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多样性物质统一性:物质及其存在形态、意识:意识的起源、意识的本质、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编辑于2022-09-02 09:32:56 河南马克思哲学
总论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基本原理
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
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思想前提: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
自然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创立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巴黎公社:是社会主义的第一次实验,标志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完成;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的失败,迫切需要总结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经验,形成科学的革命理论,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逝世,1895年8月5日,恩格斯逝世,这是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捍卫与发展阶段的事件。
发展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社会主义革命可能胜利的历史条件: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到了垄断阶段,资本主义各国内部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有利条件:俄国在一战中成为帝国主义最薄弱的环节
列宁认为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已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开始变为现实,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了新阶段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和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科学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的重要体现
革命性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实践是马克思主义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人民性: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发展性: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观察世界变化的工具
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唯物论
世界多样性物质统一性
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哲学基本问题
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内容:谁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和精神何者第一性、第二性)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
哲学基本问题的依据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
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依据
人类生活中的基本问题,普遍存在,决定着人们认识和实践活动出发点与方向
基本问题原理的意义:为研究哲学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提供了基本线索,为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确定了科学标准
辩证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口诀:朴素唯物金木水火土,形而上者孤静片
主观唯心主义
口诀:主观唯心强调内心,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庄子:万物与我为一。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笛卡尔:我思故我在。贝克菜:存在即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
口诀:客观唯心有神论
老子:“道”。朱熹:理在事先。黑格尔: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存在即合理。柏拉图:“理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人病则忧惧,忧惧则见鬼神
阴阳说: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水气火原子解释世界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可知论:存在和思维具有同一性,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
不可知论:否认存在和思维同一性,世界不能被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唯心主义: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
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世界
物质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物质范畴
唯物主义对物质的认识过程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物质观
马克思:强调从能动的实践出发去把握客观世界
恩格斯:明确指出了哲学物质概念和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的共性与个性
列宁:物质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物质观理论意义
坚持了唯物一元论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
体现了唯物论和辨证法的统一
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物质的存在形态
运动是物质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载体。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
运动的基本形式: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
物质与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运动与静止
静止的含义与意义:运动的特殊状态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辨证统一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学生克拉底鲁说: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在哲学上属于诡辩论,夸大了绝对运动,否定了相对静止的存在。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强调运动变化,并没有否定静止。体现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时空观
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是不可分离的。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一维性或不可逆性;空间:三维性
物质、运动、时间、空间有内在统一性
时空既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既是绝对的也是相对的
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
人与自然的关系
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意识
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高度完善的物质即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
意识体现了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决定和反作用。
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具有创造性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实践是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条件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意识统一于物质
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
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人类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理论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原理和原则都是以此为根据和前提的,从而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实践意义:它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唯物辩证法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含义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辨证法
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
关系: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
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唯物辩证法是其核心内容
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具有批判的、革命的精神
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法是对立统一规律在方法论上的体现,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辨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辨证思维方法
归纳与演绎
分析与综合
抽象与具体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唯物辩证法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辩证法
三大规律: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向前的上升的进步的运动是发展。
联系
联系的内涵: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
特点
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普遍性
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任何事物都不能鼓励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
直接间接
本质与非本质
必然与偶然
条件性
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发展
运动、变化、发展是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联系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发展:永恒性、普遍性
发展及其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前进趋势、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这是由事物发展的本质和新生事物的本性决定的。
社会发展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
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
发展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坚持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就要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前进趋势、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这是由事物发展的本质和新生事物的本性决定的。社会发展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
辩证法的四对范畴
内容形式
含义
内容: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
形式:把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对立统一的关系
是有差别的,内容不是形式,形式不是内容
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任何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都有一定的内容
内容与形式处在矛盾之中
方法论意义:既要重视内容,反对形式主义,又有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利用和创造必要的形式,适时抛弃与内容不相应的形式
本质现象
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在联系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本质: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物的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现象: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
辩证统一
本质是现象的根据,决定现象,总要通过现象来表现
现象总是表现着本质,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现象:一切事物都有现象和本质的辩证统一。
方法论意义:我们要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区别
本质和现象是有区别的
现象是表面的,本质是内部的
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本质是一般的,抽象的
现象多变易逝,本质相对稳定
必然偶然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必然:事物联系与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趋势
偶然:事物联系与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
区别
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决定的。
必然性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它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偶然性则对事物的发展起影响作用,它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
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统一
必然总是伴随着偶然
必然与偶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偶然性一定与必然性相互联系而存在
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
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偶然性为必然性的发展开辟道路
方法论意义: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但也绝不忽视偶然性的作用,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
原因结果
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关系的一对范畴。
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结果是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
互相区别:原因在前,结果在后
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
一种现象在一种联系中是原因,在另一种联系中是结果
原因与结果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影响原因
原因与结果相互渗透,结果存在于原因之中,原因存在于结果之中
原因与结果的关系复杂多样,有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
方法论意义: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是自觉的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
现实可能
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现实性是指现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实际存在性,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
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中、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各种趋势。
现实与可能是两个内容不同的范畴
现实与可能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方法论意义:要求人们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现实的可能
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过程。
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辨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方法论意义
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是连续性和阶级性的统一,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它是我们分析社会发展形式的基本理论工具,对于我们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它是指导我们从事一切实践活动的重要思想原则
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辩证的否定就是“扬弃”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肯定因素: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
否定因素: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在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中,辨证的否定是决定性的环节,
辨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辨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方法论意义
坚持辨证的否定观,就要反对肯定一切,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坚持辨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要同时看到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原理
第一,事物的辨证发展过程经历过第一次否定,使矛盾得到初步解决
第二,事物的辨证发展就是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形成一个周期。
第三,事物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
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
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斗争性: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
含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一切科学认识的首要前提
矛盾的特殊性
1.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3.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意义: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事物的不同性质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也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
辩证法观点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古希腊赫拉克利特(运动变化)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古希腊克拉底鲁(运动是绝对的)
全字宙中并没有真正静止的点——笛卡尔(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对立统一)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天不变,道亦不变。——董钟舒(形而上)
认识论
三个核心:实践、认识、真理。
两大规律: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认识发展规律。
实践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特点:物质性、直接现实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认识的反作用:正确理论指导实践会促进实践;错误理论指导实践会阻碍或破坏实践。 口诀:实践是基础/来源/动力/最终目的/唯一标准
认识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的主体就是认识者,处于主动和主导地位,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认识的客体处于被动和服从的地位,县有受动性、非主导性。认识的主体和客体都离不开社会实践。
真理价值
真理的客观性
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这个定义表明,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客观的,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真理形式是主观的。
一元性,内容上的一元性和形式上的多样性的统一。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真理和谬误相伴而生,既有原则区别,又相互包含和转化。 真理的特点:客观性、具体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1)客观性真理中包含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2)具体性真理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符合,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
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
绝对性:真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承认世界的可知性,就是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相对性: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不完善的。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
相互依存
相互包含
真理的发展规律:永远处于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根源于人认识世界的能力的无限性与有限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矛盾
反对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
真理谬误
区别: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两者对立统一,在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说,是对立的,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原因: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可以起到补充作用
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坚持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就是坚持真理问题上的实践标准的辩证法,既可防止唯心主义的随意性,又可避免形而上学的绝对化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哲学上价值的含义: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两方面构成,主体的需要,客体的特性
价值的基本特性
主体性
客观性
多维性
社会历史性
价值评价
含义:价值评价是主体对客体的价值以及价值大小所作的评判或判断
评价
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相关,受主体意志的影响
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对客体状况和主体需要的认识
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归根结底以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彻底解放,作为评价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
关系
价值尺度必须以真理为前提
人类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推动着人们不断发现新的真理
真理尺度:在实践中人们必须遵循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真理
价值尺度:在实践中人们都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辨证统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充分体现了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
认识本质过程
实践是社会的本质。
认识的本质与过程: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对立
唯物主义(反映论):认识是主体对客观的反映
唯心主义(先验论):认识是主观自生的
区别
辨证唯物主义:能动的反映论,引入了实践的观点
旧唯物主义:以感性直观为基础,消极地、被动的反映论
反映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反映的特性与能动的创造性两者不可分割
从实践到认识
感性认识: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
理性认识: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联系
联系
互相依存
互相渗透
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二者辨证统一,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要在实践的基础上
运用辨证思维的科学方法
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含义
理性因素: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的能力
非理性因素:人的情感、意志
作用
理性:指导作用;解释作用;预见作用
非理性:激活、驱动和控制
两个发展阶段、两次飞跃(感性一理性一实践): 首先,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其次,认识是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1)感性认识:通过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反映,具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是认识的低级形式。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 (2)理性认识:通过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来反映,具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是认识的高级形式。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感性认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上升为理性认识。同样,理性认识必须应用到实践中来,才可以改造世界,所以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从认识到实践
飞跃的必要性
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
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实现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的条件:需要经历一定的中介环节。
实践本质
本质: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基本特征
直接现实性:也就是实践活动的客观实在性
自觉能动性: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
基本结构
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要素
实践主体:人
实践客体:实践活动所指的对象
实践中介
实践的主体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
实践关系(最根本)
认识关系
价值关系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是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而首先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主体认识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改造,说到底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因而又构成了价值关系
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
主体客体化: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客体,使其按照主体的需求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形成了世界上本来不存在的对象物
客体主体化:客体从客观对象变成了主体的一部分
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是人类实践活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实践的基本类型
物质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构成了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
社会政治实践
科学文化实践
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受物质生产实践的制约并对其产生能动的反作用
实践作用
作用:实践的观点是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第一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内容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
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手段和条件
实践改造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与认识的辨证运动及其规律
实践与认识的辨证运动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总要经历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才完成。
认识运动的总规律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的过程,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具体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的总过程
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具体的: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历史的: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
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辨证统一关系。
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正确地认识世界是有效地改造世界的必要前提。
改造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改造客观世界: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改造主观世界:改造人们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核心是改造世界观。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
自由的条件
认识条件:对客观事物运动发展规律性、必然性的正确认识
实践条件:能够将获得的规律性认识运用于指导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人类在客观世界前所处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状态
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实现理论创新
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理论创新为实践创新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
努力实现理论创新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唯物史观
社会规律
对立的历史观
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唯心史观: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自然地理环境: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是人们生产的自然基础
人口因素: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作用
物质生产方式:简称为生产方式,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相结合的特殊方式,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地理环境、种群数量因素和生产方式。其中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方式(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们为了获取物质资料而改造自然的劳动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的含义: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的结构:按照不同角度可以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式以社会心理为基础,并对社会心理起心理指导和影响作用。政治法律思想是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
作用: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适应新形势,我们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1)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它包括人们的意识形态和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等。社会的意识结构建立在社会的经济结构基础之上并受社会的政治结构制约。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②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发展的水平之间具有不平衡性;③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④社会意识与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恩格斯说: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 (3)社会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正确的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错误的社会意识则是对社会存在的虚幻的和歪曲的反映。 3.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辨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实践活动实现的一种社会意识发挥作用的程度及范围大小、时间久暂,同它实际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密切联系在一起
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
意义
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它对于社会发展包括社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生产力
结构
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
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
劳动对象:一切自然物质都是可能的劳动对象;是现实生产的必要前提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
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求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①生产力——人和自然的关系 生产力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力的发展经过了三个基本的历史形态: 手工生产、大机器生产和自动化生产。
生产关系
含义: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是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关系,具有客观性和历史性
内容
狭义: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的关系
广义:指人们在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现
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决定性的,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的客观依据
分析生产关系透过“物”看到“物”后面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关系具有客观性
①生产关系的内涵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结成的一定的客观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生产关系是由多个基本要素构成的有着复杂结构的系统。静态看,生产关系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关系所构成。从动态看,生产关系贯穿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过程,也就是说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生产关系。 在生产关系各个要素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起着决定和支配的作用,构成了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核心。②生产关系的特征第一,客观性。生产关系是在客观的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性的社会关系。 对于某一时代的人们来说,生产关系是一种既定的关系,是不能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随意选择和改变的。第二,历史性。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所决定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生产关系的历史演变构成了社会形态更替的主要阶段和内容。 第三,具体性。任何生产关系都是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特殊条件下的产物,它是由这一历史阶段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的,具有特殊的性质和形式。因此,任何生产关系都是具体的,抽象的一般的生产关系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③判断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标准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主要标准是: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邓小平)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在两者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居于支配地位的、起决定作用的方面。
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两者的有机结合的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适应生产力发展时,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不适应时,会阻碍。反作用归根到底还是由生产力决定的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意义
理论意义: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并且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规律作为判断时代变革的客观依据,为正确认识社会和历史提供了基本观点和方法。
现实意义: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的含义:经济基础即社会的经济结构
上层建筑的含义: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两部分:意识形态;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
国家的起源和实质: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具有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的有组织的力量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并且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变革的方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上层建筑这种反作用有两种后果,为适合经济基础服务时,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为落后经济基础服务时,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一定要适合是指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了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
决定了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
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
上层建筑既有对经济基础的依赖,也有相对独立性—因此上层建筑不会完全地、绝对地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
矛盾表现有:在同一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上层建筑的不完善部分、没有反映经济基础的部分都会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
在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同旧上层建筑的残余、未来上层建筑的萌芽之间的矛盾;
新旧上层建筑之间、新旧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在同一社会形态发展的不同阶段,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发展的规律的意义
经济基础: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以生产关系为核心的社会关系之和。 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指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主要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机构和政党、社会集团等。在整个上层建筑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国家政权。
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的内涵: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物质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
统一性多样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处于第一阶段)
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人类的总体历史过程表现为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但是就某一国家或民族的社会发展的的历程而言,情况就不一样了。
必然性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
历史选择性
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人们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本意愿以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顺应程度
前进行曲折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行与曲折性:社会形态的更替的前进行、顺序性与跨越性的统一
前进性、顺序性主要是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其历史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但它并不否认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跨越性
跨越性是指一种新社会制度取代旧社会制度
曲折性是指社会前进过程中所出现的反复、停滞和倒退现象,曲折前进是历史的普遍规律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
内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原因: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这两对矛盾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这两对矛盾规定并反映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的性质和基本面貌
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更远”
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社会主要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体现
要认识和抓住主要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的含义:社会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在社会发展过程一定阶段上起主导作用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社会非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两者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社会主要矛盾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内容和地位上会转化
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意义: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判断形势和确立正确工作重心的客观依据
阶级斗争社会革命
社会现象
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出现的社会现象
阶级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即产生有所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产物,所以,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
本质在于它是与特定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在经济上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的人群的共同体。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
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第一,全面地、动态地分析阶级状况,分析各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准确把握各阶级之间的关系和阶级力量对比,把握社会运动和社会生活的脉搏;
第二,要求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科学
社会革命的实质和作用
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根源于社会矛盾的尖锐化。
社会革命的作用: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极大地教育和锻炼包括革命阶级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无产阶级革命将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创造条件。
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性质:改革是同一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部分质变,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作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广泛深刻的伟大变革,从性质上看,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但从其广泛性和深刻性而言,从对我国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而言,可以说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科学技术主要是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来推动社会发展的。
科学技术的两重性、全球问题的出现
人民群众的作用
两种历史观:英雄史观和群众史观
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的原则
唯物史观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本质来把握历史的创造者
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从质上说是是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人民群众中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物质财富、社会精神财富),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开创和推进的伟大事业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主要内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其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生命路线和根本路线,也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唯物史观主张在考察人的历史作用时,要具体分析个人及其作用的性质、大小
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作用
正确评价无产阶级领袖,不能顶礼膜拜或者全盘否定
辨证地理解和评价个人的历史作用
历史人物的出现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历史人物的作用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等的制约;
历史人物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
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历史分析法,阶级分析法。
3.人民群众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最后,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总之,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社会的政治结构
2.社会的政治结构(1)要素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政治组织。 ①国家的本质:阶级统治的工具。 ②国家的职能: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职能。 3.社会的文化结构社会意识形态是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从而也反映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观念体系。 道德是社会人际关系的准则和伦理原则,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仰来维系的心里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统一于生产实践。 宗教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颠倒的反映。 违反法律的行为不一定违反道德;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违反法律。
人的本质人的价值
1.人的本质(1)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复杂的社会关系决定了人的本质,形成了人的社会属性。人的属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只有社会属性才是人的本质属性。 (3)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五个属性: ①具体性。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产生于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之中。 ②社会性。人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两种属性,其中社会属性是人所特有的属性,它规定了人之所以为人,也正因为此社会属性,才把人与动物以及人与人区别开来。 在人的两种属性中,人的社会属性规定和制约着人的自然属性,所以马克思指出: 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特质,即社会性。 ③历史性。马克思强调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意蕴在于指出了人的本质就是历史性的,因为人类社会在不断变化发展,而社会中的人的社会关系也必然发生变化,人的本质也必将随之发生变化。 ④实践性。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在这个活动中,人不但认识了规律,而且还把握了规律,让规律为人所用,这就成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本质区别,所以说,人的本质是实践性的。
⑤规定性。所调规定性就是指客观事物内在的特性。人的本质规定性就是指人的内在特性,即人之所以成为人的规定性,研究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和人自身内部特殊的规定性。
2.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体现人的社会价值,社会对每一个劳动者的尊重和满足体现人的自我价值。 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应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社会价值实现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本前提。人的价值由潜在变成现实,唯一的途径是参加社会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
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贡献于时代的局限
贡献 1.对资本主义旧制度单词辛辣批判,包含着许多击中要害的见解。 2.他们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描绘,闪烁着诸多天才的火花
思想理论缺陷:1.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2.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3.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
科学社会主义便成为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思想武器,解开了伟大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篇章。
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应允而生。
1874年爆发的巴黎公社革命,是第一国际精神的产儿,是物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十月革命胜利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列宁根据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主义
得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结论,即著名的“一国胜利论”。
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一国到多国
社会主义在苏联一国的实践
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过程
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
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即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新经济政策时期
列宁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构想
首先,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其次,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再次,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最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1936年苏联宣布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
苏联模式的形成
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苏联模式形成并最终确立。
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证明,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并不是社会主义唯一的模式。
社会主义发展到多个国家
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基本遵循。
态度
1.必须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反对任何背离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的错误倾向。
2.要善于把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与本国实际结合,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革命、建设、改革中的重大问题。
3.紧跟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在不断总结新鲜经验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又根据时代条件和具体国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根本原因。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
1.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3.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4.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原因
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不同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发展道路
1.必须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2.必须从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出发,坚持“走自己的路”。
3.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实践中开拓前进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其次,社会主义实践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社会主义是崭新的事业,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进。
再次,实践探索中出现某种曲折并不改变社会主义的前进趋势。同任何事物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一样,社会主义的发展也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
最后,推进社会主义实践发展必须有开拓奋进的精神状态。
社会主义光明未来
以自信担当、开拓奋进的姿态走向社会主义光明未来
首先,正确认识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形势。
其次,充分估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意义。
最后,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以开拓奋进的姿态走向社会主义光明未来。
共产主义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原则
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方向
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从而对共产主义社会作出了科学的展望。
在剖析资本主义旧世界的过程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定
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不断深化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认识
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对各种细节作具体描绘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产品极大丰富。这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要条件,又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废除私有制,实行普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按照自然资源的情况和社会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有计划的组织和管理,没有商品,没有货币,没有市场。
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1.阶级消亡。
2.国家消亡。
3.战争也不复存在。
4."三大差别"消失。
5.社会关系高度和谐,社会与自然之间也达成了和谐。
6.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含义
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不仅是智力和体力的发展,各方面的才能和工作能力得到发展,而且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也会得到发展。
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发展,或每一个人的发展,而不是只有一部分人的发展。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实现条件
旧式分工的消除
自由时间的大大延长
劳动不再是单纯的谋生手段,而是“生活的第一需要”
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
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
是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的
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和不断发展,已经并正在用事实证明着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
实现共产主义事业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
实现共产主义,必须找到现实的阶级力量,这就是工人阶级或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是完全一致的
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历史过程
资本主义的灭亡、转变、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最后才能走向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最终向共产主义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通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关系
从时间上看,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是最终理想与阶段性理想的关系
从层次上看,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是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关系
从范围上看,两者的关系也是全人类理想与全体中国人民理想的关系
必须以辨证思维把握和处理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关系
坚定理想信念,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浮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