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西方经济学原理
这是一篇关于西方经济学原理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第2章像经济学家—样思考、第3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编辑于2022-08-29 15:16:34 吉林西方经济学原理
导言
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
定义:经济学economics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稀缺性指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
罗宾斯的定义: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在有限的资源情况下做出选择的科学
1.1如何做出决策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个人
社会
效率efficiency: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的利益
平等equality:将上述利益平均分给社会成员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经济成本不等于会计成本)=放弃的机会带来的收益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以小博大)
理性人rational people: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
边际变动marginal change(导数的变化):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理性人通常比较边际收益(marginal benefit)与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来进行决策
一个人对任何一种物品的支付意愿都基于其增加一单位该物品所获得的边际收益
反过来 边际收益又取决于一个人已经拥有多少这种物品
当且仅当一种行为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 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种行为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激励(incentive):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如奖励或惩罚的预期)
价格对消费者和生产者行为的影响对于市场经济如何配置稀缺资源是至关重要的
政策改变了人们面临的成本或收益,从而也改变了人们的行为
分析政策时,不仅要考虑直接影响,还要考虑通过激励产生的间接影响
1.2人们如何相互影响
原理五: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情况变得更好-专门从事自己擅长的活动 -提高生产率(比较优势与详细优势)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三个基本问题: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如何生产
为谁生产
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服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价格机制(看不见的手的工具):价格自发调整,指引单个买者卖者达到某种结果,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实现整个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政府阻止价格根据供求状况自发调整时,他就限制了看不见的手对组成经济的千百万家庭和企业的决策进行协调的能力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1政府的作用:实施规则 维持制度 保护产权property rights(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2看不见的手是强有力的但并不是无所不能的 政府促进效率或平等(做大蛋糕/重新切分)
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能力
原因
外部性externality:一个人的行为对周围人或事的影响(旁观者福利)
市场势力market power:单个经济活动者(或某个经济活动小群体)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1.3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能力
指标为GDP(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生产率productivity: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服务数量的差别
生产率与生活水平之间的的关系对于公共政策也有深远的含义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通货膨胀(inflaction):一种货币现象,经济中物价总水平上升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高通胀高失业一般不会同时出现
货币注入的短期效应
货币增加刺激了社会整体支出水平,从而增加了对物品与服务的需求
需求增加随时间推移引起企业提高物价,同时鼓励雇佣更多工人生产更多商品与服务
雇佣更多工人意味着更少的失业
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
1.4结论
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2.1作为科学家的经济学家
科学的本质是科学方法--冷静地建立并检验有关世界运行的各种理论
基于假设构建抽象模型
2.1.1科学方法:观察,理论和进一步观察
2.1.2假设的作用
使复杂的世界简单化,从而使解释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容易
根据研究的问题,确定研究环境
2.1.3经济模型
复杂现象的高度简化
由假设出发
通常由图形和方程构成
省略大量细节 对现实进行极大的简化以揭示研究问题的核心内容与逻辑
2.1.4循环流量图模型(circular-flow diagram)
定义:一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假定:
两个主体
家庭:拥有生产要素并消费企业所生产的所有物品与服务
企业:用劳动 土地和资本(建筑物和机器)这些投入品来生产物品和服务(生产要素)
两个市场
物品与劳务市场:家庭是买者 企业是卖者
生产要素市场:家庭是卖者 企业是买者
2.1.5生产可能性边界模型(PPF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
定义:表示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边界以内的点:能够达到 没有效率 一些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
边界上的点:能够达到 有效率 所有资源都已充分利用
边界以外的点:不能达到
变动
子主题
生产可能性边界与机会成本
社会面临权衡取舍:沿着生产可能性边界移动意味着将资源从一种物品的生产转移到另一种物品的生产中
斜率(横坐标向右移动一个单位时纵坐标变化的大小)告诉我们以一种物品来衡量另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
图像越陡 机会成本越大 反之图像越缓 机会成本越小
经济增长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移动
形状
取决于一个行业转变为另一个行业时机会成本的变化情况
直线:机会成本不变
曲线:机会成本随数量增多上升
阐释了权衡取舍与机会成本 效率与无效率 失业和经济增长等思想
2.1.6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果做出决策 以及他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 包括经济波动 通货膨胀 失业和经济增长
这两个经济学分支密切相关 也有所不同
2.2作为政策顾问的经济学家
2.2.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实证表述(positive statements)(Descriotive):作为科学家 经济学家试图做出关于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表述
规范表述(normative statements)(Prescriptive):作为政策顾问 经济学家试图做出关于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规范表述
实证表述能被明确证实或证伪 但规范表述则不能
2.2.2华盛顿的经济学家们
2.2.3为什么经济学家的建议并不总是被采纳
2.3经济学家意见分歧的原因
2.3.1科学判断的不同
2.3.2价值观的不同
2.3.3感觉与现实
2.4出发吧
附录
单变量图形
两个变量的图形:坐标系
坐标系中的曲线
斜率
原因和结果
子主题
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3.1一个现代经济预言
生产可能性
专业化与贸易
3.2比较优势:专业化的动力
3.2.1绝对优势
绝对优势:一个生产者用比另一个生产者更少的投入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
3.2.2机会成本和比较优势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比较优势: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
物品成本的两种度量方法
3.2.3比较优势与贸易
专业化和贸易的好处是基于比较优势而非绝对优势 当每个人专门生产自己有比较优势的物品时,经济的总产量就增加了 经济蛋糕的变大可以改善每个人的状况
贸易的利益来源于比较优势
贸易可以使每个国家都获益 同样适用于个体生产者
贸易的价格
3.3比较优势的应用
Tom Brady应该自己修剪草坪嘛
美国应该与其他国家贸易吗
3.4结论
微观
第二篇 市场运行
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4.1市场与竞争
4.1.1什么是市场
市场是由某种物品或服务的买者与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有且只有三个判定标准)
4.1.2什么是竞争
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
完全竞争必须具备的两个特征
可供销售的物品完全相同
买者和卖者人数众多,以至于没有任何一个买者或卖者可以影响市场价格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买卖双方称为价格接受者
一些市场只有一个卖者,而且决定价格,叫做垄断者
卖方数量及其定价能力是判断市场竞争程度的重要指标
完全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
4.2需求
4.2.1需求曲线: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物品的需求量:买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的数量
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
需求表: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需求曲线: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一般是向下倾斜(减函数)
4.2.2市场需求与个人需求
市场需求是所有个人对某种特定物品或服务的需求总和
4.2.3需求曲线的移动
需求增加:
需求减少:
收入
相关物品的价格
爱好
预期
买者的数量
4.3供给
4.3.1供给曲线: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供给量:
供给定理:
供给表:
供给曲线:
4.3.2市场供给与个人供给
4.3.3供给曲线的移动
4.4供给与需求的结合
4.4.1均衡
均衡:市场价格达到使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的水平时的状态
均衡价格:使供给与需求平衡的价格
均衡数量:均衡价格下的供给量与需求量
过剩: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的状态
短缺:需求量大于供给量的状态
供求定理:任何一种物品的价格都会自发调整,使该物品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
4.4.2分析均衡变动的三个步骤
确定哪条移动还是两条都移动
确定曲线移动的方向
用供求图说明上述变动如何改变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4.5结论:价格如何配置资源
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
5.1需求弹性
5.1.1需求价格弹性及其决定因素
5.1.2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
5.1.3中点法:一个计算变动百分比和弹性的更好方法
5.1.4各种需求曲线
5.1.5总收益与需求价格弹性
5.2供给弹性
5.2.1供给价格弹性及其决定因素
衡量一种物品供给量对其价格反应程度的指标,测量了卖者的价格敏感度
决定因素
卖者改变生产量的灵活性:卖者越容易改变产量,供给价格弹性越大
时间长短:长期供应弹性一般大于短期供应弹性
5.2.2供给价格弹性的计算
供给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
5.2.3各种供给曲线(5)
5.3供给需求和弹性的三个因素
5.3.1农业的好消息可能对农民来说是坏消息吗
5.3.2为什么OPEC不能保持高价油
5.3.3禁毒增加还是减少了毒品的犯罪
5.4结论
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6.1价格控制
6.1.1价格上限如何影响市场结果
6.1.2价格下限如何影响市场结果
6.1.3对价格控制1的评价
6.2税收
6.2.1向卖者征税如何影响市场结果
6.2.2向买者征税如何影响市场结果
6.2.3弹性与税收归宿
6.3结论
第三篇 市场和福利
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7.1消费者剩余
7.1.1支付意愿
7.1.2用需求曲线衡量消费者剩余
7.1.3价格降低如何增加消费者剩余
7.1.4消费者剩余衡量什么
7.2生产者剩余
7.2.1成本与销售意愿
7.2.2用供给曲线衡量生产者剩余
7.2.3价格上升如何增加生产者剩余
7.3市场效率
7.3.1仁慈的社会计划者
7.3.2市场均衡的评价
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
8.1赋税的无谓损失
8.1.1税收如何影响市场参与者
8.1.2无谓损失与贸易的好处
8.2决定无谓损失的因素
8.3税收变动时的无谓损失和税收收入
8.4结论
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
9.1决定贸易的因素
9.1.1没有贸易时的均衡
9.1.2世界价格和比较优势
9.2贸易的赢家和输家
9.2.1出口国的得失
9.2.2进口国的得失
9.2.3关税的影响
9.2.4贸易政策的结论
9.2.5国际贸易的其他好处
9.3各种限制贸易的观点
9.3.1工作岗位论
9.3.2国家安全论
9.3.3幼稚产业论
9.3.4不公平竞争论
9.3.5作为讨价还价筹码的保护论
9.4结论
第四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
第10章 外部性
10.1外部性和市场无效率
10.1.1福利经济学:回顾
10.1.2负外部性
10.1.3正外部性
10.2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
10.2.1命令与控制措施:管制
10.2.2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1:矫正税与补贴
10.2.3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2: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
10.2.4对关于污染的经济分析的批评
10.3外部性的私人解决方法
10.3.1私人解决方法的类型
10.3.2科斯定理
10.3.3为什么私人解决方法并不总是有效的
10.4结论
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第12章 税制的设计
第五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
第13章 生产成本
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
第15章 垄断
什么是垄断
垄断:一个没有相近替代品的产品的唯一卖者的企业
垄断企业具有市场势力(market power) 即能影响它出售产品的市场价格的能力 一个竞争性企业则没有市场势力
Monopoly源于希腊语 指一个企业
“垄断”源于孟子“必求垄断而等之,以左右望而网市利”指站在市集的高地上操纵贸易 后来泛指把持和独占
古代垄断行业:茶叶 盐铁 兵器制造 造钱
15.1为什么会产生垄断(进入壁垒)(3)
垄断企业:一个企业是其产品唯一的卖者 而且其产品明没有相近的替代品
垄断产生的基本原因是进入壁垒
15.1.1垄断资源
垄断资源:生产所需要的关键资源由单个企业所拥有
15.1.2政府创造的垄断
政府管制(特许/专利垄断):政府给予单个企业企业排他性地生产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权利
15.1.3自然垄断
生产流程:某个企业能以低于大量企业的成本生产产品 当存在规模经济时 自然垄断也就发生了
15.2垄断者如何做出生产与定价决策
15.2.1垄断与竞争
竞争企业与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 市场需求曲线向下倾斜 但在市场价格上一家竞争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是水平的(被动承受者) 企业能够增加产品数量而不是降低价格 因此对竞争企业MR(针对普通厂商的边际收益)=P
垄断企业是唯一的卖者 它面临的是整个市场的需求曲线 为了卖出更多的产品 企业必须降低价格 因此对于垄断企业MR≠P
15.2.2垄断者的收益
垄断企业的边际收益MR与竞争企业的大不相同 当垄断者增加它销售的数量时 对于总收益(PxQ)有两种效应
产品效应:销售的数量增多了 Q增大 从而可能增加总收益
价格效应:价格下降了 P降低 从而可能减少总收益
15.2.3利润最大化
15.2.4垄断者的利润
案例研究 垄断药品与非专利药品
15.3垄断的福利代价
15.3.1无谓损失
15.3.2垄断利润:是一种社会代价吗
15.4价格歧视
15.4.1关于定价的一个寓言
15.4.2“定价寓意”的寓意
15.4.3对价格歧视的分析
15.4.4价格歧视的例子
新闻摘录 高等教育中的价格歧视
15.5针对垄断的公共政策
15.5.1用反托拉斯法增强竞争
15.5.2管制
15.5.3公有制
15.5.4不作为
15.6结论:垄断的普遍性
第16章 垄断竞争
第17章 寡头
第六篇 劳动市场经济学
第18章 生产要素市场
第19章 收入与歧视
第20章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
第七篇 深入研究的论题
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
第22章 微观经济学前沿
宏观
第八篇 宏观经济学的数据
第23章 一国收入的衡量
第24章 生活费用的衡量
第九篇 长期中的真是经济
第25章 生产与增长
25.1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
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和人均GDP有着巨大差别
由于经济增长率不同 各国收入排名随时间而不断变化
发展中国家并不注定永远贫穷 如新加坡
发达国家并不一定永远发达 可能被体量小但经济增长迅速的国家超过
为什么一些国家比另一些国家要富裕
为什么一些国家经济快速增长而另一些国家则处于贫穷陷阱之中
怎样的政策能够帮助提高经济增长率和长期生活水平
25.2生产率:作用及决定因素
25.2.1 为什么生产率如此重要
生产函数
描述投入量与产出量之间关系的图表与等式 Y=A乘F (L,K,H,M)
F(···)是一个表示投入如何结合起来以及生产产出的函数
A是技术水平
A乘F() 因此技术进步(A↑)会使经济可以用既定的投入组合生产出更多产量(Y)
生产函数有规模收益不变(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的特征 所有投入数量增加相同比例 产出也会增加那个相同的比例
所有投入数量翻一番回使产出也翻一番 2Y=A乘F(2L,2K,2H,2N)
所有投入数量增加10%(每种投入数量乘1.1)会使产出也增加10% 1.1Y=A乘F(1.1L,1.1K,1.1H,1.1N)
每种投入都乘1/L 产出也会乘1/L
这个等式表示生产率(人均产出)取决于
技术水平(A) 人均物资资本 人均人力资本 人均自然资源
生产率
第一章十大原理之一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
这种能力取决于生产率(productivity):每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
Y=真实GDP=生产物品和劳务的数量
L=劳动数量
因此 生产率=Y/L(人均产出)
当一个国家的工人的生产率很高 那它的真实GDP和收入都会很高
如果生产率快速增长 那么生活水平也会提高很快
什么决定了生产率及其增长率?
25.2.2 生产率是如何决定的
人均物质资本K/L
用于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设备和建筑物存量称为[物质]资本(physical capital)用K表示
K/L=人均资本
如果普通工人有更多的资本(机器设备等)那么生产率会更高 即K/L的增加导致Y/L的增加
人均人力资本H/L
人力资本(Human calital):工人通过教育、培训和经验而获得的知识与技能
H/L指普通工人的人力资本
如果普通工人有更多的人力资本(知识 技能等) 那生产率会更高
也就是说 H/L的增加会导致Y/L的增加
人均自然资源N/L
自然资源(Natural resources)由自然界提供的用于生产物品和劳务的投入 如土地河流和矿藏
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一个国家有更多的N就可以生产出更多的Y N/L的增加会导致Y/L的增加
一些国家很富裕是因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沙特)
但国家并不需要有大量的自然资源才能使自己富裕(日本进口自然资源)
技术知识A
技术知识(technological knowledge)社会对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最好方法的了解
技术进步不仅仅意味着更快的计算机 更清晰的电视 或者更小的手机
它意味着能提高生产率的一切高级知识(使社会从已有的资源中得到更多的产出)
技术知识是指社会对如何生产物品和劳务的理解
人力资本源于人们为获得这种知识所做的努力
对生产率都很重要
25.3经济增长和公共政策
25.3.1 储蓄和投资
我们可以通过投资来增加资本,以提高生产率
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把更多资源用于生产资本就要求把较少资源用于生产现期消费的物品与劳务
降低消费 = 增加储蓄
增加的储蓄向投资物品的生产提供资金
因此,当期与未来的消费之间存在一种权衡取舍
25.3.2 收益递减和追赶效应
政府可以实施提高储蓄和投资的政策
K增加会提高生产率和生活水平
但由于资本的收益递减(diminishing returns),这个快速增长只是短期的
随着资本存量的增加,由额外一单位资本得到的产量减少
从1960年到1990年,美国和韩国用于投资的GDP份额相似但韩国的经济增长率>6% 而美国只有2%
解释:追赶效应 1960年韩国的K/L远小于美国,因此韩国增长更快
25.3.3 来自国外的投资
为了提高K/L,由此来增加生产率、工资和生活水平,政府可以通过鼓励
外国直接投资:外国实体拥有并经营的资本投资(比如工厂)
外国有价证券投资: 用外国货币筹资,但由国内居民经营的投资
这些投资的一部分收益会流回提供资金的国家
对那些没有足够的储蓄为投资项目融资的贫困国家而言,来自国外的投资对它们相当有利
来自国外的投资也是穷国学习富国开发并运用先进技术的一种方式
25.3.4 教育
政府可以通过发展教育来提高生产率–人力资本投资 (H)
公立学校,大学补贴贷款
教育有重要的作用:在美国每一年学校教育使人的工资增加平均10%左右
但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也有一个现在与未来的权衡取舍:在学校学习一年需要牺牲现在一年的工资来换取以后更高的工资
25.3.5 健康与营养
使人口更健康的支出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更健康的工人生产率更高
在营养极度缺乏的国家,提高热量的摄入会增加工人的生产率:
从1962年到1995年,韩国迅猛的经济增长期间,热量的消费增加了44%
诺贝尔奖获得者 罗伯特·福格尔: 从1790年到1980年,英国30%的经济增长是由于营养的改善
25.3.6 产权和政治稳定
复习: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价格机制能最有效率地配置资源
这需要对产权的尊重,产权指人们对自己拥有的资源行使权利的能力
在许多不发达国家,司法制度不能很好地运行
合同很难得到实施
欺诈、腐败往往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
在一些国家,企业为了获得许可必须贿赂政府官员
政治的不稳定性(比如经常性的政变)使得产权在未来是否能得到保护值得怀疑
如果人们担心他们的资产会被罪犯偷走或被腐败的政府没收,那么投资包括海外投资就会减少,经济的运行便会更缺乏效率 导致生活水平的降低
经济稳定,有效率以及健康增长需要拥有有效的司法体系,稳定的宪法和忠诚的政府官员
25.3.7 自由贸易
内向型政策 (比如:设置关税,对国外投资的限制) 目的在于通过避免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相互交易来提高国内生活水平
外向型政策 (比如:取消对贸易或国外投资的限制)促进世界经济的融合
贸易可以使每个人都变得更好
贸易与发明新技术有相似的作用—它可以提高生产率和生活水平
实行内向型政策的国家一般都不能促进经济增长 比如20世纪的阿根廷
实行外向型政策的国家通常都取得成功 比如1960年以后的韩国,新加坡和台湾
25.3.8 研究与开发
技术进步是长期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中一个原因是知识是公共物品:思想可以免费分享,从而提高生产率
促进技术进步的政策
专利法
税收激励&直接资助
大学基础研究的资助
25.3.9 人口增长
人口增长以三种不同的方式影响生活水平
导致自然资源紧张
200年前,马尔萨斯认为,不断增长的人口将始终制约着社会养活自己的能力。 “马尔萨斯陷阱”
从那时起世界人口增长了6倍,如果马尔萨斯是正确的,生活水平应该下降。但事实上,生活水平大大提升了
马尔萨斯没有考虑到技术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
稀释了资本存量
更多的人 = 更多劳动力L= 降低K/L = 更低的生产率和生活水平
人力资本也类似:快速的人口增长 = 更多小孩 = 教育体系负担更重
在高人口增长的国家,教育成就往往很低
许多发展中国家为此制定了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
计划生育 避孕教育 提高妇女文化程度增加生孩子的机会成本
促进了技术进步
更多人口
更多科学家发明家工程师
更多发现
更快的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迈克尔·克瑞默的证据
世界经济的增长率随世界人口的增长而增长
人口密集地区的经济增长比人口稀少地区的经济增长要快
25.4 结论:长期增长的重要性
生产率的决定因素
K/L, 人均物质资本
H/L, 人均人力资本
N/L, 人均自然资源
A,技术知识
提高生产率的政策
鼓励储蓄与投资,增加K/L
鼓励国外的投资,增加K/L
提供公共教育,增加H/L
提高生产力的政策
专利费或补助 增加A
控制人口增长 增加K/L
自然资源会限制经济增长吗
有些人认为人口增长耗尽了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因此会限制生活水平的提高
但技术进步通常能提供办法来避免这些限制
混合动力汽车使用更少的汽油
住房隔热程度的提高会减少保暖或降温所需的能量
随着自然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它的市场价格会不断上升,这给了人们节约使用和寻找替代品的激励
在长期,生产率决定生活水平
影响生产率的决定因素的政策会影响下一代的生活水平
其中的一个决定因素是储蓄与投资
下一章我们将学习储蓄与投资是如何决定的,以及政策如何影响储蓄与投资
第26章 储蓄 投资和金融体系
第27章 金融学的基本工具
第28章 失业
第十篇 长期中的货币与物价
第29章 货币制度
第30章 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
第十一篇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第31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
第32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
第十二篇 短期经济波动
第33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
第34章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第35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第十三篇 最后的思考
第36章 宏观经济政策的六个争论问题
TR总收益 MR边际收益 AR平均收益 AP总产量 MP平均产量
基本的国际贸易术语
出口品:在国内生产而在国外销售的物品
出口:把国内生产的物品卖到国外去
进口品:在国外生产国内销售的物品
进口:购买在其他国家生产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