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普拉提解剖学(上)
骨骼的化学组成:主要存在于四肢,常为管状,可分为一体两端,体又叫骨干,其外周部位骨质致密,中央可以容纳骨髓,称为骨髓腔,两端膨大称为骨骺端。
编辑于2022-09-02 02:16:37 山东省普拉提功能解剖 解剖是普拉提最基本基础的底层逻辑,每天复习知识,每日锻炼
目标
骨骼方面的要求
①最常见的骨骼叫什么名字 ②骨骼长在什么位置 ③骨骼的关叫什么名字
骨骼连接方面的要求
①身体上最常见的关节叫什么 ②关节都是由什么骨骼构成的 ③关节常见的运动形式
骨骼肌方面的要求
①常见的肌肉名称 ②长在什么位置 ③肌肉有什么功能
简单的运动动作分析
人体标准解剖姿势(由上到下,由下到上要有顺序)
双眼平视
身体直立
上肢下垂,掌心向前
双足并拢,足尖朝前
人体运动平面及轴
人体运动的平面
矢状面:将人体分成左右2半(沿着身体前后径,与水平面垂直的面)
冠状面:将人体分成前后2半(沿着身体左右径,与水平面垂直的面)
水平面:将人体分成上下2半(横切人体与地面平行)
门是绕轴水平面运动 扩胸是水平运动 身侧上下振动手臂是冠状面运动
运动的及本轴
矢状轴:通过关节中心的前后方的轴
冠状轴:通过关节中心的左右方的轴
垂直轴:通过关节中心的上下方的轴
常用的方位术语(14个)
上方:靠近头顶的(鼻子在嘴巴上方)
下方:靠近足底的(嘴巴在鼻子的下方)
前方:靠近腹侧的
后方:靠近背侧的
浅:靠近体表或器官表面的(皮肤,肠表面)
深:远离体表或器官的(肌肉,器官内部)
内:(指躯干)靠近身体正中的
外:(指躯干)远离身体正中的
近端:(指四肢)靠近躯干相连接部分
远端:(指四肢)远离驱赶相连接部分
尺侧:内尺
桡侧:外桡
小臂
胫侧:内胫
腓侧:外腓
小腿
运动系统 骨、关节和骨骼肌,占人体重量60%
5大功能
支持
让人体支撑维持直立的状态
保护
保护内脏
造血
骨髓(红骨髓→黄骨髓)
杠杆
关节为支点,四肢骨骼为杠杆,省力工作)
储备
人体钙和磷的仓库
骨的分类
按位置分
中轴骨(80块)
颅骨(29块
面颅骨
脑颅骨
头颅骨(22块)
舌骨(1块)
听小骨(6块)
躯干骨
脊柱/椎骨(26块)
构成
颈椎(7块)
胸椎(上下共7块)
胸骨
胸骨柄
胸骨体
剑突
腰椎(有12块)
骶骨(婴幼儿时5块,成人发育成1块)
尾骨(1块)
椎骨构成人体的中轴
四个生理弯曲
颈曲(前曲)
胸曲(后曲)
腰曲(前曲)
骶曲(后曲)
肋骨(24块)
真肋(7对)
假肋(3对)
浮肋(2对)
胸骨(1块)
四肢骨(126块)
上肢骨
上肢带骨(4块)
锁骨
肩胛骨
骨性标记
上角、下角、外侧角
上缘、内侧缘、外侧缘
肩胛冈、肩峰、冈上窝、冈下窝
关节盂、盂上结节、盂下结节
肩胛骨喙突
运动形式
上提、下降
前引、后缩
上回旋、下回旋
自由上肢骨(60块)
肱骨
大结节
小结节
结节间沟
大、小结节嵴jí
桡骨
桡骨粗隆
桡骨头
尺骨
鹰嘴
手骨
腕骨
周月三角豆,大小头状钩
掌骨
指骨
下肢骨
下肢带骨(2块)
髋骨
髂骨
髂前上棘,髂后上棘
髂前下棘,髂后下棘
髂窝
耻骨
耻骨联合
坐骨
坐骨结节
自由下肢骨(60块)
股骨
股骨头
股骨颈
股骨大转子(股骨大粗隆)
股骨小转子(股骨小粗隆)
内/外侧髁kē
内/外上髁kē
髁kē骨头上两端的突起
髌骨
胫骨
胫骨粗隆
腓骨
腓骨头
足骨
跗fū骨
跖zhí骨
指骨
按形状分
长骨
短骨
为形状各异的短柱状,或者是立方形骨块,通常成群分布在手腕、足的后半部或者脊柱等处
扁骨
呈板状,主要还是构成颅腔或者胸腔的壁,以保护内脏的,如肩胛骨、髋骨
不规则骨
形状不规则,并且功能多样,常见的比如说鼻旁窦的上颌骨或者蝶骨等
籽骨
受压较大的肌腱内生成的和中小骨,如髌骨——人类最大的籽骨
骨的构造 (按照组织功能分类)
骨膜
骨内膜
是一层致密结缔组织膜,覆蓋在骨的表面(关节面除外),新鲜骨内膜呈粉红色,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
骨外膜
骨外膜指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紧贴骨密质外面包着的一层膜。
骨质
骨松质
spongybone,呈海绵状,由相互交织的骨小梁(trabeculae)排列而成,配布于骨的内部,骨小梁的排列与骨所承受的压力和张力的方向一致,因而能承受较大的重量
骨密质
comPactbone,质地致密,耐压性较大,配布于骨的表面。
骨髓
骨髓(bone marrow)为柔软富有血液的组织,存在于骨松质腔隙和长骨骨髓腔内,由多种类型的细胞和网状结缔组织构成,根据其结构不同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骨骼的化学组成
有机物
主要是蛋白质,使骨具有一定的韧度
无机物
主要是钙质和磷质使骨具有一定的硬度
比例图
主要存在于四肢,常为管状,可分为一体两端,体又叫骨干,其外周部位骨质致密,中央可以容纳骨髓,称为骨髓腔,两端膨大称为骨骺端
骨连接(关节)
连结的分类
无腔隙连结
纤维连接
韧带链接
如脊椎之间的连结、骨间缘的连结
逢连结
软骨连接
如椎间盘、肋软骨等
骨性连接
如骶骨、髋骨(耻骨、髂骨、坐骨)等
有腔隙连结
关节是骨连接的最高分化形式
过渡姓骨连接
关节的构造
关节面
每个关节至少有2个关节面
关节头和关节窝
关节面上有关节软骨
关节腔
关节面和关节囊之间的空间
滑液、负压、稳定
关节囊
纤维层(外层)
滑膜层(内层)
关节分类
运动轴数目
单轴关节
滑车关节(指关节)、车轴关节(尺桡关节)
双轴关节
椭圆关节(腕关节)、鞍状关节(拇指关节)
多轴关节
球状关节(髋关节、肩关节)
构成数目
单关节
2块关节构成,如髋关节,肩关节
复关节
2块以上关节构成,如膝关节,肘关节
运功的方式
单动关节
单独产生运动的关节(髋关节)
联动关节
结构独立但是在活动时必须同时配合(下颌关节,尺骨)
关节运动的术语
屈曲和伸展
内收和外展
回旋
左右回旋
旋内/旋外
四肢
旋前/旋后
前臂
环转
水平内收、外展
人体主要关节运动
上肢带
胸锁关节
肩锁关节
头颈/脊柱
屈屈曲、伸展、侧屈、回旋、环转
肩关节
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水平内收/外展、环转
髋关节
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水平内收/外展、环转
肘关节
屈曲/伸展、内旋/外旋
膝关节
屈曲/伸展、内旋/外旋
腕关节
屈/伸、内收/外展(尺偏/桡偏)、环转
肩胛骨
足背屈/跖屈、足外翻/足内翻
骨盆
前/后倾、侧倾、回旋、环转
骨骼肌
概述P21上部分
肌肉分类
平滑肌
不受意志控制,非随意肌
心肌
不受意志控制,非随意肌
骨骼肌
受意志控制,随意肌
肌肉的协助关系
原动肌
主要参与动作的肌肉
拮抗肌
产生原动肌相反作用的肌肉
协助肌
协助原动肌完成动作的肌肉
稳定肌
用来稳定某关节保证动作完成的肌肉
骨骼肌的形状
长肌
短肌
阔肌
轮匝肌
骨骼肌的构造
主要结构
肌腱
抗压,抗扭转性
肌腹
弹性
血管
神经
辅助结构
筋膜
保护肌肉,限制炎症扩散
腱鞘
骨骼肌的物理特性
收缩性
伸展性和弹性
粘滞性
肌肉收缩类型
等长收缩
肌张力产生,但无关节角度改变
等张收缩
肌张力产生,且关节角度改变
向心收缩
肌张力产生的同时缩短
离心收缩
肌肉产生张力且被拉长
肌肉的起点与止点
起点、止点
定点、动点
近固点、远固点
上固点、下固点
无固定
肌拉力线
肌肉分布规律
运动轴两侧
肌肉成对分布
开链/闭链运动
开链运动
远端肢体在空中运动
单一关节运动附近关节无运动
运动关节远端有活动
主动肌收缩
闭链运动
远端肢体保持固定
多关节运动,附近关节有运动
运动关节的近端都有活动
运动关节的远端和近端多肌群收缩
常见骨骼肌
上肢10个
①三角肌
起点
锁骨外侧半、肩峰、肩胛冈
止点
肱骨三角肌粗隆
作用
前部:上臂屈
中部:上臂外展
后部:上臂伸、水平伸
整体:上臂外展
②冈上肌
起点
冈上窝
止点
肱骨大结节
作用
肩外展
③冈下肌
起点
冈下窝
止点
肱骨大结节中部
作用
肩伸、内收、外旋
④小圆肌
起点
肩胛骨外侧缘背面
止点
肱骨大结节下部
作用
肩伸、内收、外旋
⑤肩下肌
起点
肩胛下窝
止点
肱骨小结节
作用
肩内收、旋内
⑥大圆肌
起点
肩胛骨下角背面
止点
肱骨小结节嵴
作用
肩内收、伸、旋内
⑦喙huì肱gōng肌
起点
肩胛骨喙突
止点
肱骨中部内侧
作用
上臂屈、内收、外旋
⑧肱二头肌
起点
长头:肩胛骨盂上结节 短头:肩胛骨喙突
止点
桡骨粗隆、前臂筋膜
作用
近固定:肩屈、前臂旋外
远固定:上臂向前臂靠拢
⑨肱三头肌
起点
长头:肩胛骨盂下结节 外侧头:肱骨桡神经沟外上 内侧头:肱骨桡神经沟外上
止点
尺骨鹰嘴
作用
肩伸(长头)、肘伸
⑩肱肌
起点
肱骨前面下半部
止点
尺股粗隆和冠突
作用
近固定:肘屈
远固定:上臂向前臂靠拢
体态评估及力学分析
希望自己忙碌的样子让自己更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