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
一图学完《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重点内容,轻松掌握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最新标准,让你轻松应对道德与法治教师各种考试、各种工作。
本合集整理了涵盖义务教育阶段全部科目的课程标准导图,既包括语数英等主科,也有体育、劳动等副科,内容齐全详细。既适用于备考教师资格证、教师编制的伙伴,也适合校内教师用于教研。
一图学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重点内容,轻松掌握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最新标准,让你轻松应对体育教师有关的各种考试、各种工作。
一图学完《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重点内容,轻松掌握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最新标准,让你轻松应对历史教师各种考试、各种工作。
一图学完《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重点内容,轻松掌握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最新标准,让你轻松应对劳动教师各种考试、各种工作。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
一、课程性质
道德与法治教育基于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以正确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和法治观念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系统化教育,在道德教育中发挥法治对道德的促进作用,在法治教育中发挥道德对法治的滋养作用,使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培养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课程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和综合性、实践性
二、课程理念
1.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挥课程的思想引领作用
2.遵循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强化课程一体化设计
3.以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为基础,构建综合性课程
4.坚持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主体建构相统一,建立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育人机制
5.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促进知行合一
三、课程目标
(一)核心素养内涵
1.政治认同
政治方向
价值取向
家国情怀
2.道德修养
个人品德
家庭美德
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
3.法治观念
宪法法律至上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权利义务相统一
守法用法意识和行为
生命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健全人格
自尊自信
理性平和
积极向上
友爱互助
5.责任意识
主人翁意识
担当精神
有序参与
(二)总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性成果......
(2)了解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中基本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
(3)能够具有基本的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理解宪法的意义......
(4)能够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5)能够关心集体、社会和国家,具有主人翁意识、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三)学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第三学段(5-6年级)
第四学段(7-9年级)
四、课程内容
(一)第一学段(1-2年级)
入学教育
道德教育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法治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
(二)第二学段(3-4年级)
国情教育
(三)第三学段(5-6年级)
(四)第四学段(7-9年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革命传统教育
五、学业质量
(一)学业质量内涵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
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
(二)学业质量描述
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第三学段(5-6年级)..........
第四学段(7-9年级)..........
六、课程实施
(一)教学建议
1.立足核心素养,制订彰显铸魂育人的教学目标
2.及时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反映党和国家重大实践和理论创新成果
3.把握思想教育基本特征,实现说理教育与启发引导有机结合
4.丰富学生实践体验,促进知行合一
(二)评价建议
1.教学评价
(1)基本原则
坚持素养导向
坚持以评促学
坚持以评促教
重视表现性评价
坚持多主体评价
(2)评价内容
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状况
(3)评价方法
观察
访谈
作业
纸笔测试
(4)主要环节的评价
课堂评价
作业评价
期终评价
(5)评价结果的呈现
分项等级制加评语
2.学业水平考试
(1)考试性质与目的
检测学生在义务教育结束时道德与法治的学业成就
为高一级学校招生录取提供重要依据
为评价区域和学校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提供参考
(2)命题原则
严格依标命题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
探索素养导向的命题方式
(3)命题规划
命题内容和范围......
试卷结构......
(4)题目命制
命题立意
情境创设
任务指向
评分标准
(三)教材编写建议
1.教材编写原则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
(2)与党和国家重大理论创新同步推进
(3)按照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要求建构内容
(4)教材设计要基于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范围,着眼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5)教材设计要紧密结合中国社会现实
2.教材内容选择
..........
3.教材编排与呈现形式
(1)要保持教材整体风格的一致性
(2)要注重逻辑性,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3)教材语言风格要简洁、精当、平实
(4)确保适应不同学制的要求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1.坚持目标导向,精选优质课程资源
2.调动多元化主体,丰富课程资源
3.建立开发机制,共建共享课程资源
(五)教学培训与教学研究
1.教师培训
(1)整体设计培训内容
(2)强化培训组织管理
(3)采用多样化培训方式
2.教学研究指导
(1)基于整体设计开展教研活动
(2)聚焦关键问题开展主题教研
(3)采用多样化教研方式
3.校本教研指导
(1)聚焦具体问题
(2)以科研促教研
(3)改进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