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大学物理】第十章 机械振动和电磁振荡
这是一篇关于【大学物理】第十章 机械振动和电磁振荡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振动、(简)谐振动、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共振等。
编辑于2022-08-21 16:12:58这是一篇关于空间分析与建模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五章 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技术,第一章 绪论,题型,第七章 探索性空间分析,第六章 地统计分析,第四章 空间点模式分析,第三章 地理相关性分析,第二章 空间数据分析的基础理论。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课,高光谱遥感是指用很窄而连续的光谱通道对地物持续遥感成像的技术(多波段目连续→成像光谱遥感)。
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地图制图》课程期末复习,是以计算机硬件设备为基础,在相应软件系统的支持下,以数字格式对地图制图要素与现象数据进行采集、处理与管理,按照地图制图的规范进行符号化、图版制作与输出,并提供地图自动分析的全过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空间分析与建模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五章 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技术,第一章 绪论,题型,第七章 探索性空间分析,第六章 地统计分析,第四章 空间点模式分析,第三章 地理相关性分析,第二章 空间数据分析的基础理论。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课,高光谱遥感是指用很窄而连续的光谱通道对地物持续遥感成像的技术(多波段目连续→成像光谱遥感)。
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地图制图》课程期末复习,是以计算机硬件设备为基础,在相应软件系统的支持下,以数字格式对地图制图要素与现象数据进行采集、处理与管理,按照地图制图的规范进行符号化、图版制作与输出,并提供地图自动分析的全过程
Ch10 机械振动和电磁振荡
振动
机械振动
物体在一定位置附近所作的来回往复的运动
电磁振荡
电磁场(电流、电压)随时间的周期变化
任何一个物理量在某个定制值附近反复变化都可以称为振动
(简)谐振动
定义
物体运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或角位移)按余(正)弦函数的规律随时间变化
基本特征 (判断依据)
运动学特征
线性回复力(受到的力的大小与物体对其平衡位置的位移承成正比,方向相反)
F=-kx
动力学特征
加速度与位移成正比,方向相反
表达式
常量
k:线性回复力与位移之比 m:质量
特征方程
表达式/运动学方程
用负指数表示(研究交流电)
→速度和加速度
幅值:
幅值:
初始条件
t=0使的位移Xo和速度Vo
积分常量的计算 (由初始条件计算)
-Π和Π之间有两个值相同 回代Xo、Vo的计算公式验证
特征量
振幅(A)
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的绝对值
周期(T)
完成一次全振动经历的时间
频率(v)
单位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
角(圆)频率
物体在2Π秒内完成的全振动次数
转换公式:
相位
反映周期性特点,描述运动状态
=0
x=A v=0
表示物体处于正位移最大处且速度为0
=Π/2
x=0 v=-wA
表示物体处在平衡位置并以最大速率向Ox轴负方向运动
=3Π/2
x=0 v=wA
表示物体处在平衡位置并以最大速率向Ox轴正方向运动
位移和速度都相同的运动状态相位相差2kΠ倍
初相(t=0)
相位差
对两个同频率的谐振动
相位差=初相差
同相
步调相同,同向运动,同时达到各自位移最大值和平衡位置
反相
步调相同,相反运动,同时分别达到各自位移的正负最大值和平衡位置
为其他值
存在一个超前和落后的相对位置
相位大的超前相位小的
相位小的落后相位大的
比较作谐振动物体的速度、加速度、位移变化的步调
速度的相位比位移的相位超前Π/2
加速度与位移互为反相
速度的相位比加速度的相位落后Π/2
旋转矢量图示法
矢量A绕O逆时针转的所成的一个参考圆上
A的模=振幅
A的角速度=角频率
A与x轴夹角=相位
A初始位置与x轴的夹角=初相
常见的谐振动
弹簧振子
一根轻弹簧和一个刚体构成的振动系统
振动条件
存在恢复力(F=-kx) 物体具有惯性
角频率
周期
与本身的性质(k和m)有关, 与其他因素(速度,位置…)无关
满足该条件的谐振动系统的振动频率称为固有频率
弹簧的串、并联
串联
并联
弹簧被分割
长度为原来的1/n的弹簧劲度系数为nk
单摆
一根不会伸缩的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个很小的重物
角频率
周期
振动表达式:
复摆
一个可以绕固定轴摆动的刚体
角频率
周期
概要振动表达式:
谐振动的能量
能量守恒
动能
势能
总能量:
总的机械能在振动过程中是常量
总能量和振幅的平方成正比
与质量无关
X=0,Ek(=E)最大,Ep(=0)最小
X=A,Ek(=0)最小,Ep(=0)最大
无阻尼振动
能量和振幅保持不变的振动
平均值
振动位移
谐振动势能
谐振动动能
平均意义上讲,简谐振动的系统的能量一半是动能,一半是势能
用能量法解谐振动问题
阻尼振动
在回复力和阻力作用下的振动
阻尼是消耗振动系统能量的原因
分类
摩擦阻尼
摩擦力使系统能量渐变为热运动能量
辐射阻尼
系统能量向周围辐射传播而减少,系统受到一个等效阻尼
阻力系数
在物体速度不太大时,阻力与速度成正比,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振动方程
阻尼因子
固有频率
(小阻尼)时的解
减幅振动
其中
由初始条件(t=0)决定
余弦因子表征了在弹性力和阻力下的周期运动
阻尼对振幅的影响
振幅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少
准周期振动
损失的能量也随时间越来越少
时间常数
品质因数
过阻尼
物体以非周期运动的方式慢慢回到平衡位置
临界阻尼
物体刚好能平滑地回到平衡位置
受迫振动 共振
受迫振动
定义
物体在周期性外力(驱动力)地持续作用下发生地振动
驱动力
运动方程
阻尼较小
稳态振动
频率等于驱动力地频率
振幅
不再是决定于振子地初始状态,而是依赖于振子的性质,阻尼的大小和驱动力的性质
相位
稳态受迫振动的位移和驱动力的相位差,同样也与初始条件无关
速度
能量
受迫振动开始时
驱动力做功>阻尼消耗的能量
振动加强时
阻尼消耗的能量增加
稳态振动
一个周期内,外力所做的功恰好补偿因阻尼而消耗的能量
系统维持等幅振动
撤去驱动力
振动能量又将逐渐减小成为减幅振动
共振
受迫振动振出现极大的现象
位移共振
驱动力的角频率为某个特定值时,位移振幅达最大
共振幅度
速度
(弱阻尼)时,共振发生在固有频率处——尖锐共振
能量
振动振幅急剧增大
受迫振动相位落后于强迫力相位Π/2,振动速度与强迫了同相位→外力始终作正功,速度不断增大
共振吸收
振幅增大,阻力的功率也增大。最后与强迫力的功率相抵→振幅保持稳定
速度共振
驱动力的角频率为某个特定值时,速度振幅达最大
在给定赋值周期性外力作用下,振动时的阻尼愈小,速度赋值的极大值越大,共振曲线越尖锐
频率响应曲线
应用
地球保护
紫外线的防护、空气温度的保持
电子技术
电动机、电磁波的发射吸收、微波炉等
医疗技术
核磁共振
工程技术
桥梁设计
电磁振荡(下学期)
一维谐振动的合成
同一直线上两个同频率谐振动的合成
合位移仍在同一直线上
合振动 (仍为谐振动)
两振动同相
合振幅最大
两振动反相
合振幅最小
同一直线上两个不同频率谐振动的合成
合振动
振幅
谐振因子
拍
频率较大且差值较小的谐振动合成时,其合振幅出现时强时弱周期性缓慢变化的现象
周期
频率
两分振动频率之差
*二维谐振动的合成
相互垂直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
轨迹方程
形状取决于振幅和相位差
特殊情况
分振动同相, 合运动为谐振动
斜率
两振动振幅之比
振幅
斜率
两振动振幅之比的负值
振幅
轨迹方程为椭圆
运动方向相反
当两个振动的振幅相等,相位差为±Π/2
轨迹为圆
相互垂直不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
频率相差不大是
当两个振动频率恰好成整数比,就会形成封闭稳定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