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世界经济史
这是一篇关于世界经济史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第一章导论、第二章欧洲人的“再发现”与“新发现”、第三章工业革命前的必要准备、第四章英国的工业革命。
编辑于2022-08-29 15:38:31 吉林世界经济史
第一章导论
为什么是世界经济史
陷入‘一个国家,一种叙事’的窠臼和误区割裂了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
忽视了世界经济体系内国与国 地区与地区之间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
忽略了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独特作用和重要地位
为何学习世界经济史
准确把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中国的角色,地位
提升我们认识世界的“问题意识”以能力的“升维”去降维地解决问题
还原经济的本真,即人类活动历来是在“时”与“空”的场域中进行
囊括世界,经济,历史的“新历史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工具)和逻辑框架来理解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而非纯粹地研究世界历史上的经济现象
三条逻辑主线
“枪炮”战争:武装贸易取代和平贸易 条约体系取代朝贡体系 殖民关系取代平等关系
“病菌”瘟疫:
“钢铁”经济革命:
贯穿世界经济史的人事物
世界经济史研究的核心问题:一个国家如何赚取财富和权力
如何学习世界经济史
方法论
历史与制度相结合
微观、中观与宏观相结合(国家地区&不同区域&全球)
横向(同时间)与纵向(同地区)相结合
经济与政治文化相结合
认识论
制度 技术 组织 观念
为什么会出现罪恶的“奴隶贸易”
供给分析
西欧国家的军事优势
西欧殖民国家的宗教观念
西欧契约仆役的供给不足
非洲部落对待财富的观念
需求分析
第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种植园经济:蔗糖烟草棉花橡胶香蕉咖啡可可豆)
第二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需要(金银矿)
土著印第安人的大量消亡(疾病屠杀苦役)
第二章欧洲人的“再发现”与“新发现”
2.1“再发现”之前旧大陆的经贸关联
三个“亚体系”:欧洲 中东 印度洋-东亚
东亚“朝贡体系”:
萌芽于汉 长于隋唐 成熟于明 衰颓于清(臣服于不平等的条约体系)
构成(儒家文化圈)具有多种形态
实质
一种外交形态(也有质子 联姻 征伐)
以中国为中心的多层次的交往生态
西方的等级主义视角忽视了体系内涵的多样性“文化认同”
以中国为中心的贸易交往体系
将世界有机联系的国际货币汇兑(金融)体系
2.2“再发现”与“新发现”何以能够发生
地理大发现的内涵
内容上:那4个人及其动机 背景 影响
时间上:1450-1650
发现的目的:发现不是目的 开辟新商路才是目的
参与阶级
商人&资本家(早期):寻找原料产地抢占商品市场
封建主:土地和领地
政府:组织和领导
贵族商人水手:直接参与者
中国没有成为地理大发现的主角-海权意识淡泊
历史遗留问题: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
漕运地位重要:京杭大运河
缺乏经济利益驱动:广布天朝威仪,吸引四夷宾服
前提条件
政治制度基础:欧洲各国相继完成了从领地制,分封制国家向中央集权统一国家或共和制国家的转变
经济利益驱动
必要物质条件:15-17世纪西欧生产力较快发展,积累了必要的物质和资金条件
技术条件革新:造船技术(多桅帆船) 制图技术 航海工具 黑火药的使用 热兵器的发展
思想文化基础
地理位置优势
地理观念更新
旅行游记催化
宗教战争
2.3欧洲人对东方的“再发现”及其性质
先驱:葡萄牙
亨利王子在地理知识、航海技术、经济利益方面的早期铺垫
1455教皇敕令 1478西葡阿尔卡索瓦斯条约对于利益的承认
最后的十字军东征:达伽马对印度的远航-奈杰尔.克利夫
动机:商路 宗教 黄金 香料
手段:武力压制 贸易许可 当地结盟
性质:表面征服 事实融入
主要影响:为后来荷兰英国取得贸易据点打开了缺口
后来者的异同
不同:葡属东印度公司是国家性质的&宗教狂热 荷属英属侧重于赚钱 最终荷兰英国将印度洋贸易融入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全球商业经济体系中
相同:重视发展防卫力量应对其他国家 被迫在当地商业体系内进行贸易作为获利的手段
2.4欧洲人对美洲的“新发现”及其后果
主要的几次发现
哥伦布的西印度群岛之旅(西葡重新划定势力范围)
卡布拉尔的巴西“新发现”
卡伯特兄弟的巴拉圭勘探
韦斯普奇对亚马逊河、马拉开波湾、里约热内卢的发现
英国人和荷兰人的大西洋和美洲“新发现”
美洲被发现的严重后果
血腥征服:阿兹特克帝国和印加帝国的覆灭
土著居民的几近灭绝
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兴起和单一经济结构的形成
贵重金属(金银)的大量急剧外流
大西洋“三角贸易”形态的发展
2.5“再发现”与“新发现”给欧洲带来了什么
殖民国家瓜分势力范围的滥觞
大国的争霸战争与兴衰交替
争霸战争
宗主国变成中间商
物种的交流与疾病的传播
经济作物的洲际传播
新旧大陆间的交流
全球贸易路线和货币流动格局的形成
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
陆权意识基础上海权意识的兴起 海权争霸时代来临
统治者与商人的共生关系
生产关系的变革 加速了封建社会的崩溃
资本的原始积累
西欧在世界经济体系中边缘地位的改变
欧洲商业革命的出现
贸易路线的转移
价格革命
商业组织形式的创新
重商主义(学说/政策)的兴起
金融机构与金融工具的兴起
世界市场的形成
不以国际市场为基础
贸易仍属互通有无的性质
交换的商品未成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必要环节
占支配地位的是商业资本,而非工(产)业资本
奠定了欧洲农业革命、人口扩张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
农业革命的基础
旧大陆种植方式的改变(引种套种扩种毁灭性种植)
新物种的引进
促进人口扩张
新物种&粮食进口
催化了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三章工业革命前的必要准备
3.1近代农业革命的兴起
马尔萨斯陷阱:粮食和人口失衡是常态
技术水平改进提升&农产品进口
欧洲近代农业革命
变革始于荷兰(12-13世纪)革命在英国发生(AD1700)
农业革命的主要表现
农业体质的变革:封建农奴制解体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土地关系变化 耕作制度和耕作技术的创新
饥荒次数的减少:拜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所赐
人口革命:死亡率下降生育率上升
耕作制度和耕作技术的创新
轮作制代替休耕制
新作物的推广和选育选种
农具的改进
近代农业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必要前提
为工业发展提供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
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国内市场
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批雇佣劳动力
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准备
道路
英国式道路
特点:掠夺
主要表现
庄园经济的瓦解(黑死病&市场的发展)导致劳役制和自然经济逐渐消失
不确定的小土地私有制
佃农的份地
自耕农的土地
茅屋农的公用地
土地私有产权的确立
途径
亨利VIII宗教改革
什一税 修道院土地收归王室
“羊吃人”的圈地运动
15-1740s“私人圈地”
1740s-19世纪中叶“议会圈地”
普鲁士式道路
特点
保存封建残余缓慢转化
容克:泛指普鲁士的贵族
主要表现
封建农奴制复兴
原因:贸易航线西移 贸易衰落 市场发育倒退 社会动荡
影响:封建领主实力壮大阻碍农奴制改革 为军国主义国家体制构建埋下伏笔
美国式道路
特点
不存在地主经济 小农经济盛行 通过自由竞争和分化最后产生雇佣制的大农场
主要表现
自由占地
国有土地私有化
雇佣制大农场
3.2工厂手工业的发展
工场手工业的合理性与历史意义:早起工业革命和工业化的重要基础 传统工业和近代工业的转换环节 现代机器大工业的有益补充
组织形式
商场扩大-专业化发展-传统生产方式变化(家庭手工-分散工场手工-集中工场手工)
分散的工场手工业:分料到户制
背景:资金缺乏 信息不畅 供不应求 专业分工取代家庭内部纵向一体
特征:生产工序不断分离 生产地销售地扩大 每一工序付费 科层组织代替市场交易 “原始企业”
集中的工场手工业
动因
行业特性 团队生产的潜在效益的推动 集中监督
影响
分工进一步深化
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鼓励了技术创新
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特点
经济收益扩大
熟练度增加生产率提高 劳动力充足供应生产成本下降
普及性
非专有技术 简单生产工具 开办费用低
散布于农村
劳动力成本低 税收低 不受城市行业协会的严格限制
影响
欧洲工业中心发生转移
为技术革命准备了条件
培养了企业家 发明家和近代产业工人
充当了近代工业发展对社会冲击的缓冲层
机器大工业的有益和重要补充
3.3近代金融制度的确立
主要体现为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欧洲银行制度 结算制度和证券制度的建立 (“金融革命”)
银行和信用工具的发展
原因:商品货币关系发展→资金融通的需求增大→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的创新出现
主要表现
商业银行的借贷业务
信用工具的发展
清算制度的建立
证券市场的形成
股票市场
债券市场
第四章英国的工业革命
4.1工业革命的假说
阿诺德.汤因比“突变论”
克拉潘“渐变论”(1930s)
4.2问什么会发生工业革命
顾准命题:资本主义不是市民阶级的必然结果
彭慕兰“大分流”理论
速水优对“勤业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区分
英国工业革命具有独特性:“英格兰奇迹”而非“欧洲奇迹”
农业革命前提
革命历程
凯撒入侵AD55&54
克劳迪一世征服
撒克逊部族入侵:罗马帝国势衰
诺曼征服:1066年10月中央集权制确立
大宪章:1215年贵族对王室绝对权力的法律限制
英法百年战争丧失在欧陆的领土
红白玫瑰战争1455-1485贵族力量削弱 金雀花王朝统治结束 都铎王朝集权统治开始
亨利八世:由中世纪走向现代国家
伊丽莎白一世:海盗女王
詹姆士一世:斯图亚特王朝开始
查理一世:资产阶级革命
威廉三世和玛丽:1688年光荣革命
权利法案1689年对王室权力特别是随意征税的法律限制
光荣革命
意义
废除王室的征税权和垄断权 为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活动提供了稳定的制度环境
资产阶级政府推进的议会圈地 在推进资本主义农业发展的同时,也为工业革命创造了前提条件
英国议会确立了现代政府的权威 为从传统社会转向工业社会做了制度上的准备 扫清了改革的障碍
推翻了封闭的封建专制国家 建立了开放的资产阶级政府 新政府有意愿和能力将国家权力运用于经济目的
法律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专利法:鼓励发明创造
英格兰普通法:保护私有产权(英格兰自由的根基--约翰.洛克)
国王特许法:英格兰银行成立(1694)
信仰体系对工业革命的推动
新教伦理(新教伦理):英国工业革命的价值取向
节约 忍欲
冒险和创业精神
上帝的选民意识
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对利润最大化和资本增值的追求
法权体系 商业本位 自由放任:并不纯粹是一种经济现象 也是一种法权体系
占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并未对资产阶级的工业发展设置限制:在毛纺织业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圈地运动中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都分享了利润增长带来的好处
战争为英国工业革命创造了秩序科技和经济秩序
国内战争:红白玫瑰战争 内战
海外战争:四次英荷战争 英法七年战争 滑铁卢战役
秩序:日不落帝国 海上运输线的安全
科技:枪炮 舰船 航海 物理 化学
经济:殖民地提供了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贸易对英国国工业革命的有力推动
保护贸易的价值
通过保护性关税打击富有竞争力的印度棉纺织品
通过羊毛出口禁令打击佛兰德斯的毛纺业
通过航海条例打击荷兰的海上霸权 由此引发第三次英荷战争
自由贸易的意义
绝对利益说
比较优势说
自由贸易是19世纪处于全球霸权顶峰时期的一时形态咒语--罗伯特.马克思
经济帝国是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源泉
以往的军事帝国和宗教帝国不同 英国成为一个经济帝国
大英第一帝国:北美&加拿大
大英第二帝国:西印度群岛(巴巴多斯和牙买加)
大英第三帝国:印度 缅甸 澳大利亚 新西兰 非洲
意义
老牌殖民国家西班牙等国的海盗行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原始资本
乌德勒支合约获得了30年向西属美洲殖民地贩奴的垄断特权 为英国赚取了丰厚的利润
通过一系列殖民战争攫取了大量的殖民地领土 为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和广阔的市场
海外殖民地在帮助英国挫败拿破仑的大陆封锁体系发挥了关键作用
东方殖民地印度的重要价值
商业帝国(东印度公司)与领土帝国向东方扩张市场和领土的大本营
对印度的逆工业化政策使印度成为了英国纺织品的倾销市场
对印度输出的鸦片改变了英中贸易的资金流向 为英国工业革命输送了白银资本
科学技术以及合理的经营知识的继承和创新
对以往科技和合理的经营知识的继承与发展
大量金融和技术人才的流入
科学团体的成立及在他们鼓励下的技术创新(1660英国皇家学会1754“技艺 制造业及商业奖励会”成立)
各种发明创造的涌现:冶铁技术 纽卡门蒸汽机 瓦特蒸汽机 特雷维西克蒸汽机 飞梭织布机 珍妮纺纱机 骡机
农业革命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基石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资本主义农业 主要内容是改造传统的农村社会经济结构
首先 改造传统的土地关系 变封建土地所幼稚为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制 土地成为私产并可以以资本的形式流入市场
将大批附着于土地之上的农民解放出来使之成为工业部门的雇佣劳动者
影响
为工厂提供了大量的产业工人
催生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个对立的阶级
为工业提供了必要的生产生活资料和市场需求
对土地的大量掠夺导致大量财富向少数人集中 使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成为可能
国内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也推动了英国的殖民运动
近代金融体系的确立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有效融通资金和降低经营风险的便利
央行的建立:国家的银行;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1694年苏格兰银行被确立为英国的中央银行) 降低经营风险
证券交易所的出现
保险公司的兴起
商业银行的兴起
对各种非人力能源的广泛使用 特别是丰富的煤炭储藏为机器大公业的的出现提供了持续的动能
4.3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
工业革命与工业化的区分
从长时段看,工业革命是工业化的第一阶段 主要是指经济技术的变革和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工业化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取得优势的过程
从国别看真正称得上工业革命主角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的德国和美国 第三次工业革命时的美国
兰德斯对工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定义
一般意义的工业革命:一种综合性的技术革新即通过机器代替人工 用非生产物力代替人力和畜力 实现从手工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 并由此导致现代经济的诞生
更广泛意义的工业革命:表示任何突如其来而意义深刻的技术变革 如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划分
特指意义的工业革命:专指人类第一次从农业手工业经济转变为工业和机器生产占支配地位的经济的历史性突破 在不到两代人的时间里 它使西方人的生活 西方社会的性质 西方人与世界其他地区人们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工业化: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物质上的进步随即激起并推动了一场庞大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变革 后者反过来又对技术发展的速度和进程施加了交互的影响 这一全面的转变过程就是工业化 它体现为技术层面的工业革命加上经济后果 尤其是劳动和资源由农业向工业的转移
工业革命和工业化的核心内容
机器和新技术的发明
第一类是以机器替代人的技能和努力
第二类用无生命的动力资源替代有生命的动力资源 特别是引入了能将热转化为功的发动机
第三类是大量使用新原材料 特别是用矿物资源替代动物资源
工厂制度的建立
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
以使用机器和原始工厂的出现为开端 以制造机器和现代工厂的普及为终结
从棉纺织轻工业开始变革 逐渐向其他轻工业发展最后深入到重工业和机器制造业
形成英国特色的工业结构和分布体系
纺织业与原始工厂的出现
17-18世纪毛纺织业率先出现
特性
商业资本转化为工业资本的经济实体
工厂使用半机械的机器,但手工劳动仍占主导
形成初具规模的工厂制度 雇佣工人达数百人 毛纺织业成为全民企业 其技术和组织为棉纺织业创造了条件
18世纪初 英国棉纺织业出现 1733年凯伊发明飞梭 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形成了纺纱与织布需求的交互促进
动力的应用与现代工厂的普及
1769年阿克莱特水力纺纱机 1785年克朗普顿发明骡机 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由水车带动的自动织布机
1785年 阿克莱特的专利权过期,现代工厂在整个纺织业普及:工厂资金相对集中 固定和流动资产相对雄厚 机械化程度较高 亦即资本有机构成较高 工厂规模逐渐扩大
动力的进一步发明和应用--蒸汽机的改进和完善
背景
煤炭工业发展 对蒸汽机的需求 詹姆斯瓦特的蒸汽机
影响
采矿业和冶金业现代化 纺织业动力现代化 英国现代工业体系初步形成
机器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标志着工业革命的真正完成
机器制造业的发展
机器制造机器是工业化的核心 是机器大工业真正取代工厂手工业的关键环节1825年解除机器出口禁令
交通运输业的革命带来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的突破
发展阶段:开凿公路-建造汽轮-修建公路和铁路
特征:蒸汽动力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影响:内河、跨洋以及铁路运输成为重要的运输方式
新的工业结构和工业分布体系的成型
新的工业结构:建立起了以棉纺织业占优势的纺织业 采矿业 冶金业 机器制造业 交通运输业为主的大工业体系
新的工业分布体系
消费资料生产区
兰开斯特 西约克
生产资料生产区
南威尔士滨海和谷地 中苏格兰西部 伯明翰 南斯塔福德煤田 西米德兰 谢菲尔德
概要
概要
4.4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影响
生产力的提高与经济结构的转变(物质化后果)
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劳动产品的丰富
概要
自我持续的 长期来看不可逆转的经济增长出现 并跨越了马尔萨斯陷阱
人口增加和人口流动性增强
工业经济中心扩散和城市化浪潮的出现
英国已经成为一个典型的工业国:各产业部们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发生变化
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收入支出水平和支出结构的变化
农业文明时代的“产消合一”的状况被打破:在工业化时代 生产和消费两个链条彻底断裂 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在此基础上 人财物凝聚成资本 开始了资本迅速集中与膨胀的过程
制度化形态和社会意识的改变(深层变革)
工业革命巩固了英国自15-16世纪以来建立的、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最终确立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从前以农业为主导、以家庭为基础的经济组织体制让位于以工业为主导 以现代工厂为基础的经济组织体制
工业革命引发了英国传统社会阶级关系的彻底变革 一个以近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形态建立起来
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改变 适应现代工厂制度的工作纪律 社会规范 伦理规范逐步建立起来
英国的传统文化及意识形态领域的巨大变化
传统的僵化保守 等级观念 安土重迁 教权崇拜等农业文明的意识形态不断弱化
科学 理性 参与 创造性与个人成就感等工业文明的新追求成为时尚
科学与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投身技术发明 投资办厂 追求财富与荣誉成为英国社会的主要价值取向
世界意义:英国工业革命的扩张与扩散
扩张:奠定了英国头等工业强国的地位 打破了以往国家之间 文明之间的政治经济力量平衡 商品资本和军事成为海外扩张的三个利器
扩散:通过机器出口 海外殖民 技术交流 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扩散到主要西方国家 为后者的追赶型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世界范围内的“雁型模式”即将出现
第五章 美国的工业化与工业革命
5.1历史独特的年轻国家
年轻
1607第一块永久殖民据点弗吉尼亚
1732北美大西洋沿岸已建立了13块据点
1620.11.11《五月花号公约》
美国的契约精神
政府是基于被管理者的同意而成立的
社会依法而治
美国国会的意义
正面:13星 白头海雕 橄榄枝 箭 合众为一
背面:上帝之眼 “认可我们的开始” 1776 新时代新秩序
独特
以移民为主体的年轻国家
人口结构年轻化 社会结构中产化 社会经济结构农业商品化 社会文化意识严肃认真积极进取
不断扩张
第一阶段(1783-1813)
1783 十三个州的领土要求
1803 购得法属路易斯安那
1810和1813的兼并
第二阶段(1813-1853)
1818年英国割让红河谷给美国
1819年从西班牙手中割占弗罗里达
1842年获得靠近哈德逊湾的土地
1845年吞并德克萨斯
1846年吞并俄勒冈
1848割占墨西哥
1853从墨西哥手中购买加玆登
第三阶段(1853-1896)
1867购买阿拉斯加
1867吞并中途岛
第四阶段(1896-1917)
1898吞并夏威夷 兼并波多黎各
1898-1902 1906-1909 1912 1917 1922多次占领古巴 使古巴在1898-1934沦为美国保护国
1898占领菲律宾并吞太平洋诸岛及环礁
1903巴拿马分立 美国租借运河 到1939年一直是保护国
1912-1919 1924-1925两次占领洪都拉斯
1912-1925 1926-1933两次占领尼加拉瓜
1914占领墨西哥在墨西哥湾沿岸的维克拉鲁斯
1915-1934占领海底 并作为保护国到1936
1916-1924 1905-1941占领并成为多米尼加的保护国
1917获得西印度群岛的维尔京群岛
扩张的特点
扩张的对象
印第安人
英法西俄等老牌殖民强国
中美洲 西印度群岛和太平洋小国
扩张的方式
武力 购买 外交欺诈
扩张的“分裂”
孤立主义与扩张主义
自由主义与蓄奴主义
和平主义与武力主义
5.2内战前的美国工业化
独立战争之前的情形(1607-1775)
对外贸易对殖民地经济的影响
殖民地的进出口贸易特别是同宗主国(英国)的进出口贸易 是殖民地经济的重大支柱
进口贸易
质优价廉的进口工业品满足大众消费需求
进口工业品及各种成品 刺激了殖民地社会的经济需求 促进了市场的发育与成长
进口产品能逐渐孕育与刺激进口替代工业的诞生与成长
殖民地的工业发展:起飞准备阶段
发展导向:以贸促工 贸工结合 推动外向型工业的发展 不断开拓国内市场 满足民众消费需求
特点
以造船业为龙头 推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以原料工业为主体 发展殖民地工业
手工工业是殖民地早期工业的基础
与国内工业衔接 满足内需(食品业和磨坊)
民族工业有助于平衡进出口贸易
美国早期的工业化(1790-1860)
工业化的前提准备
政治和制度前提:独立战争政治上从依附走向自立
物质基础:殖民地时期的对外贸易和工业萌芽
进口替代型工业化的发展:1807-1809“禁运法案”
政治和外交的完全独立:1812-1815年第二次英美战争 为美国独立平等地参与国际竞争奠定了基础
劳动力 资本和技术的引进:劳动力市场 资本市场和技术市场的对外开放
国内市场的扩容:在促进地区专业化分工的同时 为工业制品的内销找到了出路
立国之本的确立: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工商立国”托马斯杰斐逊的“农业立国”
早期工业化的动力
技术革命
特点1:美国人更大胆开放 更有创新精神
特点2:与节省劳力(地广人稀)提高
子主题
交通革命
收费公路-运河时代(1815-1843五大湖和俄亥俄河)-铁路时代
影响
速度效率提高
交流空间扩展
相互联系加深
资源流动加快
交易规模扩大
工场制度革命
制鞋工业而非纺织工业成为工厂制度实验的起点并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
工场制度的建立推动了生产流水线的设计与应用 大批量生产成为可能
工业化的展开
纺织业的技术革新(1793惠特尼发明轧棉机)
冶铁业的技术与组织变革
交通运输业的发明和创造(气船 铁路)
概要
工业化的初步完成(跨越考夫丁峡谷)
1860初步完成 工厂制度在东北部全面确立 与此同时仍有一些遗留问题有待解决
一是农业依然占据主导 存在所谓“棉花王国”“小麦王国”“畜牧王国”等经济区域
二是南部仍存在蓄奴州 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形态尚存
概要
5.3内战后美国引领的新一轮工业革命
美国内战的实质
扫清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内部障碍的一场“革命”革除掉的是南方奴隶制种植园主和种植园经济的命 美国从此真正“合二为一”
概要
为什么打内战
北方与南方的疏远与冲突(4)对外贸易政策的疏远
北方工厂体制:主张贸易保护主义和高额关税措施
南方种植园经济:自由贸易(特别是与英国的贸易)
对待西部新殖民领的态度上的疏远和冲突
北方希望建立小农场的人和一心想建立新城镇、铺设铁路和开辟新市场的商人的压力
南方来自想开辟新种植园的奴隶制种植园主的压力
冲突表现
1787《东北法令》俄亥俄以北新地区禁止奴隶制度
1820《密苏里妥协案》西部新建立的州只能“成双结对地加入联邦以维持南北均势”
1846年对墨西哥的战争 加州废奴 打破南北均势
1850《妥协案》北方同意对逃亡到北方的奴隶进行法律制裁
1854《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取消对奴隶制扩散至西部新开发地区的限制
概要
Evsey Domar“不可能定理”即不可能同时存在
自由的土地
自由的劳动力
一个拥有土地的贵族阶级
Peter Temin 内战前美国南北两种农业体系的发展是对该定理的两种不同的解决方式
美国北方:自由的土地 自由的劳动力 没有土地贵族阶级
美国南方:奴隶劳动力 拥有土地的贵族阶级
南北“民族主义”的对立(分裂主义与联邦主义的对立)
北方:一种支持和维护美国现有领土完整的思想情感
南方:早起的民族主义(白人精英)是小民族与大帝国作斗争类型的民族主义
1860年 北方人口超过南方 除少数人外 北方人完全拒绝容许任何一个州以任何借口退出或脱离联邦
内战前的国内外形势
国内:世界范围内的废奴运动
1833年英属殖民地废奴
1848年法属殖民地废奴
19世纪前半期 拉美各国相继废奴
1848年 哈布斯堡属地废除农奴制
1861年沙俄农奴制改革
国际
欧洲工人阶级支持北方 北方反对南方分裂被视为革命行为
欧洲上流社会幸灾乐祸 希望北方毁灭
英法两国希望南部各州自由贸易
真正意图:不在废奴 而在拯救联邦 统一国内市场
1862《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内战的深远影响
维护了联邦制 为美国工业革命开展和深入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
为北方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而又廉价的雇佣劳动力
战争期间对军火和给养的需求带动了包括铁路在内的工业和金融的大发展 作为结果 工业和金融控制了国家的政治
内战后美国工业革命的特点
美国开始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内燃机
传统工业部门最终完成进口替代工业化:钢铁 纺织等
重化工业成为新兴产业:电气 电力 石化
垄断资本家阶层出现:托拉斯帝国主义
反托拉斯法出台:1890《反谢尔曼法》
现代公司出现 在铁路公司中发展起来的股份制现代公司形式很快普及到其他行业部门
内战后美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美国国民经济结构从内战前农业占主导转变为工业占主导 一个强大的工业国出现了 19世纪80年代末 美国的工业革命最终完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由于工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新兴工业的发展 美国基本完成了主要工业品的进口替代 进口替代工业化阶段结束
19世纪末 美国以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 大英“日不落帝国”统治世界的接力棒逐渐松动
5.4反思美国的工业化之路
引进技术:技术移民的涌入
保护幼稚性工业:保护性关税(1791)
规范国内市场的自由竞争:反垄断法
联邦主义对邦联注意的胜利:促进国内市场的统一
保障金融秩序的稳定:创建美联储(1913)
机构和组织的创新:股份公司
5.5美国的帝国基因
大陆帝国:对印第安人土地的侵占 对英法西俄势力范围的剥夺 对墨西哥领土的侵略和割占
领土帝国:1898年的美西战争 成就了美国作为“领土帝国”的强权地位
经贸帝国:针对中国的“门户开放” 二战后美国主导的多轮关贸总协定谈判以期打开他国的商品市场 普遍优惠制(GSP)下美国市场对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的开放 联合日欧推动世贸组织改革
基地帝国:美国遍布世界重要地缘位置的军事基地 北约多次东扩 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
文化帝国
意识形态帝国
例外主义话语体系的历史演进
1630年约翰.温斯洛普的“山巅之城”步道
1796.9.17乔治.华盛顿的“告别演说”
托马斯.杰斐逊任职期间的“自由帝国”理念和行动
1823.12.2詹姆斯.门罗的国情咨文“门罗宣言”“门罗主义”
19世纪340年代盛行的“天定命运”或“昭昭天命”
1893年及之后的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的“边疆假说”及“边疆消失论”
1904年西奥多.罗斯福将“罗斯福推论”补充进“门罗主义当中”
1919年伍德罗.威尔逊“十四点计划”
1941年1月6日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在国会发表“四大自由”(言论自由 信阳自由 免于匮乏的自由 免于恐惧的自由)
第六章 法国的工业化
6.1 工业化的准备
政治准备:15世纪完成统一 建立了绝对君主制的民族国家
经济准备:法国进入前工业时期 手工工场和包买商得到发展 特别是在红衣主教黎塞留和财政大臣柯尔贝尔时期 法国的工厂手工业出现大发展(上百个“王室手工工场”-重商主义的体现)
18世纪下半页 法国现代工业开始萌芽:新技术的采用和手工工场的集中化
新技术的采用:政府和私人借用英国科技(1779蒸汽机进入法国)
手工工场的集中:纺织业 冶金业 煤炭业在旧制度的最后几年 法国工业发展大大加快 特征是科技明显落后 但工业水平总体超过英国
迈向工业化的阻碍因素
政治统一没有带来市场统一
腐朽性
封建等级制根深蒂固 除少量金融贵族大资产阶级进入封建统治的上层外 大批中小资产阶级工商业者和城市平民被排除在外(三个等级)
封建土地制度尚存 农业尚沿袭旧的土地占有制度和耕作方法 农业中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很少 发展及其缓慢 农民背负着沉重的苛捐杂税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仍受行会规章的舒服 王室手工业工场拥有特权 自由竞争体制亟待解决
连年争霸战争财政困难导致了金融资产阶级与封建王朝近三个世纪的联盟瓦解
1661-1715(路易十四)
遗产战争(1667-1668)
法荷战争(1672-1678)
大同盟战争/奥格斯堡战争/九年战争(1688-1697)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1714)
此后
波兰王位继承战争(1733-1735)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
七年战争(1756-1763)
宗教改革远没有英荷等国深入天主教势力依然强大大批新教徒(胡格诺派)流出 启蒙思想受到压制
概要
封建君主制度存在严重弊端 但反教会反贵族割据促进统一方面有进步性 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6.2 大革命:灾难还是动力?
大革命的目的:摧毁一切
大革命的起因:援助美国独立革命 王室奢侈无度 导致财政危机向第三等级征税
角色转换
贵族由造反-被革命
反贵族-与贵族结盟
第三等级没有与贵族结盟 情愿与农民为伍
大革命的奇怪特性:理论的和善与行为的强暴形成鲜明对比
大革命是非功过
非与过:政治动荡与恐怖气氛干扰了经济秩序和生产活动 引起经济危机 对农业工业金融秩序和对外贸易都构成了冲击 从18世纪开始的长期经济增长被打破 知道督政府时期经济才出现转机
是与功
自由平等的政治理念深入人心 打碎了封建君主专制下的等级和特权秩序 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政治制度前提
中央集权的复归和更新:使行政区整齐划一 促进了中央政府规划和管理经济活动的效能的提高
颁布土地立法 废除封建土地占有制和封建领主权力大批农民变为小土地所有者 扫荡了农村腐朽的封建生产关系 小农经济对法国工业化有不利影响
影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阻碍大机器生产的发展 法国工业走向了精致品和奢侈品的道路
阻碍了国内市场的发展 工业品在自我封闭和自给自足的农村没有市场
建立了以自由经济为基础的新经济秩序 为法国经济的长期平稳增长奠定了基础
立宪派(自由经济)-雅各宾派政府(统制经济政策)-热月党人(自由经济政策)
奉行经济自由主义:企业自由 生产自由 雇工自由
打破国内关税壁垒 统一国内市场
实行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税收制度
推行了有利于工业化的举措:颁布专利法 采用公制度量衡 进行货币改革 重视教育与科学等
6.3 19世纪法国的工业化进程
起步阶段-从共和走向帝国(1799-1815)
颁布《拿破仑法典》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改革法国的金融制度 1800法兰西银行 1803货币改革法郎代替利弗尔实行金银复本位制
重视科学和教育 建立了相当于教育部的“大学”领导机构 将全国分为27个大学区 政府任命学区总监 教育由国家统一领导 开创了世界各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典范
积极执行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 补助工业家 实行关税保护 促进工业发展 1801“鼓励民族工业协会” 推行“大陆封锁体系”(Continental System)
大陆封锁体系
1806.11.21柏林敕令
1807.1华沙敕令
1807.11&12米兰敕令
1810.10枫丹白露敕令
实质:对英国的经济战 英法争霸
后果:工业化重心由西部向西南部转向东北 棉纺织业煤铁工业发展较快 外贸严重受损 工业化愈发依赖国内市场
评价:量的变化十分有限 但某些部门采用了新技术出现了新工业 最引人注目的棉纺织业 化学工业也成为新一轮工业化进展的排头兵 总体而言 受连年争霸战争的影响 拿破仑执政时期法国的工业化进展不大
展开阶段-从帝国走向王朝(1815-1848)
1814《枫丹白露条约》软禁在厄尔巴岛 法兰西第一帝国解体 波旁王朝解体 这一时期大革命和拿破仑时代的制度慢慢发挥作用 大陆封锁体系被废除 法国恢复了同英国的经济联系 来自英国的技术设备和人才流入法国
1814.6.4《宪章》比较全面地保留了法国大革命的主要原则及第一帝国的主要成就 “路易十八作出了不恢复旧制度及特权的保证”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信仰人身出版印刷的自由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任何法国人不论出身 都有权担任各种公职及取得各种军阶
禁止追究复辟之前的一切选票观点主张
维持以前各政府授予的军衔荣誉津贴乃至荣誉军团
承认大革命至第一帝国时期的一切国债及其他债权
纺织业(丝织业)是采用机器最快最广泛的部门 工厂制在纺织业各个部门已普遍推广
煤铁业发展较慢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1820-1850运河的开凿
七月王朝将近结束时铁路的大规模修筑(政府与私人合作)
完成阶段-从王朝再次走向帝国(1848-1870)
1848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当选法二共总统 1852法二帝 法国由此经历了王朝-共和-帝国
拿破仑三世推行的工业化政策措施
推行“社会主义”创举:创建土地银行 按军事方式组织工人垦荒人道济贫工会合法化有限公司合法化
对工业发展给予更大重视 对众多行业减税
重视铁路修筑和城市建设 带动了煤铁工业的发展
为银行提供制度支持 1865年允许银行支票全国流通
与英签订自贸协定 1860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约
工业化的有利环境
内部环境:兴业银行的兴起将法国带入有特色的工业化阶段
外部阶段:经济扩张时代(发现金矿-欧洲货币供应量大增-温和的通货膨胀-股份公司振兴与资本投放-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与金融业的发展)
工业化的完成(重工业轻工业交通运输外贸):生铁和钢的产量大幅增加 蒸汽机的创新使用 铁路里程的拓展 外贸的发展 纺织业的继续发展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农业就业人口下降 法国成为第二个进入工业强国之列的国家
6.4 法国工业化的特殊道路
发展特征:渐进式工业化 平稳增长 无起飞阶段
总体上整个19世纪的法国经济是有规则的增长没有出现过大起大落 但在不同阶段 增长呈波段性变化:1815-1860加速发展 1860-1895增长减慢和止步不前 1896-1914增长迅速(新技术的采用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
体制特征:国家干预明显
国家干预的传统:路易十四 拿破仑 圣西门
国家干预的手段:关税经济和法律 垄断一些部门的生产和管理 控制货币发行 调节国家收支 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干预的作用:经济的快速发展阶段和较专制的政体相重合 民主的政体往往带来经济发展的困难
结构特征:二元结构明显
产业结构:传统部门和新兴部门齐头并进
企业结构:大中小企业并存
横向比较:工业化进展缓慢 工业化水平不高 但法国在20世纪初仍是一个公认的工业强国 世界排名第四 始终吃鱼世界工业发展的第一梯队
法国工业化为何如此缓慢
历史包袱沉重:传统势力根深蒂固 封建生产方式较为完备 是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封建君主专制
政局动荡:影响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连年的争霸战争:消耗了大量的人财物 并破坏了正常的对外经济交往
小生产的传统与雅各宾派的平均主义倾向 不利于大工业和集约式农场的发展
国内缺乏投资机会和投资安全 导致法国金融资本大量流出 滋生了一种新型的帝国主义形态-“食利者帝国主义”“高利贷帝国主义”
第七章 德国的工业化与工业革命
7.1 工业化的准备
拿破仑战争对德意志的重要意义
德意志民族主义的觉醒
神罗完蛋 《提尔西特条约》割占领土后被迫加入大陆封锁体系 反封建的文化民族转变为政治民族主义 德意志的民族解放战争
拿破仑战争与德国社会的剧变:战争的二重性
“解放者”:沉重打击了德意志的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分裂格局 有助于德意志社会内部新因素的兴起和成长
第一 普鲁士的政治经济改革:斯泰因-哈登伯格改革
第二 拿破仑治下的莱茵河两岸地区迅速消除了封建制度 成为德意志境内最先转向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地区
第三 大陆封锁体系促成德意志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兴起
“压迫者”代表法国大资产阶级利益 不以发展当地经济为目的
普鲁士的经济改革:普鲁士式的农业革命
普鲁士的兴起
1618年勃兰登堡选帝侯从波兰获得普鲁士公国的领地
1660年勃兰登堡-普鲁士将普鲁士并入勃兰登堡
1701年迫使神圣罗马帝国的奥皇承认其为普鲁士王国
农业革命的标志
施泰因:1807年的“十月敕令”
哈登贝格:1811年的“调整敕令”
农业革命的意义
农业立法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废除了普鲁士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 为资本主义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雇佣劳动力
“赎买”促进了资本积累和早期金融机构的发展
土地自由买卖促进了资本主义容克地产制的产生
田亩归并措施为轮作制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职业等级制被打破 促进了普鲁士的工业发展
统一市场的逐步建立:以普鲁士为首的德意志关税同盟的建立(1834.1.1)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努力
促成了德意志统一市场的出现
工业化准备时期的工业发展
大陆封锁体系的影响
代用品生产的发展
现有工业向机械过渡
工业发展的特点
大量输入机器 绝大多数从英国进口
开始发展机器制造业 为工业化做准备
现代工业从一开始建立在蒸汽动力的基础上
作为资本积累的手段的储蓄银号和股份公司出现
7.2 工业化的启动
1830-1848年的“早期工业化”
启动标志
手工生产过渡到大机器生产
企业的组织形式发生变化
特点
重工业与轻纺工业发展并驾齐驱
“铁路热”兴起
工业区和工厂区是一些孤岛 还未连成片
机械化水平尚低
资本需从英国筹措 柏林的政交所很少
境内外交通仍然原始
仍是经济和社会状况落后的农业国
7.3 工业化与工业革命的浪潮
19世纪5,60年代:德意志工业化的一次高潮
社会性质和国家性质的变化
农业社会→工业社会(革命式)
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改良式)
国家性质的变化:到1860年代初 普鲁士已由一个封建君主国变成一个资产阶级君主国
俾斯麦(“德国的建筑师/领航员”)统一德国
统一前提
容克分化和资产阶级化
社会性质和国家性质的变化
经济发展与国内市场的统一
铁路“德意志统一的结婚绶带”
关税同盟:促进了国内市场的统一
经济发展:促成市场统一的强大驱动力“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铁和血上 不如说建立在煤和铁上”
统一德国的特点
采用波拿巴主义的手段(战争手段)
三次王朝战争
1864普奥对丹
1866普法意对奥(七星期战争)
1870普法战争:由防御到侵略
成功运用了结盟外交的战略
工业化和工业革命关键地促进了德国统一
特点
以铁路建设为中心并由铁路建设所带动:带动了煤铁钢等重工业的建立和发展;带动了电报业、化学与光学工业、股份公司和银行业的建立与发展;带动了电报业、化学与光学工业、股份公司和银行业的建立和发展;导致以手工业为主的麻纺、毛纺织业的衰落和集中工厂化
煤铁钢等重工业增速明显:重工业增长块于轻工业
工业化规模宏大:“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经济一直处于繁荣状态:伴有短期萧条
德国统一与工业化的二次高潮(1871-19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工业革命)
国家统一和帝国成立对德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统一的国内市场加速形成
普鲁士式道路最终确立:农工业均衡发展 相互促进
国家队经济的保护和干预十分突出
主要举措
统一币制:实行金本位制,确立马克地位,组建国家银行
统一经济法规
统一铁路管理:创立“帝国铁路局”扩大国有比重
实行关税保护:结成黑麦与钢铁同盟
注重科教的发展 系统学习英法美等国的工业化经验
法国战败带来的刺激
割地(阿尔萨斯&洛林)给德国提供了丰富的工业原料:煤矿&褐铁矿
赔款(由2亿法郎增加到50亿法郎)为德国提供了较充足的工业资本
表现
第二个铁路时代开始:铁路国有化时期
煤炭和钢铁业得到快速发展
电气和化学工业成为著名的新兴产业
交通运输实现现代化:现代铁路网和水运
机器制造业全面发展
特点
速度快 周期短 内容新 更彻底 更深刻 更广泛
影响
“压缩型的工业化”德国在此期间由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国家 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巧、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
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工农业比例的变化
轻重工业比例的变化
科技成为生产力中的决定性因素
城市化特征显著
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容克全面资产阶级化
资产阶级越发贵族化
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德国工业化的第三次浪潮(19世纪90年代后-1914)
特点
工业经济继续迅猛发展
工业经济结构通过内部调整产生巨大扩展力
表现
工业经济在“量”上的高速增长
社会生产结构出现了新的“质”的变化
工业的集中趋势和垄断的普通话
银行作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形成金融寡头
资本输出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
俾斯麦下台(1890)
“阳光下的“3B铁路”构想
抢占中国胶州湾(1897)
侵占太平洋岛屿和环礁
7.4 德国工业化与工业革命的特殊性
带有强烈的政治因素 其过程受到政府强烈干预 形成了扩张性、加速度、重工业先行、生产集中度高及工业经济的区域极大不平衡等特点
科技在工业化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极重要的作用
化学工业和电力工业为德国的工业化和工业革命增添了特色与活力
凭借科技的发展和新兴工业的崛起 德国与美国一道成为新科技革命和新兴工业部门崛起的领导国家
在武力统一和对外征战的过程中推进和完成 工业化和工业革命又为德国的政治机器附上了强大的物质力量 使德国在日后走上了军国主义的道路
第八章 俄国的工业化
8.1 工业化的准备
一个准西方国家
领土扩张:俄国历史上占支配地位的主体
公元4-5世纪 俄罗斯人建立了初期的农业社会
公元9世纪 以基辅公国为中心发展起来
公元990年前后 弗拉基米尔大公接受拜占庭的东正教 基辅公国逐渐成为东正教的主要堡垒
15世纪末之前 受金帐汗国将近2个世纪的统治
15实际末 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再度兴起
16世纪中期 莫斯科大公国的伊凡四世自称沙皇 并试图向外扩张
1682-1725彼得大帝
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
1712迁都彼得堡
1700-1721年 沙俄从瑞典夺取波罗的海东南岸地区和出海口 由内陆国变为濒海帝国
1721正式称为俄罗斯帝国
1762-1796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
西进战略:1772 1793 1795三次瓜分波兰 灭亡了波兰贵族共和国 吞并全部立陶宛 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大部分土地 俄西部边界从第聂伯河到涅曼河和布格河一线
南下战略:1768-1774 1787-1791两次发动对土耳其战争 将西南边界从第聂伯河推进到德涅斯特河 把黑海北岸大片土地包括克里米亚并入沙俄版图 改称新俄罗斯 俄罗斯商船获得了进出地中海的权力
东侵战略:蚕食高加索 讲格鲁吉亚变为保护国 侵入中亚北部的哈萨克草原 18世纪80年代最终占领西伯利亚北部 越过太平洋 占领阿拉斯加 在加利福尼亚建立了一块殖民地 甚至企图在夏威夷建立一个据点
1796沙俄成为地跨欧亚 人口近3900万的大殖民帝国
1801-1825亚历山大一世时期
打败拿破仑 成为欧陆霸主“欧洲宪兵”
1809在北方从瑞典手中夺取芬兰
1812在南方割取萨拉比亚
在高加索兼并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大部
维也纳分赃会议上取得华沙公国的大部分土地 改称“波兰王国”
1825-1855尼古拉一世时期
19世纪50年代初开始 加强对普鲁士和奥地利的控制
开始夺取中东和独占巴尔干的行动-东方战争/克里米亚战争(沙俄VS英法土撒丁) 战败后签订《巴黎合约》沙俄被迫放弃萨拉比亚南部 不得在黑海保有舰队设立兵工厂等 沙俄丧失欧洲霸主地位
1855-1881亚历山大二世时期
血腥征服中亚
1860侵占中国东北地区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1864强行割占中国西部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不忘博斯普鲁斯海峡 达达尼尔海峡和君士坦丁堡
1881-1894亚历山大三世时期
1885夺取南土库曼斯坦
1893勘察帕米尔高原的过程中获得了东塔吉克斯坦
1894-1917尼古拉二世
日俄战争中失去了南萨哈林岛
一战前 沙俄已成为一个拥有2280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庞大殖民帝国
沙俄扩张的后果
一种纯粹封建性质的土地占领 使用封建农奴制的经济代替或破坏被占领地区的任何一种经济生活 缺乏西方殖民扩张中的那种资本主义的工业的背景
在新占领地区掠夺的金银财宝很少被用于资本的原始积累 大部分被用于掠夺其他新土地的“投资”和享乐
土地的廉价开发和农业的粗放经营 无需引进新科技
缺乏城市 已有的城市不过是以土地财产和农业为基础的“城市”没有起到经济中心的作用(农村包围城市)
农奴制度和村社制度在新扩占的土地上蔓延开来 这些地区成为维护或强化农奴制和沙皇制的大后方 延迟了沙俄的工业化道路 一个“巨大的村庄”出现了
欧化(西化)改革
彼得大帝的欧化改革
改革内容
扩张体制:变沙俄一直以来对外扩张的“地域性的蚕食体制” 为争夺欧洲进而称霸世界的现代争霸体制
政治改革
调整和加强了中央集权制的统治机构 建成了一个高度集权 全国服从和在各级进行有效治理的国家
政权的两极化:高度集权的专制国家vs高度地方化的农奴制和村社制
封建实习贵族→军功贵族(严格恢复国家统治的义务 在没有中间阶层的情况下 服役阶层成为统治上层与社会变革的执行人-拉伊夫《独裁下的善变与危机》)
经济改革
具有欧洲重商主义的特点 鼓励发展工场手工业 热衷引进外国技术 高薪聘请外国专家 发展交通运输(运河和公路) 统一度量衡制度
教育和生活方式改革:一场“全盘欧化”运动 创办科学院 建立医学院海军炮兵学校 简化俄文字母 采用儒略历法
改革的意义
有助于俄罗斯民族国家的形成
使俄国逐步摆脱极端落后状况
改革的局限性
注重引进技术 忽视制度移入(为了维护君主专制)
技术引进的目的不是为了改造俄国社会 而是为了保护它(彼得改革未经过“土地革命”不能说是现代化而是欧化改革)
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改革
效仿法国的宫廷生活 语言 服饰
特别重视教育:成立商业学校和矿业学校 请伏尔泰拟订教育计划 颁布第一个全国性教育法令 设立高中低三级学校将科技知识列入课程 设立农工商等专科学校
工场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国力有所增强
准备阶段的工业发展
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改革 使沙俄的工场手工业有了很大发展 机器在个别部门特别是最早在棉纺织业得到使用
但工场手工业的形式仍以使用农奴劳动的官营手工工场 特许手工工场和地主经营的手工工场为主 使用雇佣劳动的商人手工工场很少 此外直到1861年前 手工作坊仍在沙俄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
明显的二元结构
政治上
西方启蒙思想传播
封建主义的集权专制统治
经济上
较发达的工场手工业
农奴制和原始农业生产方式
文化上
表面西方化
东方斯拉夫派对西方化的抵制
8.2 工业化的起步
1861年农奴制改革-普鲁士式的土地革命
改革背景
改革前:强大的沙皇专制←→农村公社←→发达的农奴制
农奴的频繁暴动;废奴宣传:车尔尼雪夫斯基 赫尔岑 别林斯基等人对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宣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市场交换的形成;东方/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的惨败
改革的实质
一方面 与其说农奴得到了“自由”不如说是地主得到了自由 地主成为自由的所有者 对其私有土地拥有完整的产权 农奴依然依附于村社 份地更多是一种义务的体现
另一方面 普鲁士式的农业革命道路 农奴制地主经济缓慢地转化为地主贵族式的资本主义经济 这次改革也是沙俄从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关键一步
改革的进步性
解决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所需的自由的 雇佣的劳动力问题
农奴的赎金成为沙俄工业化的重要资金来源
为资本主义大农场生产和农业现代化开辟了道路
农奴制的废除 驱使贵族和农民更加彻底地卷入货币经济中 为资本主义在这个帝国内部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概要
欧洲的法治 自由和博爱的思想以一种尝试性的方式 嵌入了专制制度和革命主义 同样的顽固不化 这两堵狭窄的墙的间隙之中
改革的局限性
“改良”道路遗留了有浓厚封建残余的地主土地所有制
废除农奴制未能引发一场真正的“土地革命”或“农业革命”也未能使农业生产过渡到工业化的基础上去 也就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内市场
概要
19世纪60-80年代的工业化
发展的三个阶段
小商品生产阶段:农奴制改革→自然经济式微→小商品生产迅速而广泛地发展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阶段:竞争→小商品生产者分化→较大的手工工场出现→农奴制改革→封建工场手工业没落→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大发展→企业内分工发展→为机器制造和应用准备了条件
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阶段(两条道路)
家庭手工业→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自发的演进)
政府 外资或股份公司通过大规模投资和引进先进技术直接建立大工厂(人为推动)
直接建立规模巨大的企业 日后成为生产集中和垄断的骨干
这些企业大部分是在新兴的重工业部门中建立的 如钢铁 石油 煤炭等 并开辟了一些有生产远景的大工业区
起步阶段工业化的表现
纺织业为主的轻工业占有重要地位
修建铁路的第一次高潮(1866-1880)初步形成以莫斯科为中心的铁路网
在铁路建设的推动下 煤炭和制铁业成为显著的工业部门
蒸汽机的使用在各工业生产部门得到扩展
机械制造业开始迅速发展 内河航运的船只和铁路机车主要由国内提供 农业机械的产值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石油工业迅速发展 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生产国
不足之处
尽管工业取得巨大成就 但工业发展的诸多要件 如大量资本熟练工人商业和信贷组织 以及建立新工业部门的组织经验尚不具备 致使俄国工业发展很不稳定 经济狂热和经济萧条交替出现 大批小手工业和中小企业破产 加速了生产集中和机器大工业战胜小手工业的过程
8.3 19世纪90年代的工业化高潮
工业化出现高潮的原因
维特改革
谢尔盖.维特(1849-1915)俄化普鲁士人 理想是实行以资产阶级化官僚为支柱的专制制度 主张走普鲁士道路 在农业中发展资本主义 是尼古拉二世时期(1894-1917)的第一个改革先锋
改革举措
扩建铁路:西伯利亚大铁路“在修建铁路时 战略性的社会政治考虑 较之财贸和经济的考虑 具有绝对的优势”
财政改革:出发点是造就有利的政治环境和投资环境 吸引外资和向外国借款 以保证俄国的工商业建设和铁路建造
成效
使俄国在工业意义上第一次进入西方工业世界体系
显示了政府突出的直接作用 切合俄国经济在国家领导下增长的总格局
失败之处
未能撼动俄国专制制度的基础-村社制和土地问题
铁路建设的第二次高潮
标志性事件:1891-1904年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修筑
成就:1908年 俄国铁路网总里程达59000公里 仅次于美国 但铁路网的密度远低于英法德美等西方国家
外国资本和技术的大量输入
政府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
工业化高潮的特点
工业发展无论在规模和速度上都是空前的 企业数目工人数目和生产总值大幅增长
就绝对生产额而言 纺织业仍占优势 但其增长率低于全部工业产值的增长率
重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特别是煤炭石油和钢产量的增长表现抢眼
政府的铁路国有化政策 向铁路的大量投资 以及外资的大量涌入 推进了铁路建设的第二次高潮
工业化高潮时期的成就: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机器大工业完全排挤了手工业 以钢铁煤炭和石油为主的重工业建立起来
工业化高潮时期的政治经济特征
(私营)经济体制的变化
垄断组织主要是卡特尔的发展引人注目 也出现了垄断联合组织 主要是辛迪加形式
垄断程度不高 金融寡头尚未形成 经济垄断并未成为社会生活的基础
企业与企业家越来越俄罗斯化
俄国资产阶级同沙皇制度的专横暴戾相融合 俄国资产阶级同沙皇专制政权及大地主结成了同盟 以实现通过改革达到发展自身的目的 对此列宁认为在俄国 资本帝国主义较薄弱 而军事封建帝国主义是比较强大的
8.4 俄国工业化的特点
政府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上而下”的农奴制改革 国家对铁路的直接投资等)
外国资本和技术在工业化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但也造成俄国工业对外国资本和技术的高度依赖
俄国工业化过程中始终存在着西方化论者与民族主义论者(东方斯拉夫派和民粹派)、改革派和革命派、工业化论者和农业兴国论者的强烈对立
受国家干预、引进外资和技术等原因的影响 俄国工业化虽然发生时间晚 但进程快(仅用了40多年的时间)
工业化自始至终都受到农奴制残余势力的影响 具有封建印记
工业化初期的投资者和企业家有相当一部分人本身就是大封建领主
在某些部门 尤其是农奴制时代比较发达的冶铁制呢等部门中 长期存在工役制
由于俄国农村一直保留着村社制度 农民的自由流动受到很大限制 因此俄国工业发展在农村反而比在城市更迅速 形成许多工厂村和手工业村
俄国工业生产的集中比欧美其他国家更猛烈 原因在于其工业化的特殊过程
后发国家的特性使俄国从一开始就利用外国资本和技术建立大规模的企业
沙皇政府采取的国有经济 政府订货 保护关税等措施也促进了工业生产的集中
股份公司形成的大企业在工人数量 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具有压倒性优势 在许多部门占据统治地位
尽管成为世界第五大工业国 但经济政治和文化仍及为落后
产业工人数量城市人口比重以及农业发展的横向比较来看农业经济仍占主要地位
工业发展的总体水平虽接近法国 但远落后于英美德 工业结构中重工业比例偏低 仍以轻工业和原料工业为主
农奴制残余犹存 封建生产关系仍然占据主要地位
俄国文化极为落后 人民受教育和求知识的权利被严重剥夺
俄国后进性和压缩性工业化也造成了一系列矛盾的问题
存在大量技术落后的中小企业 致使俄国工业总体水平落后和劳动生产率低下
俄国的工业发展极不平衡 第一部类(生产资料部门)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其他工业部门,新兴工业区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旧工业区
俄国工业化进程多次被危机打断 工业发展极不稳定
第九章 十月革命和苏联早期的工业化
9.1 十月革命前的政治形势
十月革命前的政治形势
1881年以后的沙皇俄国:反动和进步
政治和文化领域:1881年亚历山大二世被民意党刺杀 其之亚历山大三世(1881-1894)力图扑灭革命思想甚至压制对政府的温和批评 革命者和恐怖主义者被流放 民意党作为一个有组织的团体已经消失 犹太人遭到屠杀 帝国第一次有计划地俄罗斯化 少数族裔被大俄罗斯同化 19世纪后20年 俄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融入欧洲文明 给欧洲人送来了能理解的伟大文学和音乐作品 对自然科学特别是化学也做出了贡献
经济领域
一方面 从1880s起 俄国也开始了工业革命 进入世界经济体系 导致商人和雇佣劳动者阶级壮大 俄国工人阶级的特点在于工业高度集中 工人容易组织起来 而商人和资本家阶级比较软弱 新兴工厂外资占比高 大多数企业仍然隶属于政府 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大的国营经济体系
另一方面 俄国仍然是农业国 大量出口农林产品 没有村社许可任何人不能离开公社 和处于相同发展阶段的其他国家一样 俄国农业承担着工业化费用的很大一部分
革命政党的出现
革命叛乱
农民
知识界
民粹派
社会革命党(1901)
社会民主党(1883 普列汉诺夫&阿克雪里罗德)
俄国国内的社会民主党(1898)
布尔什维克 孟什维克(1903布鲁塞尔和伦敦的二次党代会上分裂)
强硬派 阶级斗争
温和派 阶级合作
1917年革命的彩排:1905年革命
国际形势 日俄战争失败带来的民族羞耻感
政府残酷镇压群众的圣彼得堡“流血星期日”(1905)→维持政府稳定的道德蜘蛛崩溃→苏维埃运动 罢工 水兵起义
革命成果 国家杜马(外表上成为了代议制国家)
斯托雷平改革(1906-1911)
改革目标 扩大有产阶级力量 使之成为政府的支持者
改革理念 一个得到众多财产所有者支持的政府 不会害怕那些空谈理论的知识分子 阴谋家和流亡者
改革措施
扩大地方权利 地主管理地方事务
制定法律解放农奴
成功之处 农民脱离“米尔”转向个人财产和独立经营的倾向出现
不足之处
“米尔”远未瓦解 仍有很多农民被公社束缚 土地仍然缺乏 未能长期坚持
1917年的两次革命
沙皇专制的结束:三月革命
卷入一战食品奇缺→彼得格勒食品骚动(1917.3.8)→政治起义→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在彼得格勒建立(1905年模式)→杜马委员会成立以勒沃夫公爵为首的临时政府(3.14)→唯一的社会主义者亚历山大克伦斯基(温和的社会革命党人)→尼古拉二世退位 兄弟拒绝继承王位→共和国(3.17)
11月的布尔什维克革命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失败(继续战争 未兑现分配土地的承诺)→农民起义 军队瓦解→布尔什维克政治纲领的成功(停战 土地重新分配 没收资本家工厂 苏维埃最高权力机关)→“和平 土地和面包”承诺争取到士兵 农民和工人的拥护→“全部权力归苏维埃”→以列宁为首脑的人民委员会取代临时政府→有关和平与财产的决议(与德国奥匈缔结和约 无偿没收“全部地主的财产”→1918.1无产阶级专政确立→1918.3布尔什维克党改名共产党)
十月革命前的经济形势
总体经济形势
工厂生产的胜利
居民工业化进程加速 依靠农业居民的工业居民的迅速增长 新工业中心的出现 雇佣工人规模扩大
“农业工业化”现象愈发广泛 其实质不仅在于在农业中使用机器设备 还在于“发展工商资本主义农业” 消灭剥削和确立资产阶级社会所持有的生产关系
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即第一部类部门发张超前 工厂生产的约40%的总产品是生产资料 而在德国和法国 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消费品部门之间的比例约为1:2
最先进的工业形式(工业资本主义和金融资本主义)和半中世纪的农业形式同时存在 无疑是一种矛盾
两重性
比英美德薄弱很多 明显落后
人均来看欧洲最末
俄国工业某种程度上依附于西方资本
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俄国工业的认识
马克思
18670s铁路的修建是首次胜利
恩格斯
1861开始大规模发展工业 向资本主义工业过渡
列宁
机器及其制造业地位日益重要 工业化概念的引入 资本主义实质与西方无异
普列汉诺夫
将落后与资本主义发展水平混淆
9.2 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工业化政策
革命后初期的国内外形势
《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和约》(1918.3.3)对苏维埃政权的影响
一方面一堆国家独立 割占领土 支付赔款
另一方面让苏维埃政权得以生存
国内经济制度的改革
集中控制“制高点” 银行大工厂国有化规定对外贸易由国家专营
1917.12 组建国家经济委员会 制定经济计划
1918.6.28 颁布大工业国有化的法令 体现了生产资料社会化的布尔什维克纲领的基本原理
战时共产主义及其问题
基本内容
1918夏天定型 工业国有化经1918年6月28日立法得以扩大
国家对众多产业和部门的征用使私营企业销声匿迹
国家推行了义务劳动制度
私人贸易受打压 配给制
土地国有化 自耕农有资格使用土地
颁布粮食征收令 余粮征集制
历史背景
始于1918年夏的内战“白卫运动”
南方东南部的顿河 库班以及捷列克等地区 当地的哥萨克人控制的反布尔什维克政权
俄国南部 “白卫军”阿列克谢耶夫-科尔尼洛夫-邓尼金
俄国东部萨马拉地区 切尔诺夫的地方政权
乌拉尔和奥伦堡的哥萨克
俄国东部 鄂木斯克成立的全俄罗斯执政委员会无人领导小组→亚历山大.高尔察克
外贝加尔 哥萨克指挥官谢苗诺夫在日本人支持下控制了东西伯利亚的部分地区
俄国东部 “捷克军团”
北部阿尔钦格尔省 尼古拉.柴可夫斯基在英法支持下的反苏中心
西部尼古拉尤登尼漆在爱莎尼亚的白军基地 威胁彼得格勒
1918年14个协约国的外部干涉
苏波战争(1920.4-1920.10)
少数民族独立运动
1921格鲁吉亚独立政权倾覆标志着偃旗息鼓
1922.12.30USSR成立 中亚三国于20世纪20年代加入
1920年底几本肃清
危机
也许挽救了内战中的苏维埃政权 极大地摧毁了国民经济 私人产业和贸易纠纷受到严格限制 国家无力提供足够的生产和贸易能力 国内经济陷入停滞 作为余粮征集制的回应 不满的农民甚至拒绝耕作 内战过后 战时共产主义的弊端进一步得到反应
农民阶级要求停止征收粮食 恢复自由贸易 基于耕地的支配权 重新立宪
工人阶级物资短缺→骚乱→恢复公民权利 结束工厂强制管理 重开立宪会议
喀琅施塔得海军基地起义(1921.3)→自由苏维埃 言论和出版自由 立宪会议 停止余量征集制 停止国家管制经济
新经济政策(1921-1927)
实质是一种妥协 是俄国通往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次暂时退却 为的是给国家一个喘息和恢复的机会 一个农民版的布列斯特和约 国家仍然对金融业 中型企业 现代交通运输业 对外贸易及所有的商业批发贸易这些国民经济的“制高点”保持绝对控制
举措
私营经济获得了在零售行业及小规模企业经营的许可
农业税取代余粮征集制 后改为现金 最终允许雇佣劳动并部分放开了土地租赁
政府整顿和稳定了金融体系 并发行面值为10卢布的新货币
开始要求国营行业依靠自身力量承担运营成本和其他开支 工业企业转为经济核算
粮食 工业品 教材等的无偿分配被取消
政府还推出了一整套新的法律法规
成效
苏联经济惊人复苏 经过1921-1922饥荒过后 1928年耕作面积超过战前水平 公业产能也和战前持平
城市和农村中的资本主义因素开始异常活跃 75%零售业落入私人资本之手 从总体上看 当时苏联的耐普曼也就是被新政策允许存在的小企业主 数量的增长 在农村地区库拉克群体也在壮大 富农牢牢掌握自己的生产
心理恐慌
苏共十一大(1922)无法容忍任何“退却” 1924-1925出台措施对小业主加以限制 并于1927年推出了旨在限制富农的政策 苏共内部出现了两种政策之争
渐进过渡
强制推进
9.3 斯大林与苏联的前三个五年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0.1-1932.12.31)
新经济政策为何弃之不用
新经济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问题 具体来说在整个20世纪20年代苏联经济状况一直为价格问题困扰 原因是工农产品价格的不均衡 农业品价格十分低廉 消费制成品价格居高不下 即“剪刀差危机” 此外当时经济成分中的“社会主义部分”缺乏资金 而“自由经济成分” 特别是农民又无法满足政府的期望
苏联还面临政治压力 许多人不满与新经济政策 资本主义余根未除(城市小资“耐普曼” 乡村富农“库拉克”)
对外政策和对内安全
“一五计划”的目的
迅速实现工业化 建设苏联的重工业即基本的生产资料 “计划”或者说中央计划 成为苏联经济的显著特点
“一五计划”的性质
从落后的农业个体主义向机械化集体主义的转变
从一个需要补贴保护的脆弱工业向最大限度的 最现代化的自给自足的工业
从一个远远落后于西方工业化时代的封建主义心态向远超它的社会主义心态的全面转变
“一五计划”的举措
一是重点投资于重工业 86%左右的工业投资用于重工业的建设
二是农业集体化 实质是在国家资助下 地主没有从中受益的农业革命
“一五计划”的后果
积极效果
工场成就 大批新兴工业部门从无到有建立起来 新工厂新城市涌现 重工业超额完成 同期轻工业和消费品工业达到了未达到预期
农业成就 农业集体化超额完成 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蓬勃发展
负面问题
重工业的发展超前于轻工业的发展 民生问题未能得到重视
工业的发展是以农业的被剥削为代价的(强农弱工的经济格局)
第二个五年计划(1933-1937)和第三个五年计划(1938-1941.6)
共同之处
仍强调“一五计划”方针 即要通过发展重工业 完成农业集体化 “二五计划”强调技术允许生产更多的生活消费品 但“二&三五计划”军事需求成为首要考虑的因素
工业方面
惊人成功 与其他国家对比确实成功
农业方面
集体化基本上圆满完成 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取代了个体农庄 一五期间的饥荒没有发生
效果
积极效果
三个五年计划在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和农业集体化方面确实取得了成功
前三个五年计划不仅使苏联的经济总量大幅增加 也使新兴工业大量涌现
许多原来从未开发的土地 包括边远而贫瘠的北方地区 也开始融入到整个国家的经济生活中来
与帝俄军队相比 CA拥有高度发达的工业和军械基地
更引人注目的是 大部分是独立完成的
消极 代价惊人
长期半军事化
计件工资普遍 工资差异扩大
民众遭受的困难增多 日常生活消费品和住房极度匮乏 刻板的优先配给制导致黑市泛滥
金字塔形的官僚机构和极度的官僚作风 相对较低的个人劳动生产率 人均产量和产品质量的低劣以及其他弊端
大清洗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破坏
9.4 苏联早期工业化的特点
工人阶级的建设热情和创造活动是苏联工业化的重要推动力 而这种推动力的进展又是和科技革命的发展有机地交织在一起的(1935斯达汉诺夫运动 生产记录的突破与生产组织的完善和新技术的利用分不开的 公人的热情和首创精神是以必要的物质刺激为基础的)
科技革命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是苏联工业化的主线
苏联的工业化进程和实行有计划经济的过程是统一在一起的
第十章 日本的工业化
10.1 工业化的准备
前提条件不足的代偿
幕府统治末年的国内外形势
国内商品经济广泛而活跃 以城市为据点 渗透到广大农村
对外从1850年代起重新开国(“黑船来行”)进一步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一批豪农豪商转化为早期的资本家 但他们在政治上和思想上还不成熟 一个有着阶级自觉的资产阶级尚未形成
这一严重不足因为有了一批改革派武士而得到代偿 他们从封建统治阶级成员转化为资本主义改革派 充当豪农豪商的政治代言人“倒幕运动”→“明治维新”
改革派武士形成的历史条件
世界的时代条件 世界进入了资本主义工业化时代
商品经济条件 商品经济的活跃 促进了武士同商人的接近和融合 使二者共进退
内外危机的条件 开国前后严重的内外危机 尤其是严重的民族危机 促使部分武士寻求变革图强之路
阶级条件 “兵农分离”造就武士地位 使部分武士有可能从封建阶级中分化出来
文化传统的条件 部分武士通过学习洋学完成了向资本主义改革派的转变(洋枪引入 兰学兴起)
日本的锁国与对外交流
1633年第1次锁国令 禁止奉书船以外的海外渡航
1634年第二次锁国令 开始建筑出岛 禁止日本人海外渡航
1635年第3次锁国令 只能在长崎贸易 全面禁止日本人海外渡航及海外日本人归国
1636年第4次锁国令 出岛建成 收容葡萄牙人
1639年第5次锁国令 禁止葡萄牙船只来航
1641年锁国体制完成 荷兰商馆由平户转移至长崎出岛
1647年葡萄牙使节来航长崎要求通商遭拒
1673年英船Return号要求进入长崎港通商遭拒
1720年德川幕府解禁西洋学术
1855幕府《日兰和亲条约》1856出岛解放令取消监视准许活动 1858《日兰通商条约》商馆长任命为外交代表1859荷兰人关闭商馆 1860商馆兼任总领事馆商馆长成为总领事
日本的“兰学”
江户时代经由荷兰人传入日本的学术文化技术的统称 是与出岛荷兰人交流而产生的学问 是日本与西方资产阶级文明接触后产生的一种新的学术体系 它不仅奠定了医学天文学数学地理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学科在日本的发展基础 还是对日本传统的“华夷”观念 汉学和锁国制度的第一次有意义的冲击 对日本生产力的发展和发封建思想的产生都起过重大作用
明治三杰
木户孝允
征韩论→内治优先论(长州派)
大久保利通
内治优先论(东方俾斯麦 萨摩派)
西乡隆盛
征韩论(萨摩派)
10.2 工业化的起步
制度前提:明治维新
废除封建割据和封建特权:版籍奉还(1869.7.25) 废番置县(1871) 废除等级身份制度(1871&1872) 剥夺武士阶层的利益(俸禄制改为补助制1876.8颁布金禄公债废除武士佩剑特权1876.3废刀令)
总爆发:1877.2-10西南战争的结束代表着明治维新以来倒幕派的正式终结
地制改革和租税改革
地制改革建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和地主土地所有制 之后实行的租税改革连同地制改革为国家财政积累了收入 为大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启动资本
殖产兴业(1874大藏相大久保利通“殖产兴业建议书”)
从官营民助的“模仿工场”发展到民营官助、整顿银行 建立金融体系(1882年日本银行)
文明开化
早在1896年 伊藤博文在一份“国是纲要”的建议书中提出了兴办近代教育
1871年明治政府设立文部省 专管科学文化教育
1877年创办东京大学
19世纪末日本已经基本建成了门类和层次齐全的全国性教育体系 满足了日本的工业化的需要
富国强兵
富国裕民“民强”
富国强兵“兵强”
贸易立国:日本的“立国之本”
“国民教师”福泽谕吉“贸易立国”思想 并主张“脱亚入欧”“以西洋文明为目的”
很长一段时期内 贸易立国战略与富国强兵战略相互职称 日本的每一次经济繁荣都与对外侵略战争密切相关
1871与清朝缔结平等条约
1873《征兵令》义务兵役 打破武士垄断军队的特权
1874入侵台湾(葡萄牙语称“福摩萨”) 确立了对琉球群岛的主权
1876年《江华岛条约》第一款“朝鲜国为自主之邦,保有与日本国平等之权”
1894-1895“甲午战争”
1897年 从银本味过渡到金本位
1904-1905日俄战争 东方工业强国
1910《日韩合并条约》吞并朝鲜
“和魂洋才”式的现代化改革:1871.12.23-1873.9.13“岩仓使节团”
英国 认识到工厂贸易立宪法令是其强大的根源
考察各国宪政 最赞赏普鲁士的军事专制集权和君主立宪“尤当取者 当以普鲁士为第一”
认识到文化教育与西方的巨大差距 归国后 推进“求知识于世界”的文教改革 脱亚如欧
找到小国走向大国之路 重在“内治优先”
大力赞赏德国军事制度 主张全面学习德国军事经验
工业化的表现
棉纺织业是发展最快的工业部门 首先确立了近代化生产的统治地位 并成为当时日本民间近代工业的中心 1882年日本大政商涩则荣一等人创办了大阪纺织厂 成为日本近代纺织业的滥觞
作为传统的工场手工业部门 丝织业从法国引进现代化机器设备 建立规模较大的丝织厂 产量大幅提高 出口大增
其他手工业如毛织业 制糖业 造纸业等 也出现了使用机器生产的大型公司或工厂
在轻工业飞速发展的同时 在原有官办企业的基础上 重工业如炼铁业 机械制造业 造船业和铁路建设等也在同步前进
在还没有完全习惯蒸汽机时 就开始了电的利用 在能源和动力方面 日本成为后来居上者
1887-90年代初 出现私人创办企业的热潮 此后至一战期间又有三次企业大发展 其中心部门先是纺织业和铁路业 后是造船业和钢铁机械工业
工业化的结果
到19世纪90年代初 日本在短短20多年时间里迅速建立起近代工业体系 在英法美德俄日各国工业化期间 日本的GDP年增长率仅次于美国 高于其他四国 有学者认为 到20世纪初 日本基本上完成了工业化
10.3 日本工业化的特点
日本是世界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下被迫进行工业化 并争取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第一个成功国家
现代化的类型
内源性现代化
英法美德
半内源性半外源性现代化
沙俄
外源性现代化
日本
日本是世界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下被迫进行工业化 并争取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第一个成功国家
现代化的类型
内源性现代化
英法美德
半内源性半外源性现代化
沙俄
外源性现代化
日本
自下而上 政府主导 是工业化得以实现的重要原因和主要特点
本土和外来文化对立碰撞
资本主义与寄生地主并存结合作为基本社会经济条件
强烈军事色彩 军工业突出 侵略战争加速工业化
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封建主义残余 在政治上实行天皇专制 在军事上民间军国主义情绪浓厚 靠战争和军事扩张来实现经济发展 为日本以后的历史发展划定了路线和轨迹
家族&垄断的财阀 是日本工业化的民间主导力量
贸易二重性 一方面成为工业文明“中心”大量出口轻纺工业品 另一方面对于欧美仍然落后 出口仍然是农副产品和初级工业品为主
第十一章 大萧条和罗斯福行政
11.1一战及其影响
垄断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及世界范围的竞争
导火索: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参战双方
协约国:英法美俄意中日
同盟国:德奥土
一战影响
政治影响
四大帝国解体(德奥土俄)
两大帝国式微(英法)
两大帝国崛起(美苏)
经济影响:金本位制的衰落
11.2大萧条的爆发
背景:世界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一个经济学定理的覆灭(萨伊定律)和另一个经济学大厦的建立(凯恩斯开创的宏观经济学)
过程
从地域上看 先从欧洲传向美国 再由美国扩散至全世界
从行业上看:从股市和金融业向工业扩散
危机的传导和扩散(beggar-thy-neighbor)
利率传导机制
价格传导机制
关税传导机制:Smoot-Hawley Tariff Act
信心传导机制:心理上的“传染效应” “预期的自我实现”
汇率传导机制:竞争性货币贬值
大萧条的成因(不同的理论与假说)
凯恩斯学派:萧条不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 而是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的危机
货币学派:美国政府采取了错误的货币政策
制度学派的观点:收入分配不公 公司结构和银行结构弊端 外贸盈余不稳等
技术创新理论(熊彼特):创造性的毁灭
一系列偶然事件的综合影响(保罗萨缪尔森)
霸权稳定论的解释(英国霸权衰落带来的霸权空位期)
对大萧条的政治和经济反应
政治反应
德意志的反民主运动浪潮
德国的集权主义
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
日本的军国主义
英法美德民族政体:试验 调整与维护
经济反应
世界经济分解为一些相互间激烈竞争的国家或地区
集团经济体系
各国的经济民族主义
国际货币兑换的混乱:英镑区 法郎区 美元区 马克区
大萧条的后果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遭受巨额损失(2500亿美元) 整个工业生产水平急剧下降 国际贸易额骤减 失业人数和失业率大幅上升
宣告了资本主义自由放任体制的终结
不同的危机应对 导致了不同的国家发展道路
德意日:大量增加军事化生产 对外发动侵略战争 转嫁国内经济危机
美英法:实施凯恩斯主义的政策措施 进行反法西斯战争 捍卫民主制度和自由
11.3罗斯福新政(New Deal)
政策措施
金融政策
清理银行
向金融界发放巨额贷款
放弃金本位制(1933) 实行美元贬值
推行《1933年银行法》即《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
一方面确立银行业分业经营原则
另一方面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目的
重建公众的信心
保护训款人利益
监督银行业安全
通过《证券交易法令》规定1934年成立的证券交易委员会监管证券交易
通过《1935年银行法》将联邦储备局改组为联邦储备委员会 赋予其直接管理全国货币信贷和利率的权力 意味着美国自由经营银行制的结束
工业政策
挫折之处:通过了《全国产业复兴法》该法规定 经济中的每个部门都要建立“产业委员会”制定公平竞争的法规 该法实质上是新的强制卡特尔化的法令 因而受到产业巨头的欢迎 但被认为损害了自由资本主义制度 1935年 美国最高法院宣布该法违宪
成功之处:保护工人利益的措施得以保留下来 如工人有权自由参加公会对失业工人给予一定救济 实行工资计时法 首次规定了全国的最低工资
农业政策
调节农业生产:1933年5月的《农业调整法》
整理农村信贷和债务(1933-1934年)
《农业信贷法》
《农场发放贷款法》
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赤字财政:“往水泵里先行注水”)
政府购买
购买剩余农产品
购买劳务(大型公共工程)
救济
转移支付
社会福利
保险
对罗斯福行政的评价
新政的分期
第一阶段:1933年3月4日-6月16日的“百日行动”(奥巴马也效仿过)
第二阶段:1935-1938年的长期干预政策 到1938年时 行政实际上已经结束 罗斯福政府开始在这一年把它的注意力从国内改革转移到欧洲和远东的战事上去
评价
行政并未彻底治愈危机的创伤 美国从危机中迅速摆脱出来也离不开二战所带来的外需的增加
保持和重新肯定了美国对民主制度的信心 而且是在民族政体在其他地方摇摇欲坠的情况下做到的 因此新政拯救了资本主义而不是毁灭了资本主义
行政的“新”处 体现在它开创了混合经济时代 政府与经济的关系发生了广泛变化 自由放任原则被迅速和坚定地放弃 取而代之的是公共管理的资本主义
虽然开辟了新的经济管理模式 但行政并未抛弃旧方法和旧哲学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私有财产制度和自由企业制度 仍然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核心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