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7、病例对照研究(二)
7、病例对照研究(二)思维导图,临床医学类专业适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介绍: 1.确定研究目的 2.明确研究类型 3.确定研究对象 4.确定样本量 5.确定研究因素 6.资料收集方法
8、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三)思维导图,临床医学类专业适用,导图包括资料的整理、资料的分析、偏倚及其控制几个方面的介绍。
5、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思维导图,临床医学类专业适用。 导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介绍: 概念 概述 非匹配病例对照研究 匹配病例对照研究 衍生的几种主要研究类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病例对照研究(二)
1、确定研究目的
根据相关文献和研究现状,提出病因假设,确定研究目的
2、明确研究类型
非匹配或频数匹配对照研究
个体匹配病例对照研究
3、确定研究对象
基本原则
代表性
可比性
病例的选择
病例应采用统一明确的标准(金标准)
可对研究对象的某些特征作出规定或限制
病例的类型
①新发病例(首选)
②现患病例
③死亡病例
来源
以社区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
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不同水平,不同种类的医院)
对照的选择
原则
必须是以与病例相同的诊断标准确认为不患所研究疾病的人
必须来自于产生病例的源人群,即对照的暴露分布应该与病例源人群的分布一致
同一个或多个医疗机构中诊断的其他疾病的病人
社区人群或团体人群中非该病病例或健康人
病例的邻居或同一住宅区内的健康人或非该病的患者
病例的配偶、同胞、亲戚、同学或同事等
选择对照的方法
非匹配
匹配(matching)
是要求对照在某些特征或因素上与病例保持一致,保证对照与病例具有可比性,以便对两组进行比较时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扰。
目的
提高研究效率
控制混杂因素
匹配过度(overmatching)
把不起混杂作用的因素作为匹配变量进行匹配,试图使对照组与病例组在多方面一致,结果导致所研究的因素也趋于一致,结果反而降低了研 究效率。
匹配的方式
频数匹配(frequency matching)
对照组具有某种或某些因素或特征者所占的比例与病例 组一致或相近。
个体匹配(individual matching)
以对照与病例个体为单位进行匹配。
对于罕见病或能获得的合格病例数很少时,可增加匹配的对照数,即1;r匹配
r增大,效率增加,但工作量显著增大,故一般r<4
6、资料收集方法
资料来源
询问调查对象并填写问卷
查阅档案
现场观察和实际测量某些指标
5、确定研究因素
包括:暴露因素+混杂因素
变量的定义
尽可能采取国际或国内统一标准来确定
可从暴露的数量和暴露持续时间评价暴露水平
4、确定样本量
样本量的影响因素
暴露率Po
RR或OR值
显著性水平,即α 值
把握度(1-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