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这是一篇关于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一、戊戌维新运动二、义和团运动三、八国联军侵华四、民族危机的加深。
大单元教学整本书授课思路,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知识点系统且全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下册整本书设计,采用大单元逻辑,结构化构建备课思路,框架式结构清晰明了,轻松掌握知识点!
中外历史纲要(下)思维导图式教案设计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新课导入、课程标准、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三、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程标准
1.认识八国联军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义和团运动),理解其性质和意义; 2.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义和团运动、戊戌维新运动)。
一、戊戌维新运动
1.背景
(1)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民族危机加深。
(2)维新思想兴起
①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奠定了维新派的理论基础。
②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宣传维新变法。
2.序幕:公车上书
(1)时间:1895年。
(2)概况: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举人,联名上书,反对签订《马关条约》。
(3)影响: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3.高潮:百日维新
(1)时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
(2)标志: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3)内容: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
4.结果:失败
(1)1989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
(2)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海外,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
(3)变法期间的改革措施,除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外,均被废止。
二、义和团运动
(1)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2)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城市、乡村后引发了一系列冲突。
(3)反洋教斗争的兴起。
2.兴起
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反洋教斗争蔓延到山东、直隶很多州县农村。
【课堂探究】如何评价“扶清灭洋”的口号?
进步性:具有爱国的性质。能够争取爱国官兵,动员民众反帝。
局限性:盲目排外;放松对清政府反动统治的警惕。
3.结果
在中外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
4.评价
(1)积极性: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它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2)局限性: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三、八国联军侵华
1.原因
(1)根本原因:为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维护在华利益;
(2)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2.经过
(1)1900年6月10日,西摩尔率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发,在廊坊附近遭到义和团和清军阻击
(2)1900年6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向天津进犯,义和团和清军投入天津保卫战
(3)1900年6月21日,慈禧向各国“宣战”
(4)1900年7月14日,天津陷落
(5)1900年8月中旬,北京失陷,慈禧携光绪出逃西安
3.影响
(1)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继续派兵侵略其他地方,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俄军趁机侵占中国东北。
(2)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四、民族危机的加深
1.签订《辛丑条约》
(1)1900年12月,列强向清政府提出《议和大纲》,后又订立详细条款。由于各国利益不同,谈判旷日持久。
(2)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与联军8国及西班牙、荷兰、比利时共11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2.条约的内容及危害
惩办“首祸诸臣”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白银约9.82亿两
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
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实际上成为“国中之国”
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各国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12个重要地区驻扎军队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
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等
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3.条约的影响
(1)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
(2)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拓展提升】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方式和趋势
方式
①经济侵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输出资本。
②政治侵略:控制中国的内政和外交。
③文化侵略:在中国传教、游历等。
④军事控制:驻扎军队,控制京津。
趋势
①赔款数量越来越多。
②割地面积越来越大。
③通商口岸由沿海延伸到内地。
④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
⑤侵华方式由直接侵华到“以华治华”。
总结: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历程
鸦片战争1840-1842
打开中国市场
英国《南京条约》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英国、法国《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
日本对外扩张,为其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日本《马关条约》
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1900
维护在华利益;瓜分中国
英法美俄德意日奥《辛丑条约》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