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经济史
这是一篇关于中国经济史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一研究对象与学习意义、二指导思想方法与范畴、三教材的结构体系等。
编辑于2022-08-29 15:26:46 吉林中国经济史
导论
一 研究对象与学习意义
1研究对象
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是经济史最基本的内容
经济史作为理论经济学的一个学科 其任务是要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和解说历史中的经济内容
中国经济史的研究对象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
2经济史与经济学理论
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是前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经济学理论是在经济发展中为解决经济发展问题而产生的 是对经济运行、实践活动的经验提炼 升华和抽象概括
经济史则是经济学理论产生和不断创新发展完善的重要基础和源泉
3学习经济史的意义
通过对中国经济发展历史过程的分析,找出中国经济现代化、市场化发展的趋势、特征及规律,分析其成功经验,总结其失败教训,从而更好的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可以借鉴的历史经验,为构建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提供实证研究的资料,即是开设中国经济史这门课程的实际意义所在
二 指导思想 方法与范畴
1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指导下的实证研究
以社会发展史实为基础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梳理出经济发展的总体脉络和发展趋势
2经济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世界观意义上的:历史观
认识论意义上的:逻辑思维(归纳演绎证伪)
专业技术研究方法:辩证分析方法&其他相关理论
3相关概念和范畴
人口:居住在一定地域内或一个集体内的人 是生产活动的主体
资源:经济活动的客体 人类通过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获得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
环境:周围所存在的条件(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
生产方式:人们获取社会生活所必须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制度: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是实现某种功能和特定目标的社会组织乃至整个社会的一系列规范体系.本教材所说的经济支付是指与经济发展有关的制度,包括政策法令规定的、有形的正式制度和由历史文化积淀约定俗成的非正式制度
三 教材的结构体系
上 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章 中国古代社会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生产方式
第一节 资源与环境
一自然环境
气候变迁
多次冷暖交替 大致经历4温暖期4寒冷期 温暖期渐短 寒冷期渐长
第一个温暖期 BC3000-BC1100新石器时代晚期-夏商时期 出现了大象
第一个寒冷期 BC11世纪-BC8世纪西周时期 热带和亚热带动物结队退出黄河流域
第二个温暖期 BC8世纪中叶-BC5世纪春秋时期 华北有亚热带作物分布(梅树)
第二个寒冷期 BC5世纪中叶-BC2世纪初叶战国-西汉初年 小麦收获推迟到夏至&霜降提前6天
第三个温暖期 BC2世纪中叶-AD2世纪末西汉中期-东汉末年 西安种植水稻提前5天&经济作物(漆 桑麻 竹)偏北
第三个寒冷期 AD3世纪初-AD8世纪初魏晋南北朝-盛唐 桃树开花枣树生叶晚20天&海州湾莱州湾封冻&异常霜降更为频繁
第四个温暖期 AD10世纪中叶-AD13世纪末宋元时期 谷物生长在黄土高原&甘蔗北移2度&茶树在金国境内种植
第四个寒冷期 AD14世纪初-AD19世纪末元后期-清末 北京冬季均温低2度&长江下游也是
不同气候环境下 人们的活动方式有很大不同 气候变化直接影响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 同时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环境
生态环境变迁
自然环境的变化
森林带分布及其变化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寒温带 温带森林
华北暖温带森林
华中 西南的亚热带森林
华南 滇南 藏南热带雨林地区
草原带
大兴安岭南段 呼伦贝尔草原 东北平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西北 青藏高原中南部
荒漠带
内蒙古西部 宁夏 甘肃河西走廊 青海柴达木 新疆
生态环境的破坏
对黄河流域(3)
秦汉时期
“实关中”政策 大量人口迁居关中加重关中地区粮食负担 大规模毁林造田破坏森林植被 加速水土流失
唐宋时期
明清时期
对长江流域
魏晋南北朝开始江南逐渐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和人口重心
森林资源迅速减少 水土流失加剧 水旱灾害频发
二资源禀赋
影响国家的经济规模结构发展状况
土地资源
土地面积:面积广大可耕地少 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18亿亩耕地红线)
土壤种类
种类繁多但具有良好蓄水性和可耕地的土地较少
盐碱地红壤多 灰化土棕色森林土等优质地少
东北黑土 其他多是黄土或红壤
自然灾害
地形复杂多样自然灾害频发
农业生产不稳定
矿产资源
种类与分布
种类多储量大(top3) 富矿少贫矿多 共生伴生矿多单一矿少
分布不均 山地高原岩浆活动剧烈 平原有石油天然气
开发利用
夏商周青铜 春战铁 西汉煤炭 有色金属大量开采
利用不充分
传统观念“风水说”影响
三古代社会的人文环境
重农抑商思想的形成与演变
形成
管子模式
商君书模式
发展
古人对商业的理解
重农抑商思想的演变
重农抑商思想与中国传统社会的制度选择
职官制与中央集权
轻商与近代化转型
第二节 人口及其分布、增长与迁徙
一人口观念 行为 结构
人口观念
人口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人口增长是发展社会经济的先决条件
中国是传统农业国 男性人口是国家劳役兵役税收的重要来源
子孙的“孝”体现在对父母的赡养上
以人多 以男人多为荣的观念
人口行为
指人们做出的影响人口自然变动生产和再生产的行为活动 最基本的有生育、死亡、迁徙、社会行为
中国古代 长期占支配地位的生育行为是人口增殖
在迁移人口中 移民意义最为重要
人口结构
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人口群体中各种不同成分所占的比例 也称人口构成
自然结构主要有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
人口的社会结构是依据人口的社会特征来划分的各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以及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 主要集中表现在职业结构 家庭结构和民族结构三方面
二人口增长 波动 迁徙
人口波动的具体情况
第一阶段:夏到秦末前后1900年BC4世纪人口>3200万
第二阶段:汉初到盛唐 玄宗天宝间达5000万
第三阶段:两宋时期 南宋金西夏人口达到1亿
第四阶段:清代4亿以上
人口周期性波动的原因
根本原因:土地制度影响下中国古代社会周期性经济萧条
自然因素:人口的自然增殖,灾荒性流动
社会因素:政策性流动;战争迁徙;生产性流动
人口波动反映出的经济问题
人口分布与流动同经济生产方式密切相关
人口波动导致周期性土地危机和粮食危机
人口分布与流动情况
王莽篡汉 黄河中下游人口锐减
安史之乱 人口南迁
影响古代社会人口流动的因素
根本原因:人口增长超越了经济承载力造成的人口过剩
自然因素
社会因素
三人口政策与户籍制度
人口政策:
一个国家的根本政策,与政治经济制度密切相关
指统治者或政府调节指导规定人口发展变化所采取的手段和措施,并通过行政手段加以贯彻和实施
调节人口自然增值的政策(鼓励早婚早育多育)
控制家庭规模
安置流民 整理户籍
禁止杀婴
优待老人
民族间通婚政策
户籍制度:
登记居民户口的册籍 亦称“户版”“丁册”“黄籍”“籍账”
秦统一六国前已建立户籍制度 汉袭秦制
三国两晋南北朝沿袭汉制 分“黄白籍”南下北方的侨民称“白籍”
隋沿北周 唐代建立以民户申报的“手实”为基础编制记账和户籍
宋代有主客户之分和户等之分
元代草原地区兵民合一 其余“诸色户计”
明以“户帖”为凭 政府也制定附役黄册(合户口 田产 赋税为一体的户籍文册)
清初顺治人丁编审 分造册为“编审册”(人户的户口册)和“编审人丁清册”(分为简明总册和花名细册)
第三节 生产方式
古代社会,耕织结构为基础的小农经济一直居于传统经济生产方式的主导地位.它萌芽于夏商周,在春秋战国时期确立下来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发展 这种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经济生产方式被延续下来并不断得到强化 成为中国古代社会超稳定结构的基础
一小农生产方式的形成与发展
小农经济概念:农业领域内与简陋的手工工具想联系的 以直接生产者的小私有制为基础的 以个体家庭为单位进行的 以劳动的孤立性为特征的小生产
小农经济的起源
身份概念的形成
贫富分化
等级制度
家庭生产消费单位的出现
财产权利的变化
政治地位的变化
中国小农经济的发展
精耕细作小农经济的稳固
二影响小农生产方式发展的因素
小农经济由小农的生产与生活组成 生产即小农的主业和主要副业 粮食和纺织原料及其成品生产 生活则是小农经济所赖以生存的更多的必要条件
小农家庭的人口规模与生活
古代家庭规模
汉代以后 小农经济基本被认为是五口之家
家庭普遍困难
小农家庭除去交换之外所剩无多 不足以应付家庭正常支出的需求 家庭普遍贫困
农业的赋税
农业“低投入-产出”的形成
经济模式的制约(小农家庭)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 一家一户进行生产
“低投入-产出”的延续(中后期的发展变化) 小农在生活上尽量减少开支 在生产上同样如此
赋税制度的变化
经历了户调制 租庸调制 两税法 一条鞭法 地丁制(摊丁入亩)等形态的演化 却包含着赋税绝对值的增长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统治时期 实际上赋税在多数时期一直维持在30%以上的最高水平
地租的变化
先是劳役地租 再到实物地租 最后到货币地租
农桑之外的小农生活依赖
小农的产出不仅指粮食产出 还应当包括各项农副产品的产出 如种桑 饲养 蔬菜水果 生活日益窘迫 不得不更多依赖副业
农民副业 枣和栗子作为口粮
商品结构
国家针对小农副业所做的制度安排 赋税和地租剥削的加重 必然使小农经济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副业 而为了稳定财政收入 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会以大规模的制度安排来促进小农农副业的恢复和稳定 北魏均田制对小农的家庭副业作出了明确的制度安排 唐朝以后维系
第二章 古代社会的农(牧)业
第一节 起源及发展
一 古代农业的起源
距今10000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末期或新时期时代初期 自然生长
“耜耕农业”:石制农耕工具 “刀耕火种”和“抛荒制”为主的耕作方式
原始农业:农具种类增加 石制农具更精致实用 劳动效率提高 农业基础设施 抛荒制进步到熟荒耕作制 土地利用率提高 粟黍稻麦豆麻已成为主要粮食作物 马牛羊猪狗鸡均已人工饲养 采集渔猎地位显著下降 形成三大经济类型(黄河流域的北方粟作农业 黄淮地区为中心的粟稻混作农业区 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基本奠定了我国原始农业的大体结局
二 古代农牧业的发展
古代农业的发展(传统农业)
在自然经济状态下,使用人力、畜力,以手工器具和铁器等为生产工具,依靠先辈积累下来的经验进行生产并以自给自足为目的的农业。与原始农业相比,传统农业在耕作制度、经营方式以及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上都有很大的提高
特点(5):农业的部门结构单一 生产规模较小 经营管理的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落后 靠天吃饭抗灾能力差 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异是低级的和自发的
发展阶段
夏商西周春秋精耕细作的萌芽期 黄河流域“沟洫农业”为主要标志
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精耕细作技术的成型期 主要标志是北方旱地精耕细作体系的形成和成熟
隋唐宋辽金精耕细作的扩展期 主要标志是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和成熟
明清精耕细作深入发展期 主要特点为适应人口激增人地矛盾突出的情况 土地利用深度广度达到新的水平
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是一部农具与生产力发展的历史 也是一部农耕技术发展的历史 原始的天文历法气象水利土壤肥料种子等知识和技术相应产生
古代牧业的发展
放牧与圈养结合
适应自然条件的畜种分布
农区畜牧业和牧区畜牧业分化
西北西南纯牧业 黄河长中下农业(猪&家禽)
原因
自然
社会:战争 政策
古代农牧业取得的成就
驯化大量野生动物 培育良种 中国成为栽培植物的重要发源地和食物品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在利用土地 保持地力创造了世界的最高水平 精耕细作集约经营 成为土地利用率较高的国家之一
中国传统农业发展成就也突出体现在粮食亩产量和投入产出比上升
此外 还总结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 编著大量农书 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农业典籍最丰富的国家
第二节 国家的农业政策措施
农业政策包括兴修水利 开垦荒地 实施屯田 积谷备荒 减轻赋税等内容
一 水利措施
防洪治河
避洪:择高地而居可以避免洪水侵袭
限洪
防洪:春秋战国时代 黄河下游两岸开始筑有较多堤防
调洪:借力打力
用洪:充分利用洪水带来的泥沙 为农业服务 另外发展航运业
农田水利
夏禹治水
秦汉时期集中于黄河 汉有白渠
东汉至南北朝时期 五大水系 南京附近的赤山塘
三国两晋南北朝也有一定进展 南强于北 水车梯田较为普遍
元明清水利建设远不及从前 多以修复前朝故道为主
航运工程的发展
京杭运河 秦广西灵渠 北宋邗沟江南河上已有现代型船闸
二 屯垦政策
始于秦汉 三国大规模而卓有成效 北宋范仲淹 明代屯垦 清康熙间山西招外省农民进山种地
分为军屯 民屯和商屯
三 荒政与仓储
荒政
灾前预防:仓储制度 兴水利 劝农桑 设寨堡
灾时赈济:粮食&安置
灾后重建:流民复业 支借中粮 以工代赈
仓储(汉成定制)
常平仓:平抑物价
义仓&社仓:临时赈济
惠民仓 丰储仓
第三节 地权分配和组佃关系
三种农民:自耕农 租佃农 依附农民
一 地权关系及其变动
古代社会的土地所有制
土地国有制
没有主导地位,主要包括未开垦土地 官田 屯田
呈逐渐减少趋势
土地私有制
最主要的发展最充分的最典型的所有制形式
发展阶段
战国秦汉:地主土地私有制确立 出现贵族地主、军功地主和商人地主
东汉魏晋南北朝:以大地主庄园经济为特征的士族门阀地主土地所有制得到充分发展
隋唐五代:门阀士族地主土地所有制衰落,开始向以纯粹租佃关系为特征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类型的转型
宋元明清:纯粹租佃制为特征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完全确立
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最大量 最普遍 实质上是小土地所有制 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体
特征:规模小 地权流转速度快
古代社会的土地产权变化趋势
土地买卖于唐宋合法化
土地兼并始于秦汉
土地离散
土地占有关系剧烈动荡 经济和社会成本极奇高昂
二 租佃关系及其变动
地主出租给佃农收取地租
发展阶段
依附农租佃制(战国-隋)
凭借政治和法律特权
分成租“契约租佃制”(唐宋-明中叶)
从超经济强制关系到经济强制关系
唐代流行 宋代普遍
主要包括成分租和定额租
定额租“契约租佃制”(明中叶-清前期)
始于唐宋的江南地区 明发展清主导
定额租基础上发展的押租制和永租制
地租形态的变化
地租是地主凭借土地所有权和借助于超经济强制 无偿占有农民的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的经济形势 在中国古代社会遵循:劳役地租-实物地租-货币地租 这样一种发展变化轨迹
发展阶段
夏商西周 劳役地租成为地租的主要形式
战国至唐初 以实物地租为主劳役地租为辅
唐中叶后 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化
明清 较快发展
实物地租一直是古代中国地租的主要形式
赋役
赋役是中国古代农民的主要负担 也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的主要因素
赋税分类
以人为征税对象
以物为征税对象
发展阶段
秦汉-唐前期 赋役并重
唐中期-明中期 赋重于役
明中期-清雍正 役并入赋
具体措施
汉初征收对象主要是自耕农 东汉除天赋外还有人头税
西晋占田制和户调制 北魏和唐朝“计口授田” 唐德宗两税法
明代“一条鞭法” 清代“摊丁入亩”
强制劳动
主要包括力役 杂役 军役
劳役过重:古代社会的通病 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重要因素
劳役不均:宗室贵族高官及其亲属属于特权阶级
佃农人身束缚逐渐松弛
第三章 古代社会工商业的发展
不断适应中央集权维护中央统治为古代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但最终难以拜托重农抑商这一中央集权社会传统政策的束缚
第一节 手工业的发展
一 手工业制度与政策的演变
官营手工业的管理 包括工商食官 官营手工业制度和匠籍制度
工商食官:追溯到殷商时期
官营手工业制度
汉代由少府 水衡都尉 将作大匠 大司农能管理
唐代由皇室手工业 军器监 政府系统
元代顶峰 工部 大都留守司 武备寺 徽政院 储政院
明朝缩减 清沿明制
匠籍制度
匠人按户编制 定期检查 规定严格 父子相袭 不准改业做官与贵族平民通婚 与政府的人身依附
除了官营和家庭 还有民营
二 手工业技术的演变
纺织技术:花楼提花是一项重要成就
冶炼技术:战国发明炼钢 西汉末年“炒钢”
采矿技术:西周有专门管理机构并运用坑采技术进行挖掘采集矿石
造船技术:秦汉初具规模
制茶技术:主要分为栽培技术和采制技术
制瓷技术:汉到隋唐瓷器逐渐成为重要的日用商品
三 手工业的发展阶段及历史影响
发展阶段
汉代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主要体现在铁器的广泛使用 丝织品的发展与造纸工业的创建等三个方面
宋代手工业的发展反映在矿冶业 雕版印刷业以及纺织业规模扩大与印染技术的进步等方面
明清时代手工业的突出发展放映在制瓷、棉纺织等生产领域
历史影响
手工业部门的增加与分工细化:原始社会手工业种类很少 后来主键增加了冶铜业 冶铁 制糖 棉纺织业等部门
手工业技术的进步与劳动分工的细化
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与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家庭-作坊手工业-工场手工业)
手工业的发展与经济中心的变化
第二节 商业的发展
一 商品交换的发展
与历史上整个经济中心转移相适应 商业重心也逐渐南移 这一过程三国南朝始见征兆 唐后期加快发展 到宋代完成
商业活动先主要在城市中进行 后来农村集市贸易逐渐发展 唐时加快 明清突出 出现专业性市集 逐渐形成了新兴的市镇
商业开始时以贩运 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 经营统治阶级需要的奢侈品为主要内容 以后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 市场商品种类增加 行业细分 为一般人民所需的农副产品及城市手工业所生产的大小商品在整个流通界的地位提升
在农村 商品交换开始时为数不多 小区域 短距离 产销直接见面 后来才通过多重类商品销往农村市场
商业开始时一般局限于流通领域 到传统社会末期逐渐与生产过程结合 如向小生产者预购、订货、贷款、当包买商等
二 古代商业的产生与发展
先秦时期兴起
秦汉时期的初步发展:秦始皇同一货币度量衡修驰道都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两汉开通路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一些城市成为商业中心 每个城市都有专供贸易的“市”“市”周边有围墙 与住宅区完全分开
隋唐时期商业的进一步发展:隋开凿大运河 扩大流通范围 唐代出现柜坊和飞钱 前者专营货币存放和借贷 后者类似于汇票 唐长安“市”有两个 即东市和西市 各有220行 胡商遍布各大都会“胡风”“胡俗流行” 农村集市也有进一步的发展
两宋时期城市商业繁荣 北宋开封和南宋临安都是著名商业城市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临安早市夜市昼夜相连 北宋商家注意打广告 唐后期坊市分离现象被打破 宋代店铺可以随意开设
元代商业的继续繁荣 元代开辟了海运 在各地遍设驿站 丝绸之路再次繁荣 大都是著名国际商业大都市 一些国家有商队来到大都 杭州和泉州也是著名商业重心
明清商业的兴盛 明清时期,农产品商品化得到了发展。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了十大商帮,包括晋商、徽商、陕商、鲁商、闽商、粤商、宁波商、洞庭商、江右商、龙游商等
三 商业城镇的兴起与发展
战国秦汉时代的商业城镇
中国古代最初的城市只是出于军事防御和政治统治的需要而建立的,和工商业发展关系不大。在城市之内,还有大片农田。战国时期,城市规模扩大,工商业者成为城市经济的主角。秦朝城市经济衰落,两汉时期又兴盛起来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城市与城市经济的发展
隋以前,城市经济时兴时衰。隋以后,城市经济开始繁荣
宋明时代城市经济的再度繁荣
宋代城市工商业者、服务行业者按照行业组成的行、团、市等组织得到了官方的承认。宋代开始兴起了镇、市及乡村集市贸易
明代江南经济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小工商市镇发展较快
清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
手工业市镇
商业型市镇(主体)
产地市场型市镇
集散市场型市镇(主要特点)
零售市场型市镇
南方商业超过北方
四 商业组织与商业网络
商业组织 隋唐时期至宋代 行会制度得到较快发展 中国的商业行会可以大致划分为
地域性商帮会馆
商业公所(也称同业公会、同业公所)
手工业行会
商业网络
地方小市场:即墟集 草市 已颇具规模 税收几乎占全部商税之半
城市市场:宋代的汴京和临安的城市市场高度繁荣
区域市场:是由同一自然地理条件和共同生活习惯形成的 是区域内市场联系加强的产物
全国性市场:到了清代,基本形成了江南经贸区、珠江三角洲经贸区、长江上中游经贸区、华北经贸区和西北经贸区等核心经贸区
商路的发展演变
国内区域性商路
中原南路 江南商路 西北商路 东北商路 其他区域性商路
国际性商路
丝绸之路(两汉陆海)
茶马古道 川滇藏
万里茶道(清代晋商)
第三节 民族贸易与对外贸易
一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
市舶制度及其演变
市舶制度出现于唐代,完善于宋代。所谓市舶制度,就是管理进出口贸易的制度。宋代有《市舶法》,元代有《市舶司法则》
朝贡贸易制度
明初实行朝贡贸易制度,所谓朝贡,是指外国对中国统治王朝的贡纳。跟随朝贡一起来的商船称为附舶,也可以免税。对竞相而来的贡舶,当时的政府决定实行堪合制度,即对贡舶发给堪合,定期定额进行贸易,以示限制
海禁政策
清初仍沿袭明制实行海禁政策。1684年宣布废除海禁。但实行严格限制贸易的政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限制贸易口岸。清政府宣布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四处为对外贸易口岸。1757年,限定广州为唯一的对外贸易口岸
二是限制商民出入。对出海贸易的商民及船只作了种种规定
三是限制贸易物品。对贸易物品及数量及也有严格的规定和限制
四是对外商来华贸易的管理和限制。政府规定外商来华贸易或办理其他事务,均需经清政府特许的行商来进行,实行垄断。所谓行商是指清政府特许的专门经营对外贸易的商人。清政府还颁布一系列“章程”,对外商在华活动加以种种限制
二民族贸易与对外经济交流
我国古代的民族贸易,主要是与西北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贸易。早在秦汉时期,在边境上与邻国的货物交易就已经存在,当时称之为“互市”。丝绸之路一直到达东罗马帝国。到了唐代,除了西北陆路贸易继续发展外,东南沿海的海上贸易开始繁荣起来,后来其地位逐渐超过了陆路贸易
两汉时期
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汉王朝与西域间的贸易。汉代商人的海上贸易包括全部南海地区和整个印度洋地区
隋唐时期
这一时期与周边各民族的互市贸易比前代更加频繁。这一时期的对外贸易主要通过陆路和海上进行
宋元时期
宋代与周边各政权及海外的贸易极为兴盛。宋与辽、夏、金、蒙古的贸易分合法与非法两种形式。合法贸易称为“互市”,非法的是“走私”
宋代通过海上与海外诸国的贸易比唐代有明显扩大
明清时期
明代的海外贸易路线,主要是南洋,次为日本、琉球和朝鲜半岛
清代的边疆贸易也有了很大发展。清代与朝鲜、琉球、越南、缅甸等国的贸易仍保持在官方朝贡贸易的水平上
第四节 重农抑商与工商业的发展
我国两千多年的中央集权社会是商业发展最为压抑的时期,即使在某些时期,某些王朝会对商业发展采取相对宽松的政策,但总的来说,商业发展是一直受到抑制的。这集中体现在重农抑商的政策上
一重农抑商政策的成因分析
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集权社会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重农抑商政策与中央集权制度相结合绝不是偶然的,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决定了封建王朝对商业的态度:征收重税,限制其发展
重农抑商政策是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必然选择
在农业社会,国家要维持社会经济秩序,必然要重视农业,农业的赋税收入便成为国家财富的主要来源。而财政赋税来源只能高度局限于平原地区,因此,赋税数量有限。所以,统治者就只好向商业下手,重农抑商政策也就应运而生了
重农抑商政策是维持中央集权的重要措施
保护地主制下的自然经济形态,压制不利于这种自然经济巩固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几乎始终是中央集权专制制度的一种基本职能
中国传统的社会经济秩序,就官民关系来讲,是贵贱尊卑等级秩序;就民众之间的秩序来讲,就是一种“均贫”或“均平”秩序。而商人却有着破坏这种秩序的巨大力量
文化传统对重农抑商政策的巨大影响
“义利之辩”、“重义轻利”成了中国两千多年伦理思想的铁则。商人以牟利为目的,为人们所不齿。另外,不少商人也对自己的身份抱怀疑态度
商业使人奸诈,农业使人厚朴。在这一点上,重农抑商政策也可以说是中央集权的思想基础
二重农抑商政策对工商业发展的影响
重农抑商政策是我国中央集权王朝的传统政策
战国时期,商鞅开始强调重农,抑制工商。整个古代社会,商人一直受到压迫,商业在这种政策下曲折发展,同时,这一政策也成为中央集权社会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不能顺利发展的原因之一
有的朝代虽然也有不少惠商政策,但究其本质,还是抑商
总而言之,重农抑商政策成为我国中央集权王朝的传统政策
第四章 古代社会的财政与金融
导论: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古代的财政、货币、金融制度独具特色。例如,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了国家的财政分配活动对于社会经济的影响,并在财政政策中加以体现;中国古代的货币制度和货币文化自成体系,并以中国大陆为中心构筑了一个巨大的贸易圈和货币文化圈;中国古代的信用制度也比较早地达到了很高水平
第一节 财政制度安排及其变迁
一财政收入制度
以人丁为本的阶段
汉代的税赋役制度及财政收入结构状况
汉代的“赋”是以人口为征税对象的税种。汉代的人头税主要有算赋、口赋、更赋三种
算赋,15-56岁的男女,每人每年交120钱
口赋,是向未成年人课证的人头税。西汉初年定制是7-14岁的男女,每人20钱
更赋,汉律规定,不拘男女,每人每年都应该戍边三天,是为“更役”,规定以税代役,税额为300文
汉代的力役有“更卒”、“正卒”、“屯戍”等项。是按人头向符合法定服役年龄者派征。服役年龄为17-60岁
“更卒”是指每人每年(不分男女)在本郡县服役一个月(30天)。“正卒”和“屯戍”的征派
对象都是男子。其中,“正卒”的服役期限为2年,一年在本郡,一年在京师。“屯戍”就是戍守边疆,期限为1年
汉代的清查户口叫作“案比”,每年8月进行
隋炀帝时,废除妇女及奴婢、部曲之课,这是中国古代财政收入制度史上的一个重大变革
唐代的租、庸、调制度及财政收入结构状况
唐代前期,实行租庸调制。“租”即土地税,计丁而征。每丁每年纳2石。“调”的征收对象也是丁,税额是每丁每年绢2丈、绵3两,或者布2.5丈、麻3斤。“庸”就是用钱、物代役。唐律规定,男丁每年服役2旬;不服役,则纳庸,每日3尺
人身的自由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联
地产为本的阶段
唐代两税法制度及财政收入的结构状况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在宰相杨炎主持下实施的两税法,标志着以地产为本获得财政收入阶段的开端
唐代三年一造户籍,清查人口,名曰“貌阅”
两税法定税的依据主要是资产,凡有产者,就必须缴纳赋税。其征收分夏秋两季进行。法定的征求物品分谷物和钱两大类。实际上多数将钱币折成绢帛、谷物缴纳
宋代的税役制度及财政收入的结构状况
宋代两税被明确定性为土地税 夏税征钱 秋税征米
宋代职役很有特色,按户等高低轮流差派,其服役项目繁多
宋代也在南方地区继承了五代的“丁口之赋”(又称“身丁钱米”),凡20-60岁者皆需缴纳
辽、金、元时期,这种财政收入制度的反复性愈益加剧。元代在北方地区征收人头税性质的丁税
明清财政收入制度的变革及其结构状况
明太祖时期,清查户口、土地,建立黄册、鱼鳞图册制度。黄册以户为单位,据以征收赋税徭役,鱼鳞图册乃土地登记册,以里为单位绘制
两税法是明代前期全国统一的赋税征收制度。分为“夏税”和“秋粮”两种
明代前期的徭役主要有里甲正役、杂泛、均徭等
张居正于1581年推行“一条鞭法”
将各种名目的赋役和徭役合并征收,并将部分丁役负担摊入田亩
徭役中的力役改为以银代役,由官府雇人应差,每年编派一次
田赋中除政府需要征收的米麦以外,其余所有实物改为用银折纳
赋役的征收由地方官吏直接办理,赋役外的土贡杂税也逐渐合并征收
但一条鞭法的“摊丁入亩”制定得并不彻底,丁役银依然是单独存在的
清代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清政府被迫诏令“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元年(1723年),直隶地区正式推行“摊丁入亩”,其基本内容就是取消了按人丁和土地分别征收赋役的双重标准,将丁役完全归并为一,按土地的单一标准征收
针对工商业的税收
商税起源于西周时期,税名“布”。征税官员叫“廛人”。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等官营工商业政策
均输法
汉武帝时,由桑弘羊创设了“均输法”,规定把郡国应缴贡物连同运费所抵充的财政上缴额,按照当地的正常市价,折为一定数量的、当地出产的土特产品,这些产品是商人们一向贩运出境的物品,郡国只要就地交给均输官就行了。均输官像过去的商人那样将这些商品运往需要该种物品的其他地方去销售。这样一来就把贡品商品化了,政府不必再加一文钱就可以从土特产的辗转贸易中获得巨额利润,而民营商业的贩运贸易却部分的被官府取代了。随着均输法的全国推行,活跃了地区间的各种物资的交流。大大扩充了财政收入,私人批发商的贩运贸易则受到很大的限制
平准法
平准就是由官府来吞吐物资,平抑物价。当市场上某种商品价格上涨时,政府的平准机构就以较低的价格抛售;反之,如果某种商品的价格过分低廉,就由平准机构收买使物价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上。平准与均输一是管理零售市场,一是掌握批发环节,共同对粮食等商品的市场价格起干预作用
算缗
“算缗”就是向工商业者征收的财产税。商人、借贷业者的税率是6%,手工业者是3%,而当时非工商业者的财产税税率是1.2%。汉武帝时推出了“告缗”,号召人们检举揭发,凡是告发属实,则以被告家产的一半作为奖赏
宋代的商税制度较有代表性。宋代颁布“商税则例”,商税主要有过税、住税两大类。过税税率是货价的2%,住税税率是货价的3%。此外还有名目繁多的附加税
专卖制度
所谓专卖制度指的是某些重要的工商业部门禁止私人经营,而由政府垄断,或由政府特许的商人经营。主要有盐、铁、酒、茶等专卖政策。盐的专卖,做法是民产官销,铁的专卖,做法是官产官销
中国历史上,一些朝代对酒类的运销不只是实行专卖,而是常常采取根本禁止生产的政策。1689年,盛京禁造烧酒,为清代禁酒之始。国家还对盐、铁、茶等实行专卖
此外,国家还对一些商品如粮食等也进行直接经营
专卖政策在中国古代社会的早期阶段,可能在抑制没落的奴隶主和豪强势力、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巩固统治政权方面发挥过某种积极作用。但这种垄断经营一般来说对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不利的。由于专卖商品的运销为政府和专商独占,无竞争之虞,他们利用特权,在向生产者收购时任意压价,大秤强买。运输到销售区就高价卖。随着社会进步,专卖制度的问题日益严重,普通民众和私营工商业者反对的呼声越来越高,私煮私铸的现象无法禁绝。总之专卖制度是用一种行政的方法管理经济的行为,很难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其最终结果是造成生产萎缩,人民的需求不但不能扩大,反而日趋下降,政府的财政收入也相应不断减少
二财政支出制度
军费支出
这项支出通常包括养兵费、军事装备费、国防费以及战争经费四部分
皇室费用
皇室费用占据重要地位,是中国古代财政支出的一个显著特点
官僚薪俸支出
官吏俸禄也是国家财政的一项重要支出
公共工程、社会救济、文化教育费用支出
财政支出的结构特点
在整个财政支出结构中,军费支出、皇室支出、俸禄支出占据多数,公益性支出微不足道
三财政制度的绩效
财政收入结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财政支出中的购买性支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政治状况与财政分配活动的关系
第二节 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货币形态的变迁
战国秦汉的金钱并行阶段
青铜铸币:战国货币 秦半两 汉五铢 王莽金错刀
黄金的作用:古希腊金币 古罗马金币
魏晋南北朝隋唐的钱帛兼用阶段
绢帛的地位和作用:吐鲁番出土的唐“花树对鹿文锦”
铸币的地位
宋及明初的钱钞共存阶段
铜钱本位向银本味的演进
纸币的出现
北宋末期印刷纸币的铜板
明中期至清的银钱并用阶段
明代的铜钱、纸币、银锭
白银货币化的完成及其形态特点
铜钱的辅币地位
二货币形态的变迁与特征
古代货币与货币制度具有以下特点
货币形态多样,货币的职能不集中于一体 既使在同一个朝代,有时货币种类也会较多
货币的铸造和流通具有显著地域性 古代钱币的铸造通常由各地办理
货币制度与政治、财政状况密切关联 币制变化与王朝更迭直接相关,货币的供应量和流通量也受到当时政府财政状况的影响
第三节 借贷与信用
一古代社会的借贷活动
“金融”意指资金融通,包括货币、信用以及和货币、信用有关的各种经济活动。借贷是中国古代最基本的金融活动,其行为主体为私人和国家
私人经营的借贷活动
借贷经营主体
农民向地主借贷
借贷利率
年息100%是古代社会长期普遍存在的一种利率标准
国家控制利率的政策
元代中期以后,国家规定的月利率以3%为限
国家经营的借贷活动
赈贷:救济灾荒 扶助生产
获得财政收入 如唐代的“公廨本钱”,就是朝廷拨给京官和各地官员一笔经费,让他们经商或放债,收入公用。清代谓之“生息银两”,由官营当铺运营
二 商业活动中的信用关系
民间商业信用
民间商业信用的方式主要有赊买、赊卖和预付货款等
商业活动中的国家信用
商业活动中的国家信用也主要有赊买、赊卖和预付货款等形式。大规模发展是在宋代。政府招募商人给军队输送粮草,以高于市价的价格付给称作“交引”的取款凭证。“交引”还可以转让,形成了有价证券的交易市场
信用汇兑
中国古代的信用汇兑始于唐代中期
飞钱 票号
三 金融机构的形成与变迁
中国古代的金融机构以当铺、钱铺、票号等较有代表性
当铺在唐代发展为独立的金融机构。唐宋时期,当铺通常谓之“质库”。明代当铺成为主要的金融机构。清代还出现了“账局”、“钱铺”、“钱庄”等放贷机构
明代出现了主要经营货币兑换的钱铺,到清代有了显著发展,业务范围扩展到存款贷款等
山西平遥县商号西裕成,原主营颜料生意,大掌柜雷履泰于1823年前后创办了第一家票号日昇昌。票号最值得称道的制度创新,一是股份合作制,二是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彻底分离,三是员工激励机制
票号的经营内容与钱铺类似,主要有汇兑、存放款。与钱铺不同的是,票号汇兑的服务客户主要是清政府
第五章 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征与成就
第一节 经济结构与运行机制
一小农经济为主体的社会经济结构
小农经济的特点
耕织结合的自然经济结构。在这种经济形态内,作为社会基础的多数农民小生产者,他们的主要生活和生产资料都是在经济单位内得到满足,一个经济单位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自身的需要进行生产,“农民不但自己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具体表现就是“耕”与织相结合,这是古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基本特征
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分散的小生产经营模式。中国古代基本的经济单位是家庭,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以个体农业为主,辅以家庭手工业和副业的小生产经营方式。小农经济成为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中国的小农经济是建立在土地自由买卖、人身依附关系松弛的基础上的、自主性很强的经济。小农经济的这种自主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潜在的竞争性
精耕细作的集约化农业。中国传统农业的类型属于大陆集约型农业,即所谓基本农业区处在一个互相关联且不断扩展的大陆农业区中间;以精耕细作、高投入高产出,土地少休耕,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及复种指数为主要特征
小农经济与国家财政制度
以个体小生产农业为主体的大陆集约型农业的发展模式,是中央集权国家制度的社会经济基础
中国古代的国家通过这种发达的官僚机构和遍布全国各个角落的村社组织,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制度,行使其大一统的社会管理和经济管理的职能。将分散的地主经济和小农经济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复杂而又庞大的国民经济体系
中央集权制的国家,通过财政掌控国家的经济。唐代以前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以产出为征收对象的租税、以人身为征收对象的劳役和兵役。后期有所变化
小农经济的经济影响
在中国传统社会,以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为基本特征的农民家庭经济的内在取向就是尽可能少的购买,尽量不与市场发生关系,或将买卖限定在固定的有限的经常不变的范围,这种习俗和观念也严重的限制了市场的扩大,在中国传统市场的模式下,商品交换不管其怎样发展,并不能改变作为自然经济补充的地位,不能从根本上动摇传统的经济制度
随着全社会总人口数量的增长,农业人口的绝对数量也有明显的增长,农业能比前代提供更多的农产品。农业也就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剩余产品用于交换,从而促进交换领域的活跃
二区域性商品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古代社会的市场基本是从三级向四级发展的市场体系
第一级是地方的小市场
第二级是以地方城市为中心形成的区域性市场
第三级是以都城和经济发达地区中心城市为主形成的更大的区域性市场
第四级是在形成全国性商业网络后的具有全国性意义的市场
中国古代社会的多层次商品市场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形成大约在唐代后期到北宋
其二,三级市场关系紧密
其三,商品结构的变化对区域性商品市场形成的促进作用日益凸显
其四,农业和手工业商品生产的区域专业化,形成了若干以地区商品特色为主的专业化市场
三经济发展的运行机制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结构以个体小生产农业为主体,由此而逐步形成的经济发展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三大要素,即农民、地主和国家。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经济制度和经济结构是古代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
自主经济
中国自远古以来就是以农作物为主的国家,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础和人民生存的依靠,农业从客观上也促使地主经济和自耕农经济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处于统治地位
地主经济除要向国家交纳赋税外,不存在对上级领主的依附,自耕农也不存在对地主的依附,两者成为古代经济中最有活力的经济形式
地主经济存在扩大再生产的机制,自耕农可以将剩余产品出卖转变成货币,并用于购买土地扩大再生产,这两种基本经济形式构成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竞争机制
以地主经济为代表的自主经济也是一种竞争经济,地主与自耕农、地主与地主、以及自耕农与自耕农之间在法律上是平等竞争关系,但在经济上是不平等的,地主和自耕农间的关系在竞争中发生变化,大地主延续几代后沦为自耕农甚至是佣农的情况也出现过,自耕农也可通过购买土地上升为地主。所以,中国地主制经济存在一种潜在的竞争机制,正是这种竞争机制导致中国古代社会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也是中国古代经济社会历史周期性反复的根本原因
第二节 经济的波动与发展的阶段性
一周期性的波动
气候原因
中国历史上五千年的气候变迁,大致可分为若干大小寒冷期
中国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并具有周期性波动的特点。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很低,完全是靠天吃饭,另外,中国历史上基本是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小农经济特点使中国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减弱,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周期是构成经济周期波动的基本原因
民族及战争因素
中国历史上始终存在着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的进攻和南迁,而在大规模南侵过程中,往往造成社会经济的严重破坏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倒退
王朝兴衰周期变化的影响
个体小生产农业基础之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王朝更迭频繁。中国地主制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则必然发生土地兼并,通过战争土地实现再分配,重建自耕农体制,但与同时,这种生产关系调整的方式却造成社会生产力的严重破坏,只要土地可以买卖,土地兼并就不可避免的还会发生,战争也同样还会发生
历史上的盛世的形成有其特定背景
同样,由盛而衰也是历代王朝没能逃脱的命运,这正是我们必须汲取的历史教训
二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在周期性的波动中,经历了多次高峰和低谷,也有着阶段性的演进和发展
战国至秦汉时期
这一时期,牛耕和铁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乃至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是大陆集约型农业也就是个体小生产农业开始成型的时期
这时期的赋役征收主要是对人身的征发,按人头分派的比重比较大,兵役和徭役成为农民的主要负担
隋唐五代宋时期
这期间,中国经济出现了商品经济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时期
农业区域向南方的扩展及重心的南移、东南移。
城市商业进一步繁荣,经济重心与政治重心开始分离
这时期商品经济开始冲破地区樊篱,向全国性的大市场网络体系迈进
这时期国税征收主体和内容也发生变化,对人身的征发更多地采用转化形式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形成了第三次商品经济发展的高峰。但其中也有停滞和破坏现象
契约形式的租佃制得到进一步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农民更多地卷入商品生产的浪潮中
三个阶段,反映在国税变化上,可以勾勒出一条基本脉络:第一阶段,以人身为主;第二阶段,以丁身为本逐渐向以户等、财产为据转变;第三阶段,简化赋役,丁身和土地合一
三经济重心的南移
隋唐以前,中原王朝的三大重心(政治、经济、文化)都偏在西北。隋唐时期,这一格局已经出现变化
东北亚民族格局的变化
对外交通线的格局变化,东南海路交通线日益兴盛
政治和军事重心的东移及东北移的同时,却是经济重心的南移和东南移。经济重心与政治和军事重心的分离,有多种因素,如民族因素、战争因素、气候因素等
经济重心的南移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局限性与主要制约因素
传统经济的局限
个体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和不确定性
地主的地主剥削 国家财政的巨大耗费
手工业的发展虽然在许多行业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奢侈性的手工艺产品占据重要地位
商品经济的发展成过并未投入到扩大再生产中
人多地少逐渐成为以农业为主的地区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 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发展也受到制约
第三节 经济发展的成就与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一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
古代农业成就
中国传统农业在利用地力方面创造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
农业生产工具的改革和创新
完善的灌溉制度和灌溉系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使农业具备了更多的防御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也使农作物的品种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
注重田间管理 维护和增进土地肥力是传统农业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有一个突出性成就
培植野生动物 引进和培育优良品种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农业典籍最丰富的国家
古代畜牧业的成就
在畜禽饲养管理方面 由许多重大的发明创造 许多技术流传世界各国沿用至今 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意义
中国古代在饲养管理和品种选育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最突出的是出版了许多畜禽外貌鉴别、品种鉴定的著作。如《相马经》、《养羊经》
在兽医科技上中国古代也处于领先地位。如《元亨疗马集》
古代手工业的成就
古代中国具有特色的官府手工业,是手工业技术进步和发展并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要推动力量
官府手工业还承担着皇室、官府、军队所需日常物资的供应和重大、繁多的营建工程
私营手工业是以商品生产为目的的生产,从小型作坊到大型手工业作坊再到手工工场的发展趋向,酝酿着新经济因素的出现和形成,但始终没有凝聚成改造社会的力量
古代商业发展的成就
各级市场的不断培育和发展,形成从农村集市到具有全国性意义水陆联运的市场网络
农业和手工业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深化,农业出现多种经营
商人集团的活跃和商业资本的积累,形成以地域为中心的商帮
形成了很多具有专业特征的商业市镇
民族贸易与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古代各民族的交流,边贸地区也往往成为对外经济交往的中介
古代科技成就
中国古代最发达的天文学、历法、农学、医学、数学、地理等科学,都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不断促进社会经济进一步的发展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对外经济交往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对外经济交往
古代中国对外经济交往主要通过官方和民间两种途径
据史书记载,与唐朝政府发生联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三百多个,除日本、新罗有遣唐使的称呼外,一般都称作朝贡使。一直延续到清朝,朝贡贸易在较长时期内发挥着对外经济交往的重要职能
“广州通海夷道”,由广州起航,途经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通波斯湾的奥巴拉港和巴士拉港,全长14000公里,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国际航线
明代的交通线,南北向主要有三条,第一条是南北大运河,第二条是江西到广州,第三条是北京到东北地区。东西向主要有两条,第一条是长江及其支流,第二条是江西到西安还可继续向西走原丝绸之路
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古代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无疑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15世纪地理大发现为界限,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此前的旧世界范围内,古代中国同时拥有多个核心经济区。经济文化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基本需求在地区内部都可以得到满足
从世界范围来看,世界上延续时间最久、始终保持文明传承的大国只有中国,形成东亚文化圈。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到清代前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古代历朝的经济制度也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制度
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后(19世纪中叶),中国仍然凭借丝绸和瓷器的出口在世界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对外出口始终保持顺差
在世界市场逐步形成,近代工业文明已经启动的历史阶段,如何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接轨,成为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第一讲 李约瑟之谜与中国经济的兴衰
李约瑟提出的问题
为什么前现代社会中国科学技术非常发达
为什么现代社会中国又成为技术落后的国家 没有继续维持原来的领先
中国经济比较强
中国是首屈一指的规模经济
中国有领先的技术水平
火药 指南针 造纸术
中国活跃的市场经济
“人弃我取 人取我与”
繁华的城市
《马可波罗游记》
长城与经济
文化决定论:认为资本主义之所以在西方出现是因为西方信奉新教,只有新教文明才能产生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中国之所以落后是因为信奉儒教,儒教教导人与自然和谐,比较保守。所以中国的儒教文化不讲科学、不够先进,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人都表现的比较中庸和保守。文化决定论尽管能解释中国现在为什么落后,但却没有办法解释过去为什么强盛。这个理论没有揭示中国现在落后的原因。
国家竞争假说和专利保护假说:欧洲确实分为许多小国,国家间相互竞争。但是如果这个理论是正确的,就不能解释一千多年里中国既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又非常强盛。专利保护制度很重要,但不代表它是工业革命的决定因素
高水平均衡陷阱假说认为在前现代社会,中国拥有先进的现代制度,包括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制度以及私有产权等,由此导致较快的技术发明和传播。但是由于中国人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等因素影响,人口增长非常迅速,在两千多年当中,积累的人口相当多。人口的快速膨胀会产生几个结果:首先,由于总的土地面积是不变的,相对而言人均土地就会越来越少。伊懋可认为,人均土地越来越少可以从两种不同的机制对技术的需求产生不利的影响。第一个机制是随着人口增加,人均耕地下降,导致经济中剩余越来越少,当新技术出现的时候,已经没有足够多的剩余来购买新技术。因为工业革命产生的都是新技术,而新技术很贵,机器设备价格很高,如果经济中的剩余非常少,那就买不起新的机器设备,导致新机器设备的需求不足,因此就不会鼓励发明创造。第二个机制是当人口越来越多而土地越来越少的时候,劳动力的价格就会越来越低。当劳动力的价格越来越低的时候,即使新技术出现,人们也不会去购买这项新技术,不会使用机器设备来替代劳动力,因此对这项新技术的需求不足。
这个理论影响力很大,但是也有很多问题。比如关于剩余不足的机制,它暗含的前提是没有技术变迁,或者技术变迁的速度非常慢。例如,人越来越多,土地越来越少,剩余并不一定就越来越少吧。如果变迁非常快,剩余也可以变得越来越多。因此,理论成立的暗含前提就是没有技术变迁,却想解释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快速的技术变迁的原因,其大前提就是错误的。另外,其与经济史实也不相符,中国的科技发明从8-12世纪是中国历史上技术进步最快的时期,但是中国2-10世纪人均耕地却一直在减少,那么剩余也在减少。那么怎么发展速度反而快了呢?因此,“高水平均衡陷阱”假说不仅存在内部逻辑不自恰的缺陷,同时与真是的经济现象存在矛盾
李约瑟之谜的最新解释:在前现代社会,欧洲与中国比较起来,人口少是一个劣势,所以欧洲技术变迁的速度一直慢于中国。中国技术上领先于西方,新的技术以及产品通过丝绸之路和海洋航线上的商贸往来不断传往西方,引起来西方人的羡慕。但是现代社会,技术变迁的方式被取代,被什么取代,被实验取代。在前现代社会,经验主要是生产的副产品,农民通过偶然的试错发明新技术。到了18世纪,试错变成了主动的实验来进行,一个科学家在实验室里一年所做的尝试错误,可能是几千名工人农民一辈子尝试的错误的总和。这种情况下,人口的数量就变得不再重要了。如果有意识的主动实验,即使人口很少,也可能通过密集的实验来增加发明技术的可能性。在工业革命前后,由于经验型的技术发明转变为实验型的技术发明,欧洲尝试错误数量突然间迅猛增加,技术发明的速度也就随之不断加快,远远超过中国和其他地区的技术进步水平。
中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落后西方,最直接的原因是西方的工业革命,更为重要的原因是西方在18-19世纪以后,每当遇到技术发明瓶颈大的时候,可以通过对基础科学进行投资的方式来克服这种瓶颈,使技术发明可能曲线不断右移,开发出新的技术发明空间。这一切之所以成为可能,前提就是西方在15、16世纪的时候出现了科学革命。因此,要寻求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工业革命的原因,关键在于了解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科学革命。
为什么资本主义在中国很早就萌芽,但是中国最终没有进入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关键在于没有科学革命,没有科学革命也就不会出现工业革命。中国在8-12世纪期间,技术变迁速度快,但之后技术就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在技术处于停滞状态之下,资本就没有办法深化,当然也就不会出现全面的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含义是,资本不断深化,在此基础上资本与劳动的雇佣关系也不断深化。在中国传统的技术之下,资本能够雇佣的工人非常少,没有办法进行现代的机械化大生产,也就不会出现机械化大生产伴随的资本主义。回答韦伯的疑问,追根溯源还是在于中国没有工业革命。没有工业革命,就没有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资本的不断深化,所以虽然中国资本主义形态已经出现,但是只能停留在萌芽的阶段。
研究方法:成本收益分析
总结
本讲讨论了中国在前现代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程度领先于西方,到了现代社会却远远落后于西方的原因,由于技术的不断创新、升级是一个国家经济长期发展的基础,在前现代社会技术的发明以农民、工匠的经验为主,中国人多,农民、工匠多,所以,在技术发明上具有优势。到了工业革命以后,技术发明的方式变为科学家在实验室里进行科学为指导的实验为主,中国人多的优势消失。工业革命产生的前提是以数学和可控实验为主要特征的科学革命的发生和普及,中国与科举制度所产生的激励机制妨碍了中国人对数学和可控实验这种后天能力的学习,使得科学无法在中国产生,因此也就无法自发地从经验为主的技术变迁方式向以科学为指导的实验方式进行转变。在西方完成了这个转变以后,中国的科技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也就迅速地从领先变为落后。然而,中国人并非先天就不能进行科学与工业革命,在现代社会,中国学习数学、可控实验的激励已发生变化,中国人在将来一样能对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做出贡献
知识点
技术进步速度,取决于现有技术水平、个人天赋、所用材料、科学知识等因素
工业革命的本质,是以科学实验为理论基础的现代技术方式,取代了生产经验试错型的前现代技术进步方式,技术创新得以不断加速
中国古代长期领先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口规模大,因而同样是生产经验试错型的前现代技术进步方式,由于试错次数多、频率高,技术进步就快,经济和科技就领先
因为现代与前现代技术进步方式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以科学理论和实验为技术发明创造的基础,因此,发生科学革命,是发生工业革命的前提
与原始科学相比,现代科学最大的进步是方法论的进步,而其中主要的体现为两点:一是使用数学语言,二是采用可控科学实验
中国科举制度的特殊考试内容设置,阻碍了有好奇心的人在数学和可控实验上积累人力资本,因而中国最终没有发生科学革命,因而也就无法发生工业革命
第六章 世界市场的扩张与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起步
世界市场的形成条件有哪些? 135-137:地理大发现 产业革命 贸易组织的变化 交通通信的变革 世界货币的产生
什么贸易使得中国贸易顺差变成逆差?139:英国的机器制造工业品迟迟打不开中国的市场 而英国又迫切地需要中国的商品
概要
什么条约使得资本主义列强取得了在华投资的设厂权?142马关条约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体加速分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44-145外商垄断出口贸易 西方列强的商品入侵
中国近代早期,介绍世界地理的著作都有哪些?145 林则徐《四洲志》 魏源《海国图志》 姚莹《康輶纪行》 徐继分田《瀛寰志略》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148-149 近代化工业化开端 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 加速封建经济解体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渗透 改变着古老的社会面貌
第七章 近代国家经济政策和制度的变化
政府经济管理机构的如何变化?了解户部与工部名称的变化150-153
工商业团体名称的如何变化?会馆、公所、商会、同业公会的差别160-162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哪些关税被帝国主义国家所管理和控制?172
1923年12月的国家税与地方税是如何划分的?172
我国近代第一部国家银行法规是?174
*为什么间接税向直接税转化(民国时期的税制演变)
20世纪30年代,中国经济结构与税制结构呈现出不均衡发展态势:占国民经济30%多的工商业承担了85%以上的税收;占国民经济60%多的农业所承担的税收不足15%。这说明一方面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的中国工商业承受着很重的税收负担;另一方面由于存在各种苛捐杂税和摊派,农民的负担也不轻。③ 值得注意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一度将田赋收归国家征收,同时实行田赋征实。据统计,1941—1944年间,各省市田赋实物征收数折合法币分别为25.56亿元、66.16亿元、115.69亿元和109.68亿元。抗日战争时期,田赋征实为增加南京国民政府财政收入及稳定大后方的粮价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亦无法根本改变工商税与土地税在税制结构中的权重。以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划分税制结构,可以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两种类型,能转嫁者为间接税,不能转嫁者为直接税。20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方国家实现了由以间接税为主向以直接税为主的转变,形成以所得税为中心,收益税 (即营业税)、财产税、财产交易税及消费税作为补充的税制结构。① 根据统计数据,1930年英国所得税在税收总收入中所占比重为43.3%;1932年美国所得税所占比重为50.7%,法国为30.2%,意大利为24.2%,德国为23.6%;1934年日本所得税所占比重为20.2%。② 当时中国的大宗税种,如关税、盐税和统税均为间接税,且税源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一旦发生战争后果不堪设想。在1934年5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财政会议上,专家代表关吉玉对此表示担忧: “一旦开战,此三种(关税、盐税、统税)平日视为可靠之财源,皆将受敌人之威胁而趋于锐减或消灭。” 如何改变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是南京国民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实际上,早在清末民初就有引进西方所得税、遗产税等直接税之议。作为直接税的主干,所得税尤其被寄予厚望:“课税以能应人民之纳税力为最善,而真能应人民之纳税力者,则惟所得税。”1914年1月11日,北洋政府颁布 《所得税条例》,后因种种因素的影响,所得税推行屡屡受挫,至1936年10月才正式开征。1936年9月28日,南京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在演讲时强调: “所得税是一种最好的税制,既公平普遍,而且收入也固定,又不致妨碍人民生产事业的发展。”经过二十多年的酝酿和探索,所得税作为 “良税”的观念逐渐被社会认可和接受,但对于课税对象、税率及征收程序等问题,各方仍有许多异议,推行阻力依然不小。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开辟新税源以增加战时财政收入迫在眉睫。军事委员会1937年9月制定的 《总动员计划大纲》,在税收方面要求 “改进旧税”, “举办新税”。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代表大会决议,提高所得税税率并扩大征收范围。
第二讲 鸦片战争与近代的社会主义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张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地理大发型 产业革命 贸易组织的变化 交通通信的变革 世界货币的产生
产业对大英帝国的影响
169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仅仅从中国定了300桶上等绿茶和80桶武夷茶
1800年到1833年,茶叶进口量已经飙升到35000担
鸦片如何成为一种商品(教P139)
药品 保健品 日销品 清朝前期年输入不到200箱 到1821年达到5959箱 到1833年达到20486箱
英国的机制工业品打不开中国的市场,而英国有迫切需要中国的商品,这就导致英国对中国的贸易连年逆差。从白银流向看,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中国受惠于国际贸易毋庸置疑。为了平衡中英贸易逆差,英国资产阶级积极寻求问题的症结。除了武力恐吓和外交活动外,他们最终找到了一件能为中国市场所接受,且赢利水平足以平衡中英贸易的商品——鸦片
真正的贸易热战
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特权被取消 林则徐收缴鸦片 九龙税收时间 镇江沦陷开埠通商
结果(教P139-142)
沿海和内地通商口岸贸易权(《南京条约》)
协定关税和海关行政权(《天津条约》)
沿海和内河的航行权(《五口通商章程》“自雇引水”)
在华投资设厂权(《马关条约》)
种植园的烟茶暗战
进口鸦片在1879年,达到顶峰,年进口8.3万担,此后就逐年减少,到清最后一年,已经减少到2.7万担
1886年开始,清朝茶叶出口迅速下降,十几年减少了40%
结果:教材143-145页
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在城市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得到发展的同时,农民的家庭手工业遭到破坏,农产品的商品化过程加快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分解,不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相应的社会分工导致的,而是西方列强的商品入侵造成的。这种分解,虽然客观上有利于近代工业的发展,但它未能触动传统的土地所有制,未能改变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没有直接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是使得中国变成了西方列强倾销商品的市场和掠夺原料的基地
近代经济沉沦的开始
国库有钱经济却不挣钱
1896年政府赤字1292万两白银
1903年政府赤字达到3000万两
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救国图存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五四运动
教材145-149
知识分子魏源《海国图志》姚莹《康輶纪行》徐继畬《瀛寰志略》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教P148-149最后一段)
近代国家经济政策和制度的变化
经济管理结构的变化(度支部 商部 农工商部)
商业会馆 公所是工商业者自愿组织联合起来的的团体 具有地域性&民间性的特点 公立由“商业公所”及“商务公会等名目者 一律改称“商会””
1918年,农商部颁布《工商同业公会规则》,同业公会逐渐成为行业组织的通称。最为新型的行业管理组织,工商业同业大会都具备完备的章程、组织和符合现代经济要求的社会功能
最早的商法,《商人条例》《公司律》
1913年丧失了盐税,1923年重新划分了国家税与地方税
北洋政府税收出现的近代化迹象有哪些?172:划分中央和地方两级税收分配体系 来源由农业税变为工商税 逐渐由间接税变为直接税 为中国近代税制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直到新中国成立,中国的税收仍以间接税为主,这种结构不利于低收入阶层
社会思潮在中国的兴起
中国有了反西情节
十月革命
为什么列宁模式在中国实践是失败的 而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却取得了成功
列宁主义模式在苏联是成功与正确的,但是应用到中国却不成功。俄国在沙皇时代,工业就主要集中在城市,企业主要是贵族拥有,当然也有一些职业企业家和外国资本家拥有企业。而在当时中国的主要工业集中在租界,都是外国租界。在沙皇时代,如果出现工人暴动,政府就要军队去镇压。工人阶级是一个弱势群体,容易引起社会的同情,政府的镇压会使得社会把怨气和怨恨指向政府,认为这是一个保护资本家剥削穷人的不公正政府,于是整个社会把矛头对准沙皇。在中国,大工厂都在租界。以上海发生的五卅惨案为例,当时日租界里纺织工人发生大暴动,日本政府会派军队镇压,社会上当然报以同情,但是愤怒的矛头却指向了列强政府而不是国民党。国民党政府因而渔翁得利,号召工人团结在蒋介石的领导下,把中国建立起来然后才能抗击列强。相反,如果在农村打土豪、分田地,国民党政府就要派军队去镇压农民,其效果就像沙俄派军队镇压工人暴动一样,因为保护了富有的地主,打击贫困的农民也会受到社会的指责,从而丧失政府执政合法性。在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的政策下,中共在农村先建立革命根据地,然后再慢慢地把矛头对准城市里的资本家。对于城市里的资本家,则采取团结大多数,打击一小撮的方式。由于民族资本家长期受到外国政府和官僚企业的欺压,所以团结民族资本家,能够争取民心
新民主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
所谓“新民主主义经济”,是指在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领导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的过渡性经济;是介于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之间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它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新民主主义经济由国营经济、合作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构成,在运行机制方面实行政府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并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基本经济政策
从经济的角度看 建国后我国为什么不能采取市场机制
苏联在1929年以前也是一个贫穷落后国家,但是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工业化进程非常快,在欧美的市场经济仍然处于大萧条期间,用很短时间内就建造齐了自己的重工业体系和国防体系。这非常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愿望。所以中国也采取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重工业基本特征
第一个特性是建设周期长。重工业的建设周期可能长达五年至十年,而轻工业则可能当年投资,当年见效
第二个特征是对于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生产重工业的机器设备必须依靠进口
第三个特性是重工业一次性投资非常大,几十亿,上百亿的工程很常见,而轻工业几百万或上千就算大的了
作为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也有三个特性
第一个特性是剩余少。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家生产主要在农村,大部分的人口是农民,生产活动集中在农业部门,生产出来的产品有很大部分是供给自己食用,再加上饲养家畜和留做种子,剩余少。部分剩余可以卖到市场上转变成资金,但是由于社会剩余非常少,所以资金就非常少,资本的积累不足,从而导致资金的价格非常高。发展中国家的利率普遍较高
第二个特性就是可供出口的产品非常少,而出口少了又导致赚取的外汇非常少,所以外汇价格——汇率就非常高
第三个特性是资金分散,难以动员。这些落后的农业国家不仅剩余少,而且农业地区相当广阔,这必然造成了较少的剩余分散在较为广阔的农村里,动员这些分散的资金进行投资是非常困难的
由于重工业三个特性和落后的农业国家三个特性之间的矛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就没办法建立建设周期长、需要依靠大量进口技术设备、一次性投资规模很大的重工业项目。利息那么高,工业利润又低,没有外汇,没有剩余,所以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政策困难很多。所以只能不采取市场机制,只能用扭曲市场价格的方式完成工业化
总结
中国近代屈辱,主要是工业革命后,中国的经济和科技迅速落后于西方所致
鸦片战争,使中国认识到自身在枪、炮、船、舰等器物层面上的落后,由此发起了洋务运动
甲午战争,使得中国进一步认识到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制度和组织层次,这为君主立宪和资产阶级民主思潮的兴起,提供了社会基础
凡尔赛合约的屈辱使中国认识到中国的现代化还有待于科学、民主等精神层次的改造
社会主义思潮的兴盛,得益于资本主义自身的弊病,中国的反西方情节,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榜样作用
城市工人武装暴动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之所以在俄国成功而在中国行不通,主要是因为中国工人主要集中在帝国主义统治的租界,而非执政当局统治的城市区域,因而工人武装暴动,不仅不会削弱,反而有利于执政当局的统治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是因为农村土地占有相当不均,而政府在农村地区统治薄弱,因而“打土豪、分田地”既能最大程度地动员农民,又能有效动摇政府统治的合法性
苏联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初步成功,以及二战后世界普遍流行的落后国家发展思潮,加上急于富国强兵、独立于西方列强的发展目标,使新中国领导人最终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建设周期长、关键设备须进口、一次性投入多这三大特性,与当时新中国生产剩余少、外汇少、资金分散的要素禀赋结构完全相反,从根本上决定了重工业无法在市场经济中自发发展
要点
第八章 近代农业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 二、货币金融政策与制度变迁 175
第九章 近代工业的发展
第二节 近代工矿业的发展变化 203-215
第三节 近代企业的组织形态 216-221
第十章 近代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二节 金融业发展与金融市场 233-242
第三节 交通运输与邮电业 242-250
第十一章 近代中国的经济增长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新中国建立时的经济发展基础和条件如何?276-277
什么是新民主主义经济?277
建国初期,中共采取了哪些举措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77-279
为什么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采取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281
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281-284
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284-286
中国是如何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288-296
中共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295
第三讲 民族经济的基础与民国的“黄金十年”
两项学习内容
一是清康乾盛世后的民族经济衰败
陶瓷业 蚕丝业
二是民国的“黄金十年”中的经济发展
1928-1937这十年,比民国建立后的16年(1912-1927年)或抗战以后至国民政府迁台这13年(1937-1949年)的纷扰局面实在是强太多了
为什么是康乾盛世
人口增长(最重要原因)
白银流入(绸缎生丝瓷器茶叶的出口)
盛世危局的原因
税改
为什么没有科技进步
为什么没有产业升级
景德镇的陷落
韦奇伍德陶瓷厂(1783) 1792东印度公司停止购买中国瓷器
专利制度
丝绸的陷落
文化思想的格局
政治军事成就(“十年建国”)
在1928年10月3日开始训政,同时实行五权分立制度,又实行地方自治制度
军事方面到是有显著成就
关税自主权,收回外国租借(“十年建国”)
南京政府在关税及收回租界皆取得一定的成效
交通、通讯等方面(“十年建国”)
南京政府十年期间,共筑新铁路3793公里(不含东三省),而1936至1937年7月,一年半的时间里完成铁路合计2030公里
航空事业方面也有一定的成绩,1930年筹建了中国航空公司,1931年中德又合资成立欧亚航空公司,1933年,由西南各省经营西南航空公司
邮政和电讯上也取得了不错成就
财政金融改革(“十年建国”)
1929年全球经济开始大萧条,于1934年起大量收购白银,国际市场银价急剧上升,当时中国依然严重超支,加上中国白银急剧外流,人民纷纷以钞票兑现,工业外贸受到打击。1935年政府采用英国财政学家李滋▪罗斯(Leith-Ross)的建议,全面改革币制,与美元、英镑联系,严禁银元流通,统一货币发行,实行白银国有化。并有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的25%储备发行新货币,定为钞行,1936年又增加了农业银行,共为四行
工业方面的成就(“十年建国”)
工业经济方面的发展是十年建国中最显著的成就。简言之,民国最光辉的这段经济史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前段为1928-1931年,主要着眼于军事活动方面,至于1931-1937年,则日军侵占了东北四省,建立了伪满洲国,使中国失去了大量的天然资源,而经济政策不得不转向国防。基于各种原因,使得民国的“黄金十年”发展有很大的局限。当然它仍然是民国时期最好的时代工业经济方面的发展是十年建国中最显著的成就。
局限问题(“十年建国”)
政治派系斗争严重 农村问题未能有效解决 政治发展的局限 经济发展的矛盾 国民党以党治国进入训政时期失去原来革命目标
为什么民国时期农村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南京政府最失败之处在于对农村问题的处理,当时全国75%以上是农业人口,其中三分之一为佃农,不少人非议国民政府置农村问题而不顾,但事实并不完全如此。尽管政府已经相当努力,但问题还是没有很好的解决。第一,国土虽然名义上统一,但许多地方不过是易帜而已,仍由军阀控制或地方势力控制,这些集团与农村土豪关系密切,第二,自科举制度废除后,士绅阶层失衡,知识分子已经离开农村,士绅由劣绅代替,与官勾结,造成农村的不合理现象,政府建设当然无法加惠人民了。第三,自清中叶后,中国人口倍增,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上的特殊现象,耕地严重不足,小农经济结构才是农业问题的根源,至于租佃问题则是由此衍生出来的问题,中国历史上长期由大地主控制土地并非常态,小农经济这一问题在短期内无法解决,因此当时的民国政府在农村上也难有作为。
简述一下民国时期主要的经济矛盾(困局)?
当时的民国政府虽然致力于经济发展,但受限于投放大量的资源防范日本及“剿共”等开支。因此,政府不但没有帮助民族企业,甚至勾结外国财团,使其享受某些特权
当时江浙财团与国民政府千丝万缕的关系,是财富过于集中,政府政策也受制于财团,也是民国时期经济发展的一大矛盾。
在国际市场上,受到美国白银政策的影响,导致1935年中国白银的风潮,这使得农村经济近于崩溃。故此,导致民国政府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
第四讲 古代的变法与近代的赶超战略
中国计划经济时代制度安排的内在逻辑
要优先发展资本密集型的产业,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靠政府的行政手段对银行进行干预,把银行利率压到远远低于市场利率的水平。同时,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机器设备需要从国外进口,所以政府必须直接干预汇率,人为地高估本币价值,压低外汇价值,这样进口机器设备就会变得便宜,有利于解决外汇短缺。关于资金动员,一个简便的办法是维持已建成企业的高利润作为下期投入。具体来说,一是给予企业垄断地位,这样可以让企业为产品制定垄断价格,获得较高收益,二是压低各种要素的价格,包括资金、原材料的价格以及工人工资等。如果工人工资被压低,为了使工人生存下去,就必须压低所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包括粮食、服装、住房、交通等一系列与生活有关的产品和服务。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计划经济时代同时看到压低利率、高估本国汇率、压低原材料价格、压低工资、压低所有生活必须品价格的内在逻辑
我们把一套扭曲的价格体系安排称为扭曲的宏观政策环境,他通过扭曲的价格信号影响到每个企业。但是价格信号被扭曲以后,市场均衡就会被打破。资金的价格被压低,重工业使用资金就相对便宜,轻工业、农业使用资金也变得便宜,对资金的总体需求就会加大;同时,由于利率过低,结果会导致储蓄减少,资金的供给也会下降,总体上就会出现短期内资本需求远远大于供给的情况。所以我国当时还出现过存款利息比贷款利息高的现象
为什么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把计划经济称为短缺经济?他认为短缺由扭曲的价格特性决定的。压低某种要素的价格,对这种要素的需求就会大于供给,需求增加而供给减少,就会形成短缺,短缺是人为压低价格所造成的。比如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扭曲就会导致市场的供需不等
为什么推动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必须将企业变成国有?要把剩余投入到重工业产业上,就要克服资金剩余控制的难题。假如这些企业是非国有的,剩余掌握在资本家手里,他们就会把这些资金投入到收益更高的产业中去,这些产业往往是轻工业。一是轻工业投资比较少,而且周转的比较快;二是在这种计划经济中到处都是短缺,轻工业品也会短缺,产品卖出去的市场价格会比国家规定的价格高,所以利润也高。正因为这种情况,不能让这些企业为私人拥有,必须国有,才能掌握对剩余的分配权和指示权
国家不仅需要对剩余有直接的支配权,还必须能够对企业进行直接干预,剥夺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的自主权。为什么?如果给厂长以自主权,比如决定工人的工资和福利,那么他可能会利用职权损公肥私。另外一种情况是,生产产品被认为是重工业的投入的企业,其产出价格被压得非常低,即使获得廉价的投入要素,也必然是亏算的。但是在没有竞争的情况下,无法知道一个亏损的企业亏损尺度。如果,给了厂长自主权,他会夸大亏损,国家也难已核实。所以,只要给厂长、经理自主权,他们就可能利用这种自主权侵吞因该为国家所拥有的剩余,从而减少国家的投资资金。为了保证剩余真正的掌握在国家手中,城市企业就必须是国有的,并且毫无自主权
农村统购统销的政策原因
政府可以选择“高进低出”的方式获得农产品吗?因为如果在农村里按市场价格买进,到城里在按照低价卖出,那么没有什么意义,因为无非是把企业创造的剩余有转移给了农村,就体现不出来压低价格作为积累手段这种方式作用。尽管这种高进低出的政策会让农民满意,但是却与政府动员资源进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目标相违背,所以政府必须通过低进低出的方式把农民的剩余转移到城市
在计划经济时代,为什么除了对农村进行统购统销,对粮食和棉花统购统销,还对城市进行通过统销,对芝麻、花生、鸡蛋等也开始统购统销呢?因为农民也是理性人,如果压低粮食和棉花就会怎减少生产粮食和棉花,生产其他产品,所以那就只能全部统购。同时,城市也要进行统销制度,统销是指卖给谁由国家统一计划,卖给哪些企业也由国家统一计划,像粮食等生活必需品也必须按照国家统一计划,凭粮票、布票、棉票、油票购买
迅速推进农村公社化的原因
为什么1952年把土地分给农民后,在1953年就开始了新的合作化运动?主要原因是在统购统销的政策运行下,造成了农产品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因此,需要在农业上发展规模经济。1952年的时候,农村打土豪,分田地,把地主家的土地都分给了单家单户的农民。单家单户的农民生产单位非常小,当然就无法达到规模经济。在农村,规模经济主要可能来自于一下几个方面:一般有些要素是不可分割的,必须整个使用,例如耕牛之类的牲畜。但是当生产规模太小的时候,这种要素就会用不完,造成一定的浪费。这时候如果扩大规模,要素就能得到充分的使用。各家各户土地都非常少的情况下,一户养一头耕畜显然是不合算的,这时候几家在一起共同养一头,就大大节约了每户的成本,产生了规模经济。另外,变成合作后,田间不用在划田埂,也节省了相当一部分土地,这也是规模经济的一种来源,于是1952年把土地分给各家后,1953年就开始新的合作化运动
地区粮食自给自足的原因
因为在1953年政府实行统购统销后,人为地把粮食价格往下压,余粮省卖余粮给国家越多,就意味着交税也越多。而作为缺粮的省,如果靠国家把其他余粮省的粮食调进来越多,就等于拿到的补贴越多。在这种情况下,缺粮省有意愿多调进粮食,余粮省却没有意愿多生产粮食。一方面,有粮食的给了没粮食的,没粮食的人口还会增加,另一方面,工业发展需要农产品也会增加。如果给了缺粮的,那么有余粮的不愿意生产怎么办?所以地区性的粮食自给自足一直延续了很长时间,而且具有很大的刚性
城乡隔绝的户籍制度原因
城乡隔绝的户籍制度也是在1953年之后才演变出来的。在1953年以前,劳动力流动和人口迁移还比较自由,但到了1953年以后,就变得非常困难了,而且在改革开放前困难还一直在不断加剧。其原因在于,中国从1953年开始推行的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虽然重工业资本非常密集,投资非常多,但是创造的就业机会就非常少,甚至不能满足城市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需要。当时的城市人口不是政府官员就是国有企业里工作的人,政府对于安排他们以及他们子女的就业是有承诺的。一方面为了防止城市人口失业,另一方面为了不让农民进城来分享城市里的各种补贴,只能对农业人口进城的权利进行限制。城乡隔绝背后的原因是城市里的就业机会不足,而城市里就业机会不足的原因与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有关
合作化运动的起因与演变历程
1953年开始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之后,农村问题陆续出现,一方面政府要压低价格购买农产品,另一方面在扩大生产的时候农民不愿意投入,这才是合作化运动的起因
互助组(三五家)、初级合作社(20-30户)、高级合作社(150-200户)、人民公社(平均5000户)
1959-1961年农业危机的传统解释
自然灾害 人祸 天灾&管理不当
退出权假说
原本入社是自愿,退社是自由的这个政策不存在了。因为这种政策其实保证了了当合作社里面干活的人越来越少的时候,干的好的人可以退社,这种退社的自由一方面对努力干活的人来说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权利,另一方面,对偷懒的人来说也是一种是实质的威胁。但是这个自由后来没有了。大部分国家的合作化运动,都是由政府鼓励,社员可以选择参加或不参加的,中南美洲和非洲的国家通常就是如此。但是,合作社发展到最后,退出的自由通常被剥夺了。只要农民参加合作社的退出权被剥夺,相应的激励机制就会降低,在这种强制行的农业合作社里面,集体的生产力水平就要低于单干的水平之和。这一假说很有说服力,我们说1962年以后,中国就开始在农业中大量引用新技术,但实际情况是在引用现代科技以后,生产力水平还比1952年水平低了20%左右。所以说这一政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1952-1978年间各时期的资本积累率
“一五”(1953-1957) 24.2%; “二五”(1958-1962) 30.8%; “三五”(1966-1970)26.3%; “四五”(1971-1975)33.27%
概要
1952-1978年间基本建设投资结构变化
1952-1978年间各部门占国民收入份额的变化
流动占资产总量份额的国际比较
总结
为了在资本匮乏的情况下优先发展重工业,首先必须压低利率、高估本国汇率,压低原材料价格和工人工资,并相应压低包括粮食在内的所有生活必须品的价格,从而建立一个以各种人为扭曲的价格信号为核心特征的宏观政策环境
由于价格被人为压低,资金、原材料和各种生活必须品就会供不应求,此时就有通过计划管理的办法来把生产要素和生活必须品按照一定的方式配给,以确保重工业优先发展。因此,中观层面的一整套制定性计划配置制度就建立起来了
为了确保资源被优先投入重工业,也为了防止损公肥私,企业不仅需要被国有化,而且经营管理自主权也必须被完全剥脱。因此,除去宏观政策环境和中观配置制度,剥夺企业自主权、完全以计划指令替代的微观激励措施也要相应建立起来
为了确保农民在农产品价格被人为压低的情况下也会将其出售给政府,也为了确保城市居民都能在工资被认为压低的情况下也能低价购买足够的口粮,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政府作为唯一合法的粮食中间商,低价向农民统购粮食,再低价向城市居民统销
合作化运动,是为了在农产品价格被认人为压低的情况下,利用农业中一定的规模经济特性,尽可能增加农产品产量。然而,在剥夺了农民对于合作社的退出权后,农民基本丧失了惩罚在合作社中偷懒的办法,结果造成了合作社生产效率极大降低,最终酿成了大饥荒
重工业优先发展,使得城市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十分有限,而以计划配置的城市职工工资以及福利待遇则不断吸引农村人口。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以与就业和福利待遇严格挂钩的户籍制度来严控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将农村人口基本锁定在原有土地上,继续为城市人口提供廉价产品。因此,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正是城乡隔绝的户籍制度的主要原因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在资金动员、资本积累和重工业体系建设方面,具有高度成就。然而,也同时造成了产业结构扭曲、生产效率低下、城乡差距扩大、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长期停滞等严重的长期问题。在计划经时期,中国与发达国家和东亚“四小龙”之间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不断扩大
第五讲 中国西洋贸易假说与现代东亚经济发展逻辑
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
东亚奇迹的现有解释
严格遵循每个发展阶段要素禀赋结构 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资本积累和经济发展速度就会很快,我们说这正是东亚奇迹的根本原因。推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发展中国家不仅可以获得出口竞争力、金融活力和宏观经济的稳定,还可以持续改善收入分配。提高城市化水平,更可以利用后发优势持续快速地积累资本,促使产业升级和要素禀赋升级,从而最终赶超发达国家
日本有20年的经济增长速度达到9.2%,中国台湾有20年达到8.3%,韩国有20年达到7.6%。日本在1987年人均赶上美国,亚洲四小龙的新加坡1996年赶上美国,香港地区的人均收入在90年代初达到美国的80-90%,台湾地区在90年代中期人均收入将近美国的一半,韩国达到美国的40%
文化决定论上世纪80年代初,全世界真正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发展国家和地区,就只有东亚日本和“四小龙”。因为日本和亚洲四小龙都受到儒家文化影响,有学者认为这是儒家文化和亚洲四小龙成为现代工业化经济体的原因。这些都受到马克斯·韦伯的影响,韦伯在解释西方资本主义形成的时候,曾经提出强调勤劳、节俭、积累和投资的新教伦理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儒家文化还强调社会秩序与尊重权威。尊重权威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而勤劳节俭的观念有利于积累和投资,这为工业化提供了社会和经济基础。但是儒家文化从近代到现代并没有多大变化,这种即把错误的原因归咎于儒家传统,又把成功归咎于这一传统的解释的方法显然不行。不能用同样的一个事物来解释相反的两个现象。因此,虽然从表面上来看儒家文化的影响确实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在文化背景上的相似之处,却并不能作为解释他们现代化成功的主要原因
冷战的影响。通过菲律宾这一反例,即使美苏冷战对东亚经济的发展曾经有益,也一定不会是决定因素。再者,美国为了抵制古巴的影响,对其他拉美国家给予了资本、技术和市场方面的众多开放与援助,实际上比东亚经济提供的各个方面条件还要优惠,但是拉美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在七八十年代,经济却不断地陷入危机。看来这一原因还要看其他的解释
市场经济说。市场经济说的解释是由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学者提出的,这些学者认为,东亚经济的成功应该归功于东亚经济都奉行经济体系。虽然东亚经济都是以私有产权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但是了解东亚经济的人认为这种理论的解释并不充分,因为在东亚经济中,政府的作用远远不只是发挥市场作用那么简单。在这种情况下,认为自由市场是东亚经济发展成功的解释对了解东亚经济实际状况的学者来说也是欠缺说服力的
政府干预说。中国、印度以及拉美国家,也是通过扭曲各种价格信号动员资源,支持一些重要的战略性产业发展,但是他们却没有取得经济发展成功,可见也不能简单地实用政府干预来进行解释
外向型经济说。出口是否真正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呢?外向型经济更可能是发展的结果还是原因,这个就很难说了
自生能力与比较优势
自生能力是指在一个自由、开放、竞争的市场中,一个正常经营的管理的企业,在不需要外力的扶持和保护下,即可预期获得可以接受的正常利润的能力。自由是指自由进出市场,开放是指国内与国外市场相联系,竞争是指没有垄断,正常经营管理是指经营管理没有问题,正常利润是指市场可以接受的平均利润
有了自生能力的概念作为基础,就能够比较容易地理解“最优产业结构”的概念: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特性的产业结构,就是最优的产业结构;如果违背了要素禀赋结构的特性,就违背了最优产业结构。背离最优产业结构要付出代价,即效率一定会降低。
政策性支持的方式
国家可以给企业直接的财政补贴,也可以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发展中国家补贴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一个替代方式是筑起高高的贸易壁垒,禁止发达国家同类产品进入,或是征收高额关税
国家还可以扭曲各种投入要素的价格,包括降低银行利率、高估汇率,甚至压低材料、工资和生活必需品价格
为什么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占德国取得了成功,而在现代的中国和印度却失败了
法国人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的资料,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德国在1820年的人均收入是英国人均收入的62%。在俾斯麦提出铁血政策的时候,德国的人均收入是英国人均收入的57%。人均收入水平是反映要素禀赋结构情况的已很好的指标,人均收入高,人均资本拥有量就必然多。铁血政策发展的是钢铁等重工业,虽然资本密集,需要的资本投入量大,但是在工业革命时期就已经有所发展,到了19世纪末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不算是最先进的产业,而德国的人均收入已经是最发达的英国的60%,也不是资本非常稀缺的国家。但是由于农业相适应的金融较分散,资金动员能力较低,实际上等于用国家的力量来扶持这些重工业,实际上等于用国家的力量来克服重工业投资在金融安排方面的困难。因此,这一发展战略实际上是按照比较优势进行产业升级、运用产业政策提供协调的一个范例 相对而言,其他国家如中国和印度,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重工业发展有限战略的时候,以1990年国际元衡量,人均收入只有500到600美元,为美国的5%,也只有德国在1870年时人均收入1821元的1/3左右。由此可以看出,德国与中印两国在推行重工业时要素禀赋条件的差距,德国实际上是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的,政府发挥的是协调作用,而中国和印度则完全是违背比较优势的赶超
比较日本、韩国、中国和印度三个国家二战以后的汽车产业政策
一个产业政策是否符合比较优势可以通过政府对该产业的补贴情况看出,如果产业在建立起来之后还需要政府的保护补贴,那它就是不符合比较优势的,因为需要补贴就因为这企业没有自生能力。相反如果只需要政府在奖励来给予一定的扶持以扫清信息、协调、外部性等障碍,之后就能在市场竞争中依靠改善经营管理等获取正常利润,那就说明企业是由自生能力的,政府的扶持政策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要点
强行推动违背比较优势的产业优先发展,所优先发展的产业中的企业就会不具有自身能力,形成政策性负担
对于资本匮乏、劳动力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是其具有自身能力的比较优势产业所在。强行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企业缺乏自生能力,就只能依靠政府保护补贴来弥补其政策性负担
从企业自生能力的概念出发,一国最优产业结构内生决定于该国要素禀赋结构。只有着眼于提升要素禀赋结构,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产业结构。因此,遵循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最优产业来发展,要素禀赋结构才能最快得到提升;反之,违背最优产业结构的产业赶超战略,只会使得其反
提升要素禀赋结构最重要的手段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速度取决于社会生产性活动数量及其所创造的剩余大小,也取决于人们积累剩余的意愿。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不仅不会像违背比较优势发展那样带来政府保护补贴等潜在非生产性活动,而且还会通过最强的产业竞争力而带来最多的剩余和最高的资本回报率,从而使得剩余积累的意愿也最高。因此,也就会带来最快的资本积累以及要素禀赋结构提升速度
只有在充分竞争的市场机制中,价格信号才会充分而正确地反映要素禀赋的特性及其变化情况,企业为自身的利益也会按照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和技术,因此,推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必定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
日本、德国产业政策成功是因为所扶持的产业符合比较优势,而中国、印度产业政策失败则是因为所扶持的产业违背了比较优势
第六讲 三千年的粮食保卫战与现代中国农村改革
中国古代以及其他古国的粮食作物
黍粟菽
旅鼠与新疆的孔雀湖
长平之战与邯郸保卫战战果的经济原因
改革前的农业情况
改革前的农业制度
1949-1952土地改革 1953农业合作运动 1962-1978以生产队为经营单位的合作制度
技术政策方面
1962以前“又要马儿跑 又要马儿不吃草” 因此只能以规模经济提高产量 不断扩大农业合作规模
1962年 政府不再迷信规模经济 开始重视开发和利用良种、化肥等现代农业技术 并在70年代喊出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口号
农业绩效方面 1952-1978年间 农作物的平均增长率是2.5% 谷物的平均增长率是2.4%同期中国人口的平均增长率大约是2%,也就是说粮食增长只比人口增长快0.4%,按人均粮食占有量计算,1978年与1952年相比只增长10%
改革的措施与结果
生产队规模太大导致激励低下
统购价格过低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概要
取消农贸市场之后 农村恢复到自然经济状态 因为缺乏专业分工所以效率低下
针对措施
降低生产队规模 允许包产到户或包干到组 但仍然坚决维持集体生产制度 禁止包产到户或包干到户
对统购价格过低的的问题进行了价格改革 收购价提高17.1% 超额收购价从30%提高到50% 平均价格提高了22.1%
进行市场改革 恢复农村集贸市场和长途贩运
1981年开始 政府将家庭联产承包制度推广到全国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争论
一种观点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搞对了 因为无论是从单个农村还是从全面推广的情况都成效显著
另一种观点正好相反 认为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独门独户的生产不符合社会主义的特性 而且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机械化需要有规模经济才能得以推广 家庭生产不具有规模经济 是改革的倒退
粮食安全问题与政策选择
随着改革开放之后经济的快速增长 对我国粮食安全提出了新挑战
随着工业化 城市化的进程逐步推进 新建工厂 道路 住房等都要在农村占有大量的土地 造成农业用地数量下降
中国人口基数非常之高 虽然现在人口增长率已经有所下降,但是每年净增加人口数量依然非常庞大,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量自然也要增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粮食的直接消费会有所下降,但对肉蛋等副食食品的需要反而会增加,肉食由粮食转化,因此总的粮食消耗量还是在增加
具体来说
市场自由化和价格自由化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 无论是购买更多的话肥 工具 还是付出更多的劳动 增加要素投入的生产决策都必须由农民做出
增加农业研发 在土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 要增加粮食单产 最重要的就是依靠科学技术进步
粮食适当进口 适度进口粮食 尤其是动物口粮等农产品 有利于节约土地并更多地利用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
三农问题
农业生产其实并不是三农的主要问题 我们的增长数据还是不错的 从1978年到2003年5月 农业生产平均每年的增长率达6.2% 从理论上来说 如果一个国家的农业能够长期维持3%的增长 就非常可喜了 因为一般国家的人口也不会超过2% 因为农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非常小 有的接近于0 所以农业增长只要比人口增长高出一个百分点 基本上就能满足国内需要
问题是我们常说的农村真穷和农村真苦,其实指的农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穷是一个相对概念,从1978年到1984年,农村年人均收入增长速度是13.9%,是城市人均收入的2倍,这是非常高的。从1984年以后,农民收入虽然还在增长,但与城市收入比较起来还是非常缓慢。从1985年,改革重点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城市收入增长速度反过来超过农村,因此城乡差距开始拉大。中国有句话交不患寡,而患不均,即一部分人的收入仍然在增长,但相比之下另一部分人就显得比较贫困
本讲总结
双轨制的彻底开放 是第二代领导集体既要通过经济建设获得执政合法性 又不能迅速彻底背弃过去体质的唯一办法
正因为农业生产中集体劳动的监督十分困难 因此尽管存在规模经济 但集体生产的效率却不是显著高于而恰恰是显著低于各户分别劳动。这是农民自发实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根本基础
土地农转非、人口增长和单位粮食消耗仍然在显著增长,这直接导致“粮食安全”成为重要议题
农业科研周期长,成果具有较大外部性,因为需要政府予以支持和补贴
相对于经济作物来说,粮食属于土地密集型产业,并不符合中国人多地少的要素禀赋结构。因此,适度进口粮食,尤其是动物口粮等农产品,有利于节约土地并更多地利用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
“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收入增长相较于城市居民过慢,而这又进一步由农产品的需求弹性低两个特性所根本决定。因此,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只有依靠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而这只能通过充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才能实现。
充分发挥地区间不同的比较优势,大力开展地区贸易,并不必然导致落后地区贫穷;要通过地区贸易实现共同富裕,前提是打破地区保护,建立低门槛的全国统一市场
第七讲 当代中国城市、国企以及金融改革
一城市改革及遗留问题
城市改革是重建微观激励机制起步并逐渐深入的。从向国有企业放权让利开始,先后经历利润留成、承包和明晰产权三个阶段,微观激励机制逐步得以重建。由于微观主体所获的计划外增量资源需要变为实质效益,也由于计划外效益刺激更大,计划外的市场轨道不可避免地发育并快速成长起来,因而改革逐步以双轨制的路径,向资源配置制度挺进。当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时,为减少两轨之间权利租金所引发的大量寻租腐败问题行为,计划轨就需要并入市场轨,从而最终实现以统一价格信号为标志的宏观政策环境的改革。然而,为了继续保护缺乏自生能力的国有企业不至于破产而引发社会动荡,资金、土地、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计划配置方式迟迟难以彻底改革,这使得金融扭曲和资源寻租等问题持续存在并日益严重
城市工业部门的改革
1城市工业部门中存在的问题
结构不平衡 工业部门呈现出结构性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经济中存在着很多短缺。一方面是本来就短缺的东西容易更加短缺,另一方面是在某些物资短缺的情况下存在着很多产品过剩
协调问题。过去资源全部由国家通过计划部门来调配,导致了低效率
低激励。原来的国有企业中,激励机制非常不明显,工人工作的积极性普遍很低,由此,导致企业的效率也非常低
2 1978年以前 国家针对上述问题采取了相应的一些解决方式
结构问题一般依靠中央调整
改变条块管理
通过政治动员提高激励
3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改革后,刚开始采用的解决方式相比过去差异非常小
首先,在结构调整上仍然依靠中央的投资来调整农轻重的比例
其次,在协调方面,下放权力给各个省,变条为块
最后,在激励机制改革当中承认物质利益的作用
微观经营机制改革
第一个微观经营机制改革是所谓的利润留成制度,就是把一部分的权利和一部分的利润分放给国有企业
第二个制度是承包制。鉴于利润留成出现的问题和农村推行承包制所取得的成果,国家从1985年开始在国企推行承包制
在全国推广以后,国家利益同样得不到保障。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国家没有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第三,是明晰产权
资源配置和价格体系改革
从需求的角度看,改革前,各种物质根据计划分配,在分权让利的改革后,企业留下新增利润的12%,为了让留下的利润能够变成真正的收益,就必须允许其企业和工人在计划外能够买到自己想要的物品。同样,从供给角度来看,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以后,如果生产出来的产品多于国家的计划,也必须让企业能在计划外出售以实现其价值,企业才会有动力去生产更多的产品
这样不管是从需求还是从供给的角度来讲,都出现了计划外由市场决定的配置和价格,因此便形成了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以及计划价格和市场价格并存的双轨制
改革的进程
物资方面 外汇管理方面 金融方面 乡镇企业等非国有企业的兴起
改革的成就和问题
回顾这段改革的进程可以发现,中国的改革是渐进式的,用邓小平的话说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中国在改革开放时候,并没有什么蓝图,也没有明确的往市场经济的方向前进,最初,只说是以计划为主,市场为辅。这种在一开始时目标并不明确的渐进式改革,却让中国的经济体制越来越市场化,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一些市场经济国家。
二国有企业改革
休克疗法的暗含假设是企业拥有自生能力,它的核心思想是短时期内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所必要的一揽子制度安排
休克疗法的政策建议
价格自由化 企业私有化 财政收支平衡和经济的宏观稳定
休克疗法的最终结果并不是原来设想的J型复兴路径,而是L型的长期萧条路径
固定资产在不同产业的转换使用存在困难,在这段时间会导致GDP下降,极端的例子就是生产核武器的设备难以转变为生产电冰箱
价格自由化未必会导致市场竞争。大型产业的一次性投资非常庞大,即使开放市场,过高的进入门槛也会阻止市场的充分竞争,从而形成垄断。企业会利用垄断地位来提高价格,从而提高关联企业的成本,造成上下游企业之间经济联系的中断和生产萎缩
政策性负担和预算软约束会导致宏观经济不稳定,在没有解决企业自生能力的情况下,休克疗法的三项政策建议的内在逻辑不自洽。苏东经济改革政策的暗示假设是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中,企业具有自生能力,但是实际上苏东和中国的国有企业都有政策性负担,并不具备自生能力。在企业私有化以后,私营老板不仅不会帮助国家承担政策性负担,而且还会向国家索要更多的保护补贴。国家处于稳定的考虑和国防安全以及现代化的需要,不允许资本密集的先进企业大规模破产,所以必须继续给予这些已经私有化的企业以保护补贴,保护补贴的数额很可能比原来还要多。而在大规模私有化以后,国家的税收能力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难以实现财政预算的平衡,所以会通过印制钞票来弥补财政赤字,从而造成恶性通货膨胀。所以,休克疗法的三个政策措施是无法同时落实的
国有企业改革是各项改革的核心,没有它便难以有其他改革的深入推进。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的根本问题不是产权问题,而是如何剥离政策性负担的问题。在没有剥离政策性负担的情况下,强行推进国有企业私有化,政府的保护补贴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因私有化以后,企业所有者利用缺乏自生能力作为寻租的激励得到加强而被迫增加,很可能引起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这正是苏联和东欧“休克疗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苏联和东欧的改革与中国的改革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一样的,但是改革的方式却不大相同。苏联和东欧的改革采取的是相对激进的休克疗法,而中国走的是渐进式改革道路。在经济改革之前,苏联和东欧有着与中国相似的发展战略,并且同样面临着由相似的发展战略所内生出来的经济制度和经济问题
三金融改革
金融是现代经济最重要的部门。根据金融功能的重要性,以及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特性,最优金融结构应该为最优产业结构提供最好的金融服务。对于中国目前来说,最优金融结构应该以能为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地区性中小银行为主体。由于激励不相容、信息不对称和责任不对等,发展地区性中小银行,政府应设立门槛、加强管理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金融部门是企业融资和风险分担的重要手段,因此在一个经济中,如果金融部门没有效率,那么技术创新就无法顺利进行,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势必会遭遇到瓶颈。这就是为什么说没有一个现代化的金融部门,就没有一个现代化的国民经济的原因
当前的金融部门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银行的呆坏账和股票市场的泡沫与投机等一系列问题上。这些问题等国有企业改革成功后,都可以得到缓解,但是现在来看,目前的金融机构除了银行和股票市场的问题外,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金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金融结构不合理是指在一个经济体系中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间接融资主要是指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进行融资,直接融资主要是指企业通过股票市场等手段直接获取资金。在间接融资中,大银行和中小银行所占的比例同样是金融结构的问题。我们之前说过,其实只要把国有企业的政策性负担问题解决掉,政府就不需要再让国有银行对这些企业进行补贴,如果股票市场上市公司都没有政策性负担,拥有自生能力,改善管理就可以获得正常利润对股东分红,那么股票就可以长期持有,股票市场上的投机等一系列问题就会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首先要在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上得以解决后,才能讨论我国的金融改革问题。而从长期来看,金融部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金融结构问题
几个考虑的重点
在政策设计上,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银行都不会是一个允许自由进入的行业,政府总要对银行的设立采取一定的限制。只要存在进入限制,有的银行就会拥有一定的垄断利润。为了不损失掉这块垄断利润,银行家在经营上会比较谨慎。因此适度的垄断利润是让银行自律的一种制度安排
第二个制度安排是安排给银行设立一个进入门槛,例如对设立者有一定的自由资金要求。如果自由资金比较高,贷出去的钱中有一部分是自己的,亏也会亏到自己的钱,银行家就会对自己的信用和经营更加谨慎。换句话说,较高的的进入门槛起的是一种人质的作用,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赌徒的心理和责任不对称等问题
第三就是防止拔苗助长。固然发挥中小银行非常重要,目前这类机构也确实欠缺,但也不能拔苗助长。前面我们说过,要得到资金所有者的信任,说服他们把钱存入银行,再把吸收到的钱贷给最有活力的企业,这些都对银行家的才能有很高的要求。不能一时良莠不齐,为了追求数量而遍地兴建中小银行,还要保证良好的准入和行业人员的素质要求
最后一点就是必须对银行进行严格的监管,例如存贷比例要符合国家法规标准,资产负债率要达到一定的要求等。对银行贷款的严格监管才能有效地避免赌徒心理和圈钱问题。这些基本上就是在推动中小银行发展时所要掌握的原则
四总结
城市改革
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城市工业部门长期存在三大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平衡,协调困难和低激励
城市改革开放也是围绕工业部门长期存在的三大问题开始的。与计划经济年代“放权-收权”的改革思路的唯一不同,就是把解决低激励的措施,从强调政治鼓动变为放权让利的物质利益激励。这就从微观主体普遍利益诉求的角度,使改革具备了逐步推向纵深的根本动力
由于只有企业管理者才具备工人工作的具体信息,因而提倡多劳多得必须给企业管理者留下部分经营自主权,其方式最初为利润留成,后来变为企业承包,最后改为全面明晰国企产权
由于难以监督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行为,利润留成、企业承包和明细产权等改革措施仅在试点时最有效,一旦推广,尽管生产效率提高,但国家对企业的所有权利益却始终难以得到保障
向微观主体放权让利后,工人希望用增量薪酬换取短缺产品,而企业也希望以增量资源来生产紧俏产品,因此国家计划外的产品市场逐步发育。在这些市场中,价格不直接受到国家管控,这为企业提供了足够的生产激励,从而使得市场快速成长,并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伴随市场轨的发展,乡镇企业在其中起到了巨大作用
由于计划轨和市场轨之间存在价格差异,这种权力租金会引发大量寻租腐败行为,进而引发社会不满,因此,存在两轨合并的动力。物资产品和外汇市场,最终实现了并轨市场化
双轨渐进的改革方式,使资源逐步向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部门配置,中国经济在总量上得以持续快速增长
为了保护缺乏自生能力的国家企业不至于破产而引发社会动荡,资金、土地、资产资源等生产要素的计划配置方式迟迟难以彻底改革,这使得金融扭曲和资源寻租等问题持续存在并日益严重
国有企业改革
为缺乏自生能力的国有企业提供低息贷款以维持生存,是利率市场化改革难以深入的根本原因。而通过市场管制给予垄断租金,也是为了维持国有企业的生存
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在于大型国企改革,其根本的解决办法在于彻底剥离强加给企业的政策性负担
政策性负担分为养老和冗员等社会负担,以及强行发展赶超产业的战略负担
政策性负担分为养老和冗员等社会负担,以及强行发展赶超产业的战略负担
在没有剥离政策性负担的情况下,强行推进国有企业私有化,政府的保护性补贴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因企业仍然缺乏自生能力以及信息不对称、激励不相容而被迫增加,从而很可能引起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这正是前苏联和东欧“休克疗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金融改革
技术持续创新,既需要融资,也需要分担风险。因此,金融部门至关重要
金融结构是指一个经济体系中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
现行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主体的金融结构,是为了保护缺乏自生能力的国有企业
对于投资者来说,直接融资收益高、风险也高,间接融资则相反
对于融资者来说,直接融资成本高、风险高,间接融资则相反
金融体系有三大功能:动员资金,配置资金,分散风险。其中,配置资金的功能最为重要
对于中国来说,最优金融结构,应该以能为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地区性中小银行为主体
对于中国来说,最优金融结构,应该以能为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地区性中小银行为主体
由于激励不相容、信息不对称和责任不对等,发展地区性中小银行,政府应设立门槛、加强监管
下 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十二章 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起点与制度选择
第十三章 当代中国农业的发展
第十四章 当代中国工业的发展
第十五章 当代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十六章 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与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