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这是一篇关于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广播电视基础知识》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乌合之众》
数字影音后期制作
网校视频制作
新闻史第五章
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
表彰大会思维导图
新闻:叙述事实
后期剪辑
photoshop平面设计基础思维导图
文件管理方法的思维导图
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方针原则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含义
根本原则:坚持新闻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和精髓
基本内涵:思想上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组织上实行民主集中制
主要体现:坚持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坚持新闻事业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坚持党的新闻宣传纪律性
基本原则: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新闻
陆定一 1943年9月1日《解放日报》中提到“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主要因素:事实、新近、报道
特点:1、事实是新闻的本源。2、新闻必须要有新意。3、新闻并非事实本身,而是对事实的报道。4、新闻必须是公开传播的事实。5、报道及时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实事求是是新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新闻价值
是指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市新闻工作者用以衡量客观事实能否构成新闻的标准
提出的原因
一是无限的事实和有限的传播渠道之间的矛盾
二是传播者的选择和广大受众需要之间的矛盾
要素
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
衡量新闻价值的标准
受众对新闻的选择、实践对新闻的检验
本源:真实
重要责任:坚持把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
舆论导向指的是新闻宣传中占主导地位的舆论导向
能否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检验新闻工作党性的重要标尺
重要任务: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基本要求: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必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必须贯彻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把握新闻宣传的时度效
时度效是检验新闻舆论工作水平的标尺
时:掌握时机、节奏
度:把握力度尺寸,是做还新闻工作的基本功
效:讲求效果实效。以宣传效果为最终目的,改进方法手段、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舆论监督
本质:人民群众利用新闻媒体对社会公共事务形式民主权利而进行的监督活动
实质:人民的监督
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推动力、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有效途径、是揭露腐败、反对官僚主义的有力武器
社会功能
监视社会环境功能
具有“晴雨表”和“侯凤仪”的监测作用
社会调节功能
充当社会的“传声筒”和“排气阀”
社会控制功能
影响和引导公众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预防和制止社会越轨行为
社会制衡功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党内监督、群众监督、新闻监督
形成和发展
是一个开放、动态、发展的思想体系
人类社会的生产实践对新闻的产生起决定性作用
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践行“四力
具体指脚力(基础)、眼力(前提)、脑力(先导)、笔力(关键)
增强四力:根本在提高政治素养、关键在提升业务本领、紧要在锐意创新创造、基础在锤炼优良作风
坚决反对“四风”
指的是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新闻界四大公害:虚假新闻、有偿新闻、低俗新闻、不良广告
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
基本方针: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重要方针: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
党的新闻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利益
新闻事业
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特征:以公有制为基础
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
特点
新闻事业具有更强烈的政治性
新闻事业反映社会生活最快速、范围更广、影响更大
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为经济基础服务
是综合国力和国家形象的体现
一是信息力、二是舆论力、三是产业力、四是文化力
新闻媒介是信息力的承载机构
“三贴近”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指导方针、根本任务,决定了我国新闻工作者必须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新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的反映,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但不是所有的事实都能成为新闻
正确的舆论含义包括:政治方向正确、舆论话题适时、舆论强度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