑
先天后天哪个更重要
通过对同卵双胞胎的研究,科学家已证实遗传因素对诸如身高、精神分裂症、阅读障碍、躁郁症等会起到关键作用,而语言技能、社会交往活动、性格等更多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即使同卵双胞胎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背景,随着后天环境的变化,具有修饰基因表达功能的表观遗传学标签也会有差异,而且年龄越大,表观遗传学修饰差异也越大。
我们的教育环境竟然能改变先天设置好的基因表达图谱,可见后天经验的影响比想象中要大得多。
塑造大脑最重要的这几年
环境不断精细地雕刻着孩子的大脑,直到他们将近成年才基本完工。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大脑的可塑性在0~5岁时最高。
丰富的环境
人类出生时,大脑的重量只有350克上下,而成年人的大脑约1 300克。
有序的环境
大脑可塑的这种竞争特质启发我们,早期教育质量极其重要,我们要在孩子成长的最初期给他们提供有益的环境,使有益的内容抢先占据他们的大脑磁盘空间。
真实的环境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2017年的一项研究中有如下几条发现:
面对真实的和假装的活动,学龄前孩子会压倒性地选择前者;
孩子对真实活动的偏爱倾向于出现在3~4岁,且一直持续到6岁;
孩子说他们喜欢真实活动是因为这样的活动容易操作、有实际意义,并且能产生新奇的体验;
当孩子们选择玩假装游戏时,提及最多的原因是害怕、不自信或者不被允许。
个性化环境
个性化环境,意味着我们要抓住婴幼儿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敏感期,为孩子准备能够辅助当下敏感期发展的个性化环境。
第4章 蒙氏爸爸在德国
德国爸爸VS.中国爸爸
爸爸的参与情况有时甚至比妈妈的疼爱更能预测孩子未来的认知水平、情绪状况和社交能力。
蒙氏爸爸的心态准备
蒙氏爸爸独有的参与方式:建立妈妈无法取代的教养地位,不与妈妈的角色重叠,而且这种教养风格既能符合传统文化对男性形象的定位,也能满足现代社会对爸爸高度参与育儿工作的期望。
可以这样做
建议准爸爸们在心态建设上做好这样的准备:
1.在成为爸爸之前,就要明确知道自己将会面临一种崭新的生活模式,永远不会再回到百分百轻松自在的二人世界了。这个小宝宝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占据妈妈的整个身心,包括自己的一部分世界。理解妻子的同时,也要努力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和方式,尽量改掉从前不利于家有儿女的生活习惯,比如频繁应酬。同样重要的是,要始终努力在任何阶段与妻子建立更深厚的亲密关系。
2.刻意提醒自己:我当爸爸了。妈妈怀胎九月,已经与宝宝建立了紧密的联结,潜藏在女性心中的母爱本能很轻易就被激发出来,生产后的荷尔蒙也会自然激发母性行为。而爸爸不同,突然怀抱着一个看起来很陌生的软绵绵的小婴儿,的确需要刻意提醒自己“爸爸”这一新增角色。这一过程对我们来说并不像妈妈那么自然,需要时间和机会。如果爸爸在妻子孕期积极陪伴产检,期待孩子的出生;如果在孩子出生前,爸爸的心智已经比较成熟,那调整心态时会容易得多。
蒙氏爸爸在共生期
孩子出生后的前两个月,我们称为共生期。共生期内,父母双方都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爸爸不仅要照顾好产后恢复期中的妈妈,辅助妈妈与婴儿建立亲密的依恋关系,还要努力适应新的家庭模式。
可以这样做
建议新手爸爸们在共生期做好下面这些事:
1.爸爸要在妈妈哺乳期时给她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母乳喂养非常辛苦,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疼痛和挫折,这时爸爸要做的就是倾听和鼓励,并且积极辅助,比如帮助妈妈调整哺乳的姿势和哺乳环境、给孩子拍嗝,或者多承担一些家务。当妈妈不能或者不愿再坚持母乳喂养时,不给她施加压力,让她自由决定是否继续母乳喂养,以及坚持多久。
2.爸爸要时刻关注妈妈的情绪,防止妈妈出现产后抑郁的情况,同时也要关注自己的情绪,爸爸同样也可能出现产后抑郁的症状。
3.与妈妈有明确的时间分工,争取尽可能多的时间让她休息。比如我们家,孩子大部分时间由妈妈负责,而我会在下班以后和周末全力承担大部分育儿工作。我的妻子产后身体极为虚弱,我们又身在海外无人帮扶,因此为了提高育儿效率,我和妻子有了明确的育儿时间分工。积极参与也让我了解到养育孩子的辛苦,这要比全职工作累多了,也因此更能体会妻子的不易。爸爸的专属育儿时间也让我更早地和孩子相互熟悉,与孩子建立了不一般的亲密关系,也更早地意识到成为父亲的责任和意义。
4.摸索出自己擅长的育儿任务。即使是奶粉喂养,最好也还是由妈妈来进行,这样有助于建立安全的母子依恋关系。爸爸可以尝试的是:给宝宝洗澡、带宝宝在室外散步、给宝宝讲睡前故事……每天都由爸爸在固定时间来完成这些任务,规律的作息有助于婴儿建立安全感。
建立无法取代的教养地位
孩子一出生就能识别妈妈的声音和气味,在妈妈的怀里很容易就能平静地睡去。
如果孩子能与父母双方都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那他们未来应对压力的能力就会更强。所以,在共生期后,妈妈要及时鼓励爸爸积极参与到育儿工作中来,爸爸也要努力建立妈妈无法取代的教养地位。
提供独到的育儿思路
尽管爸爸并不擅长照顾孩子起居类的工作,但在妈妈束手无策的时候,爸爸不一样的教养风格往往能提供出其不意的育儿思路。
无法提供母乳的爸爸只能靠观察孩子、琢磨孩子的需求和喜好来安抚他们,这有益于建立一种良性循环。比如,爸爸特有的低沉、缓慢的嗓音就有很好的安抚作用。
依照自己的专长分工
如果妈妈们尝试跟爸爸分工,明确交代给爸爸一些专项育儿任务,并做到不插手,让爸爸独享一部分育儿的成就,那育儿效率和质量都会大大提高。
全身心地和孩子做游戏
德国的一项研究显示,父亲在游戏中的敏感性可以预测孩子的安全依恋关系。父亲的这种敏感性表现为能接受孩子发起的游戏,能根据孩子的能力调整自己的游戏方式,对孩子的情绪表达做出的反应等。
事实上,大部分男性比女性在户外更有优势,更能鼓励孩子进行有益的冒险,挖掘最大的体力潜能。
可以这样做
我建议爸爸们可以跟孩子进行以下这些游戏:
1.在家里做的游戏,除了经典的躲猫猫,我们还经常玩儿吹泡泡、挠痒痒、钻纸箱,还有拉毛毯,即让孩子坐在毛毯上拉着走,以及坐飞机,即让孩子坐在爸爸肩膀上升降,等等。
2.户外活动就更多了,比如跑步、攀爬、游泳、骑各种车、踢球、堆雪人,等等。
蒙氏爸妈高效合作育儿
与其他哺乳动物不同的是,养育子女是人类父母双方共同的职责,我们需要通过互助合作来完成这一艰巨而神圣的任务。
父母懂得分工合作,对孩子社交能力的培养助益很大。
夫妻关系是否和谐会直接影响到亲子关系的质量,因此作为父亲,我们首先应该经营好自己的婚姻生活,这是家庭生活所有内容的基础。
Part 2 实践篇 陪孩子走过生命中最重要的前三年
第5章 0~5个月,手把手带你在家蒙台梭利
蒙氏宝宝成长观察手记
1个月
2个月
3个月
4个月
喂养区环境设计精髓
妈妈们可以选择一个足够舒适的哺乳沙发,同时可以借助哺乳枕和脚凳来调整哺乳姿势。这个哺乳沙发可以安排在视野比较好的窗边,妈妈可以一边哺乳,一边放松地欣赏窗外的风景。
哺乳沙发旁边可以放一张桌子,在桌子上放置一盏亮度较暗的台灯用于夜晚喂奶,同时放置一杯水、一本书以及家庭观察手记等。这样,妈妈在喂奶过程中就不需要再起身拿东西了。
睡眠区环境设计精髓
我们推荐新生儿使用婴儿提篮,这个提篮要模仿母亲子宫的环境,因此不能太大,用到孩子2~3个月大即可;为了不阻碍视线,同时保证呼吸畅通,也不能太深。
尊重婴儿的睡眠规律
婴儿的生物钟非常精准,为了能够尽快掌握,父母可以通过观察,将孩子所有的睡眠时间都记录下来,从中总结规律,在孩子发困之前便及时准备好睡眠环境。
与成人不同的是,婴儿睡眠中的快速眼动期(rapid eye movement,简称REM)很长,这时他们看起来处于似睡非睡的状态,有的孩子会完全睁开眼睛,有的孩子会哭着笑着做鬼脸,这时候不要着急去打扰他们甚至喂他们吃奶,他们正努力在两个睡眠阶段之间过渡。如果你擅自打断孩子的睡眠周期,那他们就会自动程式化,每到这个点必醒,等待被抱或者喂奶。因此,在听到宝宝的哭声做出回应之前停顿几秒观察一下很有必要,可以给宝宝留下自我调试的空间。
建立稳定的日常作息和睡前程序
每天坚持规律的日程安排和重复固定的睡前程序对婴幼儿的睡眠很重要,这样他们就可以预测到接下来要干什么,也有助于帮他们建立更好的安全感。在最初的几个月,睡前程序不宜太长、太复杂,而且不管是谁来照顾婴儿,都要遵守固定的流程。
逐步取消夜奶
区分昼夜后,我们就可以帮助孩子延长夜睡时间,逐步取消夜奶。法国婴幼儿睡眠专家认为,婴儿一般在第4周的时候就不需要很频繁地吃夜奶了,直到两个月大,他们便能很自然地取消夜奶了。
将睡觉和吃奶分开
营造一个适宜的睡眠环境
护理区环境设计精髓
安全经济的换洗台
换洗台是护理区的核心。这个换洗台要尽量宽,这样在孩子翻身的时候才不容易坠落。换洗台附近要有一个收纳布袋或者收纳筐,在里面放上孩子常用的护理物品,如护臀霜、润肤油、纸巾、尿布、温度计、梳子、生理盐水等。换洗台旁边还要放一个丢尿布的垃圾筐和一个脏衣篓。
推荐让孩子舒适自由的衣物
宝宝刚生下来的前几个月,我们推荐给孩子穿纯棉质地的斜襟和尚衣,这种衣服没有扣子、拉锁等硬物,能够很好地保护新生儿柔嫩的皮肤。到孩子四五个月大时,我们推荐给孩子穿包屁衣,因为当孩子准备开始爬行时,要尽可能给孩子脱掉裤子。这一切都是为了方便孩子自由运动,因此我们不推荐包脚连体衣。这个阶段,孩子也不需要穿鞋子,尽量光脚,冷的话,只穿袜子就可以了。
同时,我们建议不要给孩子穿过多的衣物,坚持比大人少穿一件的原则。衣物清洗时,千万不要使用柔顺剂,也不建议用消毒剂过度清理房间和玩具。
活动区环境设计精髓
不少家庭在婴儿醒着的时候依旧把他们放在床上,这样很容易造成婴儿的睡眠信号紊乱。当婴儿快要入睡的时候才将他们放到床上,这样才能建立起婴儿对床的睡眠联想。
那他们醒着的时候该在哪儿呢?
我们应该布置一个小小活动区。趁着婴儿状态好的时候,将他们放在那里,给予他们自由探索的机会。在他们需要我们的时候,再积极地和他们互动。
活动区的设置时刻提醒父母,小宝宝醒着的时候不应该待在床上,也不应总是在我们怀里。活动区是小婴儿发现和探索世界的第一个小乐园。
活动区三要素:活动垫、镜子和矮柜
益智玩具
1.看
黑白吊饰
建议月龄:2周~2个月
提示:最初两个月,婴儿只能看到对比非常鲜明的图案和黑白色。吊饰的关键是饰物能够保持平衡,内容真实有趣,足够轻盈,可以随风转动。
三色八面体吊饰
建议月龄:2个月
提示:这个阶段,婴儿能够区分有鲜明对比的颜色。这种吊饰展示了明亮的基础色和立体几何图形。婴儿首先看到的是黄色,最后看到蓝色。
渐变式吊饰
建议月龄:2~3个月
提示:这个阶段,婴儿大脑中负责处理色彩信息的视觉区域发育接近成熟,分辨颜色的能力接近成人,这种吊饰展示了颜色由浅至深的逐渐变化。
跳舞小人吊饰
建议月龄:3个月
提示:制作这种吊饰的材质可以从轻盈的纸片到稍有重量的木头,重量不同,旋转的方式也不同,吊饰的颜色也要逐渐丰富。吊饰的形象可以是抽象的艺术,也可以来自真实的大自然,比如海豚或者蝴蝶吊饰,但不推荐维尼熊或飞翔的大象这类脱离现实生活情境的吊饰。
拉环和悬挂铃铛
建议月龄:3个月
提示:当婴儿开始挥舞着双手试图去抓眼前的吊饰时,就可以给他们提供拉环,然后是悬挂铃铛了。可将这些物品由松紧带连接在天花板上。
脚踢、手抓球
建议月龄:3~4个月
提示:这个阶段,婴儿喜欢像蹬自行车一样舞动双腿,喜欢用腿夹住上方的球。这个球最好有小突起,易于抓握,婴儿可以用脚将球传到手中。
2.听和摸
音乐盒
建议月龄:2周~2个月
提示:孩子刚出生不久,就可以给他们听旋律缓慢轻柔的独奏乐曲,比如音乐盒里的音乐,也可以是CD播放的轻音乐或轻声弹奏乐器的声音。
带响声的抓握玩具
建议月龄:2个月
提示:当孩子能够有意识地抓握后,就可以陆续给他们提供各种材质天然、重量较轻、声音悦耳的抓握玩具,如小摇铃、小沙锤等。
各种材质的抓握玩具
建议月龄:2个月
提示:这个阶段,婴儿习惯将这些玩具放入口中,所以一定要选择无毒安全的质量合格产品。玩具的材质尽量多样,比如木质、金属、毛线等,可以给婴儿提供不同的触感体验。
家庭日用品筐
建议月龄:5个月
提示:当孩子在活动垫上玩的时候,可以将玩具散放在孩子身边,也可以将它们收纳在一个小筐里,放在他们面前,还可以在竹筐里放一些安全干净的家庭日用品,比如牙刷、小勺等,供孩子触摸、把玩。这个筐里的日用品要经常更换,以保持孩子的兴趣。
语言启蒙
1.丰富高频用词
我们从孩子出生起,便要习惯多和孩子说话,内容越丰富越好。凡是能吸引孩子的东西或者动作,我们都给它命名,渐渐地可以发展成词组,加上形容词、介词或者副词等,由简到难,只要孩子愿意,可以随时和他们聊天对话,给他们讲身边发生的事情。不要给自己的语言设限,孩子的语言吸收能力往往超出我们的想象。天长日久,随着孩子词汇量的增加,他们能理解的便会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期待在交流中听懂更多内容。
2.交流对话
和孩子沟通时尽量减少命令语式,多用交流对话的方式。
我们要和孩子对视着交谈,给他们留有回应时间,让婴儿学习轮流的对话方式。
3.别纠错
不要纠正孩子的发音,给他们重复一遍正确的发音即可。
4.不要使用宝宝语
从孩子出生起,我们就应该有意识地注重发音的自然和精确,尽量不要使用宝宝语,不要低估婴幼儿的语言理解和吸收能力,要做好他们口语发展的榜样。
5.培养亲子阅读习惯
从出生起,就可以与孩子一起阅读绘本,可以将阅读作为每晚睡前的一道程序,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且会让孩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
6.尝试双语教育
如果从孩子出生起,家庭中的某一人就坚持和他说另一种语言,孩子会毫不费力地习得双语,但是双语启蒙的前提是要在母语足够强势的环境中。
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
第一时间与妈妈亲密接触
在产后尽快将宝宝带到母亲身边,这样做也有助于妈妈尽早分泌初乳。
及时满足孩子的真实需求
在最初两个月,我们要逐步了解宝宝哭泣的原因并及时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是他们建立安全感、对这个新世界充满信心的源头。
建立稳定的生活作息
固定的照料者
多样适量的感官体验
第6章 5~12个月,手把手带你在家蒙台梭利
蒙氏宝宝成长观察手记
5个月
8个月
进餐区环境设计精髓
观察信号,及时添加辅食
五六个月正是孩子的辅食添加敏感期,如果开始太晚,孩子有可能会拒绝尝试不同种类的食物,断奶历程会更加困难。
第一顿辅食,吃出仪式感
第一顿辅食对婴儿意义非凡,这是走向独立的关键一步,我们对此的重视程度应不亚于周岁生日,要精心准备,让孩子感觉到开始吃辅食是值得庆祝和骄傲的事情。
手指食物,帮助婴儿自主进食
多接触食物种类,降低未来过敏风险
每顿辅食都要尽量做到营养均衡,要包含足够量的谷物、一定量的肉或者蛋、一定量的蔬菜水果和水。每种食材的添加既要小心谨慎,又不能太拖沓、滞后。
最新科学研究颠覆了传统认为的在辅食添加过程中要尽量回避易过敏食材的看法。
循序渐进断奶,一日三餐与全家同步
食物种类要多样化,添加过程也要循序渐进,由稀到稠、由软到硬。食材要尽量保留原样,避免过度加工。
睡眠区环境设计精髓
这个阶段仍然推荐落地床。
如果家庭条件不允许,也可以继续使用矮床,同时准备一个过渡装置,帮助孩子安全、自由地上下即可。不要将床靠在比较冷的墙边,也不要放在通风口、暖气边,以及太阳直射的地方。
护理区环境设计精髓
及时弃用换洗台
换洗台事故大多发生在5~12这个月龄段,所以要特别注意换洗时的安全。
有限制地自主选择衣物
在衣柜最下层的抽屉里放上干净的小内裤或者拉拉裤,孩子可以爬行到那里自己打开抽屉去取。孩子将满一周岁的时候,可以在这个抽屉里准备上衣两三件、裤子两三条、袜子两三双、内裤两三条。父母可以鼓励孩子从中选择,自己搭配。
把洗澡当作游戏
对上班族父母来说,平时陪伴孩子的时间不足,洗澡便是很重要的亲子时间,需要父母全身心投入。
可以这样做
怎样才能让孩子把洗澡当作游戏呢?我们的建议是:
1.父母自己开发出能激发孩子兴趣的洗澡池游戏,如将清水以一股细细的水流浇到孩子的头上、脸上。
2.准备各种有趣的洗澡用品和玩具,如选择孩子喜欢的洗发水瓶,用完之后也可以成为洗澡玩具。
独立的洗漱环境
准备一个小梯凳,这样孩子能直接和大人共用洗手池。也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个低矮的洗手池,在这个洗手池边,应该有一面高度合适的镜子,以及方便孩子够取的香皂、毛巾、梳子、头饰、牙刷、杯子等。
活动区环境设计精髓
5~12个月是婴幼儿大动作集中发展的阶段,因此房间的布局,尤其是活动区的设计,也应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
建议父母尽可能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爬行活动空间,不要仅仅局限在一个房间甚至一个角落里。
我们最好允许孩子打开他能够得着的柜门和抽屉,提前将里面不宜孩子探索的物品转移,放一些安全的生活用品或者玩具。这些将会是孩子最感兴趣的探索目标。
室内运动
滑行
建议月龄:5~7个月
提示:可以用陀螺、葫芦、滚动很慢的球、带有铃铛或者小球的圆柱等作为辅助孩子练习滑行的工具。
坐
建议月龄:6个月
提示:当孩子可以从趴到躺,也可以从躺到趴地翻身后,就可以让他尝试坐,但刚开始时间不宜过长。如果孩子坐不住,就不要强行让他坐。用两个硬质的枕头摆成“V形”,但是不要用哺乳枕,因为哺乳枕太软也太矮。
爬
建议月龄:7~8个月
提示:将引导爬行的小玩具放在孩子面前,我们可以在孩子身边做爬行的示范。孩子开始爬行后,我们可以鼓励他们先尝试爬上或者爬下落地床,继而尝试爬较低的台阶。引导爬行的小玩具可以是滚动很慢的各种球、陀螺、葫芦、带有铃铛或者小球的圆柱及任何能吸引孩子的、可以缓慢滚动的安全物品。
站
建议月龄:8~10个月
提示:耐心等待孩子自发地站起来。可以在玩具柜的墙上挂一些吸引孩子的画。如果孩子不会自己坐下,就需要我们在一旁示范。辅助站立的器具可以是墙上高度合适的横杆、沙发脚凳,以及高度合适且稳固的桌子、椅子、柜子、沙发等。
走
建议月龄:10~12个月
提示:在孩子刚开始扶着走路的时候,大人要尽量避免用手牵着孩子走,鼓励孩子扶着沙发、桌子、稳固的椅子或推着加重小推车学习走路。
益智玩具
拍
建议月龄:5个月
提示:当婴儿开始坐时,可以在他面前摆放一个能够吸附在地面上的拍打玩具。
放
建议月龄:7~9个月
提示:可以让孩子一只手握着杯子,另一只手握着小球,然后将小球放进杯子里,以此练习双手的配合。
插
建议月龄:12个月
提示:我们示范的时候可使用5个手指抓握,然后观察孩子使用几个手指。
物体恒存盒
建议月龄:8个月
提示:球放进洞里消失了,一会儿又从另一个洞里出来了。孩子看到这一过程就会慢慢理解“看不见的物体也是存在的”这个道理,即物体恒存在的概念。
抽屉式物体恒存盒
建议月龄:9~11个月
提示:孩子很喜欢开关抽屉,可以给他们示范打开抽屉找到消失的球。
大圈套环
建议月龄:8个月
提示:套环玩具的环可以是金属的或者竹子的,也可以是木头的。
小圈套环
建议月龄:11个月
提示:每种套环玩具的环可以是逐渐变小的,也可以是尺寸一样的。
拧
建议月龄:12个月
提示:可以在五金店选购比较容易拧的螺丝、螺母,但是金属材质的螺丝、螺母要比木头材质的螺丝、螺母难度更大。
开关
建议月龄:12个月
提示:可以找来家里各种小盒子、小瓶子、小钱包和比较容易开关的锁,放到小筐里让孩子练习开关,并且定期更换。
追踪视物轨道
建议月龄:9个月
提示:这个玩具可以锻炼孩子眼睛快速追踪移动物体的能力,有益于提升孩子将来的阅读能力和平衡能力。
语言启蒙
1.设置一个阅读角
2.精心选择绘本
3.亲子共读注意事项
亲子共读时不要只是干巴巴地去念书上的文字,我们要跟随孩子的兴趣,他们关注哪里,手指向哪里,我们就自然地去聊哪里。
4.指认实物游戏
除了阅读,从孩子10个月大开始,我们就可以和他一起做指认实物的游戏了。
5.小心语言发展迟缓
其实孩子开口说话的年龄范围在现实中从8个月到18个月不等,如果父母给孩子提供了丰富的语言环境,但是持续6个月的时间,孩子的语言发展都没有明显的进步,父母就应该尽早咨询专业机构了。
音乐启蒙
可以这样做
我们建议家长可以这样给孩子进行音乐启蒙:
1.在客厅的矮柜上准备一个孩子能简单操作的CD机,旁边放几张不同类型的音乐光盘,这样孩子想听音乐的时候可以自己打开,我们也可从源头控制音乐质量。
2.音乐可以结合绘本,讲述一下作曲家背后的故事。
3.为孩子演奏乐器能引起孩子对乐器和音乐更大的兴趣,还要准备适宜孩子的小乐器,引导他们听到不同的曲调奏响不同的乐器,全家一起奏起交响乐!
4.还可以和孩子一起静静聆听不同乐器演奏的音乐,然后找到对应的乐器、乐器模型或者乐器卡片。
我们不提倡长时间开着CD机当背景音乐,这样会阻碍孩子语言习得,而且不利于孩子专注地欣赏音乐,时间长了容易让孩子烦躁。
户外运动
德国教育学者认为,通过玩沙子、泥土和水,孩子们学会了各种形状和体积的概念,诸如空、实、上、下、里、外、旁边等,这些基本认知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建立自己的身体意象。
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
5~12个月期间,孩子会经历很多变化。他们从开始滑行,到能够倚靠着坐起来,再到可以连续翻身,然后能够独立坐起、爬行、扶着站立,而后可以独自站立,最终迈出第一步。同时,他们还经历了添加辅食、逐步断奶等重大历程,身心急速成长。
“我原来和妈妈不是一个人”
“我很强大”
“妈妈走了,还会回来的”
“我要和陌生人保持距离”
第7章 12~36个月,手把手带你在家蒙台梭利
蒙氏宝宝成长观察手记
13个月
14个月
25-36个月
进餐区环境设计精髓
尊重孩子的胃口
当孩子表达出不想继续吃的意愿时,我们要坚持尊重他的胃口,容忍这一点浪费。这样做会向孩子发出一个信号,就是吃多少要看自己的胃口,而不是碗里有多少。
让孩子爱上吃饭
可以让孩子帮助父母布置餐桌、端菜、参与饭后的餐桌清理和洗碗,与父母一起快乐地享受用餐前后的劳动时光。让孩子参与到真正的家庭生活中来,才能让他感觉到和家人一起吃饭是件很美好的事,胃口当然也不会太差。
孩子会本能地抗拒不熟悉的食物,我们尽量不要强迫孩子吃他不愿意吃的食物,但是在孩子拒绝进行初次尝试的时候,可以坚定而温和地说:“你有权利不吃这种食物,但是要在尝过以后再决定。”
餐桌礼仪早培养
睡眠区环境设计精髓
这一阶段,可以继续使用落地床。
建立加长版的睡前程序
可以这样做
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家女儿的睡前程序,作为参考:
1.先让女儿和爸爸安静地玩一会儿,然后收拾玩具。
2.快到睡觉时间时,要分两三次提前提醒,让她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快到时间时,可以帮助她一起完成游戏和收拾工作。
3.洗完澡,刷完牙,将灯光调暗,帮女儿穿上睡衣。
4.爸爸给女儿讲睡前故事,然后妈妈唱《摇篮曲》的同时给她按摩,轻声细语地和她回忆一天之中发生的美好事情,淡化遇到的挫折、困难。
5.将女儿喜欢的玩偶放在她怀里,亲吻女儿,与她道晚安。
从容应对夜醒和噩梦
在一岁半到两岁之间,本来能睡整觉的孩子可能会在夜间醒来,而且次数逐渐增多,这与他们进入了自我认可期有关。他们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进而引发了焦虑。这时,父母更要给孩子轻松、柔和的睡前程序。如果孩子半夜醒来哭泣,先不要立刻安抚,要给孩子重新独立入睡的机会,他们一般可以自己再睡着。
护理区环境设计精髓
当孩子能独立行走之后,我们可以将原先的活动区改为护理区。
循序渐进的如厕引导
玄关设计帮孩子实现独立穿脱
活动区环境设计精髓
此时活动区还需要准备一套适合孩子高度的桌子和椅子,他们可以在这个桌子上进行画画、手工、拼图等所有适合桌面的活动。
可以这样做
1.通过平日细致的观察,父母除了要了解孩子最近的兴趣,还要找到孩子的近侧发展区间(10),意思就是在父母少量的指导、协助下,孩子能够基本独立完成的活动。
2.示范过程切记要一慢再慢,将动作分解开来,让孩子看清楚每个细节。
3.工具大小要适合儿童使用,实用美观。
4.每次邀请孩子参与时都要有技巧,应尽量回避“是否”形式的问题,比如:“你要不要压橙汁?”“你来擦桌子好吗?”等,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常常为了否定而否定,所以直接请他来参与:“你来帮我刷这只鞋子吧!”
学习自理
穿脱
建议月龄:12~36个月
工具:父母的外套和孩子的外套。
示范:(1)将大人的外套平展在地上,内里朝上,领口朝向自己;
(2)两手缓慢伸入两个袖筒;
(3)用力将外套扬到身后;
(4)将胳膊穿过袖筒。
提示:我们将这种穿外套的方法叫作“衣服飞起来”。每次出门前,女儿都很开心地自己“飞”衣服。我们从一开始就可以鼓励孩子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穿脱帽子、围巾、袜子、小内裤等。即使孩子还做不到,也要请他最大程度地参与,给予他尝试的机会。
洗手
建议月龄:12~36个月
工具:洗手盆、梯凳、小香皂、小毛巾、挂毛巾的钩子。
示范:(1)协助孩子踩上梯凳;
(2)示范如何拧开水龙头;
(3)将双手放在水流下浸湿;
(4)拿起香皂在两手之间揉搓;
(5)放回香皂,两手揉搓出很多泡沫,让孩子看泡沫;
(6)在水流中洗掉泡沫;
(7)关掉水龙头;
(8)用毛巾擦干双手。
提示:将水流尽量调小,减少浪费。如果水龙头会有很热的水流出,需要想办法控制温度,防止烫伤孩子。如果孩子浪费太多洗手液,建议使用香皂,但不建议使用抗菌香皂。
刷牙
建议月龄:12~36个月
工具:牙刷、不同于喝水杯的漱口杯、牙膏、一面适合孩子高度的镜子、洗手池、梯凳。
示范:(1)提前在大人和孩子的牙刷上挤好适量牙膏,用漱口杯接好可以喝的温水;
(2)拿起大人的牙刷,将嘴张开咬合牙齿,对着镜子从左到右刷;
(3)孩子同时也拿起自己的牙刷对着镜子刷;
(4)刷完牙用漱口杯的水漱口,再吐到水池;
(5)孩子也许会将水喝下去,这时提示他:漱口的水要吐出来,给他做一个夸张的示范。
提示:孩子出生后,父母就可以用刷牙手套来帮助婴儿刷牙。添加辅食后可以开始使用牙刷,这时主要还是父母帮助孩子刷牙,等孩子开始走路后,就可以学习独立刷牙。即使可以独立刷牙,为了保证牙齿彻底清洁,我们建议先由父母帮助刷牙,然后让孩子自己刷。如果孩子一直习惯将水喝下去,可以单独和孩子练习吐水的动作。此外,需咨询儿科医生能否使用含氟牙膏,如果使用含氟牙膏,需要谨慎控制用量。
擦鼻涕
建议月龄:12~36个月
工具:将纸巾裁成原始大小的一半放入小筐、垃圾桶。
示范:(1)如果孩子在流鼻涕,就带他到镜子前,让他看自己的鼻子;
(2)从纸巾筐里拿出一张纸巾;
(3)让孩子也拿出一张;
(4)在镜子前面,打开纸巾用点劲儿从鼻子一侧擦到中间;
(5)看一下纸巾,然后折叠起来;
(6)从鼻子另一侧用点劲儿擦到中间,再次折叠;
(7)孩子擦鼻涕的时候可以指给他看纸巾上的鼻涕;
(8)和孩子一起照镜子,看鼻子是否擦干净了;
(9)鼻子擦干净后要带孩子洗手。
提示:大人的纸巾对孩子来说太大,纸巾盒里的纸也太多,因此要裁成一半放入小筐。如果孩子的鼻腔太干,可以用湿润的棉球或者生理盐水进行润湿。如果孩子的鼻子周围因擦鼻涕而干燥,可以在纸巾盒旁准备一小盒孩子可以自己使用的润肤油。每次给孩子擦鼻涕,都要提前告诉他:“我要给你擦鼻涕啦。”缓慢而轻柔地擦,不然孩子会抗拒擦鼻涕这件事。为防止引发耳炎,我们不要主动让孩子用力擤鼻涕,不过很多孩子通过模仿很自然地就学会了擤鼻涕。
使用夹子
建议月龄:12~36个月
工具:两个小碟子、数个棉球、小夹子、工具盘。
示范:(1)用三个手指捏着夹子;
(2)捏住夹子,说“关”,放开夹子,说“开”;
(3)让孩子尝试,如果他还无法做到,先与他练习开关夹子;
(4)缓慢地夹住一个棉球,说“关”;
(5)将棉球从一个碟子里夹起,放入另一个碟子里,说“开”;
(6)让孩子继续将其他棉球分别夹到另一个碟子里;
(7)所有棉球都夹到另一个碟子里后,再将棉球用同样的方式夹回来;
(8)当孩子失去兴趣时,示范如何收拾。
提示:练习使用夹子也是为将来使用筷子做准备。两岁之后便可开始使用儿童短筷,不推荐使用学习筷。棉球数量可由少变多。食品夹使用熟练后,可以逐步练习晾衣夹。
倒水
建议月龄:12~36个月
工具:两个牛奶杯(其中一个牛奶杯里有少量的水)、海绵、托盘。
示范:(1)一只手把着牛奶杯的手把,另一只手托着杯子底部,缓慢地将里面的水倒入另一个空的牛奶杯中;
(2)再用同样的方式把水倒回来;
(3)如果在桌子上或者托盘中洒了水,示范用海绵擦干;
(4)当孩子失去兴趣时,示范如何收拾。
提示:当孩子能熟练地倒水后,可以准备一个牛奶杯,吃饭的时候,让孩子自己酌量从牛奶杯往水杯里倒水喝。
系扣子
建议月龄:粘扣,14~36个月;拉锁,16~36个月;按扣,22~36个月;纽扣,24~36个月;皮带扣,30~36个月。
工具:带有粘扣的衣服或者鞋子,带有拉锁的上衣,带有按扣的上衣,带有纽扣的上衣,带有皮带扣的鞋子。
示范:将动作分解开来,以最慢的速度示范。
提示:也可以购买或者自制衣饰框。
参与家务
刷鞋
建议月龄:18~36个月
工具:小鞋刷、一块防水衬垫、海绵、一个工具篮。
示范:(1)一只手抓住鞋口,另一只手用刷子从鞋子的侧面用力从后往前刷;
(2)用刷子从左往右刷鞋子前面;
(3)让孩子继续刷鞋子的另一面,然后刷另一只鞋;
(4)刷完将鞋子放回,再找其他脏鞋子刷;
(5)当孩子没有兴趣时,示范如何收拾;
(6)带孩子一起洗手。
提示:如果鞋子太脏,这项活动可以在地板上进行。
擦桌子
建议月龄:12~36个月
工具:海绵、放海绵的小碟子、抹布、工具篮。
示范:(1)将椅子挪到桌子一旁;
(2)将工具篮放到凳子上;
(3)端着小碟子到浴室,在水龙头下将海绵淋湿,再轻轻把水挤压出来;
(4)将海绵放在小碟子中,将小碟子放回收纳篮里;
(5)找到桌面脏的地方,左手扶着桌子,以打圈的方式拿海绵擦干净;
(6)擦干净后,示范用抹布将湿了的地方擦干;
(7)直到孩子不想擦为止,示范如何收拾。
提示:孩子需要一只手扶着桌子来保持平衡,我们这样做,孩子就会模仿这个细节,站稳才能更顺利地完成此项活动,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孩子的小矮桌擦完后,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擦柜子、椅子、茶几等。如果桌子太脏,海绵不足以擦干净,可以准备一个小刷子和一块小香皂,将香皂擦在刷子上,用刷子刷太脏的地方,再用海绵擦一遍,最后用抹布擦干。这些较为复杂的步骤适宜18个月以上的孩子进行。
拖地
建议月龄:18~36个月
工具:小拖把。
示范:(1)双手抓住拖把,向上移动,将拖把从挂拖把的环上取下来;
(2)将拖把放于地面,两手握着拖把走到有水的地方;
(3)从左到右再到左,蛇形拖地;
(4)直到地面没有水,示范将拖把用同样的方式悬挂起来。
提示:如果洒水量很多,就需要用抹布来擦干。找一个角落将扫把、拖把等悬挂在合适的高度,让孩子自由取用。
扫地
建议月龄:24~36个月
工具:小扫把、小簸箕、小簸箕刷、弓形扫地导向。
示范:(1)将扫地导向放到垃圾旁边;
(2)示范用两只手拿扫把;
(3)用双手将垃圾往扫地导向里面扫;
(4)扫完之后,将扫把放回;
(5)示范将簸箕刷放在簸箕上,拿到扫好的垃圾旁边;
(6)将扫地导向移开;
(7)用簸箕刷将垃圾扫到簸箕里;
(8)将簸箕刷放在簸箕上,将簸箕拿到垃圾桶处,用簸箕刷将里面的垃圾扫到垃圾桶里;
(9)放回簸箕刷和簸箕,放回扫地导向;
(10)带孩子洗手。
提示:当地板上有明显的容易清扫的少量垃圾时,比如洒落的橘子皮,才邀请孩子清扫,同时三岁以下的幼儿需要一个弓形扫地导向引导他们往固定的地方扫垃圾。
擦玻璃
建议月龄:16~36个月
工具:喷水壶、擦玻璃刷、小抹布、工具篮、落地窗。
示范:(1)示范用双手握住喷水壶往玻璃上喷水;
(2)喷三下,将喷水壶放入篮子里;
(3)双手握住擦玻璃刷从上往下刷,一直刷到窗户底部;
(4)当孩子认为玻璃擦干净了以后,指给他看刷子上的水;
(5)用抹布将水擦干;
(6)再用抹布将窗户底部的水擦干。
提示:喷水壶里只放一点水,避免孩子往玻璃上喷过多的水。准备孩子能握得住的喷水壶和擦玻璃刷是关键。
擦镜子
建议月龄:20~36个月
工具:梳妆台上的镜子、装有少量无毒鞋油的小盒子、手套抹布、工具盘。
示范:(1)打开鞋油盒,戴上手套抹布,用抹布蘸一点鞋油;
(2)以打圈的方式擦镜子脏的地方;
(3)稍微等一小会儿,用手套抹布的另一面从上到下将油擦掉;
(4)当孩子不愿意继续时,示范如何收拾;
(5)带孩子洗手。
提示:也可以擦穿衣镜。不要吹干镜子上的油,教孩子学会等待。
木饰打蜡
建议月龄:20~36个月
工具:木饰摆件、装有少量木蜡油的小盒子、小碟子、手套抹布、衬垫、工具篮。
示范:(1)将衬垫铺展开;
(2)打开木蜡油小盒,往小碟子里倒入一点木蜡油,盖上盒盖;
(3)戴上手套抹布,蘸一点木蜡油,以打圈的方式擦木饰摆件;
(4)当孩子不想继续时,示范如何收拾。
提示:还可以擦拭木头椅子、木制乐器、木头玩具等。小盒子里只放一点儿油,可用橄榄油代替木蜡油。
浇花
建议月龄:18~36个月
工具:花盆、长嘴浇水壶。
示范:(1)一只手提着浇水壶的把手,另一只手扶着壶的长嘴;
(2)站在植物旁边,一只手拨开叶子,另一只手用壶浇水;
(3)左右走动换位置浇水;
(4)给另一盆花浇水;
(5)当孩子不想继续时,示范如何收拾。
提示:提前将壶里倒入适量的水,以免浇太多水。花盆下边最好放置防止漏水的盘子。等孩子走路很稳后,就可以开始让他练习浇花。
插花
建议月龄:18~36个月
工具:数枝花、两个小花瓶、小水壶、漏斗、海绵、工具盘。
示范:(1)大人和孩子各选一只花放在工具盘里;
(2)用水壶取水后放在盘中;
(3)展示漏斗,尤其是漏斗嘴,将漏斗放入一个花瓶中;
(4)将水壶里的水倒满花瓶的2/3;
(5)拿出漏斗,将花插入花瓶;
(6)让孩子插另一个花瓶;
(7)插完之后可以和孩子继续选择更多花,插入同一个花瓶;
(8)当孩子不想继续时,请孩子将花瓶放到喜欢的位置上;
(9)示范如何收拾。
提示:两岁之后可以和孩子讨论如何插花才能更好看。
洗手绢
建议月龄:24~36个月
工具:浴室水池、幼儿搓衣板、梯凳、肥皂、肥皂盒、洗衣筐。
示范:(1)将搓衣板支在浴室水池中;
(2)将要洗的手绢放到搓衣板上面;
(3)打开水龙头,淋湿手绢;
(4)展开手绢;
(5)一只手固定手绢一个对角,另一只手将肥皂搓到手绢上;
(6)两手从上往下搓平铺的手绢,直到搓起很多泡沫;
(7)将手绢翻过来,以同样的方式打肥皂,然后搓手绢;
(8)打开水龙头反复冲洗;
(9)关掉水龙头,一只手揪着手绢一个对角,另一只手往下滤干;
(10)将手绢放入洗衣筐;
(11)直到孩子不想再洗,示范如何收拾。
提示:还可以洗小内裤、小抹布等。可以准备一个低矮的小水池,让孩子自己用水壶接水,倒入小水池中。
晾手绢
建议月龄:18~36个月
工具:在阳台上准备一根适合孩子高度的晾衣绳。
示范:(1)双手提着洗衣筐,将其放于晾衣绳旁边;
(2)两手提着手绢的两角,从绳子后面往前挂;
(3)挂完所有洗好的衣物,将洗衣筐放回。
提示:可以晾晒其他小物件,如袜子、内裤等。等孩子两岁到两岁半时,可以学习使用晾衣小夹子。也可以在室内准备一个小型晾衣架。
叠手绢
建议月龄:18~36个月
工具:晾干的手绢、收纳筐。
示范:(1)将一块手绢放在桌子上;
(2)两手抓着手绢下方两角往上叠;
(3)对齐上方两角后,用手铺平手绢;
(4)将手绢转90度,两手抓下方两角往上叠;
(5)对齐上方两角后,用手铺平手绢;
(6)将叠好的手绢放入收纳筐中;
(7)继续叠其他手绢,直到孩子不想继续。
提示: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叠比较方正的小毛巾、小背心等。
有关食物的亲子活动
区域设置
1.收纳区
腾出一个孩子能够得着的小抽屉,用来收纳他自己的餐具和厨具,也可以单独准备一个收纳柜。
2.零食自助区
在一个孩子能够得着的地方,或者在收纳柜子里,准备很少量的分袋或者分罐装健康零食,孩子可以自取。在两餐间,孩子可能会饿,所以提供有限的零食补充体力也是必要的。为了保证孩子在正餐时有好胃口,要在正餐前一个半到两个小时前,将这些零食拿走。
3.工作区
准备一个厨房专用梯凳,等孩子可以站稳后,就能自己爬上去洗碗和准备食物了,空间允许的话,也可以准备一套小桌子、小椅子,让孩子可以在厨房坐下来削皮、切菜等。
和面
建议月龄:24~36个月
工具:面、适量发酵粉、小碗、水杯、和面盆、水、纱布、案板。
示范:(1)将一部分发酵粉倒入小碗里,剩下的让孩子倒;
(2)让孩子将小杯里的水倒入酵母里;
(3)用勺子搅拌,然后让孩子搅拌;
(4)和孩子一起将罐子里的面粉倒入和面盆;
(5)和孩子一起将水杯里的水逐量倒入和面盆,同时和孩子一起搅拌;
(6)请孩子将搅拌好的酵母倒入和面盆;
(7)继续搅拌;
(8)从一个面粉罐里抓出一些面粉撒到案板上,让孩子也撒一些;
(9)请孩子将面团放到案板上;
(10)用手揉面粉,然后让孩子揉;
(11)如果面粉太稀,请孩子多撒一些面粉在案板上,继续揉;
(12)直到面团成型,请孩子将面团放入和面盆;
(13)一起将和面盆放到一个温暖的地方;
(14)用纱布将面团盖上;
(15)回来一起清洁桌面;
(16)和孩子一起洗手。
提示:面粉发酵好后,可以继续制作馒头。搅拌面团之前加入适量盐或者糖,放入烤箱可以制作面包。如果孩子要吃面粉,我们要温和地告诉他要等一会儿才能吃。根据孩子的手部协调能力和力量,给予适当帮助。
压柠檬汁
建议月龄:18~36个月
工具:切好的柠檬片、大小工具盘、小夹子、两个小碟子、压汁器、倒水杯。
示范:(1)将几片柠檬放到一个小碟子里;
(2)将放有柠檬的小碟子、小夹子和压汁器的小工具盘放到面前;
(3)打开压汁器,用夹子夹一片柠檬放入压汁器;
(4)用两只手压出一点柠檬汁水让孩子看;
(5)将倒水杯放到面前,将压汁器里的汁水倒入倒水杯;
(6)打开压汁器,用夹子将剩下的柠檬皮夹出来并放入另一个小碟子里;
(7)让孩子继续,直到他没有兴趣;
(8)将压好的柠檬汁倒入孩子常用的水杯中,再在水杯中加入适量清水;
(9)和孩子一起收拾。
提示:除了柠檬,还可以压橙汁、黄瓜汁、哈密瓜汁等。当孩子不喜欢喝水的时候,可以和他一起做这个活动,喝水会变得更有趣。
剥鸡蛋、切鸡蛋
建议月龄:剥鸡蛋,12~36个月;切鸡蛋,18~36个月。
工具:工具盘、鸡蛋容器、鸡蛋、小勺子、放蛋壳的小碗、压蛋器、盛鸡蛋的盘子、案板。
示范:(1)将鸡蛋连同盛鸡蛋的容器一并放在案板上;
(2)用小勺子从不同方向轻轻敲开鸡蛋;
(3)一点点将鸡蛋壳剥下来放到小碗里;
(4)让孩子检查一下是否还有蛋壳没有剥落下来;
(5)将压蛋器放到案板上,打开;
(6)将剥好的鸡蛋放入压蛋器,合上压蛋器,两手往下压一点;
(7)让孩子继续压到底;
(8)打开压蛋器,一只手将压好的鸡蛋拿出来,放到小碟子里;
(9)如果孩子感兴趣,可以继续为家里其他人剥鸡蛋、切鸡蛋;
(10)和孩子一起收拾。
提示:可以在孩子一岁左右时示范如何剥鸡蛋,一岁半左右时示范如何切鸡蛋。也许刚开始时,鸡蛋常被压成碎末,这时可以用勺子将鸡蛋收起来放到碗里做成沙拉酱,或者拌到粥里吃。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研磨蛋壳,将磨碎的蛋壳放到花盆里当肥料。
切苹果
建议月龄:18~36个月
工具:工具盘、切成两半的苹果、案板、苹果切、小碟子、小夹子。
示范:(1)将切成两半的苹果的平的一侧放到案板上,站着用苹果切切苹果;
(2)切下去后,让孩子注意苹果核;
(3)用夹子把苹果核夹出来,说:“这个部分我们不需要,将它扔到垃圾桶”;
(4)孩子扔掉苹果核后,将苹果切往上拿一点,用夹子将切好的苹果一块块捅下去;
(5)将一块块苹果用夹子夹到小碟子里;
(6)如果孩子感兴趣,可以继续切另一半苹果;
(7)和孩子一起收拾。
提示: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切梨。让孩子用叉子享用切好的苹果。
洗碗并晾干
建议月龄:24~36个月
工具:洗碗池、洗碗刷、洗碗盆、小试管洗碗液、厨房梯凳、防水围裙。
示范:(1)和孩子一起穿上防水围裙;
(2)让孩子站上厨房梯凳;
(3)站在凳子一侧,把洗碗盆放在洗碗池中;
(4)示范如何洗碗;
(5)打开水龙头,等洗碗盆里接满水后关掉水龙头;
(6)打开小试管,滴两滴洗碗液到盆中;
(7)用手左右搅动,搅出很多泡泡;
(8)将碗放入盆中,用刷子刷;
(9)刷完放到一侧,让孩子刷自己的碗;
(10)等孩子刷完自己的餐具后,将盆中的水倒掉,打开水龙头再次接满清水;
(11)将洗好的餐具一件件在盆中涮洗干净,在水池上方空干,放到平常晾干的地方。
提示:小试管里只放一点洗碗液。如果水龙头无法控制水的温度,告诉孩子如何不打开热水,并在一旁监督,以防意外发生。如果孩子要刷洗勺子、叉子或者杯子,如同洗碗一样,父母先要示范如何正确洗刷这些餐具。
艺术启蒙
带孩子多看美的事物便是最好的艺术启蒙,比如在家里合适的地方挂些优美的画。
蜡笔
建议月龄:12~36个月
提示:孩子刚开始作画时很容易画出纸的边界,所以要准备一个衬垫,避免画到桌子上。开始时可以用一种基础颜色,等孩子逐渐掌握多种用法后,再换不同的颜色,也可以同时使用两种或者三种颜色。握蜡笔可以为以后学习握笔姿势做准备。如果孩子习惯将蜡笔放入嘴里,可以过段时间再尝试。
粉笔
建议月龄:12~36个月
提示:可以用画架式小黑板,也可以准备一面黑板墙。在孩子习惯用粉笔作画后,我们就要给他示范如何用抹布清理画板。
油画
建议月龄:16~36个月
提示:画油画必须穿上画画罩衣,在画架旁边准备好裁剪好的纸张。还可以在户外带孩子玩手指油画。每次画完,必要时用指甲刷仔细清洁孩子指甲缝里的颜料。
黏土
建议月龄:18~36个月
提示:优先选择黏土和彩泥,其次是橡皮泥。因为橡皮泥质地太软,不足以锻炼孩子的手部肌肉。我们可以给孩子示范如何将黏土或彩泥揉成长条或者小球。
水彩
建议月龄:24~36个月
提示:用水彩作画时必须穿上画画罩衣。推荐水彩而不是彩色铅笔,否则孩子容易将其和铅笔混淆起来。
语言启蒙
大约一岁半以后,宝宝就能够说简单的双词句了,我们将其称为“电报句”。“电报句”常常是“形容词+名词”或者“名词+动词”的形式,省略了很多不太重要的词。
1.利用实物、模型和卡片
至于应该怎样使用实物、模型和卡片进行辅助语言发展的游戏,可参考5~12月龄段讲过的实物指认游戏,这种游戏在此月龄段依然适用。
2.结合感官游戏拓展词汇
孩子一岁半以后,父母可以结合开发感官的游戏,利用身边的一切来帮孩子拓展词汇量。
视觉:分辨大小、长短,认识形状、颜色,比如用硬纸板剪出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来让孩子认识形状。
听觉:听生活中的各种声音,比如揉搓纸张的声音,用筷子敲打不同杯、碗的声音等。
触觉:触摸不同材质的布料,比如丝绸、天鹅绒等,或者将一些材质不同的物品放在孩子面前让他摸,当他摸到硬质的物品时就说“硬”,当他摸到软质的物品时就说“软”。之后当他再摸到硬质的实物比如积木时,就说“硬的积木”,摸到软质的物品比如枕头时,就说“软的枕头”。每次说“硬”的时候用比较强硬的声音,说“软”的时候用比较温柔的声音。
味觉:在三杯水中分别放入盐、糖、醋,通过品尝让孩子学习“咸、甜、酸”,或者通过品尝不同口感的苹果,用生动的语言给孩子描述口感差异。
嗅觉:让孩子闻不同水果或者不同花草的味道。
户外运动
这个阶段的孩子尤其喜欢搬重的、体积大的物体,我们不要急于帮忙,应该允许孩子使出全身力气来完成挑战。在户外可以通过攀爬、滑、拉、推、跳、吊、跑、骑等活动来辅助孩子的大动作发展。
益智玩具
套环
建议月龄:15个月
提示:这个曲形套环可以让孩子练习转动手腕。
串珠子
建议月龄:16~36个月
提示:根据孩子精细动作的发展程度,提供由易到难的串珠子活动,还可以用小珠子制作项链、手链。
形状嵌盒
建议月龄:16个月
提示:如果玩具同时有多个形状嵌洞,只给孩子可以完成的形状嵌块即可。
存钱罐
建议月龄:17个月
提示:也可以用家里的存钱罐,但是要用安全、干净的工具替代硬币。
分类配对
建议月龄:18个月
提示:可以用石头、贝壳、纽扣、袜子等,根据不同的材质、颜色、形状、大小等进行分类或者配对。
拼图
建议月龄:16~36个月
提示:根据孩子精细动作的发展程度给他提供相应难度的拼板,块数也要逐渐增加。开始时尽量选择带有小把手的拼图,锻炼三指的抓握。后期逐渐增加拼板数量,并且开始拼接整块完整图形。
神秘袋
建议月龄:24~36个月
工具:束口袋、衬垫、安全小物品。
示范:(1)示范如何将神秘袋打开;
(2)逐个介绍神秘袋内的物品;
(3)告诉孩子物品名称,让孩子重复名称并观察、把玩这个物品;
(4)将这些物品全部摆放在衬垫上;
(5)说物品名称,让孩子将听到的物品放回袋子里;
(6)如果孩子拿错了物品,就继续重复说物品名称,直到全部物品都放回袋子里;
(7)将手伸进神秘袋,抬头看别处,摸到一个物品,说:“这是……”;
(8)然后将这个物品拿出来放到衬垫上;
(9)让孩子模仿并继续,直到将所有物品都拿出来;
(10)一直重复到孩子不想继续;
(11)示范如何将神秘袋拉上,与孩子一起收拾。
提示:神秘袋中可以放置从生活中随机选取的一些物品。如果放不同种类的物品难度较大,可以选择同一个主题的物品,比如厨房用品,或者浴室用品。也可以是配对物品,保证每个物品有两个,大人把手伸进袋子里摸一个物品,然后让孩子也把手伸进袋子里摸同样的物品。当孩子不认识其中一些物品时,我们要先让孩子学习物品名称,再进行下一步游戏,有时候孩子认识物品但是发音有困难。经常替换袋子中的物品以保持孩子的兴趣。还要注意,要让孩子明确地知道大人没有看,只是在摸袋子里的物品,可以做些夸张的动作,比如眼睛故意看很远的地方。
粘贴
建议月龄:24~36个月
工具:粘贴盒、糨糊盒、刷子、刷子架、各种粘贴纸、小布条、裁剪好的白纸。
示范:(1)将粘贴盒盖翻过来放到孩子面前;
(2)将糨糊拿出来放在一旁;
(3)将刷子架放到粘贴盒盖上方,将刷子放在刷子架上;
(4)从粘贴盒的小分隔里选一张粘贴纸;
(5)将图案的反面朝上;
(6)打开糨糊盖,用刷子蘸一点糨糊;
(7)一只手按着粘贴纸一角,另一只手拿着刷子从左到右刷糨糊;
(8)将刷子放回到刷子架上;
(9)取一张白色的纸放在粘贴盒盖上;
(10)将粘贴纸上带糨糊的一面贴到白纸上;
(11)将小布条压到粘贴纸上,手指用力按,直到粘贴纸牢牢地粘到白纸上;
(12)等孩子成功粘好第一张后,将作品放在一边,继续粘下一张;
(13)当孩子不想继续时,与孩子一起收拾;
(14)每次要和孩子一起将刷子上的糨糊洗干净;
(15)可以将孩子的作品收纳在固定的地方,或者在房间展示出来。
提示:这个粘贴盒可以自制也可以购买,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用粘贴的方式将这个盒子装饰得更漂亮。粘贴纸可以是从废弃的报刊杂志或包装纸上剪的小图案。通过粘贴纸,孩子可以认识不同的颜色和形状。等孩子手法熟练后,可以在一张更大的白纸上粘贴不同的内容,比如动物、花草等。
练习剪
建议月龄:24~36个月
工具:剪刀、剪刀包、长条纸、收纳纸条的小盒子、收纳碎纸屑的小桶、工具盘。
示范:(1)将剪刀包放到孩子面前;
(2)一只手压着剪刀包的一头,另一只手缓缓地将剪刀抽出来;
(3)一只手把着剪刀中间,另一只手将拇指和食指穿过剪刀手握的部位;
(4)拇指和食指捏住剪刀,说“开”,拇指和食指松开剪刀,说“闭”;
(5)让孩子重复这个步骤,如果做不到,就反复练习,直到熟练为止;
(6)从盒子里拿出一张纸条;
(7)一只手捏着纸条一端,另一只手从另一头用剪刀一段段地剪;
(8)让剪下的碎纸条落到盘子里;
(9)将所有剪下来的碎纸条都放到小收纳桶里;
(10)当孩子不想再继续时,与孩子一起收拾。
提示:如果孩子无法一只手捏纸条一只手用剪刀,我们可以帮助他捏着纸条。纸条不能太细,也不能太粗,刚好一剪刀可以剪开的宽度。推荐使用小型的真正的剪刀,而不是儿童塑料剪刀。收纳桶里的小纸条可以利用起来做粘贴。
练习缝纫
建议月龄:24~36个月
工具:针、收纳针的针筒、一束线团、针插、剪刀、剪刀包、衬垫、顶针、缝纫卡、工具篮。
示范:(1)拿出针插放在衬垫左上方;
(2)拿出针筒,打开,平放在桌子上,轻轻地将针滑出来;
(3)将针插在针插上,将针筒放在针插旁边;
(4)拿出剪刀包,放在针筒旁边;
(5)拿出线团,按住线团一头,让孩子牵着选中的那根线往外抽;
(6)将剩下的线团放回篮子,将抽出来的线展开放在桌子上;
(7)拿着针,指给孩子看,说:“这边是针头,很尖,这边是针眼,我们一会儿要把线穿过针眼。”
(8)将针插到针插上;
(9)一只手拿着线头,另一只手的食指在嘴中稍稍润湿,然后捻一下线头;
(10)将线头穿过针上的针眼;
(11)将针与线一起放在桌子上,将线的末端打个结,可以帮助孩子完成这个步骤;
(12)选择一张缝纫卡,一只手拿着缝纫卡,另一只手将针从缝纫卡的第一个小孔上面垂直穿过,当穿到1/4处时,将缝纫卡翻过来,让孩子看看,针在另一边了;
(13)将针带着线从另一边穿过,直到线的根部;
(14)将针从这一边穿入第二个小孔,同样,穿到1/4处时,翻过去,从另一边穿完,让孩子看看,告诉他:这就是一针;
(15)拿着缝纫卡,让孩子拿着针继续穿第三个孔,直到用同样的方法穿完最后一个孔;
(16)请孩子将针插到针插上;
(17)拿出剪刀,请孩子将线剪开;
(18)放回剪刀,将针孔里剩下的线头拿出;
(19)将做好的缝纫卡片放于一旁,让孩子再选择一张卡片,直到不想继续做;
(20)和孩子一起收拾,将剩下的线头和做好的卡片收纳到固定的地方。
提示:刚开始让孩子练习缝纫的时候,我们需要提供很多帮助,可以帮他拿着卡片,并帮他将卡片翻转。如果孩子还无法剪线头、打结等,我们可以先帮他完成这些部分。也可以先在纸片上用铅笔画点,让孩子用针刺作为前期工作。
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
0~3岁孩子会遭遇的4个危机,其中自我认可危机是最后一个,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
锦囊1:观察了解孩子的需求并进行持续的环境准备
经过一年多的观察和认识,我们发现这个阶段的孩子不再像以前的那个小婴儿了,他的需求越来越多,但归根结底,你会发现,这些需求的核心其实就是两个:独立和秩序。
1.独立
独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比如独立如厕就是发展自我控制的重要课程,还有语言表达能力的快速提高,内心愿望更容易被亲密的人理解等,也能帮助孩子感觉到更加独立。
2.秩序
这一阶段,孩子对秩序极为敏感,所以我们在环境中的每个区域都反复提到了收纳,在每项活动的最后也都有收拾的步骤。我们需要尽可能地保持孩子生活环境的秩序,习惯利用各种篮子、竹筐、盒子、盘子进行分类整理,也要果断舍弃一些当下不用的物品,有规划地储存或者捐送。
锦囊2:平衡自由与限制
在家庭中,父母要从孩子一岁左右开始,摸索如何给孩子制定清晰、明确、稳定且由少到多的规矩。
锦囊3:不给予成人标准的社交期待
当孩子有了更多的社交活动,也便有了更多的社交冲突,这时父母往往容易强迫孩子主动道歉或者跟其他孩子分享玩具。在这个自我认可期,这是非常不提倡的方式。
礼貌教养的养成,最好的办法就是成人的示范。三岁以下的孩子听不进任何说教,但是会很轻松自然地吸收身边环境中的一切内容,不论好坏,所以这时候身教的重要性尤为突出。但是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身教不可能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我们示范,不是为了让孩子立马照做。
锦囊4:进入集体环境
在幼儿的走路技能很娴熟之后,他们就开始需要集体环境了。即使家庭提供了足够丰富、迎合孩子发展的活动,他们依然可能会感觉无聊和烦躁,尤其对于精力旺盛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更广阔的环境,更多的社交活动,这时便是进入集体环境的最佳时刻,孩子需要,父母也需要。
锦囊5:冷静帮助失控的孩子
可以这样做
暴风雨来临时,我们可以尝试以下这些方法:
1.找到孩子发脾气的原因,问他是否需要帮助,不涉及原则的情况下可以尽量满足他。很多时候,孩子的语言能力还无法表达稍微复杂一点的情绪,有时候他仅仅就是累了、困了或者兴奋过度,依据性格差异,孩子发脾气的强度也因人而异,有的孩子会很暴力,让父母感到他已经完全失控。
2.涉及人身安全时,我们要暂时通过控制孩子的身体来保证他的安全。
3.帮助孩子正确地发泄情绪,比如说:“你不可以打我,我会很疼,但是可以打这个大鼓。”或是,“让我看看你有多生气,哇,枕头打得这么用力,看来真的很生气啊!”
4.我们也可以给孩子提供两到三个选择:“你是想让妈妈还是爸爸帮你刷牙?”或者提前准备一个注意力转移神秘袋,里面装上他喜欢吃的食物或者玩具。
5.还可以和孩子保持同样的高度,看着他的眼睛,拥抱他,接纳他的情绪,说出他的心声:“你一定特别想吃这块蛋糕。”
尾声 人们对蒙氏教育的8大误解
误解1:蒙台梭利教育是舶来品,只适合国外家庭。
只要在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稍加改良,我们就可以将蒙氏家庭教育本土化,在家中实践现代教养理念。
误解2:蒙台梭利教育是一百年前创设的,放到现在有些过时,很难适应当今时代。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与其他很多教育理念都不相同,它不仅仅是一种教育哲学。蒙氏教育的几大核心理念已经得到了最新神经生物学和发展心理学的科学验证,是真正的科学教育法之一。而且蒙台梭利博士本人就有很深厚的科学背景,更重要的是,她常年在育儿一线进行观察、研究,两者结合才使她创设了直至今日都非常具有前瞻性的教育方法。
时代在变,但是人心不变,儿童发展规律不变
误解3:孩子只能在蒙氏学校才能接受纯正的蒙氏教育。
蒙氏教育不是只能在蒙氏学校才能接受的教育,世界各地有无数父母在家中实践蒙氏教育,尤其是在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前三年。国际蒙台梭利协会提出了一套完整、具体的家庭方案,欧美无数家庭已经从睡眠、进餐、护理、活动、心理5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蒙氏家庭教育经验。
误解4:在家实践蒙氏教育必须买很多昂贵的教具或者准备很多蒙氏小活动。
蒙氏教育的核心并不是眼花缭乱的蒙氏教具和蒙氏小活动,在家实践蒙氏教育的关键是从家庭观察和环境设计中,改变以成人为中心的教养态度,实现教养能力的有效提升。在家实践蒙氏教育并不需要购买很多专业、昂贵的蒙氏教具,也不需要马不停蹄地给孩子准备各种蒙氏小活动,只要领会了蒙氏教育理念的精髓,随时随地,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蒙氏教育。
误解5:只有那些生活优渥,不需要加班、做家务的父母才有可能在家实践蒙氏教育。
在家实践蒙氏教育能让我们少走很多育儿弯路,大大提高育儿效率和质量。对于特别繁忙的父母来说,实践蒙台梭利家庭方案尤其必要。正是由于忙碌的父母给孩子的陪伴时间太少,所以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才更要提高陪伴质量。
误解6:我们家房间面积很小,没有条件设计那么精致的蒙氏环境。
任何条件的家庭都可以给孩子设计出蒙氏家庭环境,家居面积越小,越需要精巧的设计,家长应高效地利用空间,为孩子开辟出单独的区域。
误解7:在家实践蒙氏教育需要全家人通力合作,可现实是只有妈妈一个人在做,爸爸不合作,老人乱插手。
只有当妈妈们有独立决策的能力时,只有当妈妈们对自己的教养理念和方法有足够的自信时,才能不受其他人影响地坚持实践。因为孩子在0~3岁的可塑性非常强,所以妈妈们稍微坚持一下就能看到成效。身边的人只有看到了效果才会认可你的方式,才会主动地配合和实践。而身为妈妈的你,则是用实际行动给身边的人进行了科学教养的启蒙。
误解8:我在做家庭观察的时候,发现孩子比书中的成长观察记录要落后一些。参考书末的“0~3岁蒙台梭利家庭方案图”给孩子设计的一些活动,在对应的月龄,孩子往往做不到。
我们分享自家孩子的成长观察记录,目的不是让父母给孩子的发展做验收。父母不能按照月龄逐条比较孩子的发展是快还是慢。随着月龄的增大,孩子的发展差异也会越来越大,可比性越来越小。这份成长观察记录更多的是给父母提供一个观察的角度。父母要时刻谨记,每个孩子都有独一无二的发展节奏,在家实践蒙氏教育的关键就是发现和跟随孩子的这个发展节奏。只有当孩子出现了长期、明显的发展滞后时,才有必要找专业机构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