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系统解剖学·呼吸系统·肺、气管与主支气管
系统解剖学的呼吸系统篇章中的气管、支气管和肺部分的知识点归纳,包括了气管与支气管的形态、结构、特点,和肺部的形态结构、特点等内容
编辑于2022-09-02 16:29:02系统解剖学·呼吸系统·肺
概念
浅红色,质软呈海绵状,富有弹性
成人肺≈体重的1/50,男性1000~1300g,女性800~1000g
两肺空气容量,成年男性5000~6500ml,女性<男性
胎儿和未曾呼吸过的新生儿,肺不含空气,比重较大(1.045~1. 056),可沉水
呼吸者,内含空气,比重较小 (0. 345~0. 746),浮水
形态
特点
两肺外形不同,右肺宽短,左肺狭长
叶间裂分叶
左肺(斜裂),肺门的后上斜向前下,分上、下叶
右肺(斜裂、水平裂),分上、中、下叶
结构
圆锥形,一尖、一底、三面、三缘
肺尖
肺的上端,钝圆,经胸廓上口突入颈根部
达锁骨内侧1/3段上方2-3cm
肺底
肺的下面,与膈相贴,呈半月形凹陷
三面
肋面
肺的外侧面,邻胸廓侧壁、前壁、后壁
纵隔面
肺的内侧面,邻纵隔
中央,椭圆形凹陷——肺门(第一肺门)
膈面
肺底,邻膈
三缘
前缘
肋面、纵隔面在前方的移行处,较锐利
左肺前缘下部,有心切迹
左肺小舌——心切迹下方的突起
后缘
肋面、纵隔面在后方的移行处,位于肺沟内
下缘
肋面、膈面和膈面、纵隔面的移行处,随呼吸变化
肺根
自前向后
肺上静脉、肺动脉、主支气管
自上而下
左肺根
左肺动脉、左主支气管、左肺下静脉
右肺根
右肺上叶支气管、右肺动脉、右肺下静脉
毗邻
两肺门前下方,心压迹
右肺门后方,食管压迹
右肺门上方,奇静脉沟
左肺门后方,胸主动脉压迹
左肺门上方,主动脉弓压迹
小结
支气管树
肺叶支气管
肺门处,左右主支气管分出的2级支气管
肺段支气管
肺叶支气管,进入肺叶后分出的3级支气管
支气管树
全部各级支气管(23~25级),在肺叶内反复分支,形状如树
支气管肺段
定义
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分布区域的肺组织,在结构和功能上为一个独立的单位
特点
圆锥形,尖向肺门,底向肺表面
左右肺,各10个支气管肺段
左肺,若出现共干肺段支气,只有8个支气管肺段
相邻支气管肺段,间隔以肺静脉属支、疏松结缔组织
小结
血供
肺动脉
性质
运送血液至肺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性血管
特点
发自右心室动脉圆锥,在主动脉弓下方分为左、右肺动脉
多与支气管分支伴行
包绕肺泡壁,形成肺泡毛细血管网
支气管动脉
性质
肺的营养血管,1~4支
特点
肺门处,互相吻合,交通成网,伴肺叶支气管走行
随肺段支气管,入支气管肺段,形成1~3支 肺段支气管动脉
在支气管壁外膜、黏膜下层,形成供应支气管的毛细血管网
左侧支气管动脉——起自胸主动脉、主动脉弓
右侧支气管动脉——起自第3-5肋间后动脉
系统解剖学·呼吸系统·气管与支气管
气管
分布
喉与气管杈之间
特点
成年男性,10.31cm;成年女性,9.71cm
胸廓上口为界
气管颈部
气管胸部
结构
气管杈
左右主支气管分叉处
气管隆峭
气管杈内壁,矢状位,向上凸出的半月状嵴,偏左位
判断气管分叉的重要标志
气管软骨
14~17个,C形,缺口向后的透明软骨环
甲状腺峡——第2-4气管软骨环前方
气管切开术——第3-5气管软骨环
气管膜壁
弹性纤维+平滑肌(气管肌)
封闭气管软骨后壁缺口
分布
起自环状软骨下缘(第6颈椎)
下至胸骨角(第4胸椎体下缘)
组成
黏膜、气管软骨、平滑肌、结缔组织
支气管
分类
右主支气管
性质
气管杈与右肺门之间的通气管道
特点
长度
男性,2.1cm;女性,1.9cm
外径
男性,1.5cm;女性,1.4cm
嵴下角
嵴下角——气管中线与主支气管下缘间的夹角
男性,21.96°;女性,24.7°
左主支气管
性质
气管杈与左肺门之间的通气管道
特点
长度
男性,4.8cm;女性,4.5cm
外径
男性,1.4cm;女性,1.3cm
嵴下角
男性,36.4°;女性,39.3°
特点
左主支气管
细而长,嵴下角大,斜行,7~8个软骨环
右主支气管
短而粗,嵴下角小,陡直,3~4个软骨环
异物多进入
小结