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这是一篇关于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生物和生物圈、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三-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四-生物圈中的人等。
编辑于2022-08-27 14:23:37本导图是关于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部分的内容,意为帮助学生顺利理清各部分内容在本章的地位,顺利建构知识框架。
现在提倡大单元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依据单元目标首先设置评价标准,基于标准进行高效育人。课时教学一般是上完课,最后进行事后评价,不能更好体现评价的作用。
开启生物科学之门 1、〔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生物科学的根本方法。 2、生物科学是研究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3、〔显微镜〕是一种较为精密的光学仪器,是研究生物科..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本导图是关于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部分的内容,意为帮助学生顺利理清各部分内容在本章的地位,顺利建构知识框架。
现在提倡大单元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依据单元目标首先设置评价标准,基于标准进行高效育人。课时教学一般是上完课,最后进行事后评价,不能更好体现评价的作用。
开启生物科学之门 1、〔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生物科学的根本方法。 2、生物科学是研究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3、〔显微镜〕是一种较为精密的光学仪器,是研究生物科..
初中生物
一-生物和生物圈
一-认识生物
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科学的实验方法
观察法
实验法
调查法
调查目的
调查对象
调查方案
记录
整理和分析
二-了解生物圈
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概念: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分类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影响植物的生活和分布
小麦的生活受到阳光、温度和水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海拔越高温度越低,阔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方,针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方(温度)
沙漠上到处都是不毛之地,只有靠近水源的地方出现绿洲(水)
影响动物的生活和分布
(光照)会影响鼠妇、黄粉虫等动物的分布
(温度)会影响金鱼的呼吸、海龟的性别分化(超过30摄氏度,孵化出的小海龟为雌性,低于28摄氏度则分化为雄性)
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捕食关系/植食关系
竞争
当两个物种利用同一有限资源时,便会发生种间竞争
合作共生
对双方都有利的一种种间关系
蚜虫和蚂蚁
蚂蚁喜欢吃蚜虫分泌的蜜露并把蜜露带回巢穴喂养幼蚁。蚂蚁常用触角抚摸蚜虫,让蚜虫直接把蜜露分泌到自己口中,同时,蚂蚁精心保护蚜虫,驱赶并杀死蚜虫的天敌,有时还把蚜虫衔入巢内加以保护。
海葵和寄居蟹
海葵和寄居蟹是海洋中最常见互惠关系,海葵固着在寄居蟹的螺壳上,被寄居蟹带来带去,是它能更有效地捕捉食物,而海葵则用有毒的刺细胞为寄居蟹提供保护,使其不易遭受天敌的攻击。
鳄鱼 和小鸟
鳄鱼保护小鸟,小鸟为鳄鱼剔牙
地衣
地衣是单细胞藻类和真菌的共生体,真菌的菌丝已经深深长入单细胞藻的原生质内,使二者密切结合为一体,以至于生物学家已经无法把他们分开来而只能把它们看成一种奇妙的生物。 组成地衣的真菌和单细胞藻类彼此交换养料,共同维持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共同抵抗干燥和极端的温度条件,这种密切的合作让地衣比任何单一的生物更能适应环境,因而能占有其他生物不能占有的生境。
白蚁和多鞭毛虫
白蚁本身没有消化纤维素的能力,它之所以能靠吃木材为生全靠生活在它肠内多鞭毛虫的帮助,多鞭毛虫所分泌的纤维素酶把最难水解的木材消化为营养供白蚁利用。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即用适当的高温把白蚁体内的多鞭毛虫杀死而让白蚁存活,结果白蚁继续大量的吃木材但还是死于饥饿。白蚁的生存离不开多鞭毛虫,同样多鞭毛虫离开白蚁的消化管会很快死亡。有趣的是,白蚁每次蜕皮时,肠道内的多鞭毛虫都随着肠道一起被丢弃,因此退了皮的白蚁若虫第一件大事就是取食没有蜕皮若虫的粪便,以便重新把多鞭毛虫吃进肠内。
寄生
寄生
生活在一起的两种生物,如果一方获利并对另一方造成损害但不把对方杀死
拟寄生
总是导致寄主死亡,更接近捕食现象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活在炎热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到40.7摄氏度时才会出汗
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非常厚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
荒漠中的植物——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二、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他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消费者。细菌和真菌常常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食物链和食物网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起始环节是生产者,最后是消费者,箭头指向消费者。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
大气圈的空气有许多气体组成,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其中生活的生物主要指能够飞翔的鸟类和昆虫,还有细菌等微小生物。
水圈的大部
水圈包括地球上的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在水圈中到处都有生物,但是大多数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以内的水层中。
岩石圈的表面
岩石圈是地球表层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这一圈层内,生物种类十分丰富。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一、使用显微镜
方法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练习
倒像
一台显微镜的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放大镜的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像就越大,但观察到的视野范围就越小。
二、植物细胞
常用玻片标本的种类
切片:从生物体材料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
装片:用撕下或挑取少量的生物材料制成
上述三种玻片都可以制成永久的或临时的
有的生物个体非常微小,也可以直接制成装片
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线粒体、叶绿体
三、动物细胞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制作临时装片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细胞质、线粒体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施莱登、施旺与细胞学说
四、细胞的生活
需要物质
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
分子比较小
水、氧和无机盐这种不含碳的简单物质,统称为无机物
分子比较大
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复杂的物质,一般含有碳,统称为有机物
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
需要能量
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吸收光能,可以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糖类等有机物中。
线粒体可以使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通过复杂的变化,将其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细胞核是控制中心
小羊多莉、克隆猴
细胞核控制着物质的发育和遗传
二-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一、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有一个细胞核。
动物细胞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若是植物细胞,则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是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癌细胞
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分化成不同的组织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细胞分化。
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 、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叫做组织。
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
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
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
三、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根、茎、叶(营养器官)
花、果实、种子(生殖器官)
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每一种器官都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每一种组织都由形态、结构和功能形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
分生组织
壁薄、核大、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形成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
机械组织
细胞壁增厚,对细胞起保护和支撑作用
保护组织
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
输导组织
导管(无机物)、筛管(有机物)
营养组织
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
四、单细胞生物
几种单细胞生物(大肠杆菌、酵母菌、草履虫、变形虫、衣藻)
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
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有利
疟原虫、痢疾内变形虫能侵入人体,危害健康
有弊
海水中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时可以形成赤潮,危害渔业
三-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一-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一、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藻类植物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整个身体浸泡在水中,几乎全身都可以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也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没有专门的吸收和运输养料以及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即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与人类的关系
释放氧气
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给水中的植食性鱼类等动物提供食物
海带、紫菜等藻类植物可以供人体食用
从藻类植物中提取出来的碘、褐藻胶和琼脂等,可供医药上使用
苔藓植物
一般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管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与人类的关系
许多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从而威胁它的生存。人们利用苔藓植物这个特点,把它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标。
蕨类植物
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疏导组织
与人类的关系
蕨类的嫩叶和富含淀粉的地下茎可以食用;卷柏、贯众等可供药用;生长在水田、池塘中的满江红,是一种优良的绿肥和饲料。
二、种子植物
观察种子的结构
双子叶植物
种皮(保护)
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胚轴(发育成连接的部分)
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
子叶(提供营养)
单子叶植物
种皮和果皮
胚芽
胚轴
胚根
胚乳(提供营养)
种子和孢子的区别
孢子只是一个细胞,只有散落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才能萌发,否则很快丧失生命力
种子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适应环境的特点,在比较干旱的地方也能萌发;如果环境过于干燥或寒冷,它可以处于休眠状态,待气候适宜再萌发。
同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相比,种子植物之所以更适应陆地环境,能产生种子是一个重要原因。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
种子是裸露的
被子植物
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二-被子植物的一生
一、种子的萌发
种子萌发的条件
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胚良好
种子的休眠期:几周、两三年甚至更长
种子为什么有休眠现象?生长在温带的植物,如果种子在秋季成熟后很快萌发,不久冬季到来,幼苗岂不会被冻死?这样植物就有绝种的危险了,相反,种子经过休眠,就可以躲过严冬,繁衍后代。可见,种子具有休眠的特性,是植物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收水分,同时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培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
抽样检测
样本大小要合适
随机取样
检测的方法要科学
二、植株的生长
幼根的生长
一方面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枝条是由芽发育而成的
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植物的生长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三、开花和结果
花的结构
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花药里面有花粉,雌蕊下部的子房里有胚珠
传粉
传粉: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到雌蕊柱头的过程
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传粉方式
风媒、虫媒、人工辅助传粉
受精
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三-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输导组织——导管:由许多长方形、管状的细胞所组成的,这些细胞没有细胞质和细胞核,上下细胞之间的细胞壁已经消失,形成了一根中空的管道。
植物的蒸腾作用
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通过叶片进行。
观察叶片的结构
叶片由表皮、叶肉与叶脉三部分组成
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是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一方面可以拉动水分与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保证各组织器官对水和无机盐的需要,另一方面,在炎热的夏天,通过蒸腾作用能降低叶表面的温度,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
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植物的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四-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光 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叶绿体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
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蛋白质和脂质
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DNA
器官水平
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五-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一、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二、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实验:种子萌发
呼吸作用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需要。
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其实质都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六-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我国植被的主要类型
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土地荒漠化
森林生态系统衰退
从我做起 ,保护植被
四-生物圈中的人
一-人类的由来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一代一代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前肢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
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
人类的生殖
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睾丸的功能是产生精子,并且分泌雄性激素。
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卵巢的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并且分泌雌激素。
生殖的过程
含有精子的进入
二-人体的营养
三-人体的呼吸
四-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五-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六-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七-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八-健康地生活
一-传染病和免疫
二-用药与急救
三-了解自己,增进健康
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一-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三-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
六-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一-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二-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三-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五-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一-动物的主要类群
二-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三-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四-细菌和真菌
五-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